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极半径:
6357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长度:
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6357千米
极半径
6378千米
(赤道半径)
地心
地球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
约6371千米
• 地轴:地球自转轴
• 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 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 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
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每一条纬线
自成纬线圈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
缩短,最后成一点
东西方向
经 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
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
组成经线圈
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经线与纬线
纬 度 经 度
起点 赤道( 0o )
度数
划分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
半球
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
本初子午线( 0o )
向东、向西各分为180o
( 20o W,160oE)把地球
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代号 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
经度与纬度
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
位置
• 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 现象: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时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公转一周的时间:一年
• 地球自转时,地轴倾斜,而且其空间指向
保持不变。
• 春分日: 3月21日
• 夏至日: 6月22日
• 秋分日: 9月23日
• 冬至日:12月22日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 四季更替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南北半球季节的相反
• 极昼极夜
极
昼
极
夜
赤道上每一点
四季昼夜等长
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
•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 线段式
• 文字式
• 数字式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范围 内容
大
小
小 详
略
比例尺
大
• 方向:
•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经纬网定向法
• 指向标定向法(做此类题时可使用平移法)
• 海拔的定义: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 相对高度的定义: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 等高线的定义:
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
注意:一个图中所有的等高线的等高距相等
• 等深线的定义: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陡坡:
等高线密集
缓坡:
等高线稀疏
山顶:
闭合的曲线
山脊:
弯曲部分向低处凸
山谷:
弯曲部分向高处凸
鞍部:
两山顶中间
陡崖:
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对山坡的表示
20°W 160°E160°E
巴拿马海峡
白令海峡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大
高
加
索
山
脉
土耳其海峡
苏
伊
士
运
河
里
海
黑海
• 面积最大的大洲:
• 面积最小的大洲:
亚洲
大洋洲
•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
•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可有可无)
•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 北美洲和南美洲
•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 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 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欧洲,北美洲
• 被三大洋所环绕的大洲:
南极洲
• 既跨东西半球,有跨南北半球的大洲:
亚洲,大洋洲
• 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
亚洲,欧洲,北美洲
• 面积最大和面积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大西洋 北冰洋
• 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 印度洋
• 周围有五个大洲的大洋有:
• 太平洋,大西洋
• 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有哪几个?
•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
• 北冰洋和南极洲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
• 北冰洋和南极洲
世界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印度 印尼 澳大利亚
运动方式:
碰撞、挤压
运动方式:
张裂
运动方式:
碰撞、挤压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特点一 特点二
天气
气候
反映一个地方短时
间里的大气状况
多变(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
气可能差别很大)
反映一个地方多年
的天气平均状况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一般变化不大。
• 描述天气的词语:
阴晴、风雨、冷热等
n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Ø观测
Ø接收
Ø处理
Ø结论
Ø制作
n天气预报的内容:
一日内阴晴、风、气温
和降水的情况
• 降水概率:
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 气温:
大气冷热的程度
• 风向:
风的来向
• 风力:
风的强弱
(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 卫星云图的表示:
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陆地
海洋
云区
• 污染指数:
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
• 空气质量的高低的表示方法:
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越小,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1~50
51~100
101~200
201~300
大于300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l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需要使用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名词解释: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
均气温。
• 气温的观测
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离地面1.5m。测定气
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作“ ”,读作
“ ”
• 通常一天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8时、14时、20时、2时
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
可以不完全一致。
℃ 摄氏度
• 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用地
理的说法解释:
日较差大,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气温的变化的表示方法:
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用气温曲线表示。
• 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分
别是:
午后2时和日出前后
• 名词解释:气温日较差: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 气温的空间(地区)分布用等温线图表示。
• 低温中心: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
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
心。
(反之是高温中心。)
•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分布规律:
•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
季相反。
•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
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
• 纬度
• 海陆位置
• 地形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草原气
候
热带季风气
候
终年高温
多雨
终年高温
少雨
终年高温,
分为明显的
干湿两季
终年高温,
分为明显的
旱雨两季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世界人口的增长
•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
• 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
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 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达60亿
•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达65亿
• 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人口密度
•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
的人口数
• 人口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 人口数/人
•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
•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 人口疏密程度的表示方法:
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
自然增长率排名
1. 非洲
2. 拉丁美洲
3. 亚洲
4. 欧洲
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人口稠密地区及其原因:
• 亚洲的东部
• 亚洲的南部
• 欧洲
• 北美洲东部
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原因: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的分布
• 四大人口稀疏地区及其原因:
• 沙漠地区(非洲北部) 极端干旱
• 雨林地区(南美洲北部,亚马孙平原)
气候过于湿热
• 高纬度地区(南极、北极圈附近)
终年严寒
• 高原、山区(青藏高原)地势高峻
这些地方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
口稀疏地区。
人口问题
•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 人口增长过慢
•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
人口增长过快
造成的问题:
• 交通堵塞
• 居住条件差
• 就业困难
• 饥饿贫困
• 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应注意:
• 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 要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增长过慢
带来的问题:
• 人口老龄化
• 劳动力短缺
• 国防兵源不足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
原因:
• “推力”:农村人多地少,生活苦难
• “拉力”: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就业机会多,有较好的生活、
教育、医疗条件等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
好处:
•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问题:
• 居住、交通拥挤,给社会治安带来影响
人种的划分
划分的根据:
• 体质方面的特征(身体的外部特征)
人种的类型:
• 白种
• 黄种
• 黑种
人种的地位:
不同人种的分布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欧洲,北非,西亚,南北美洲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
北部,南美洲中北部(西北部)
非洲中南部
不同人种的分布
重点:
1.关于“阿拉伯”:
• 北非,西亚
• 阿拉伯语
• 阿拉伯人(白色人种)
• 阿拉伯国家
• 伊斯兰教
不同人种的分布
重点:
2.不同人种及其故乡:
• 南美洲的原始居民——真正主人:
印第安人(黄种人)
• 欧洲的真正主人:
白种人
• 北美洲北部的居民:
因纽特人(原爱斯基摩人,黄种人)
• 非洲中南部的真正主人:
黑种人
世界的语言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也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 汉语
• 英语
• 法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世界的语言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 汉语
•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 英语
• 全世界的语言种数:3000-4000种
世界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中国,东南亚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
法国,非洲的许多国家
俄罗斯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北非,西亚
世界语言的分布
重点:
1.印度的语言是:
• 英语及其他语言
2.阿拉伯国家的语言是:
• 阿拉伯语
3.马达加斯加的语言是:
• 法语及其他语言
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 佛教
宗教
《圣经》
《古兰经》
《佛经》
亚洲西部
阿拉伯
半岛
古印度
欧洲、美洲、大洋洲
西亚、北非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教堂
清真寺
佛寺
宗教 教义 产生地 现主要分布地 代表
建筑
基督
教
伊斯
兰教
佛教
宗教
其余重点:
1.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 穆斯林
2.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别称:
• 回教或清真教
3.泰国的国教:
• 佛教
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发源地:
• 均源自亚洲
5.中国的维吾尔族、回族信仰:
• 伊斯兰教
6.中国的藏族、蒙古族信仰:
• 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聚落
聚落的定义:
• 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称为聚落。
聚落的2种形式:
• 乡村和城市
聚落出现的先后顺序:
• 现有乡村聚落
• 后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不同景观的产生原因:
• 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
各地的乡村聚落的特点
• 亚洲乡村:
• 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 欧洲和北美洲乡村:
• 人口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 非洲乡村:
• 许多地方较为原始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土壤肥沃
• 水源充足
• 交通便利
• 地形平坦
• 自然资源丰富
• 气候适宜
聚落的分布
聚落分布密集地:
•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聚落分布少或没有的地方:
• 高山、荒漠等
几种聚落建筑适应的环境与其原因
东南亚高架屋:
• 全年炎热多雨
• 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西亚村庄:
• 白天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
• 厚墙加小窗
几种聚落建筑适应的环境与其原因
•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的环境:
• 寒冷
• 黄土高原的窑洞:
• 干燥
• 冬暖夏凉
• 世界上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分布在出南极洲外的各大洲
国家的不同点:
• 面积大小
• 人口多少
• 政治制度
• 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的相同点:
• 地位都平等
陆地面积居前六位
的国家及其所属
大洲:
• 俄罗斯 (欧洲)
• 加拿大(北美)
• 中国(亚)
• 美国(北美)
• 巴西(南美)
• 澳大利亚(大洋)
陆地面积前六位的这六个国家中,
• 人口过亿的:
(4个)俄罗斯,中国,美国,巴西
• 在南半球的有:
(2个)巴西,澳大利亚
• 赤道穿过的国家有:
巴西
• 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俄罗斯
• 发展中国家有:
(2个)中国,巴西
• 地跨两洲的有:
(2个)俄罗斯,美国
• 地区的定义:
• 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
国界的划分
• 国界是人为划分的
• 根据:
• 自然: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
• 人文:民族,语言,宗教
• 领土的定义:
• 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国家类型 数量 主要分布
地区
例如:
发达国家 20多 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美国、加拿大、英
国、法国、意大利、
澳大利亚、新西兰、
日本
发展中国
家
150多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中国
多是二战后新独立
的国家
• 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是:
• 日本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独立存
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
的联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
合作。
国际合作的含义:
• 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
• 生产合作关系
• 这幅图片的基本含义: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是与其
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
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 这种合作关系/生产方式的好处:
• 充分利用别国的资源和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
自己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 这幅图片对我们生活的启发?
• 要取得成功,只靠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还要合作。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 (WTO)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 石油输出国组织(又称欧佩克)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
• 总部在:
美国纽约
• 基本宗旨:
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 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
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