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责任与角色
责任的含义(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1. 责任的来源有哪些?
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
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二、对自己负责
1. 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①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② 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 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① 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
② 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③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④ 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三、不言代价与回报
3. 承担责任的回报有哪些?
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
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4. 承担责任的代价有哪些:
① 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② 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5. 承担责任的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
志。
6. 当我们无法推卸某些责任时,应怎么做?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
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7.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
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但是,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
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 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
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
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 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
设贡
献才智。
2
② 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 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
量。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4. 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①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
同营
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
出,
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 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
共渡
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
成为现实。
5. 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
⑴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⑵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
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
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
⑶让我们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②关爱社会③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④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
责任⑤自觉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⑥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6. 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
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7. 如何做到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
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担了吗?我尽心尽
力了吗?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
责任中不断成长。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
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
公认。
2.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
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
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6.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 制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9.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 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12. 我们要应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必须怎么做(要让“中国号”高歌向前,应怎么做)?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注意没有毛泽东思想)
二、党的基本路线
14.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
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 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
1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
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8.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评价)?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9.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含义、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20.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评价)?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1. 改革开放的地位(评价)?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
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
4
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3. 党的基本路线的地位?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5.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要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
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党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6.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27. 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
会的蓬勃发展。
三、维护民族团结
28. 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0. 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31. 有些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32. 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评价)?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4.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关系(新时代):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6. 我们个人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四、实现祖国统一
37. 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人(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组成、内涵)?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
的爱国者。
38. 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9.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0.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1. “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
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2. 制定“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意义(港澳回归证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
5
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4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什么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44.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45.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坚持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6. 中国政府对台湾持什么态度(大陆希望怎么解决台湾问题)?
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
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
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7. 为什么两岸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
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实现。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我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一、对外开放
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 在开放的世界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
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 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
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
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 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
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怎样做?
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
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什么是对外开放(怎么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对外开放的作用?
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和合作中加快自己的
发展步伐。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
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
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注意的问题)?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
朽的东西。
二、计划生育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
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
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
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
从本质上讲,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都是发展问题。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必须实行什么国策: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好处:晚婚、晚育,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
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另一方面对于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的
7
意义。少生,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优
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
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从总体上看,我国环境国情(环境形势、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
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
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
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
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持续发展而不是自我毁灭。
怎么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为什么在经济建设中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
位置)?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
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
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
竞争力。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
华民族的复兴。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
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世界性问题?
8
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
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而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怎样走上和谐文明的发展道路)?
①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可持续发展
战略。
②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
会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 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
来越
重要的力量。
②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
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现状(科技方面国情、成就与不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
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
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9
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
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要发展教育(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的地位、作用?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
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
地位。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
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面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为解决科学技术水平低,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的基本
国情而提出的。
怎样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
①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②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
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
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1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
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组成(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
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
华文化的力量如何?)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
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表现):
①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⑦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⑧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
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具有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
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
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
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
之源。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② 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等。
③ 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求知精神、科学
精神、
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弘扬、培养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途径(程序)?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
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
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人们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
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
12
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
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
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
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依法治国的要求(括号内是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
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
现。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公民应该怎样做(对公民的要求)?
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宪法的地位:① 国家的根本大法;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
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的内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
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是对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宪法。
13
宪法的构成:① 序言和总纲;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 国家机构; ④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
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什么是法律效力: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的原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有全局
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
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原因):
①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
体化。
②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目的: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
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四、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
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选举权、被选举权(二者是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举报权、批评建议
权、申诉权、控告和检举权等。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途径:
① 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 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等。
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4
①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
证据
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
闹事
等方法。
五、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的内容:
①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 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③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
法得到保障。
怎样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
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
助。
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等等。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一、坚持经济制度
1. 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2. 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①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 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
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 公有制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 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
5.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 国有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7. 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8. 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9. 集体经济的含义(什么是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
经济。
10. 集体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
15
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5.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由什么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二、实现共同富裕
16. 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7. 分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防止贫富差距变大、分配时应怎样做)?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9.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
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
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0. 我们社会的“四个尊重”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1. 为了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我们个人应该怎样做?
1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
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会合理消费
22.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 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② 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③ 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④ 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⑤ 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⑥ 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
社会。
2 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
3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16
① 思想道德建设;②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
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6.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 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9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10 思想道德建设的特征(我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什么样的)?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体系
11 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 列举不文明现象,谈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
3 意义(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推动社会
全面发展)
二、灿烂的文明之花
1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
13 列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具体事例:
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乡村——“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文明户”的评选、“万村书库”的活动;
14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15 低俗文化危害
(1)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3)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16 青少年应怎样面对低俗文化
(1)明辨是非 (2)认清低俗文化危害 (3)拒绝不良诱惑,抵制低俗文化(4)努力学习树
立远大理想 (5)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6)劝告周围人远离低俗文化
17 为创建文明社区提建议
(1)制定社区文明公约 (2)宣传教育公民,使文明公约深入人心 (3)设监督岗,督促公
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 (4)批评教育不文明行为的人 (5)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6)增
加小区建设娱乐设施
18 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
化环境 ⑷有利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7
19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建议
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⑵评选文明学生标兵,为学生树立榜样 ⑶设文明监督岗,
督促学生文明守纪 ⑷种花种草美化校园环境
20 中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做什么
⑴遵守中学生行为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⑵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⑶
文明守纪诚信做人 ⑷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⑸关爱集体为集体争光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1.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 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建国 100 年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
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
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二、实现全面小康
4.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有哪些特点?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 针对现在的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6.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
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7. 为全面建小康提建议
⑴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⑵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⑶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 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三、构建和谐社会
8. 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9.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提出的重
大战略任务。
10. 和谐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1.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12. 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
长期的艰苦奋斗。
13.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一、理想与现实
18
1. 理想的作用?
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2. 如何实现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
①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②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3. ③ 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二、缓解学习压力
4. 学习压力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
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
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5. 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① 明确学习的意义, 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办法
三、克服考试焦虑
6.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① 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② 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③ 要增强自身实力。
7. 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四、人生选择
8. 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⑴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⑵还要考虑目
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⑶我们要有勇气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
任
五、迎接新挑战
9. 21 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
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10.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如何认识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
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11.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如何认识团队精神)?
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
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12. 为什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
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13. 终身学习的意义?
⑴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⑵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
⑶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⑷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⑸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⑹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4. 终身学习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19
⑴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初中毕业以后,无论选择升学还是就业,我们都要坚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