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提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提纲

ID:727203

大小:335.6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量内容 仪器 单位 换算关系 长度 刻度尺(米尺) 米(m)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1 米=106 微米=109 纳米 体积 刻度尺(米尺)、 量筒、量杯 立方米 (m3) 1 立方米=1000 升 1 升=1000 毫升 1 毫升=1 立方厘米 温度 温度计 摄氏度 (℃ )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 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 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 a 零刻度线、b 量程、c 最小刻度 11.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 者侧壁) 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5.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 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 100℃。 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80C 的读法:零下 8 摄氏度(或负 8 摄氏度), 80C 读法:8 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 0.10C。 2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水银柱可在此处 断开。. 作用 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1.某体温计的读数是 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 38.5℃; 但给 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 39.0℃ 2.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 3.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8. 时间间隔:上一节课 45 分钟。回家走了 30 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 时刻:现在是 12:20 ,我中午 11:45 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 19.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 第二章 观察生物 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特征:能呼吸、 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 病毒以外)。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直接摄取食物; 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蜗牛头部有 2 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 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 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 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 构成。 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 米 。 9、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3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 (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 (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 (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粗 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中长的放大倍数高, 物镜则刚好相反。 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安放: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取放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轻拿轻放。 第二步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 明亮的圆形。反光镜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平面镜,光线暗的时候 用凹面镜 第三步放片: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 压住,使被观察的物体 正对通光孔。 第四步调焦:(1)眼睛盯住物镜镜头,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 近载玻片,但是不要碰到载玻片。 (2)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 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 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第五步观察: 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下方向移动。 慢慢将载玻片向 左移动,所看到物像往右方向移动。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 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 物的倒像。(正像、倒像)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 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防止细胞干涸,或者产生气泡 3、撕:用解剖刀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约 0.5cm*0.5cm,要求薄而透明。 4、展:把撕下来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展平。 5、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与水平面成 45 度 夹角,待清水顺盖玻片展平后,慢慢放平。这样做的目的:以防止产生气泡。 6、染:在盖玻片一侧,加 1-2 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 润全部标本。被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的细胞核。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 胞的结构。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4、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时现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起目的是: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有的形态。而染色所用的液体是亚甲基蓝溶液 15、洋葱表皮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没有叶绿体 4 人体口腔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16、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视野会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 17、观察临时装片的问题及对策(课本 45、46 页表)非常重要! 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 20、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21、细胞生长: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 程。 意义:细胞体积增大 22、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2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重点) 组织名称 功能 结构特点 分布 保护组织 保护 透明、无叶绿体,排列紧密整齐 叶表皮、种皮、果皮、根 冠 营养组织 制造、储存营养物质 细胞壁薄、排列分散不紧密 叶肉细胞、果肉细胞 机械组织 支撑、保护 细长型、细胞壁增厚 根茎中的木纤维、韧皮纤 维 分生组织 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 力,分裂产生新细胞 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 生长部位(根尖分生区、 芽生长点、茎形成层) 输导组织 输送物质 管状、上下连接、中间有孔 输送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叶 制造的有机物 叶脉(筛管、导管),根、 茎 24、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点) 组织名称 功能 特点 分布 上皮组织 保护,其次是吸收和分泌物 质 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 皮肤、内脏表面和体内 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 运输、支持 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 多,分布广,形态多 血液、软骨、肌腱等 肌肉组织 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肌细胞组成(心肌、骨骼肌、 平滑肌) 人体四肢、躯干,体内 心脏、胃、肠 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神经细胞 脑、脊髓、神经 25、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 触觉小体 ,反应冷感的 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 热敏小体 ,反 应痛感的 痛觉神经末梢 。 以上感受器都在真皮层里。 26、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一块骨 就是一个器官 27、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 28、消化体统的功能是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其中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 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别有哪些?P54 页) 29、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54 页) 30、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 31、人体(高等动物)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在神 5 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合作完成各项活动,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32、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3、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形态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 样。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 行分类的,有小到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的等级。 这种分类方法在瑞典分类学家林耐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其中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等级 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物种数量就越多。 34、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 一条 脊柱 ,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称为 脊椎动物 。 35、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6、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卵生,体外受 精。 37、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 中, 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卵生,体外受精。 38、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卵生,体内受 精,这也是“首次摆 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40、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 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能够飞翔。卵生,体内受精。 41、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生殖方式: 胎生、哺乳 42、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64 页) 43、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66 页) 44、昆虫体外有 保护 作用的 外骨骼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 头、胸、腹 ,腹部有三对足, 两 对翅,头部有一对触角。 45、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能否产生种子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46、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哺乳动物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47、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举例:松、杉、 柏、银杏、铁树 48、无种子植物三大类: 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举例: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生殖方式: 孢子生 殖。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分化,举例:地钱、葫芦藓。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无茎,无叶,举例:紫菜、海带、水绵。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生殖方式:大多数分裂生殖,少数孢子生殖。 49、衣藻是单细胞 植物 ,草履虫是单细胞 动物 ,它们的各个结构名称、作用?(P75 页) 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50、生物具有 适应 性和 多样 性,最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 6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是 6357 千米(比 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仅差 0.3%),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2、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大地是球形的设想;公元前 4 世纪,亚里士多德通过 观察月食推断地球是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1519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用自己 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3、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①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海面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边缘是圆弧形的; ③登高望远;④天涯海角 走不到边;⑤不同地区看北极星在天空的高度不同;⑥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图片 4、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与煮熟的鸡蛋相似),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 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风内地核(固 态)与外地核(液态或熔融状态)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1, 地球仪是拜师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2,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90°纬线是个点) 3,经度和纬度: 经线(经度) 纬线(纬度 0) 形状特征 半圆 圆 位置关系 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相互平行 长短 等长 赤道最长 指示的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最大度数值 180° 90° 0°的确定 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 赤道 度数的变化规律 向西向东各 180°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 90° 分布规律 无数条,除 0°和 180°外,其余的 都有 2 条 无数条,除 0°外,其余度数的纬线 有 2 条 从两极看的形状 辐射状 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划分半球的界线 20°W、160 ° E 赤道(0° 纬线) 4, 东半球包括:0°~160° E 和 0°~20° W;西半球包括:160° E~180° E 和 20° W~180° W 5,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练习一 如右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A:45°W,30°N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90°N,位于北半球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7 练习二 C:15°W,20°S 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D:110°E,3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练习三 如右图,AC=BD,AD>BC D C 经纬网规律: 1 向上变大是北纬,向下变大是南纬(上大北下大南); 2 向左变大是东经,向右变大是西经(左大东右大西) 3 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向南北两极递减 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7、常见的地图:政区图、旅游图和平面示意图 8、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标记 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 线段式: 数字式: 1:30000 或 文字式: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0000 厘米(300 米) 注:若没有标注单位,则默认为厘米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A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B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 低。 规律:a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2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中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 10 万分之一 小于或等于 100 万分之一 10 万分之一至 100 万分之一 ②方向:常用的方向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常用的 8 个方向: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8 ③图例和注记 图例:用图例符号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注记:用来说明的文字以及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练习: ①比例尺较大的是:右图 ②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左图 ③精确度高的是:右图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哪个详细哪个大 第三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 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特征 常见类型 岩浆岩 喷 出 岩 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 孔或柱状结构 玄武岩 侵 入 岩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沉积岩 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 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 化石。 石灰岩、砂岩 页岩、砾岩 变质岩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 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 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状的结构 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 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岩石的变形、海路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悬崖峭壁上岩层断 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 (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形成山脉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形成谷地 2.火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 (1)火山喷发物: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液体(熔岩流)、固体(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富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3.地震:(1)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9 (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影响最大)、震源深 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地表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5)地震预兆: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 第五节 泥石流 1.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5.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 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 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 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 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 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 山地——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 200 米 高原——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丘陵——海拔一般在 200~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 山地 高原 丘陵 10 平原 盆地 2,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2)等高线地形图: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3)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地形和等高线分 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A)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E)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B)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F)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C)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乙)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甲) 等高线较疏处 3,地形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 用。外力作用: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①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流水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从横,使石灰岩溶蚀 形成溶洞,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②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③高寒地区,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的区别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11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 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 定的。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106 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 成人:50Kg—60Kg, 大象 6t; 一只公鸡 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 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 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1 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g)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此时要向右盘加砝 码或是向右移动游码,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减砝码。 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 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⑤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向左移动) 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学错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问,此时物体的质量如何 求算? 将上述公式变为 右盘物体质量=左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12 若砝码磨损了,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如果砝码生锈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 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ρ=m/v (公式变形:m=ρv v=m/ρ) ρ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 3 或厘米 3) l 水银的密度为 13.6×103 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 立方的水银的质量是 13.6×103 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 克/立方厘米(质量/体积单位就可) (2)两者的关系: 1 克/立方厘米=1000 千克/立方米 1 千克/立方米=1×10-3 克/ 立方厘米 (3) 水的密度: 1×103 千克/立方米或 1 克/立方厘米 (4)单位转化: 1 毫升 = 1 立方厘米 = 1×10-6 立方米 1 吨=1000 千克=1×106 方克 1 毫升 = 1×10-3 方升 1 升=10-3 立方米 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固体):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m; 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v;③计算ρ=m/v (3)测量步骤(液体):①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并称重 M1②倒掉 V 体积液体③称量剩余液体 质量 M2④计算液体密度ρ=(M1-M2)/V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 物质的比热 、比热:我们把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降低) ℃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 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比热单位:焦 (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 ℃ 水的比热: 的 次方 焦 (千克×℃) 表示的含义 水温度升高 ℃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焦。 2、比热表的阅读: ⑴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 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 放热的多少无关 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3、 所以,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 原因:海洋(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岩石)要大,升温慢 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13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A 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 B 凝固点 。 同一晶体的 A 熔点 和 B 凝固点 是相同的。 6、 晶体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特点 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 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 T-t 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 等温图像。 9、萘的熔点是 80℃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48℃ 。水的熔点是 0℃ 10、晶体举例:金属、冰、水、海波等 非晶体举例:松香、石蜡、玻璃、塑料、橡胶 等。 第六节 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 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 继续吸收热量。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 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 6、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 压缩体积。 7、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 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 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汽化吸热,在低端液化放热。 14 项目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1.同时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 影响因素 1. 液体温度高低 2.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3. 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 (气压低,沸点低) 第七节 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干冰消失,冬季结冰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了变细。 凝华现象:针状雾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发黑的灯泡、霜的形成。 3、云,水蒸气上升至高空温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云。 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 雪,空中温度较低,小水珠凝固成雪。 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液化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 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 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凝华 成霜。 第八节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①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溶剂),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可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⑤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⑥不同物质在同一种物质中的溶解性不同。 ⑦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物质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即溶解能力) 物质的性质(内因) 大多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性增强。 温度(外因) 气体: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 固体:溶解度不受压强的影响 压强(内因) 气体:随着压强的增大,溶解度增强 4、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搅拌(2)温度(3)被溶解物质颗粒的大小 5、溶解时,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会降低,要吸收 热量。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第 6 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 15 只能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 等。 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a.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性质通常用“易”、“能”、“可以”“会”、“难”等词来描述。 4、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性质。具有酸性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叫碱性 物质。 5、常见的(含有)酸性物质:硫酸、盐酸、硝酸、醋、(多种水果); 常见的(含有)碱性物质:烧碱(氢氧化纳)、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氢氧化钡、氨水、小苏打、纯碱、各种洗涤剂。 6、浓硫酸的腐蚀性可以使白纸变黑;某些碱性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7、闻任何一种气体的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地扇动。 用浓硫酸做实验时,应该注意:撒到身上,一定要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先后 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皮肤会被烫伤。(可补充实验浓硫酸和水产生大量的热。) 8、遇酸碱会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