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复习

ID:727178

大小:612.1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纲要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最大周长(赤道)长度:约 4 万 km(P3 图 1.2) (3) 经纬线比较:(P5 图 1.7,P6 图 1.10 和图 1.11) 纬 线 经 线 形状特点 圆(除两极) 半圆 长度特点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 长度为 0,南北纬度数相 等的纬线长度相等 都相等(约 2 万 km) 线圈间关系 纬线相互平行(除两极) 所有的经线相交于两极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4) 经纬度比较:(P6 图 1.10 和图 1.11) 纬 度 经 度 表示符号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起始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划分方法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 南为南纬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度数范围 0°—90° 0°—180° (5) 南、北半球的划分:分界线—赤道(P7 图 1.12) (6) 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20°W 和 160°E 经线(P7 图 1.13) (注意:东经不都在东半球,西经也不都在西半球) 160°E 20°W 160°E 西半球 东半球 180° 0° (7) 地理坐标的书写: 例如,南京北纬 32 度,东经 118 度,写作(32°N,118°E) (注意:①不能少“°”②先写度数,再写字母③只有赤道、本初子午线和 180° 经线不写字母,其余都要有 N、S、E、W) (8) 方格状经纬网的地理坐标判断: 第一步:明确“横纬竖经”,即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 第二步: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步:数值:越往上(北)越大为北纬,越往下(南)越大为南纬,越往右(东) 越大为东经,越往左(西)越大为西经 第 2 页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自 转 公 转 围绕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时间 1 天 1 年 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 四季交替;形成五带 (2) 太阳直射点及节气、南北半球的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北半球 3、4、5 月 6、7、8 月 9、10、11 月 12、1、2 月 南半球 9、10、11 月 12、1、2 月 3、4、5 月 6、7、8 月 (3)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白昼长度↑ 白昼长度↓ 白昼长度↓ 白昼长度↑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二年春分 昼夜 白昼长达到 昼夜 白昼长达到 昼夜 平分 一年最大值 平分 一年最小值 平分 (4) 五带的划分:(P12 图 1.20) 北极 90°N 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北极圈 66.5°N 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 北回归线 23.5°N 夜现象,四季分明 赤道 0° 热带 有 2 次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回归线 23.5°S 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 南温带 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极圈 66.5°S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南极点 90°S 第 3 页 第三节 地图 (1)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 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图上距离一般是 cm, 实地距离一般是 m 或 km) 例:图上 5cm 代表实地距离 1500km,则比例尺为 1:30000000 (3) 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 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内容简略 (4) 方向的判断:(8 个基本方向见 P14 图 1.23) 方法一: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方法二: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方向为正北 方法三:无经纬网或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海拔高度:又叫绝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形图上标 注的数据都是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甲地海拔 2000m,乙地海拔-200m,则两地相对高度=2000―(―200) =2000+200=2200m (6)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P17 图 1.30) (7)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8) 等高线地形图部位判断:(P16 图 1.29) 山顶: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内大外小,用▲表示 鞍部:两座山顶之间的凹处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攀岩运动,会有瀑布) 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往往有河流发育) 山地 海拔较高大于 500 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 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 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 200 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海洋和陆地的比例:71%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七大洲和四大洋:(P29 图 2.6,能根据轮廓形状、位置关系认识)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 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 4 页 (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 360 度) 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纬度最高的海洋:北冰洋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P29 图 2.6) (4)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5) 亚洲—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P30 图 2.7) 北美洲—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最主要)、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P35 图 2.15),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 六大板块与两大火山地震带(P37 图 2.19)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国家:日本、新西兰、美国、智利等)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国家:土耳其、印度尼西亚) (4)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5) 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或岛弧(如日本群 岛);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新的海洋(如红海)(P38 图 2.20, P39 图 2.22) (6)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不断缩小至消失,红海不断扩张成大洋 (7)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上升,形成山脉 (8) 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常见的天气符号:P48 图 3.6,注意“雾”“霜冻”“沙尘暴”“台风” (2) 风力、风向(风的来向)的表示方法:P45 图 3.4 例:“F”——北风三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4 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 4 求平均数 (2)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如下表: 陆 地 海 洋 北半球 7 月份 8 月份 南半球 1 月份 2 月份 (4)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 图 3.17) 海陆因素——纬度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 100m,气温下降约 0.6℃ 第 5 页 例:山脚海拔 720m,气温 28.8℃,求山顶 1520m 处气温? 28.8-(1520-720)÷100×0.6℃=24℃ (5) 气温曲线的判读:上凸的为北半球,下凹的为南半球 (6) 能根据气温曲线判断所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 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单位是 mm (2) 降水季节的变化类型:(P55 图 3.19、图 3.20) 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3)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P56 图 3.21) 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这种雨叫地形雨),背凤坡降水少 (4)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 天气反映短时间的大气状况,用阴晴、风雨、冷热来表示; 气候反映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能区别诗句俗语中的天气与气候) (2) 气候的要素:气温、降水量(描述气候特征时,二者缺一不可) (3) 11 种气候类型的分布(P58 图 3.23,不看图例能辨认出名称) 大陆东岸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横贯大陆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4) 10 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根据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描述,熟记!)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没有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冬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雨热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同期”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雨热反期” 第 6 页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温差小,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夏季 极地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1、热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季雨林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 月)和旱季(11 月—次年 5 月)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 年 5 月)和湿季(6 月—10 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 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 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 南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 30°—40°大陆 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 雨,雨热同期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 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 季节分配较均匀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草 原、荒漠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 夏季多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 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耐寒的针 叶林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 降水较少 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极地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北极地区和南极洲,终年严 寒。 5、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 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第 7 页 附图:世界 10 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5)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曲线“凸北凹南”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15℃——热带 最冷月均温 0~15℃——亚热带 最冷月均温0℃) 最热月均温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