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金山中学高二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5 年 5 月
一.选择题
1.“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
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
是
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2.对于诸子百家,《易大传》云:“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珠途”,其“一致”、“同归”指的是
A.富国强兵 B.修齐治平 C.治国安邦 D.小国寡民
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
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4.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5.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
“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明朝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汉唐时期,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宋代,土地产权得到认可 D.中国古代,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6.1567 年,明朝政府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
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 16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跨太平洋,经
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 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国家
7.1877 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
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
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 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的理念
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D.英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铁轨、火
轮机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2
9.右图是一位晚清乡村知识分子在 1893 年的日记片段,这说明了当时
A.科举制度已被废除 B.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
C.作者认同实业救国思潮 D.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
10.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
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A.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C.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D.“法”、“理”各异互不兼容
11.“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
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12.“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
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
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作者应该是在
A.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者学习西方失败的原因
B.探究百日维新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C.批判《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D.探寻蒋介石政权在民国 38 年垮台的根源
13.1932 年,中共中央开始对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共产国际对此并不反对,但
明确反对中共中央撤销毛泽东职务的做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B.毛泽东是中共中央事实上的领导核心
C.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存在尖锐矛盾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完全正确
14.“同志们,我们的大会闭幕之后,我们就要上战场去,根据大会的决议,为着最后地打败日
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文中的“大会”是指中共召开的
A.三大 B.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大
3
15.毛泽东在某会议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
的社会主义事业。”该 “里程碑”是指
A.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6.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
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
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7.195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
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人证明。”该规定
A.纠正人民公社弊端 B.推进大跃进运动
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
18.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
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 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下列各组数字中,能正确反映 1952
年、1956 年、1978 年、1992 年和 2004 年 5 个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
的一组是
A.49.7 99.1 86.4 92.9 21.3
B.21.3 92.9 99.1 86.4 49.7
C.49.7 21.3 92.9 99.1 86.4
D.21.3 49.7 86.4 92.9 99.1
20.依据雅典法律,任何自由人无权任意杀死奴隶,奴隶主人之外的其他人也无权随意侮辱
和伤害奴隶,奴隶在受到虐待忍无可忍之际,还可以逃到提修斯神庙和复仇女神神庙寻
求庇护并要求更换新的主人。这表明
A.奴隶获得了基本的人权保障 B.雅典法律成为奴隶追求解放的武器
C.自然法原则得到了普遍体现 D.自由民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1.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度适用的法律原则
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的新法律。罗马制定新法
律的背景是
A.《十二铜表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B.外来民族瓦解了罗马的法律体系
C.罗马领土不断扩张 D.颁布《民法大全》
4
22.西方学者用三“G”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其
中,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
A.传播上帝福音的虔诚和普世精神 B.黄金属性的变化和经济生活需要
C.贪婪的黄金崇拜和奢华生活欲望 D.弘扬贵族道德和骑士精神的使命
23.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
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某地”是指:
A.西班牙 B.意大利 C.日耳曼 D.法兰西
24.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
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 17 世纪后半叶开
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工具”是指
A.经典力学体系 B.电磁感应理论 C.生物进化论 D.狭义相对论
25.“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
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该艺术风格是
A.印象派 B.后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26.1945—1948 年间,英国颁布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
等一系列法案。这反映了英国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重视提高国有化程度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优先发展煤炭工业
27.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
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
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28.20 世纪“60”年代是个激情和叛逆的年代 。其时间大约是指 1963 至 1973 年之间。这与我
们通常将 1961 年至 1970 这十年视为“60”年代的作法不同,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这种分期办
法?
A.世界各国有关历史的分期都有公认的标准,不可任意调整
B.各国分期方法不同,虽求同存异而年代计算始终仍存歧义
C.史家因主题而设定分期标准,故各种分期都有其学术依据
D.20 世纪各国历法尚未统一,史家采用不同计年而存在差异
29.有学者提出:20 世纪 70 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
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加速
5
30.下图是载于墨西哥《观察家日报》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A.揭示经济全球化的危害性
B.抨击美国经济技术的垄断性
C.呼唤世界贸易体系公正性
D.质疑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平性
31.《欧洲梦:21 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
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欧洲梦”的含义是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D.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32.有俄国学者曾这样描述苏联:“泱泱大国如同发动机出了故障的大船,已操帆停泊,愈来愈
显而易见,世界第二超级大国完全依靠核武器维持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根据其他指标,
它已迅速接近三流国家。”这段话反映了
A.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B.赫鲁晓夫改变了苏联的落后状态
C.勃列日涅夫时期社会经济的崩溃 D.戈尔巴乔夫改革面临的重重困难
二.非选择题
33.(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
“好中国绫缎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
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
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进行贸易的背景与影响。(8
分)
(2)材料二中,“古老的民族工业”和“新的工业”各指什么?简要分析“新的工业建立已
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7 分)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6
34.(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
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
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
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8分)
35.(21 分)史学研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材料和时间是尤为重要的两个因素。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 世纪早期,一些学者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进行了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
古代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1925 年,王国维力倡“二重证据法”,使中国历史学研究
者开始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李济主持殷墟第二次发掘时,认识到,凡是经过人工的、埋在地
下的资料,不管它是否有文字,都可以作研究人类历史的资料。
——据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整理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非特使美国人士耳目为之一新,即举世各国亦为之属〔瞩〕目”,
因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
必受其影响”。所以,“虽现时此种政策尚未完成,评断其得失之时机尚未成熟,但其重要性则不
容忽视”。
—— 乔智千《美国经济复兴中重要法案之概况与检讨》(1933 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地下出土的新材料”对史学研究的价值。(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
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8 分)
(3)材料二中,“此种政策尚未完成,评断其得失之时机尚未成熟”反映了史学研究的何种
困境?简要分析这一困境出现的原因。(6 分)
(4)有人认为“历史越久远越清晰”,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3 分)
7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金山中学高二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10:BCCDC DAABC; 11—20:BAABD CDDBD;
21—30:CBBAD ABCAD; 31—32:DD
33.(1)背景:新航路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获得大量白银;(2 分)中国丝织业发
达。(2 分)
影响:葡萄牙、西班牙把白银用于购买奢侈品,未能转化为资本;(2 分)促进了中国工商业
的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2 分)
(2)古老的民族工业:传统手工业;新的工业:大机器生产。(2 分)
分析:“新工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只有建
立、发展新工业,才能提升国力,并融入世界市场,实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5 分)
34.(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3 分)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
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
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
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35.(1)提供新史料;印证文献史料的可信性;拓展新的研究领域。(4 分)
(2)美国经济组织之转变:政府全面加强干预经济;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4 分)
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
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
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福利国家。(4 分)
(3)困境:难以对近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形成成熟的认识。(2 分)
原因:事件的结果尚未明确;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尚不明朗;事件在历史中的地位尚未确
定;有关事件的材料尚未系统整理。(4 分)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