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页 (共 9页)
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 1 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19 世纪初)
1.背景:①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3.结果:①北部:玻利瓦尔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
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南部: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4.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 年)
1.背景:①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②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
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 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最终失败。
4.女英雄:章西女王。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 2 课 俄国的改革 章西女王
一、彼得一世改革
1.原因: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工商业发展缓慢。
2.目的: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开始:18 世纪,彼得一世发出向西方学习,推行改革。
4.内容:①建立中央集权,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利;②创建新式常备军;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
个村庄的农奴;④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⑤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
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⑥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5.影响:
积极: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
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的发展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 年)
1.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开始: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用钱赎买,价钱比当时地价还高。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
积极:①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③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 3 课 美国内战(1861—1865)
1.原因: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加剧了南北矛盾;②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
问题。
2.借口: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爆发:1861 年,南方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4.转折:1862 年,联邦政府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内容:①《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第 2页 (共 9页)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2)作用:调动了广大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5.结果: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结束。避免了分裂。
6.评价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总统。
7.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意义(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
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 4 课 日本明治维新(1868 年)
一、倒幕运动(背景)
1.社会危机:①19 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②德
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2.民族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大门,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3.过程:1868 年,中下级武士发动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改天皇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
二、明治维新
1.开始:从 1868 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2 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践离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口号下,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积极:①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
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③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5.1861 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改革都不彻
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 5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电的应用
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4.代表成就: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
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5.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问世,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中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
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工具的一场变革。
2.重要发明:①德国人奥拓制造出煤气内燃机;②德国人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③
德国人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3.新交通工具发明:①德国人本茨制造出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②美国人福特使
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③美国人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
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本茨制造的汽车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①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②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璐,现代塑料工业诞生;③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
人造纤维。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强国。②主要资
第 3页 (共 9页)
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③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
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④造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战的根本原因。
第 6 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人口增长:①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②影响:工人阶级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
①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②表现:法国和德国最早践离国家教育体系;1870 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③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3.城市化的原因:工业革命促进工业和商业发展,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
4.社会问题:①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②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又一严重社会问题。
第 7 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代表作《自
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代表作《物种起源》,意义:提出了相对论的观点,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19 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完成《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经典之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
台》,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复杂的社会图景,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
娜》和《复活》,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歌颂了拿破仑,是贝多芬第
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2.梵高:荷兰画家,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和《向日葵》。《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
色花瓣,表达他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向日葵》
第 8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②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各国矛盾尖锐
2.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气。
3.形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德国。
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②直接原因:萨拉
热窝事件。
2 导火线: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3.爆发:1914 年,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意大利为自身
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4.战争范围:欧洲战场,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5.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
6.发展:1917 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7.结束:1918 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8.性质:一战是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9.影响:①这场战争历时 4 年多,先后有 30 多国参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②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第 4页 (共 9页)
③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这两个打过开始崛起;
④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 9 课 列宁和十月革命(1917 年)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依然落后;
2.一战中,俄国的失利激化了国内矛盾;
3.1917 年 3 月,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二、十月革命
1.过程:1917 年 11 月 6 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发动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内容:①通过了《和平法令》,②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③退出一战。
3.十月革命的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②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 10 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巴黎和会
1.召开:1919 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会议被英、法、美三国操纵。
2.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3.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内容:①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②莱茵
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④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⑤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⑥德国海外殖民者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突出分赃性质)⑦决定成立国际联盟。
4.影响:协约国还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
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
1.目的: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矛盾。
2.召开:1921 年,中国等 9 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主导国是美国。
※3.结果:签订针对中国的《九国公约》。
(1)内容:①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②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2)评价:《九国公约》使美国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
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影响: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两次会议确立了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 11 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原因: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 年,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2.内容: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影响(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使国民
经济稳步发展。
4.特点(新):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联系起来。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1922 年,苏联成立。1926 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工业化措施:1928—1936 年,苏联提前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3.作用(意义):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4.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这种模式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
1.背景:苏联出现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
第 5页 (共 9页)
※四、苏联模式
1.形成标志:1936 年,苏联公布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标志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
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叫斯大林模式。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
积极:①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赢得法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赢得了国际声誉。
消极:②苏联模式的弊端使苏联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苏联解体。
第 12 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①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矛盾激化;②在甘地领导下,印度走上非暴力不合作道路。
2.过程:①1920 年,甘地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1922 年,发生农民焚烧警察局事件,甘地认为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停止
运动。 甘地
③1930 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3.意义:
积极: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局限:②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背景:一战后,土耳其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面临民族危机。
2.目的: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被进一步瓜分。
3.过程:1921 年,凯末尔组建土耳其国民军,打败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迫使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
4.结果:①1923 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保持了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②1923 年,土耳
其宣布为共和国,凯末尔当选总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5.影响(意义):①凯末尔革命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②它巩固了国家独立,
结束了封建统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13 课 罗斯福新政(1933 年)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繁荣的背后隐藏巨大危机。
2.经济大危机
①爆发:1929 年到 1933 年,从美国股票交易所开始,经济大危机席卷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表现: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大量商品被销毁。
③影响: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统治。
※二、罗斯福新政
1.开始:1933 年,罗斯福实施新政 2.目的:为了应付经济危机。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4.内容:①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
兴法》;③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④通过《社会福利法》建立社会福
利体制。
5.影响:
积极: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
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③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 14 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原因: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局混乱。
2.建立: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第 6页 (共 9页)
3.政策:对内独裁,对外侵略,1935 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原因:①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②希特勒利用人们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
2.建立标志: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3.措施: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②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③屠杀犹太人;
④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1.原因:①日本制定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②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③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2.形成:1936 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对外侵略:①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②1937 年发动卢沟桥事变。
※第 15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至 1945 年)
1.开辟东方主战场:1937 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2.全面爆发: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形成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和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4.1940 年,德国攻陷西欧,法国灭亡。
5.二战扩大:1941 年,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6.莫斯科保卫战,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最大规模: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8.走向联合:1942 年,中、美、苏、英等 26 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
建立。作用: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法西斯的灭亡,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9.转折点:1942 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
10.1943 年,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 年,美、英盟军联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
二战场。作用: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德国灭亡。
12.雅尔塔会议:(1)召开:1945 年,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
吉尔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2)内容①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3.波茨坦会议:1945 年,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内容:①重申雅尔塔会议处理德国的精神;②以
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③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4.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15.加速日本投降: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16.二战结束标志: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7.二战影响:①二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
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18.两次世界大战启示:反对和平,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 16 课 冷战
1.概念:冷战是指二战后的 40 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①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②美国推行其民主制
度和自由观念;③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侵略性;④苏联认为美国是潜在防御对象。
3.开始标志: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4.冷战的表现: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1949 年,
北约成立。
5.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55 年,苏联同 7 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约,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二、德国分裂
1.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德国分区占领。
2.导火索:1948 年,柏林危机。 北约和华约
第 7页 (共 9页)
3.1949 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在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第 17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战后西欧的发展)
※1.20 世纪 50—70 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原因:①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制定恰当的经
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1)目的:走上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2)欧共体的成立: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3)欧盟成立: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欧盟。
(4)作用: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美国发展和日本崛起 欧盟旗帜
※1.美国的发展
(1)表现: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原因:①美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②应用最新
科技成果;③个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美国经济繁荣。
(2)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3)90 年代,美国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日本的崛起
(1)表现:1968 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②马歇尔计划,美国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期间,日本获
得大量军需订单;④日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技术。
(3)影响:日本国际地位提高,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3.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发展启示: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科学技术成果;重视教育;加强合作发展。
三、社会保障制度
1.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过程: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先后成为福利国家;美国完善《社会保障法》
3.完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
4.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但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
第 18 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互会:(1)1949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2)影响: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2.1950 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和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2)评价: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和加强经济刺激。
(2)评价: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畸形
发展。重工业居世界首位,轻工业和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先进行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向政治改革:①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②实行多党制;③倡导公开
性和政治多元化。
第 8页 (共 9页)
(2)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4.八一九事件
(1)过程:1991 年,8 名苏共高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失败,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历史上称为八一九事
件。影响:它加速了苏联解体。
(2)1991 年,苏联解体。影响: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两极格局结束。
5.东欧剧变
(1)原因: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②各国改革成效不大;③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
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影响,东欧各国实行政治多元化。
(2)剧变表现:①实质: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②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③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
6.苏联解体的启示: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 19 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一、万隆会议
1.召开: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叫万隆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3.万隆精神:会议所体现的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
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4.意义: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非洲年(二战后的非洲独立运动)
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1 年,利比亚宣布独立。
2.1952 年,埃及爆发革命,纳赛尔领导起义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
3.1962 年,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4.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5.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统治。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1959 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1999 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 20 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
1.1945 年,联合国正式成立。
2.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3.联合国首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4.作用:使许多国家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了
重要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旗
1.背景: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
和科技水平有新的提高;③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3.世界贸易组织:①成立: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②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
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③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4.影响(意义):①使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 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
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②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 21 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 9页 (共 9页)
一、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科索沃战争: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轰炸。
3.伊拉克战争:2003 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一个单极世界;
2.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美苏对峙的冷战局面;
2.20 世纪 50 年代,一些新独立的国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不结盟运动;
3.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
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实力。
5.中国在新秩序中的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 22 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影响:计算机网络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拓展了人类生活空间,对人
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20 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2.197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男女完全的平等,还需共同努力。
三、生态与人口
1.因为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
2.人口增长过快,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7 月 11 日是世界人口日。
3.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的人口生存质量存在巨大差距。
4.生态与人口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