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巩固◇
1、五种基本感觉及其感觉器官: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
舌,触觉——皮肤。
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器官。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
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触觉对人体的保护意
义极大。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
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4、嗅觉的特点:(1)会产生适应现象,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对环境的
适应性);
(2)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弱;(3)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4)动
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5、舌内藏有味蕾,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对液体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6、人具有的四种基本的味道:甜、咸、酸、苦。
7、舌对不同部位相应感觉的敏感区:舌根——苦,舌尖——甜,舌侧中部——酸,
舌侧前部——咸。
8、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9、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
为 340 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
高 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 0.6 米。
10、声波的应用:用超声波粉碎内脏中的结石,利用声波探测海水深度等。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11、耳的结构 中耳:鼓膜(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鼓室、听小骨(把声音
放大后传到耳蜗)
.
.
内耳:半规管(内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前庭(内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12、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
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1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
率越小,音调越低。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
近,响度越大;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4、防止噪音的途径:(1)控制噪声声源振动(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震动);(2)
阻断噪音传播(隔声、吸声和反射声音);(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
15:大多数人把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20—20000 赫。高于 20000 赫的声音
叫做超声,低于 20 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16、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17、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影子的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等。
18、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19、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光的传播最快,每秒达 3х105 千米。
20、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 9.46×1012 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光年。
21、1666 年,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彩色光带中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
靛、紫的顺序排列的。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
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2、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他本身颜色相同
的光;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23、红外线:有热作用,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红外夜视仪、诊断疾病、遥控等);
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D,能杀菌
等)。
24、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照射到另一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5、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
26、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射出。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光滑的反射平面时,反射光线也呈平行光线朝一个方向射
出。
27、平面镜成像特点:(1)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2)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4)像与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相等。
28、光路可逆:如果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就说明一个重
要的原理——光路具有可逆性。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耳鼻喉科医生用的凹面镜、手电筒等)
29、球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观后镜、街口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30、光的折射:光在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另外,
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方向向也会改变,这也是光的折射。
31、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3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中央厚、边缘薄,呈凸起状的透镜。有两个焦点(F1、
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中央薄、边缘厚,呈凹陷状的透镜。有两个虚焦点(F1、
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 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 U 像距 V
像的性质
应用(P24)倒立或正
立
实像或虚
象
放大或缩
小
U>2f f 倒立 实像 缩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实像 等大 /
.
.
f V>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
U=f 无 无 无 无 /
U / 正立 虚象 放大 放大镜
33、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构造包括晶状体、玻璃体、瞳孔、角膜、视网膜
等。
34、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量。虹膜的颜色决定眼球的颜
色。巩膜有保护眼球的作用。
35、折光系统: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屏幕”(倒立、缩小的实像)。
36、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
形成视觉。
37、近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带凹透镜。
远视: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带凸透镜。
◇第二单元 运动和力 知识巩固◇
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
2、生命运动:生物的生长繁殖(比较复杂的运动)。
3、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
大。
4、物体被举高时所具有的能(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弹性势能)
称为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高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在弹性限度
内,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各种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
6、化学能:汽油、木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中贮存的能,食物中储存的能等。
7、参照物:研究某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8、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1)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2)比较相
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0、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运动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按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1、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t=s/v,s=vt。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运输中单位 km/h。
12、力的概念:力(N)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A 对 B 施加一个力,同时 B 也对 A
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这两个力中,必
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1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1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
变)。
1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6、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精确表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
向、作用点表示出来。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使线段的长度与力
的大小成正比,并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力的示意图(粗略表
示):只关心力的方向,不关心大小,即在物体力的方向上画一个箭头表示力。
17、(1)弹力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即弹力(2)大小: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3)方向:弹力的方向和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
同。
18、重力(G):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
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g =9.8N/Kg,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的重力是 9.8N。
.
.
19、摩擦力(f):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0、摩擦力大小: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
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
动摩擦力越大。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形式: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
动摩擦力。
21、增大或较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使接触面更粗糙 b. 增大压力 c. 滑动代替滚动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使接触面光滑 b.减小压力 c.滚动代替滑动 d.使相互接触
的物体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润滑油等。
2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
24、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这一对力是一对平衡力。
25、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
直线上。
2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重点):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7、(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物
体受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第三单元 代代相传的生命 知识巩固◇
1、动物的生命周期: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2、生殖使动物的种族不随个体的死亡而灭绝。
.
.
3、人的生命周期: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期——胎儿期——婴儿期——幼
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
的发育类型。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如:青蛙、蚕、菜粉蝶、蚊等)
5、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只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如:蝗虫、
蟋蟀、蝼蛄、臭虫、螳螂、蝽象、豆娘等)
6、影响动物寿命的因素:气候、食物、敌害等。
7、生命的起点——精子(约 0.05 毫米长,有一个尾巴,能够游动)与卵子(直径约
0.1 毫米,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结合生成的受精卵。
8、男性的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输送精子的通道)、
精囊(分泌黏液,贮存精子和黏液)、前列腺(分泌黏液)。
9、女性的生殖系统: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卵细胞的通道,
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10、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1、妊娠期: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人类妊娠期约为 280 天,大
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 4~7 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 8 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12、分娩: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产出的胎儿叫做婴儿。分娩过程:宫颈扩张、胎
儿娩出、胎盘娩出。
13、青春期: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1)主要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月经。
14、第二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表现出的性别上的差异。①男性:长胡须,喉结突
出,嗓音变粗,肩宽骨盆窄,长出腋毛和阴毛。 ②女性:乳房隆起,皮下脂肪较多,
嗓音变尖,肩窄骨盆宽,长出腋毛和阴毛。
15、青春期的人体变化,还表现在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如心脏收缩力增强、肺
通气量增大、脑调节功能增强等。
.
.
16、幼儿期(0——3 岁):迅速地生长;少年期(3——13 岁):减慢生长;青春期
(13——18 岁):迅速地生长;成年期(18——65 岁):体重或身高逐渐停止增长;
衰老期(65 岁——死亡):身体衰退。
17、动物的两种主要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8、动物有性生殖的受精类型和胚胎发育方式。
(1)受精类型:体外受精(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如许多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
类);体内受精(受精方式在体内进行的,如许多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
物)。
(2)胚胎发育方式:卵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如昆虫、
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胎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
如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卵胎生(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但其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
含的卵黄供给,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营养联系的生殖方式,如鲨、蝮蛇等)。
19、动物无性生殖的类型。
分裂生殖(通过细胞分类产生两个形状、大小、结构相似的新个体。如细菌、变形虫
等);
出芽生殖。(由母体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
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等)
20、衰老的实质: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延缓衰老的方
法:科学合理的生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的进行文体活动等。
21、死亡的特征: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死亡的标志: 大脑停止活动。
22、种子结构:种皮、胚(含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某些种子在形成过程中
消失)。
23、种子分类:依据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如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等)或
无胚乳种子(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等);依据子叶数目可分单子叶植物种子
(胚中只有 1 片子叶,如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慈菇等)或双子叶植物种
子(胚中有 2 片子叶,如菜豆、棉、黄瓜、花生、橘、蓖麻、柿等)。
.
.
24、种子的萌发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 内在条件:完整的、活的
胚,储藏丰富的营养,种子度过了休眠期。
25、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6、芽:芽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
27、芽的发育过程:在气温适宜、水分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芽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
会不断分裂,芽轴就逐渐伸长。芽轴的叶原基也会发育成幼叶,并逐渐长大。顶芽的
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则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
28、花包括花托、萼片、花瓣、花蕊【雄蕊:花药(花粉)和花丝;雌蕊:柱头、花
柱和子房(胚珠)】等结构。
29、花的发育:子房壁——果皮,子房——果实,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30、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死亡。
31、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1)
自花传粉(豌豆花等);(2)异花传粉(棉花等)。
32、虫媒花:主要靠昆虫传粉(花朵大、色彩鲜艳,甜美花蜜、香气。桃、月季、橘、
油菜)
风媒花:主要靠风力传粉(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身出花瓣外。
玉米、水稻、杨、榆)
33、受精 :
(1)传粉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
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
(2)花粉管到达胚珠时,花粉管里的精子就会与子房内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
精卵。
(3)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果实,子房的各部分也逐渐发育成为果实中的相应结
构。
34、孢子繁殖: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厥、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等)
35、营养繁殖: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
繁殖。
36、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
.
.
(1)分根:将植物的丛生茎下各自的根分开,使其成为独立的植株。(夹竹桃、腊梅
等)
(2)压条:选择树上较长的枝条,把它弯下来,压埋在土中。待埋在土中的枝条部分
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长成新的植株。(桑、夹竹桃等)
(3)扦插: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
的植株。(月季、柳树、葡萄等)
(4)嫁接:将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茎或根上,是两者的形成层(茎中具有分
生能力的组织)紧贴,不久它们就会长成一体,成为一株新植物。(橘、桃等果树)
◇第四单元 不停运动的地球 知识巩固◇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 24 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
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昼夜交替现象:地球
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白昼变成黑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黑夜变成白昼的界线。
7、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减小。
.
.
8、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 365.2422 天。
9、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 900)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直射赤道 1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
移动
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直射赤道 3 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 其他地区无直射
10、轨道面与地轴的关系:轨道面与地轴夹角约为 66.5°,与赤道的夹角约为 23.5°,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1、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