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

ID:726949

大小:730.9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 (各单元详细知识点总结)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1 九年级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①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100 多年前才开始使用铝。 ②铁、铝、铜和它们的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其次是铝(铝的密度小, 抗腐蚀性强,在当今社会被广泛使用) 2.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优良导体, 有延展性,能够弯曲,密度大,熔点高。 ① 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种金属的颜色、硬度、熔点、导电 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② 铁、铝、银、铂、镁等金属呈银白色,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③ 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俗称水银)却是液体。 3 . 金属之最 ①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②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③ 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④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较好的有铜、金、铝)。 ⑤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较大的金属有金、铅)。 ⑥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密度较小的金属有铝、镁等)。 ⑦ 熔点最高的的金属是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为什么?(熔点较低的金属是锡) ⑧ 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硬度较小的金属有铅 Pb)。 4.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 讨论: ①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铅硬度小,铅有毒。 ②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原因是银的价格昂贵,资源稀少。 ③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用锡做灯丝会熔化。) ④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的硬度大,不生锈,金虽然美观但价格高。) ⑤ 在制造保险丝时,则要选用熔点较低的金属。(为什么?) ⑥ 在制造硬币时,要选用光泽好、耐磨、耐腐蚀易加工的金属。(为什么?) 结论: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 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 合金 1.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至少含一种金属,也 可含多种金属。)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 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 性质比较 黄铜 铜 焊锡 锡 铝合金 铝 光 泽 与 颜 色 黄色 有光泽 紫红色 有光泽 深灰色 金属光泽 银白色 有光泽 银白色 有光泽 银白色 有光泽 硬度 比铜大 坚韧 硬度大 质软 坚硬 质软 熔点 比铜低 较高 比锡低 较低 比铝低 较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黄铜比铜更硬,焊锡比锡硬),抗腐蚀性能等更好;颜色更鲜艳,有 些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更低(如:保险丝熔点很低) 4.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 —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 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 青铜:铜、锡的合金; 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熔点高、强度大、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非常好,与人体具 有很好的“相容性”,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 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⑸ 锰钢:(韧性好、硬度大)用于钢轨、挖掘机铲斗、坦克装甲、自行车架。 课外阅读:P7 页形状记忆合金 家庭小实验:P8 页 淬火与回火 课题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条件 反应方程式 现象 Mg 常温下(在空气中) 2Mg+O2 =2MgO 银白色镁条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时(在空气中或在氧 气中) 点燃 2Mg+O2 ======2MgO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Al 常温下(在空气中) 4Al+3O2 =2Al2O3 银白色的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点燃时(在氧气中) 点燃 4Al+3O2 ====2Al2O3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Fe 常温下,干燥的空气 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会生成暗红色疏松的物质——铁锈(Fe2O3·H2O) 3 在氧气中点燃 点燃 3Fe+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 Cu 常温下,干燥的空气 加热时 △ 2Cu+O2 =====2CuO 铜丝表面逐渐变为黑色 在潮湿的空气中 2Cu+O2+CO2+H2O=Cu2(OH)2CO3 铜表面生成一层绿色物质 Au 、 Ag 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结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Mg、Al 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Fe、Cu 等在 常温下几乎不能单独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Au、Ag 等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可以知道金属的活泼性。 以上事实说明: 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银最不活泼。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能阻止铝 被进一步氧化。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 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试管壁发 热,生成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Mg+2HCl =MgCl2+H2↑ Mg+H2SO4=MgSO4+H2↑ 锌 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试管 壁发热,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Zn+2HCl =ZnCl2+H2↑ Zn+H2SO4=ZnSO4+H2↑ 铁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生成气体能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Fe+2HCl =FeCl2+H2↑ Fe+H2SO4 =FeSO4+H2↑ 铜 不反应 结论:Mg、Zn、Fe 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它们能置换出稀硫酸或稀盐酸中的氢。 1.金属能与酸反应(注:酸一般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 有些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强,如 Mg、Al、Zn、Fe 等,它们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有些金属比 氢的活动性弱,它们不能与酸反应, 如 Cu、Ag 等。当铁与酸反应时,生成物为+2价的铁,而不是+3价的铁。 2 要求写:Mg,Al,Zn,Fe 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Mg+2HCl=MgCl2+H2↑ ② Mg+H2SO4=MgSO4 +H2↑ ③ 2Al+6HCl=2AlCl3+3H2↑ ④ 2Al+3H2SO4=Al2(SO4)3+3H2↑ ⑤ Zn+2HCl = ZnCl2+H2↑ ⑦ Fe +2HCl = FeCl2+H2↑ ⑥ Zn+H2SO4 = ZnSO4+H2↑ ⑧ Fe +H2SO4= FeSO4+H2↑ 三.金属能与某些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质量变化 应用 铁丝浸入硫酸 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紫 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 浅绿色 Fe+CuSO4= Cu+FeSO4 金 属 质 量 增 加,溶液质量 减少 不能用铁制品放硫 酸铜溶液(或农药波 尔多液) 4 铝丝浸入硫酸 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 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 无色 2Al+3CuSO4=Al2(SO4)3+3C u 金 属 质 量 增 加,溶液质量 减少 铜丝浸入硝酸 银溶液中 浸入溶液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 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 蓝色 Cu+2AgNO3=Cu(NO3)2+ 2Ag 金 属 质 量 增 加,溶液质量 减少 铜丝浸入硫酸 铝溶液中 结论:1.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Fe>Cu>Ag 2.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意 1.此类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 2. K、Ca、Na 活动性非常强,但不能用它们置换化合物中的金属,因为它们能同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 只有活动性强的金属,才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之则不能。例如:①Fe +CuSO4= FeSO4+Cu (我国西汉发现的湿法冶铁原理) ② Cu+2AgNO3=Cu(NO3)2+2Ag ③Cu+FeCl2 不反应 (注意:一些物质的颜色 .MgO、Al2O3为白色固体, Fe3O4、CuO 为黑色固体,铁丝为银白色,铁粉为黑色。ZnSO4 AgNO3 HCl H2SO4 的溶液均为无色,FeCl2 FeSO4 的溶液为浅绿色;CuSO4 Cu(NO3)2 CuCl2 的溶液为蓝色。) 四.置换反应(由二,三总结如下)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的数学表达式为: A+BC=AC+B。 常见的置换反应:① 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② 活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③ 碳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④ 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 从金属与 O2 反应的难易、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分析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记忆,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 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稀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例如:Zn+H2SO4 = ZnSO4+H2↑ Cu+H2SO4 不反应 ③ 判断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例如:① Fe +CuSO4= FeSO4+Cu ② Cu+FeSO4 不反应 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A 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化合物中金属的前面; 如 Fe 能与 CuSO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而 Cu 不能与 FeSO4 溶液发生反应. B 不能用 K、Ca 、Na 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因为它们太活泼,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 C 化合物必须溶于水,金属与化合物的固体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5 注:选择铁的化合物时只能选含 Fe2+的化合物, Fe3+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不活泼金属反应.如:Cu+2FeCl3=CuCl2 +2FeCl2 而 Cu+FeCl2 不反应。 ⑶ 优先置换原理 ∣← 近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 远 →∣ ① 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例:在 AgNO3 和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和 AgNO3 进行置换反应,只有当 AgNO3 反应完了,铁才和 Cu (NO 3 )进 行 置 换 反 应 。 ② 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例:锌粉和铁粉同时放入 CuSO4 溶液中,锌先和 CuSO4 反应,锌反应完了铁才和 CuSO4 反应。 课题三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 合物形式存在。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其次是 Fe,还含有 Ca、Na、K、Mg、Zn、Cu、Ag、Au 等。 (2)几种常见矿石的名称及主要成分: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 一.铁的冶炼 1.实验室炼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仪器:铁架台(2 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 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 (3)装置图: (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 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6)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 2CO+O2 2CO2 Ca(OH)2+CO2=CaCO3↓+H2O (7)注意事项:与 H2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 CO 再加热(由于 CO 具有可燃性,在加热前应先排 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点燃不纯净的 CO 气体而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CO 至试管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铁重新被氧化)。 (8)尾气处理:因 CO 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 CO 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 CO2 或用气球收集起备 用。 2.工业上炼铁: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主要反应原理和主要设备见下表。 6 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主 要 反 应 原理 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其主要反应原理为:Fe2O3+3CO 2Fe+3CO2 主要设备 高炉 产品 生铁 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五个 C+O2 CO2 C+CO2 2CO Fe2O3+3CO 2Fe+3CO2 CaCO3 CaO+CO2↑ CaO+SiO2 CaSiO3 (渣) 石灰石为造渣材料。 注:实验室炼得的铁是纯净物,工业上炼得的铁是混合物。 3.含杂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都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当反应物中含有杂质时,必须先将它 们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然后才能代人计算。 (2)纯物质与不纯物质的质量之间换算关系如下: ① 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00% =1-杂质的质量分数 ②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③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④ 杂质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纯度)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锈蚀的条件探究 a. 干燥空气中 不生锈 b. 浸没在水中 不生锈 c. 潮湿空气中 生锈,食盐水生锈更快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必须要与水、氧气等物质共同作用,所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铁锈的几点说明 (1)铁锈是一种红褐色且不溶于水的固体,但铁锈易吸水,使铁制品表面潮湿而易生锈。 (2)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 Fe2O3·XH2O 它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 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3)铁生锈的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进程缓慢,没有发光现象,放热不易觉察,所以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2.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要防止铁制品锈蚀,依据的原理有三种: (1)使铁制品隔绝氧气; (2)防止铁制品与水接触(或者使铁制品既不与氧气也不与水接触) (3)制成合金,改变性能,增强其抗腐蚀性。 ①防止铁生锈的具体措施如下 采取措施 实例 相应原理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用过的菜刀要擦净 不与水接触 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 刷油漆 汽车表面刷油漆 既隔绝氧气又隔绝水 涂油 自行车链条 电镀 零件表面 烤蓝 锯条、枪支 改变铁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 不锈钢、白铁 制成合金,改变性能 7 ②当铁制品表面出现铁锈时,要及时将铁锈擦掉,否则铁制品会锈蚀得更快。 3.金属资源的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 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1)金属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再生,废旧金属随意丢弃,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减少铜、汞等有毒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 (一)溶解 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 物叫做溶液。 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 Fe2+呈浅绿色,有 Cu2+呈蓝色,有 Fe3+呈黄色,有 MnO4-呈紫红色。②均一稳 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等,有些 物质溶于水导致温度降低。如:硝酸铵(NH4NO3)等。 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二)溶液的组成 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汽油等。 ⑴ 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⑵ 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 体作为溶质。 ⑶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 溶质了。 ⑷ 若没有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 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名称 溶质 溶剂 石灰水 氢氧化钙 Ca(OH)2 水 H2O 盐酸 氯化氢 HCl 水 H2O 碘酒 碘 I2 酒精 C2H5OH 4、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5、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 溶质质量分数(ω) (3)理解: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8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⑤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①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②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④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 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 以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 (1)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①蔗糖质量:50g×5%=2.5g,② 水的质量:50g-2.5g=47.5g 。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 2.5g 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 1g/cm3,用量筒量取 47.5mL 水。 (3)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 (4)装瓶,贴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7、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时,可用过滤的方法。步骤: ⑴ 溶解: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 ⑵ 不溶物残留于过滤器中,可溶物存在于滤液中。 ⑶ 蒸发: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 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 和溶液。 3、相互转化: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 液最浓。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⑴、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 100 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⑵、意义:例:在 20℃时氢氧化钙 Ca(OH)2 的溶解度为 0.165 克,表示的意义为:20℃时氢氧化钙 Ca(OH)2 在 100 克水中溶解 0.165 克后,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⑶、有关计算: 例 1:20℃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6g。该温度下,将 15gNaCl 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若将 20gNaCl 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6 溶解度曲线: 9 ①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是温度,将溶解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现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得到该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 ②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如图有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Ⅰ.A、C 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大,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B 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 Ⅱ.A、B 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上升,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下降,其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减小。 Ⅲ. t1 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B>A t3 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P 点意义: t2 时,A、C 物质溶解度相等。 4、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 CO2 气体从水中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压减少而减小;人喝了啤酒(或饮料)后会打 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固体物质结晶通常有两种方式。 ①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物质——蒸发的方法(如上图中 B 物质) ②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如上图 A 物质)。 6、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⑴、适用范围:结晶法适用于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其中一种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另一种固体溶解 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小(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⑵、操作步骤:①配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物质(硝酸钾)的热的饱和溶液。 ②冷却结晶。③过滤。 第十单元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 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10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 HNO3 SO4 2- ①Ba(NO3)2 及 HNO3②HCl 及 BaCl2 CO3 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化 学 性 质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可溶 BaO +H2O== Ba(OH)2 性碱 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 Cu(OH)2 加 热 CuO +H2O 2Fe(OH)3 加 热 Fe2O3+3H2O 五、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读数为 整数) 11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 pH 值 石蕊 酚酞 酸性 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