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阶段特征]
本单元的断限从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
20
世纪
20
年代(其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包 括
30
年代)。涉及的历史事件有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从总
体上反映了 〃一战〃后初期东方世界的概况。
1917
年・
20
世纪
20
年代世界历史的显 著特点
是十月革命引起了深刻的震撼,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 联社会主
义革命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融会成一股新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深刻地震撼着世 界资本主义
体系。
【重点难点】
一、关于俄国(苏联)的革命和建设
1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第一,垄断组织在俄国经济中已起决定作用。俄国的社会化生产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具备 了
逬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走程度(垄断),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爆发的前提。
第二,相对落后的俄国集中了各种矛盾。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决定了以沙皇为代表的封 建残
余势力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沙皇的大俄 罗斯主
义激起了民族矛盾。沙俄以军事手段推行对外扩张,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沙俄的 矛盾。沙
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矛盾重重。各种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 中最薄弱的
环节,因而旧政权易于被摧毁。这是俄国革命的客观条件。
第三,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身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 余的
双重压迫,因而组织程度高、战斗性强。布尔什维主义的指导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是社会主
义革命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第四「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沙俄参加了 "一战",死伤和被俘人数是参战国中 最多的;
经济也濒于崩溃。〃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推进了革命的爆发。
(可以说成直接原因)
总之,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条件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 产
物。(当时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俄国同时具备上述条件,所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 在俄国
发生了。)
2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1)
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获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联系,两个阶段分步进行并急剧转化;
(3 )
走从城市到农村、暴力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
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原因
(1)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进行自卫战争,这是决定苏俄必须签订
割地赔款和约的最主要的原因。
(2)
经过三年多大战的破坏,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俄的武器、粮食等战略物质
极端缺乏。
(3)
苏维埃政权正在建立之中,国内反革命破坏活动十分猖獗,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 义战
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的时机,以便巩固政权,壮大红军,恢复经济,聚集力量,做好 反侵略
准备。
(4 )
广大人民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结束战争,要求和平。思考:
什么时候废除了这一和约?为何废除?
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背景: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残酷的现实迫使苏维埃政府采取果断措 施,
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
(2 )
主要内容: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第二 实行工业国有化;第三、取消商品贸易; 第四、
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需品;第五、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
意义: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 卫苏
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另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
1920
年底国内 战争
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 指导思想,
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 它并不是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
评价:①从实施的原因来讲: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
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所谓〃战时〃就表明不是常规
情况下,因此也不可能按常规办事。"共产主义",从措施的 内容可看出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公有
化,这显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违背的。②从实施的 成效看:它使苏维埃国家最大限度地
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保卫 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其历史功
绩不可磨灭。③从其弊端上看:它只是战争条件下的 军事统制政策,本身存在许多弊端、过失
和错误;它不符合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严重违背客 观经济规律,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严重损害了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实践表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2(2007-08-04 11:26:12)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5
、新经济政策
(1)
背景:①连年的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1921
年的天灾造成饥荒。经 济破
坏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 反对余粮
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许多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苏维埃处境十分危 急。列宁说:
"我彳门在
1921
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1921
年
3
月, 俄共(布)"十大"
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 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
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2)
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工业方 面,
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 时无力
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在流通方面,起初 实行产品
交换,后来允许自由贸易。④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
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4 )
历史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
1921
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
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②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 法,
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③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重
大发展。
(5 )
评价:①为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1921
年俄共(布)"十大"决定放弃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归根到底是由 生产关系必须适
应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 比,新经济政策的
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广大农民群 众的结合。③新经济政策
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 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
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 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④虽然它具有民族特点和某些特殊性, 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
权后的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 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国际意义,它大大丰
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 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6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用军
事和经济的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在无产阶 级政权
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 济,进而
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两种政策的实行,既是当时形势的需要,也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通过比较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是商品经 济不
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 有效的
经济发展战略。
7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
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 业国。
1925
年
12
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 苏联从农业国
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从
1928
年至
1985
年,除
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 地执行了
10
个五年
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
1932
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农 业国变为了工业国,建立
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 化,增强了综合国力。苏联
大大缩小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二五〃计划 完成时(
1937
年)f 苏联的工业总
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3(2007-08-04 11:26:51)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2 ) 1927
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 的个
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1927
年
12
月,联共(布)"十 五大"通过
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1929
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 农业集体化运动。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也为苏 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 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
支配地位。
&自十月革命至
30
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和利弊以 及启示
第一阶段: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在
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这些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 巩固
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 主义
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 的财力、
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战争过后仍实行这一政策,遭到了农民的反对,也 对国家经济造
成了不利的影响。
第三阶段: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1921
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受到广 大农
民工人的欢迎”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四阶段:
1925
年,苏联制订了工业化的总方针,
1927
年又制订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此后
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根据这些方针,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
但是,苏联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诸如农、轻、重比例失调等许多重大问题。
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
重平衡发展。
9
、如何认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的体制
30
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形成于斯大 林执
政时期”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1)
特点:
①
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②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 权力
高度集中,以致形成个人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民主 法制极不
健全;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2)
影响: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 形成
的。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这种体制之 下取得
的。通过这条道路和模式,苏联在一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高速实现了工业 化,成为社
会主义强国,为后来战胜法西斯侵略并成为世界大国打下了基础。其建设成就和
但是,这种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给苏联以后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 影响。
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 于把文化
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思想,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 济的要求,以
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造 成诸多严重的问
题,如经济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工农关系紧张;阶级斗争扩大化,民 主法制遭破坏等。随
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突出,成为僵化的、不利于苏联社会主义事 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改革势在必行。(
3)
形成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 件的产物: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
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 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
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 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 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
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6(2007-08-04 11:29:49)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③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政策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多也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C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它为垄 断
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 阶级
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2 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的局 面,
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机(为什么?)。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垄断资产阶级 在国家经济
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 级对付工人运
动的一种手段而已。新政实行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逐年回升的现象,并不是新 政药方的功效,
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自发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所包含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政策,则对工人阶
级和革命事业有巨大的危害。
3 对罗斯福新政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它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 大
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 民的
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的结果又加 深了资
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机。然而,不能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农民 及工人参加
革命行动,因为当时美国并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
3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1)
相同点:①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 传统,
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 全部海外殖
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②利用时机相同。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 用经
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 张,
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
(2)
不同点:①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使势 力
大增。然后通过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 党自
下而上地掌握政权后,立即建立法西斯专政,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 实现法
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以及对外策动侵华 战争来扩
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②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 存在着派系斗争,
故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
③日本法西斯从一开始就暴露出赤裸裸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如
1927
年田中义一上台, 即
制造遑姑屯事件",妄图占领中国东北。接着,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日本分 离满蒙、
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方针。而广田宏毅内阁通过的《基本国策纲要》则是日本发 动全面侵华
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
4
、
20
世纪
30
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美国则实行了罗斯 福
新政。产生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及两种不同选择产生的影响
(1)
原因:①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乘第 一次
世界大战之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迅速扩张,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因此,德国有复 仇情绪,日
本有不满情绪,而美国是大战中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又不想破坏现存秩序。 ②德国有军
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而美国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 主传统。③德
日的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 济复苏;而美国
在"一战"之后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 济的办法来缓和危机。
④由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的严重性,德日大大超过美国;同时, 德国纳粹党已羽翼丰满,日本
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本营,德日比美国更具备建立法西斯 专政的土壤。⑤罗斯福和希特勒
的个人素质不同,所起的个人作用不同。
(2)
影响:①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他们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 地,成
为发动〃二战〃的罪魁。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和资产阶级 民主制度,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岀了重要贡献。(还有什么意义?)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5(2007-08-04 11:28:58)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挽救措施
1
、
1929_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
爆发原因:①广大人民的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 矛
盾扩大。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无限制的股票投 机活
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跌。(根本 原因何在?)
(2)
这次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特别广。
(3)
这次大危机告诉人们: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 在
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的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国 际经济
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一旦危机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要承担起各自的国际 责任和义
务,以便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延续。
2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评价
(1)
全面认识新政的各项主要措施的作用:
1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的信用,这是一种应急性措施,旨在迅速稳 走金
融资本市场。真正具有改革性意义的措施则是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它 实际上
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具体实践。这一货币政策的推行必然是宣布美元贬值。美元贬值 可以提高
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刺激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 地促进美国
国内公共工程事业的发展。庞大的工程开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干预,部分开支 就是美元贬值造
成通货膨胀所得。但是由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元贬值必然加剧其 它各国的经济困难,
推迟了他们的经济复兴。
2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是通过工业复兴法,其目的在于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 过
剩。但并未触及企业的所有制。其中有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规定,则起了扩大消费、 提
高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3 调整农业的政策。实际上是政府通过奖励补偿等手段来压缩农业产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
样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利于环境保护。国家收购农产品等措施则 起了国
家监督调节经济的作用。
4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等系列措施,实际上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生产发展,起 到了
调节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作用,同时由国家调节再分配。
(2)
新政成功的原因:
新政的成功即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并非完全是罗斯福个人的功劳。首先,它是资本主义发 展
的必然要求(根本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垄断组织的岀现,主张强化国家干预 经济的
职能、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思潮开始涌现。
1929
年经济危机充分说明,自由放 任经济学说
并不能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从而迫使各国政府转而探索通过强化国家干预的途径 来缓解资本主
义制度的危机,向强化国家干预、兼顾自由竞争的政策转变。罗斯福新政就是 一次成功的尝试。
其次,新政的成功与美国国情分不开。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 力以及独立战争以来
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政治保障。第三、新政 的成功也与借鉴当时社
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分不开。
(3)
拓展思考:
A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 新的理论和政策: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 践。
2 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 利
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
3 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 法
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 生命力,
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B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1 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 斯
道路的作用。
2 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4(2007-08-04 11:27:38)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例
2
阅读下列材料
甘地认为:"神就是真理和爱","真理就是神的定义"。他认为爱必须符合真理,要求人 们爱自
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人类、爱生物。印度人应以耐心和善良去制服帝国主义者, 靠道德感化
使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他认为印度应先得到自治领导地位,进而脱离英 国独立。他认
为印度不要〃布尔什维克主义"。他崇尚印度文明,包括耕种的犁、手纺车和 印度教文明,提出
“回到手纺车时代去"的口号……
《世界现代史资料》
请回答:
(1)
据材料归纳甘地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三方面的特征。
(2 )
分析评价甘地主义。
剖析:本题材料阅读量小,信息含量高,能力要求强,主要考查理性思维的能力。解答时既
要深入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又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甘地要求人们〃爱自己、爱 别
人……爱生物",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泛爱论和人道主义的结合。其政治思想,要从他 的斗争
方式上去思考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印度文明,而反对资本主义的一切物质文明。
对甘地主义的评价,要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其观点是印度特殊历史环境中的产物, 具
有不可抹杀的进步意义,又要看到作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甘地,不可避免地带 有落
后性。
参考答案:
(1)
哲学思想:泛爱论与人道主义相结合。政治思想:用〃不合作"来争取印度的独立, 用"
非暴力〃来限制群众斗争。经济思想: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
(2)
评价:甘地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团结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反 对英
国的殖民统治,但抹杀了阶级斗争。他的政治思想动员了印度各阶层的人民反对英国的 殖民统
治,但又用〃非暴力"限制、防范群众斗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立场。 他的经济
思想主要在于抵制英货,主张弘扬民族文化,但并未将英国的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 明分辨清楚。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阶段特征】 本单元的断限是从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
世纪
30
年代反法西斯斗
争的开始。
主要事件包括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0
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国际关系、
1929
・
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战〃后到三十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国际关系得到暂时的调整和相 对
稳定的发展。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西方和亚太地区调整了它 们之间
的霸权、掠夺和重新瓜分等关系,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赢得了
20
年代资 本主义的
相对稳定和繁荣。
但是好景不长,
1929
・
1933
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 发展,
德、日两国法西斯上台并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断走向瓦解, 虽然法西
斯侵略集团和美、英、法等民主制资本主义国家遏制法西斯侵略和扩张的矛盾已成 为帝国主义
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但为共同对付苏联,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国家扩张采取 了绥靖政策,并
愈演愈烈,从而使法西斯势力不断增强,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爆发。
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激起了被侵略国人民的反抗,但由于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在很大程度 上
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再加上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 法西斯
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 界大战。
【重点难点】
一、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评价
1
、实质: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 上,
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 割中国,
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凡尔赛体
系的补充和完善。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7(2007-08-04 11:30:33)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四、关于法西斯侵略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1
、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
①中国人民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 争。"
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②朝鲜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也展开了 长期的反
抗斗争。③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由 于英、法、
美推行绥靖政策,特别是埃塞俄比亚统治者不敢放手发动人民,导致失败。④
1936
年,德、意
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英、 法、美继续推行绥靖
政策,苏联和"国际纵队"给予了无私的援助。西班牙战争涉及国际上 各种政治势力,被称为〃
小二战"。
2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1)
原因:①英法虽为“一战"的战胜国,但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 治集
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 岀部分
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②"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因此,战后 英法等国出
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③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使英法两国政局
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 行一种坚走和连续
的外交政策;④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 苏联的仇视,法西斯国
家则投其所好,竭力造成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 的假象。这一切均是促成英
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 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 )
表现:①
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 国,对
它实施经济制裁,但却未把石油等重要的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控制的苏伊士 运河仍供
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意大利,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的反侵略斗争。
②
1936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英法对此采取 不干涉政策,美国继
续推行冲立〃政策,致使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③九一八事变后, 国联派岀的调查团,虽不
承认日本独霸中国东北的要求,但又不予以制裁,也是绥靖政策的 表现。
【经典题例】
例
1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 为什么
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剖析:本题旨在考查概括能力。本题的特点是强调对知识的概括,因而回答时首先着眼于概 括
出特点和结论。第一问概括难度较大,它涉及两个层次,即相互关系和对相互关系的举例。 从
第一问的设问方式,应该注意对于相互关系的表述应该是概括性的或结论性的,而不是具 体史
实的表述。对第二问原因的分析,要注意思考的角度,这一体系中包含的最主要的矛盾, 是战胜
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回答时要从这一点入手。
参考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争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 对法
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美、日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 益而互
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 国等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 败国的尖锐
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例
2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
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 挤牛的奶,另一些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
我们达成协议。"根据战后的国际 关系,说明〃敌人策略"的含义,德国是怎样根据〃敌人"的策
略来恢复发展自己实力的? 剖析:本题是一道分析说明题,旨在考查对〃一战〃后主要帝国主义
国家争夺世界或地区霸 权的野心 所弓
I
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认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
分清德国所认为的〃敌 人"是谁,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当时的形势,社会主义苏俄应排除在外,
其〃敌人"应是
"一战〃中取胜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明确了这一点,回答第一问时把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战 后
初期对德政策表述出来即可。第二问,要一直答到
30
年代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一 系列重
大行动。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8(2007-08-04 11:31:13)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参考答案:"敌人的策略〃 :(
1)
法国力图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削弱德国, 以便确
立它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2)
英国根据其〃大陆政策〃,要求保持欧洲势力均 衡,反对法国
过分削弱德国,不愿法国独霸欧洲。(
3)
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 霸世界,不愿失去德
国这个投资场所,也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恢复发展实力:(
1)
在赔款问题上,德国利用英美与法国之间的矛盾,走上了公开的抵制 的道
路。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资本大批流人德国,依靠外国的巨额贷款和投资,德国经 济很快复
苏。重新进入了欧洲经济大国行列。
(2 ) 1925
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为
德国重返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该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加快了德国军国主 义复
活的步伐。(
3)
希特勒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德国法西斯利用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之 机,大力扩
展军备,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武装干涉西班牙,同日本、意大利结盟,实 力不断增长,为
其发动世界大战,彻底冲垮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阶段特征】
本章的断限是从
1939
年
9
月〃二战"全面爆发到
1945
年
8
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其
间,世界历史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由于西方大国的纵容,使法西斯势力占据上 风。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斯大林 格勒保
卫战,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
1943
年,意大利投降;
1945
年,德、日相继 投降,"二战"
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重点难点】
1
、对”二战"爆发的原因的分析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2)
德意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蓄意发动侵略,是〃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3)
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
〃二战〃全面爆发。苏联采取的〃中立自保"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也促 进
了大战的爆发。(客观原因)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A
.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1 )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 ) 1940
年春夏之交,德军开始在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占领大片领土。(具 体说说
看?)
(3)
英法比军队举行"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果如何?)
(4 ) 1940
年夏,德军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结果如何?)
(5 ) 1940
年秋,德军入侵巴尔干和北非。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
苏德战争爆发:
1941
年
6
月,德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二战〃进一步扩大;同 年秋,
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 )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
年
12
月,日本海空军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 突然
袭击,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逬攻。太 平洋战争
爆发后,"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 ) 1942
年夏・
1943
年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 折
点。(为什么这么说?)
(2 ) 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3 ) 1942
年夏秋的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 ) 1943
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场结束。
(2 ) 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3 ) 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军受到盟军的两面夹
击。
(4 )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5 )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
9
月
2
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 大
战结束。
E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及其特点、主要战场及其性质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9(2007-08-04 11:31:51)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可以分两个阶段。
1939
年到
1942
年为第一阶段;
1942
年到
1945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的特点:法西斯国家不断展开进攻,把战争推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力量处于战略 防
御阶段,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第二阶段的特点:战争发生转折,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方向发展,最终打败 了
法西斯国家。
(2 )
战争过程中的主要战场包括中国战场、西欧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 以及后
来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等。
各个战场的战争,其基本目标都是要打败残忍的、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国家,因此总体性质都 是正
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性质在战争中占主要地位。具体到各个战场又有所区别,中国 战场具
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苏德战场具有卫国战争的性质,西欧战场也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而北非战场
却具有争夺殖民地性质,太平洋战场具有争霸性质。
(重新整理制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3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合作
(1)
建立的原因:①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法西斯成为全 世界
人民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②苏联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直接促成
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 )
建立的经过:
1941
年秋,罗斯福和邱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 土和主
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
年初,中、 美、英、苏
等
26
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3)
作用: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 西斯
战争的胜利进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4
、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及其作用
(1)
含义:所谓〃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 基地,
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直 接对德军
作战。
(2)
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 了法
西斯德军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 接威胁;
同时,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 国法西斯陷
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5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会议
(1)
会议召开的背景和目的 在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战争主动权已转入反法西斯同
盟手中的背景下,为战争 主动权已转入反法西斯同盟手中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
协同作战,并对战后 一些重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
(2)
会议简况
1 德黑兰会议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性转变;苏德战场,苏军取得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解放 大部
分被占国土 ;英美盟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争;意大利政府投降;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取得绝 对优势。
影响:初步解决了苏美英三国在重大问题上的一些矛盾和分歧,在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面前,
各国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战时的盟友,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联盟各国 的团结协
作;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胜利的逬程,尤其是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既减轻 了苏联的军
事压力,又使德国两面受敌,加速了法西斯的崩溃。
2 雅尔塔会议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 粉
碎西线德军的抵抗,并攻入德国。
影响: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 步
伐。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美 苏重新
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英争霸的新格局。
3 波茨坦会议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德国法西斯溃灭;重申雅尔塔会议
的精神。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10(2007-08-04 11:32:31)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影响:有利于维护"二战〃后欧洲与世界的和平;有利于社会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体 现了
苏美英等大国对战后世界格局划分的要求;反映了三国对欧洲和平安排的相互妥协与分 歧斗争。
(3)
对会议的评价
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在雅尔塔会议上, 也表
现了大国开始奉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强权政治。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 特别是
雅尔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奠定了基础。
(要特别注意这些会议和条约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
6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历史启迪
(1)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2 )
历史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 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 来,共同对付
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 要加速国际合作,
求得共同发展。
7
、概括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后果和影响
(1)
原因:①决定因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②它们都是民族主 义恶
性发展的结果。
19
世纪后期,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益的 进步性,
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并给人类带来了第 一次世界大
战的灾难。〃一战"之后,这种蜕变的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发 展,并与法西斯
主义相结合,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两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 的处理不同,结果
也不相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 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
兴起埋下了祸根。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 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
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是比较成功的。
(2 )
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 )
后果和影响:①
20
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
19
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 的世
界格局。②与欧洲的不断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 台。从第
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 这是人类
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③与欧洲的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 起,这一过程同
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 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
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后期由 "三巨头"——罗斯福、丘
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 法西斯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
映了 〃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 历史进步性。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认识〃二战"特点
1 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强。"一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被卷入战争, 战场主要
在欧洲。"二战"历时六年,世界
80%
人口被卷入战争,战场遍布欧、非、亚及 太平洋岛屿,参战
国也多,武器(如原子弹)的破坏力更强。
2 性质不同。"一战”是由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斗争而引发的,基本上是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则是法西斯势力疯狂侵略扩张引起的,主要是反法西斯战争。
3 〃一战〃的导火线是突发事件;〃二战"则是由局部战争到世界大战,更具有世界性。萨 拉
热窝事件不久,"一战"全面爆发。"二战"则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 争等先期
爆发,德国突袭波兰后再全面爆发。
4 参战国成分有很大差别。"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战;"二战"的参加 国有帝
国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参战,而且形成了反 法西斯统一
战线,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
5 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更大。"二战"打垮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 资本
主义国家。
6 更大地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 兴起,
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东欧八国、亚洲四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说说这些国家的名 称和地点?)
9
、对于几个概念的理解
(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英法大力推行绥靖政策的背景下,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而同 德
国签订的一个条约。这个条约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 但
是,这个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在未来的战争中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解除了其发动战争的 后顾之
忧,使其大胆发动战争。苏联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了自己暂时的和平,这是对法西斯 势力的又
一次绥靖,是苏联继英法之后掀起的又一绥靖高潮(又称之为"中立自保")。这 个条约的签订,也
使苏联放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警惕,导致了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节节失 利。
(2)
关于慕尼黑阴谋 英法制造这一阴谋的目的: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满足法西斯的侵略
欲望,以便维护自 身的利益,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没有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参加。所以慕尼黑协定违背了传统的 国际
惯例。
评价:这一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是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 该
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它严重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主权,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 气焰,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这一协走的签订,也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 任,促使
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自保政策。
(注意掌握教材
P48
的有关〃德国版图逐步扩大〃的示意图。)
(3)
关于美日矛盾的发展
早在
19
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 为中
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 夺和分享在
中国的利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 日
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 中国
的独占行动。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 矛盾
逐步激化。
1940
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 扩张,
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
1941
年
12
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正是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
结果。
(4)
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 元外
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对 外推行〃
中立"政策,
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 的战争中保持"
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这 种政策实质上也属于"
绥靖政策",为什么?)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逐渐放弃 了 〃
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参加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
不同时期欧美国家矛盾的演变
思考:“一战"后至〃二战"期间,欧美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举例证明造成这些矛 盾的
原因是什么?
30
年代至"二战〃期间,这些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
化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1 矛盾和成因:
A.
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指英、法、美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 主要
是由于分赃不均或继续争霸引起的。如美国想控制整个世界,英法反对;法国想称霸欧 洲大陆,
英国推行势力均衡政策进行牵制等。
B.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指德国 为首的战败国
与以英法美为首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战胜国对战败国殖民地加以 瓜分,并从经济、
军事上加以控制,引起战败国的仇限。最突出的是德国仇恨《凡尔赛和约》。
C.
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引起的。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11
(
2007-08-04 11:33:32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2 变化:主要变化是由过去的几种矛盾转化为法西斯同盟国家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 的
矛盾。
3 变化原因: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并与意大利结 成
法西斯同盟。之后,对外侵略扩张,不仅加剧了同英法美之间的矛盾,而且也加剧了同苏 联之间
的矛盾。后两者出于反法西斯斗争的共同目的,二战期间结成同盟,调整过去的矛盾。
4 变化最大的影响:这一矛盾的变化,大大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经典题例】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
10
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 土内
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 以志愿服
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
50
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 及陆地要塞均
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
6
艘,轻型 巡洋舰
6
艘,驱逐
舰
12
艘,鱼雷舰
12
艘……其中不应包含任何潜水艇……在德国建造及获 得之俗可潜水艇虽为
商务之用”亦应禁止。
——《凡尔赛和约》材料
2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
由
12
个军团和
36
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
1.4
万人)
——《德国国防法》(
1935
年)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 遣。……
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受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 范围。
——《德国兵役法》(
1935
年)
材料
3
(英国)于
1935
年
6
月
18
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 队
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
35%
,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
45%
。
——吴于廛、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编》上卷
回答:
(
1
)比较材料
2
和材料
1
,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针对《凡尔赛和约》,德国曾在
1936
年
采取过什么重大的行动?
(
2
)结合材料 1,指出材料
3
说明了什么?
(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岀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剖析:本题第
1
问考查的主要是比较能力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
1
、
2
就可以明 显
地找出其不同之处:由《凡尔赛和约》的德国陆军总数不超过
10
万,变成了和平时期的
36
个
师,实际上是不受限制(《德国国防法》);由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 之,变成了
每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德国兵役法》);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 界扩大到可用
于战争。最后再现教材知识,德国在
1936
年采取的重大行动一进莱茵非 军事区。本题第
2
问
答案的得出,关键要紧扣题意指向。首先要找出材料
1
与材料
3
的关 系(因题意指向是结合材
料
1
内容及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这就是,英国既是限制德国发
展军事力量的凡尔赛和约制定者,又是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的签约者。从而得出
〃英国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本题第
3
问答案的得出,需再现
20
世纪
3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根据这一背景就可以得出其产 生
的影响——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整个题目尽管分成了三 小题、
四小问,但其答案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题目设问越多,对我们解题越有利,我 们解题的
方向就越清晰,越接近于参考答案。只要我们明确了这一点,就会化难为易,做出 最佳答案。
参考答案:
(1)
主要不同: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
10
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役制变
为普遍义务兵役制;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
重大行动: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2)
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
(3)
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了容忍态度;德国成为
欧洲战争策源地。
(这是一道很经典的材料分析题,同学们要认真分析和体会。)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阶段特征】
本单元的断限从
1945
年〃二战〃结束到
80
年代中期。涉及知识包括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美苏争霸、第三 世
界的兴起、亚洲经济的发展等。
【重点难点】
一、关于"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1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性质和评价
(1)
确走: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世界大国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已经确立的基本原则, 对世
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格局。它的确定,标志着近代以 来以欧
洲为中心和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 国际关系开
始进入一个新阶段。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世 界反法西斯同
盟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什么变 化?)
(2)
性质:关于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①一般认为它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 是大
国之间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②中国学者普遍认 为,对雅
尔塔体系不能用帝国主义划分范围的观念简单地对号入座。它与凡尔赛体系有质的 区别。社会
主义苏联是它的主体之一,具有强烈的反法西斯的民主进步性质。它把国际民主 原则与和平共处
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它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加入 了国际社会形成世
界新的格局。
(3)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A
.首先,雅尔塔体系在客现上对战后历史的发展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 维持了战后和平。促进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依据雅尔塔体系所设置的维护和平的机构一 一联
合国的作用,在普遍性和广泛性方面,远远超过"二战"前的国联。联合国除了维持 和平与安全外,
还促进了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国联远未做到的。
2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对于西方来说,无论对苏联还是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虽有 意
识形态上的和平演变,却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此,雅尔塔体系有利于苏东国家的经 济建
设与和平发展。
3 有利于维护民主和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一场非正义 战
争不同,"二战"是世界民主力量与法西斯的伟大较量。民主原则在雅尔塔体系中有所反 映。例
如,在处置战败国方面,它规定了非军事化、非纳粹化原则,根据雅尔塔体系的规定,
〃二战〃前大批的托管地在战后都获得了独立。
4 有利于国际社会高效率协商一致机制的建立。大国一致原则排除了在联合国内把一国意志 强
加在它国头上的可能性,这种组织原则无疑有利于世界和平、民主、正义事业的发展。
B
.作为次要方面,雅尔塔体系的最大问题是维持了大国强权政治。从这一点上看,它没有 从根本
上改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模式。
2
、雅尔塔体系和"凡•华"体系的比较
(1)
相同点:
1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 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 的
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
不同点:
1 "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 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 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 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 是
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 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6 体系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 性质
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3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1)
奠定基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
(2)
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 版图
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
(3 )
最终确立:
1949
年、
1955
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 两大
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为何没有经济?)
(4
)美苏两国竭力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势力,争夺世界霸权,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给世
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美苏争霸后面有专题提示)
(5) 70
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日欧之间矛盾 重重,
帝国主义阵营分崩离析。
(6)
由于苏联与中国、东欧诸国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空前激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7) 90
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局面结束了。
4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基本态势、实质和教训
(1)
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一套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从
50
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美苏争霸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特征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第二阶段: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
80
年代。其特点是美对苏采取强硬态度,苏联由对外扩张转向收缩。
(结合教材说说每个阶段突岀的事例有哪些?)
(2 )
实质:美苏争霸实际上是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实质是美 苏推
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3)
教训:美苏争霸,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必然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有着深刻的历 史教
训。
1 美苏长期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 的
根源,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彳可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损人又害已。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
1977
年,
苏联军费达到
1300
亿美元,同年美国是
1130
亿美元。巨额军费开支,影响国民经济 的发展。
苏联经济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
70
年代后期,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 国变为最大的
债务国。
3 美苏争霸,使人类处在核大战的威胁之下,但双方不敢轻易动武,两极格局对峙近半个世 纪,
说明高科技显示巨大威力。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使美苏不敢发动世界大战 和核大
战。
5
、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要转为全面收缩的原因和表现
(1)
原因:①从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上比较,苏联仍落后于美国。为了达到在军事
力量方面领先的目标,苏联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程度。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 乏相
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②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社会 矛盾的
激化,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
(2 )
表现: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核军备;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 并放
弃了
70
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放弃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 区。
6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美苏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及原因
第一阶段: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它敌视社会主义的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 恐
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苏中关系逐步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 分歧和
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 略进
行了重大调整;(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原因,是什么呢?)出于对外扩展的目的,苏联 加紧对中
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武装冲突冲国和苏联的国家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从
80
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向 全面收缩,同中国
改善关系也是其中的一环。其原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 担;美国同中国的关
系时好时坏,特别是在美国售台武器等问题上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 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推
行强权政治。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12(2007-08-04 11:34:44)
转载标签:学习公社高考
二、关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特征
(1)
经济特征
1 "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A . 1945
年到
50
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 欧各
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
50
年代初逐渐恢复 到战前水
平。
B .50
年代初到
1973
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_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 金时代〃。
C .
1974
年到
1982
年是经济〃滞胀〃时期。
D . 1982
年到
90
年代初,资本 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
速增长时期。
E . 90
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 回升时期。
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结束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得
以确立。但
60
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地位由于日本、欧共体的崛起而发生严重动摇。
1973
年,以
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丧失,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格局呈
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3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2)
政治特征
1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英国在对外政策上开始依附美国,法国徒有大国虚名。德 意
日法西斯成为战败国,不再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长期以来国际斗争中的以欧洲为中 心的
时代结束了,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
60
年代,形成美国、西 欧、日本
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2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全面冷战。在对共 产
主义冷战中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 战后初期,美国操纵联合国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3)
经济特征和政治特征的关系
1 二战后,欧洲力量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是美国称霸的基础。
2 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马歇尔计划,对经济困难的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为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铺平了道路。
3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欧共体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为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出 现提
供了经济基础。
2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 的共
同原因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重建国民经济,从
20
世纪
50
年代 至
60
年代,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稳定和调整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在资本主 义发展
史上是少有的,这
20
年,被誉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首先,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 工业,新科技革
命的深人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次,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
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 和新兴产业的投资,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
联邦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起飞的共同原因主要有: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得以 集中有
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②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产业
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③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有经济, 注重国民经济
的计划性,通过财政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 事业。⑤美国在
经济上援助和扶植。⑥进行一定的社会政治改革。(相关内容还需要以教 材
P68
・
72
的具体史
实为依托,同时掌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1917
年, 列宁第
一次提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术语。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继自由资本 主义、一
般垄断资本主义两阶段后,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
(2 )
分期: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萌芽时期。它岀现于个别国家的个别部门,规模很小, 层
次很低。毕竟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附庸。②"二战"结束前的不稳定发展时期。欧美主 要大国
和日本为应付危机和战争,都曾大规模地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
年・
1933
年大危机和"
二战"期间,在性质和方向上出现重大分化。一是坚持资产阶级经济体制的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是向法西斯专制畸变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二战〃后上升至主导地 位和走向完善时期。
(3)
内容:国有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实行中央银行 国有
化,加强中央很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 用。
(4)
特点:在地域范围上,它成为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的统治形式。在持续性上, 它日
趋成熟和巩固,没有出现"二战"前不稳定现象。在内容上,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 建筑,是
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总垄断资本家。
(其中
3
、
4
两点主要指"二战"后的情况。)
4
、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主要表现
(1)
原因: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根本原因。②随着 西欧经
济的发展,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成立了欧共体。
70
年代以来,
欧共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 经济地位而努
力。③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
④
1973
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 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导致美国经济发生衰退。
(2 )
表现:①
1973
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国的世界经济霸 主地位
动摇。②随着日本和欧共体政治地位的提高,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
的局面。
5
、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同日本及西欧关系的演变
(1)
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①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把日本纳入了美国的战 略轨道。
②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扶植日 本。
1951
年,
美国操纵签订了偏袒日本的对日和约,结束了对日占领。③为了把日本变成 对抗社会主义国家
的重要据点,美国大力扶植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 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
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④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 大国的地位。
70
年代中
期以后,日本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的 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有力地
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2 )
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①战后初期,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
借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各国。②随着冷战的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分裂德国 的
政策,在德国的西部扶植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③
1949
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对抗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最终导致了欧洲两大政治 军事集团
对峙局面的形成。④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共体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 制,开始为提高
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有力地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 形成了资本主义世
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6
、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A
.演变的过程
(1)
英国"世界工厂〃:①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
19
世纪中
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 地。②确
立:
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③丧失的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在向帝国主义
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④ 丧失:
19
世纪末
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为什么说这里只能指经济方面?)
(2)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①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 界第
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②表现:
“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 的
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 )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①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②表现:
1973
年以美元为 中心
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 经济格
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史学界一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 期到
70
年代;
70
年代到
80
年代后期;
80
年代末以来。这三个阶段各自发展状况及形成 的原因可
作如下的分析:
(1)
战后初期至
70
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 和丰富
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
〃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起来。
原因:通过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 普
遍衰落的时期。
(2) 70
年代前期到
80
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 美
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
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经济衰退,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 许多
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3 )80
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呈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局面,
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世界多极化趋势还与 第三
世界的崛起有关。)
C
・
19
世纪晩期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特点及产生的根源
19
世纪晩期至
20
世纪初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以私人垄断为主,垄断资本 开始渗
透到社会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并影响到政治生活。这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获得高度发展,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因而对生产组织提出 了新
的要求,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30
年代大危机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国家的干预。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 新局
面,而德、意、日的经济军事化则形成了世界大战策源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对资 本主义
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危机也迫使各国加强国家职能以求岀路,但各国国情差异 导致了其
不同的经济体制。
“二战〃以后,西方各国普遍加强国家干预,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手段,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国 家
垄断阶段。〃二战〃后各国经济严重困难是导致其加强国家干预的直接原因,第三次科技 革命
导致生产进一步发展,对经济体制和国家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协调各种矛盾和开拓国 内外市
场,这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关于"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
1
、
50
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改革
(1)
背景:①斯大林时代,苏联和东欧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病,随着各国 经济
和政治的发展,日益暴露。它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弓
I
起了 经济困
难和社会动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②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相对宽松的政 治环境。
1956年,苏共"二十大",苏联内外政策开始变化,为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 家的改革创造了思想
条件。③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形成外部 压力。
(2)
概况:
A
•苏联的改革和挫折:①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逝世后,开始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改革,
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但改革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体制 进
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导致 改革失
败。②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苏联军事和综合国 力大大增
强,但人民生活改善不多。由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旧体制的弊端,在他执政后 期,中央集
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动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加上对外政策上的扩张和大国沙文 主义的加强,
国家陷于困境。(
2
)意义:①使遭受奴役几百年的非洲人民获得了解放, 改变了非洲的面貌。
②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③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成为第三世界中 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
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