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ID:727999

大小:559.6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书院概说 ①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公元 785-805 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 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 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至宋初,形成 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 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 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 1000 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②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 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银,或拨田产,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 ③大多数书院是由名师大儒聚徒讲学发展而成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 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 ④讲学和学术研究是书院主要的活动内容。讲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成为书院教育的突出特 点,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通常由书院主持者主讲,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 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边听讲,边质疑问难,形成讨论式教学。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 的名师来书院讲学,书院师生共同听讲,开展论辩,探究不同学派之异同。如:朱熹曾邀陆 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讲学方式,更进一步发展成“讲会”制 度,各书院轮流主办,邀集其他书院师生共同讲论,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 讲,从而扩展为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并且订立了完整的“讲会规约”。 ⑤书院的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开展祭祀活动。书院的祭祀活动与一般祭祀比较有其特殊 性,祭祀主要着眼于教育功能,多数除祭祀孔孟等先圣先师之外,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 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 ⑥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书院的藏书活动既为书院教学和研究准备 了充足的资料,又为当地士民、乡绅查阅、咨询提供了方便。不少书院自行将书院主持者或 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成书,既保留了教学科研 的成果,又扩大了社会影响。 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中叶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和后世书院的职能完全一致,是后世书院的源 头。至唐末五代,书院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聚书授徒讲学之地,到了宋初终于形成了一批 著名书院。 B.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 1000 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近代新式学堂就是古代书院逐渐演变形成的,没有古代书院就不会有近代的新式学堂。 C.书院讲学与学术研究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式教学,也可以把这 种讲学变成不同学派之间开展的学术争鸣论辩。 D.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朝廷或地 方官府请来当代大儒聚徒讲学,这一举措使书院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形式。 2.下列选项对书院讲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书院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 多是慕名师来学。 B.朱熹曾邀请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学,是希望通过与自己理论观点相同的陆九渊的讲解能 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儒家学说的精义所在。 C.书院里的讲学活动通常由书院主持者负责,他在讲学时通常为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 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 D.书院的讲学活动经过不断发展,变成了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对书院所在 的当地官员、士绅、民众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3.根据文意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书院中的一部分藏书应该就是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 记、读书日记刊刻而成。 B.书院的祭祀活动着眼于教育功能,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 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因而书院的祭祀活动同宗教祭祀或祖先祭祀有很大的区 别。 C.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当时绝大多数书院在当地都可以发挥近似 于现代图书馆的作用。 D.书院在其演化过程中曾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可以说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教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唐中叶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 集贤殿书院和后世书院的职能完全一致”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 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的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而后世书院的职能是 教育;B 项,“近代新式学堂就是古代书院逐渐演变形成的,没有古代书院就不会有近代的 新式学堂”错误,原文只是说“随着……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D 项,“朝廷或地方官府请来当代大儒聚徒讲学”错误,当代大儒并不是朝廷或官府请来的。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 项,朱熹邀请陆九渊讲学的目的是书院师 生共同听讲,开展论辩,探究不同学派之异同。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教学 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夸大其词,原文是说“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 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 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 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 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 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 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 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 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 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 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 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 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 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 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 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词画线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 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 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 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答案】 4.B 5.C 6.C 7.(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 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作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盗悉窜他境”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 结构,“至夜户不闭”是曾公亮“为政有能声”的表现,C、D 两项均为“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 显然不合适;“(使客)移书诘盗”是省略主语的连动结构,A 项断为“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显然语意和结构都不通。据此可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要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与 选项进行认真核对,发现不正确之处;二要结合原文具体内容理解,发现不正确之处。C 项,“所 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不正确。“有司”应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题文对照”。主要对照选项 第一句的概括是否准确,第二句的分析与原文内容在人物、时间、事件、逻辑关系等方面有 无差别。C 项,“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错误,从文中来看,是只派赵滋前去。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一要译对句子大意,二要准确把握关键词的翻译。(1)中的 关键词:“锡”“虔”“人主”“安”。(2)中的关键词:“责”“讥”“固”。 【备注】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每每 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排到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了好处。(曾公亮)以端明 殿学士的身份担任郑州知府,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名声,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百姓 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使者丢失袋子中的东西,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上报 说:“我所管辖的境内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 亮熟悉法令条文,久经历练,熟知朝廷官府的规章制度,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仁宗末年,韩琦 请求立储君,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有人偷取它,大理寺把他们判为强 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它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坚持争论 此事,于是(朝廷将此事)下交有关部门讨论,按照抢劫禁物的法律,偷盗的人没有被判死刑。契 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事。曾公亮 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 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任户部尚书。皇帝身 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皇帝)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 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 吗?”使者立刻来参加宴席。熙宁三年,任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兼管 永兴军。过了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官位上退职。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皇帝 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方庄重,深沉周密,平时谨守法令,遵守规则;但性情吝啬,积 累财富非常多。起初曾公亮推荐王安石,等到他们一起辅政,他察知皇帝正宠信王安石,(因此) 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革的各种政务,都听从王安石,而表面上装作不同意。曾派遣他的儿子 曾孝宽参与谋划,到皇帝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异议,因此皇帝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很感激他 帮助自己,因而引荐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 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史达祖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①、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②。怕看山、忆他③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注释】①收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街市点起花灯,供人观赏,数日后将灯收起。②白 发潘郎宽沈带:潘郎,西晋文学家潘岳。他在《秋兴赋》中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 毛。”(我三十二岁时就鬓发斑白。二毛,黑白二色的头发,即鬓发斑白。)沈,南朝梁文学 家沈约,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自己因病消瘦,腰带也觉得宽了。潘鬓沈腰,是古诗词中常 用的典故。③他:即“她”,古代无“他”“她”之分。 8.上片中的“愁意态”因何而起?请简要分析。 9.下片开头引用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怕看山”?请简要分析。 【答案】 8.①妻子(情人、伊人、心上人等均可)不在身边,无人为自己缝制春衫,词人感到孤独, 因此满脸愁态。②元宵节过后,花灯已收,虽然春寒未退,但人们已开始赏春,小巷深处已 有人卖杏花,词人却倍感寂寞、冷清,因此满面愁容。 9.①表达相思之苦,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使词人头白身瘦。②词人“看山”,就会想到妻子的 眉黛,进而想到她的罗裙拖曳在芳草上,春日的烟光映着她的鬓发,让人时常记起她当年在 故园中踏青挑菜的情景。思念是最折磨人的,所以词人“怕看山”。 【解析】 8.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愁意态”是作者的情感表露, 要找出引发这种愁绪的原因,就要结合上片内容,分析字词背后的深刻含义。“不剪春衫” 是指无人为自己缝制春衫,联系作者此时客居在外的处境,可知是想起了以前妻子为自己缝 制衣服,由此体现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都是清冷 孤寂的意境,而“已早杏花先卖”却是明快的场景,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更显孤寂,这两点即 是作者“愁意态”的原因。 9.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典故要结合注释,体会憔 悴之意,再联系作者的处境,不难理解他是因相思而憔悴,相思的对象正是妻子,这就为下 句“怕看山”作铺垫,根据“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故园挑菜”可知,是怕回忆起妻 子的容貌和生活场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 , 。 (2)韩愈的《师说》中写出士大夫之族认为不可以互相学习的原因的句子 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了互文手法,描写饯别之时无音乐相伴的凄惨之状的句子 是: , 。 【答案】(1)重岩叠嶂 隐天弊日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对于情境式默写,首先要理解所给的情境, 然后找出对应语句,默写时注意易错字词,如“嶂”“弊”“谀”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 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 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 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 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经潘雪娥之手,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 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 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烁阒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 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撅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 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 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洌洌的, 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 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 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 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地空心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 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 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位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 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的标题“永远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可理解为人们的心灵之门;“永 远”,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最终被隔绝开来,也可理解为作者的深意所在 ——改造国民思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B.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日渐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国民的封建意识 依然存在,“尊重每一个个体”还没有最终实现,而一些“无恶意的侵犯”还在相当多的领域里 产生着作用——不仅仅是爱情。 C.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普通的花店店员,一位是“缺乏才华”的影院美工。作者之所 以做这样的设计,意在表明地位卑微者也有爱的权利。通过与院内人们的对比,表现了作者 同情倾向小人物命运的创作观。 D.一只透明的蓝色花瓶,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多次,与沉闷、凝滞的冷漠情调形成很大反差, 它既象征着主人公纯洁、高尚的情感,也包孕了两个孤寂的人企望相通的微妙心意。 E.一位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戏剧中,如果我们看到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一定会在 后面的剧情中听到这支枪响。”《永远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竹书架便是这样一 支“枪”。 F.作者最后写人们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花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依然盛开。我们 从作品中不难得出结论:这一切无疑是潘姓女子迟到的表白。作品结局这种潜在的圆满,寄 寓了作者对笔下人物的祝福。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小说中的人物郑若奎去世后,作品写道:“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 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这里的“莫大的缺憾”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4)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对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作 简要说明。 【答案】(1)CF (2)开篇的环境描写中,“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的生活、人 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极易成为一种陈旧定势,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积淀;“普通的小杂 院”“普通人家”则暗示这样的聚居地,这样的人群具有普遍性。这正是小说主人公郑若奎、 潘雪娥,促使其生活、形成其性格、驱使其行为的特定环境。作品这里的环境描写为推进情 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作了有力的烘托。 (3)①对潘雪娥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她失却了情感上的依傍。②对小院中的人们而言,郑 若奎的去世,使他们对“郑、潘二人产生爱情”的盼望一下子落空了。 (4)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小院人们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开始, 人们热切盼望郑、潘二人能产生感情;接着,人们对二人的缺乏温情表示遗憾与同情;后来, 人们为郑若奎的突然去世、也为郑潘二人永远无法结合而悲痛,同时对二人的行为表示敬意; 最后,人们看到隔壁上的门,为郑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愤懑。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 项,“与院内人们的对比” 错误,院内都是普通人家,并不存在对比;F 项,“迟到的表白”只是一种推断,并不一定是 结论,且“潜在的圆满”不够准确,这里更多的是一种遗憾。 (2)本题考查鉴赏环境描写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第一段内容分析环境特点,抓住 “古”“普通”两个特点;然后指明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环境描写一般对情节、人物、主题起 到一定作用,这里古朴的环境暗示了普通民众守旧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推动了全文情节的 发展,也符合主人公守旧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是作品主题的集中体现。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目中明确问到 “针对什么而言”,那么首先应从人物对象角度来思考,一方面针对潘雪娥,“缺憾”是指失去 情感上的依傍;另一方面针对院内的其他人,失去了对二人情感的期盼。 (4)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线索是小说中贯穿整个 情节发展的脉络,这篇小说主要叙述的是郑潘二人的情感,但并没有直接体现,而是通过院 内其他人对二人情感的态度变化来体现的,这就是小说的线索。具体分析时根据情节的发展, 整理出脉络:盼望——遗憾——敬意——愤懑——惊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女校长的刚烈 王开林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 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 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 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 年,她担任江苏省 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 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 年,教育部 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 年, 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 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 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她一次离 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 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 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 之婆”。 1925 年 8 月 1 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 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 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 4 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 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 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 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 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她身处乱世,劲 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 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 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 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 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 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 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 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 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 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 11 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 生。 1937 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 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 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 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 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 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 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 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 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 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 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 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 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 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 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 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 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 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 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摘自《读者》2013 年第 2 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北京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 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B.不幸的婚姻或许对杨荫榆有影响,她性格刻板,遇事不通融。再加上她一次离婚、两次留 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C.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 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D.杨荫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学生不尊重她,再加上《苏州日报》多次抨击她,最 终,她辞去教职。 E.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 大人格。 (2)作为民国史上首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曾经身败名裂,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 分析。 (3)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4)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 难是人生的财富”。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D (2)①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没有灵活的办学手法,独开招怨之门;②在对付学生的“驱 羊(杨)运动”过程中,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在处理方法上,引警察入校,使对 抗升级;③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 事,让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 (3)①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②到日本军营,递 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③日 军想征用杨荫榆的住宅,她不肯屈服,并与对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最终被日军杀害。 (4)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的确成就了杨荫榆。①青年时代不幸的婚姻给她带来了心 灵的创伤,这让她的性格变得更加刚烈;②担任大学校长期间,身逢乱世,劲敌太多,让他 无所适从,并身败名裂,这些经历让她对教育事业更加执着;③自费办学时,恰逢日军侵占 苏州,她亲赴日军军营,慷慨陈词,解救一方百姓,最终被日军杀害,她的举动不逊色于任 何一名热血男儿,赢得了后人的尊重。(联系实际略);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是杨荫榆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她不得不面对的。①如 果不是乱世,杨荫榆可能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然而她生不逢时,曾经身败名裂,处 境狼狈。②杨荫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如果不是战争,她不会英年早逝,她在教 育事业上会有更大的作为。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北洋教育部虽然力 保杨荫榆”不合文意,文中是说“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 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并没有提到对杨荫榆的保护。C 项,“专制魔君”分析 不对,应该是“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的表现。E 项,“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有 些无限拔高之意。杨荫榆的一生毁誉参半,不宜用“杰出”、“伟大”来形容。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好此题,首先要确定好答案的检索区间。该 题可从文本的第 3、5、6 段中抓住相关句子来分析。如第 3 段中“……但她昧于大势,不知 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第 5 段中“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 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第 6 段中的“鲁 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 系”,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句子来整理出答案。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好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性格刚烈”一词来进 行分析。在杨荫榆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她的种种行为可以显示出其性格的刚烈, 如第 2 段中的“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 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当杨荫榆面对日本的侵略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勇气 可以显示她的刚烈性格,如第 8 段中通过“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 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这些句子可以体 现。当日军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时,她不肯搬家,与日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也 显示出她的刚烈性格。 (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做好此题,学生首先要明确 自己的观点。如果从赞成的角度,就要结合文本来分析苦难对杨荫榆一生的影响体现在那些 方面,学生可以从婚姻的不幸,担任校长生逢乱世,自费办学与日军抗争等方面来回答。如 果从不赞成的角度,要结合文本分析这些困难对杨荫榆的生活、工作、人格等方面造成的负 面影响。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了提醒学弟学妹珍惜大学时光,大四学生蒋新华用数月时间完成一份长达万字的“悔过 书”,希望学弟学妹都能吸取自己的教训,切莫马齿徒增,一事无成。 ②制定政策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唯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才 能矫枉过正,根治腐败。 ③老人在谈及自己一生与朋友交往的经历后总结说,世人的交往大抵是白首如新,而倾盖如 旧则需要极大的机缘和运气。 ④冯祖荀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学习西方现代数学的第一人,为中国大学数学系的创立和发展 呕心沥血;冯先生道德文章,高山景行,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⑤习近平指出:“腐败涉及亡党亡国问题,不可能表态了事。”身居高位,却以权谋私、一意 孤行,到头来恐怕只落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⑥第 51 届“金马奖”颁奖礼上,喜剧电影《一个勺子》剧组在京召开答谢会。金马奖最佳新 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得主陈建斌感谢 8 年来爱人的鼎力相助,不离不弃。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马齿徒增”:比喻自己年岁增加了, 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用于自谦,①用于勉励学弟学妹,不合语境。“矫枉过正”:比 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②不合语意。“白首如新”: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 一样。③使用正确。“高山景行”:指值得效仿的崇高德行。④使用正确。“马革裹尸”:形容 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⑤褒贬失当,不合语境。“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 力帮助。⑥使用正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购包装纸箱浪费惊人,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回收体系,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可以大 幅提高纸箱回收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B.汉学家认为中国文学锦衣夜行有客观因素,比如语言障碍;也有主观原因,比如说一些先 入为主的阅读成见阻碍了对中国文学的接受。 C.近日,联邦调查局对一名受雇于美国海军的工程师“钓鱼执法”,指控其盗取美国最新型核 动力航空母舰的设计资料,试图交给“埃及情报部门”,12 月 5 日被逮捕。 D.“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说我们理当坚持的只能是中国的文化价 值观,何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并不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搭配不当,“提高……意识”不搭配,可把 “提高”改为“增强”;B 项,成分残缺,可在“对中国文学”前加上“人们”;C 项,结构混乱, 中途易辙,前面分句的主语是“联邦调查局”,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变换了,可在“被逮捕”前 加上“这名工程师”。 1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无论是网上阅读,还是纸质稿阅读,我们都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 ② 承认了山猫队的投篮是缺点,克利福德依然不打算把本·戈登调回轮换阵容。 ③今年夏天,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山西洪洞,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 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④他 李白的自述和有关资料,认定李白确是出生在中亚细亚的碎叶城。 ⑤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必须 尽管 不免 根据 固然 B.必须 尽管 不免 根据 自然 C.必需 不管 难免 按照 自然 D.必需 不管 难免 按照 固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必须”和“必需”都有必要的意思, 区分在于前者强调必要,后者强调必要有,强调“需”的意思。本句有一个“有”字,表明强调 必要,应选用“必须”。②“尽管”用于让步语气的转折复句,“不管”用于条件复句。本句前后 分句是让步转折的关系,因此选用“尽管”。③“不免”强调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很自然地会出现 一种结果,是一种比较客观的陈述。“难免”强调的是某种结果不容易避免。多用于规律性的 情况或有一种解释或宽慰的语气。本句表示很自然地想起往事,因此选用“不免”。④“根据” 侧重指“结论或言行的凭据”,“按照”可用于上级的指示、精神、命令、情况、季节、次序、 时间、道理等。本句用于确定李白出生地的资料,因此选用“根据”。⑤“固然”表示承认某个 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自然”表示当然,没有转折之意。本句后有“但是”,因此选用“固然”。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 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 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 来的, ③,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 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 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 【答案】①什么叫文化?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补写要联系上下 文综合考虑作者要在这个位置写什么。本题涉及的是上网和读书的关系问题。根据“文化就 是……”的表述,可以推知①处要写的是“什么是有文化”的相关内容。依据“我相信不是从网 络上得来的”,追问“什么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可知是“好的素质”,那么②应该是作者设 问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同样依据“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③处应该是作者的回 答。所以③处应该写“是从书本上看来的”。 17.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 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答案】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 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抓住题干中关于此图的重要信息——“高三学习流 程图”,既然是流程图,那么图中的箭头指向很关键,它指明了表述时的顺序。注意图中有 一个回指的箭头,是“练习”和“问题”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这在学习中起到“巩固”作用。要分 析出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衔接起来,如“问题”和“讨论”之间的联系是 “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 六、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上海市嘉定中光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于晓和朋友开了一家微店,专做韩国日用化妆品。由于经 营有方,每月能赚到的纯利润一般在五六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 旷课。其行为引起师生的争议:有的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该劝其 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有 的认为,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表,由该学生来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以完成高中的 学业。 对以上的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题目材料是一则社会热点,且贴近高中生活,也体现了时下 一种普遍性的困惑:“学习”与“创业”该如何选择。针对这个问题,材料中的争议显示了三种 观点:一是“关闭微店,专心学习”,二是“退学,专心开微店”,三是“量身定制课表”。显然 这三种观点各有道理,写作时可选取任一观点,但要言之成理。 赞成第一种,即是认为高中生应以学业为重,于晓虽然创业赚钱,但高中阶段的教育将为今 后的人生打下重要基础,而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因为创业而影响高中阶段的 学习则得不偿失。 赞成第二种,也可以理解,高中时期正是对许多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纪,学生尝试创业不能 一味否定,也不能用单一模式进行评价,当下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创业与机遇并存, 很多成功人士在学业上并不成功,而是在某一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赞成第三种,即是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定制个性化课表并不仅仅满足了他的个性化需求, 更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这无疑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