• 一、导体和绝缘体:
•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 碱 盐溶液
•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
动的电荷
•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
油等。
•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
电荷。
• 一、电荷
•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
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 2、两种电荷:
•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4、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 二、电流
•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
的方向。
•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 5、单位:(1)、国际单位: A
• (2)、常用单位:mA 、μA
•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 6、测量:
• (1)、仪器:电流表,符号:
• (2)、读数方法:
•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
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
电流值
•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
出,否则指针反偏。
•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
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
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
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
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 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
•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
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
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
的。
•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
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 (二)、电压的单位
•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
μV
•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
压不高于36V
• (三)、电压测量:V
•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
压值
•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
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
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
3V—15V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 换用小的量程,
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 四、电路
• 组成:①电源 ②用电器 ③开关 ④导线
• 2、三种电路:
•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
线连接起来。
•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
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
火灾。
•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
电路图。
4、连接
方式:
•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
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
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
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
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
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
路
•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
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
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
并联。
•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
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
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
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
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
“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
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
况。】
• (六) 电路故障
• (1)断路:用电器烧坏了,或电线断裂,
接头松脱使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 (2) 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
导线连接起来。
• 故障处理:等效法
• 用电器断路等效于将用电器去除处理
• 用电器短路等效于将用电器当成导线处理
•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
“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
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
短路。
•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
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
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
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
数。
•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
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
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 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
•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
大小。2、符号:R。
• (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
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
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 (三)影响因素:
•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
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
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
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
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
明“相同条件”
•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
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 4、结论理解:
•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
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
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
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
•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
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