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黄冈市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728863

大小:1.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可修改 1 湖北省黄冈市 2019-2020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号,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均可用于海水淡化 B.有害垃圾合理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填埋或焚烧 C.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 D.太阳能、生物质能均属于二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苯制备硝基苯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C.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不同 D.地沟油制成的生物柴油中只含碳、氢元素 3.丙烷为奥运火炬的主要燃料,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的 是( ) A.丙烷的分子式为 3 8C H B.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符号为 8 18O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 O C O  D.水的电子式为 H O H: :   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周期均为非金属元素 B.第ⅠA 族均为金属元素 C.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 D.现行元素周期表有 18 个纵行 可修改 2 5.实验室用 120mL 2mol L 盐酸和 120mL 2mol L OH Na 溶液反应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下列操作能减小 实验误差的是( ) A.用铜制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 B.将盐酸逐滴缓慢滴入 NaOH 溶液中 C.用 NaOH 固体代替 NaOH 溶液 D.将反应所用的烧杯盖上泡沫盖 6.设 A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反应 3 2 22NH 3Cl N 6HCl 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17g NH 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AN B. 21mol Cl 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 A2N C. 20.1mol N 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A0.3N D. 22.4L HCl (标准状况)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AN 7.我国科学团队成功合成 5N 和 5N ,下列关于两种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个 5N 或 5N 中均含有 1 个原子核 B.两种离子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 C. 5N 或 5N 中 N 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D.数目相同的两种离子的电子数相差 2 个 8.已知:燃烧热指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101kPa 时,下 列过程放出的热量属于碳的燃烧热的是( ) A.1mol C燃烧完全转化为 CO 气体 B. 24g C 燃烧完全转化为 2CO 气体 C.12g C燃烧完全转化为 2CO 气体 D.1mol C 与 2CO 反应完全转化为 CO 气体 9.化合物 和 均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关于两种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互为同系物 B.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可使用酸性 4KMnO 溶液鉴别 D.一氯代物数目相同(不含立体异构) 10.某有机物 M 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我国学者研究出的一种高效处理 M 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可修改 3 A.上述处理过程中没有涉及能量转化 B.催化剂能加快处理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C.适当增加 2O 用量有利于使 M 处理得更充分 D.催化剂表面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和进步有着巨大贡献,对下列描述所作的解释或说明正确的是( ) 选项 描述 解释或说明 A 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 能溶解银的“硇水”可能为硝酸 B 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 “煮海为盐”涉及蒸发结晶 C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曾青的蓝色来自CuO D 丹砂烧之成水银 金属均可用热分解法冶炼 12.一定温度下,将1mol X 和1mol Y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Y(g) 2Z(g)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 2mol Z B.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为 0 C.达到反应限度时,X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D.该反应的限度与外界条件无关 1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时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Y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X、Z 同主族,Y 与 W 原子的电子数之差等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W 能形成多种氢化物 B.原子半径: X Z Y  C.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酸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 Z 14.已知: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为 2 4H SO 3 2 2 2 2170CH CH OH CH CH H O  浓 ℃ ,生成的乙烯中混有 2CO 、 2SO 等杂质。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收集乙烯(尾气处理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可修改 4 A.配制①中混合液时,应将乙醇加入浓 2 4H SO 中 B.应先加入药品后,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热 C.试剂 X 可选择 NaOH 溶液 D.④和⑤均适宜作为收集装置 15. 一 种 氢 镍 电 池 的 工 作 原 理 示 意 图 如 图 所 示 , 该 电 池 放 电 时 的 总 反 应 为 2MH NiOOH Ni(OH) M  (M 表示某种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时, MH 中的 M 元素被氧化 B. NiOOH 电极为负极 C.工作时, OH 向 MH 电极附近移动 D.工作时,导线中流过1mol e ,理论上生成 21mol Ni(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4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区域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1)⑤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同主族元素中,非金 属性强于此元素的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④与⑤组成的化合物常用于食品调味,用电子式表示此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3)②、③、④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由③、④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5)②与③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更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6)设计实验证明②的非金属性强于①: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修改 5 17.(11 分)氢能源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环境友好型燃料。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与生成气态水相比,生 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___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 2 ) 乙 炔 ( CH CH ) 与 2H 选 择 性 反 应 制 乙 烯 的 反 应 原 理 为 2 2 2CH CH(g) H (g) CH CH (g)   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 “放热”或“吸热”)反应;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酸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 口应通入_________(填“ 2H ”或“ 2O ”)。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④工作时,导线中流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 2H 的体积为__________。 18.(12 分)苯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定香剂和溶剂,在医药和有机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 实验室用氯化苄制备苯甲醇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相关信息如下: 2 100 2 2 3 2CH Cl Na CO H O  ℃ 2 2 2CH OH CO 2NaCl  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 3g cm ) 溶解性 可修改 6 /℃ 氯化苄 126.5 177 1.1 难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 苯甲醇 108 205 1.0 微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 实验步骤: Ⅰ.向圆底烧瓶中加入适当过量的 2 3Na CO 和水,充分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和10mL 氯化苄; Ⅱ.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并分出有机层,水层用萃取剂萃取,并将萃取液和分出的有机层合并; Ⅲ.干燥后蒸馏,得8.4mL 苯甲醇。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水应从其_____________(填 “a”或“b”)口通入。 (2)Ⅱ中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水层用萃取剂萃取后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 (3)蒸馏所用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冷凝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 馏过程中发现忘记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苯甲醇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13 分)实验小组对可逆反应aX(g) bY(g) pZ(g)  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T℃时,起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Y,测得反应过程中 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起始充入 X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可修改 7 ② a : b: p  _____________。 ③Y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0 ~ 4min 内的反应速率 v(Z)  _________________。 ⑤ 2min 时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min 时的正反应速率,理由 为___________。 ⑥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X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 2 ) 若 在 不 同 条 件 下 进 行 上 述 反 应 , 测 得 反 应 速 率 分 别 为 ① 1 1v(X) 0.1mol L min    , ② 1 1v(Y) 0.4mol L min    ,③ 1 1v(Z) 0.5mol L min   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0.(10 分)环己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环己烯为原料制备部分有机物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由 A 生成 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C 的结构简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 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 3NaHCO 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任写其中 1 种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黄冈市 2020 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海水制淡水可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A 项正确;有害垃圾不能直接填埋或焚烧,应由环保 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B 项错误;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C 项错误; 太阳能、生物质能均为可再生的一次能源,D 项错误。 2.C 【解析】乙烷中以任一碳原子为中心,呈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 项错误;苯 制备硝基苯的反应中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B 项错误;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成葡萄糖等,为人体 提供能量,而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胃肠蠕动,C 项正确;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制成的生物柴油中 可修改 8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项错误。 3.B 【解析】丙烷的分子式为 3 8C H ,A 项正确;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符号为 18 8 O ,B 项错误;结合电子 式,可知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 O C O  ,C 项正确;水分子为由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H O H: :    ,D 项正确。 4.B 【解析】第一周期 H、 He 均为非金属元素,A 项正确;第ⅠA 族中 H 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 项错误; 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C 项 正确;现行元素周期表有 18 个纵行,D 项正确。 5.D 【解析】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防止热量散失。用铜制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可加快热量散失,A 项错 误;盐酸逐滴滴加使热量散失,B 项错误;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使中和热测定不准确,C 项错误;反 应器用泡沫盖密封可防止热量散失减小实验误差,D 项正确。 6.A 【解析】 317g NH 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A10N ,A 项错误; 21mol Cl 中含有 2mol 氯原子,数目为 A2N , B 项正确; 2N 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 20.1mol N 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A0.3N ,C 项正确;标准状况 下, 22.4L H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 ,故 22.4L HCl(标准状况)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AN ,D 项正确。 7.C 【解析】 5N 或 5N 均由 5 个原子组成,含有 5 个原子核,A 项错误;两种离子只含有 N 元素,不能组 成化合物,B 项错误;同种非金属元素间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共价键,C 项正确;1 个 5N 和 1 个 5N 的电子数相差 2,D 项错误。 8.C 【解析】由信息,CO 不属于稳定氧化物,A 项错误;24g C 的物质的量为 2mol ,B 项错误;12g C 的物质的量为1mol , 2CO 属于碳的稳定氧化物,故12g C 燃烧完全转化为 2CO 气体放岀的热量属于碳的 燃烧热,C 项正确;1mol C与 2CO 反应完全转化为CO 气体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D 项错误。 9.A 【解析】二者的结构不相似,且组成上不是相差若干个 2CH 基团,A 项错误: 的脂肪 环和甲基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的苯环和乙基均能发生取代反应,二者均能燃烧发生氧 化反应 B 项正确: 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 4KMnO 溶液褪色, 可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项正确;二者的分子中均含有 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一氯代物均有 5 种, D 项正确。 可修改 9 10.A 【解析】上述处理过程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 项错误;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 项正确; 2O 用 量增大,有利于 M 的转化,C 项正确;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D 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AB 【解析】硝酸可溶解银单质,A 项正确;“煮海为盐”是将海水中水分蒸发从而结晶成盐,B 项正确; CuO 为黑色,C 项错误;一些不活泼的金属,才能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D 项错 误。 12.C 【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A 项错误;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达 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大于 0,B 项错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是各成分浓度不变,则各成分体积分数 不变,C 项正确;外界条件会影响化学平衡状态,D 项错误。 13.CD 【解析】由信息推知:W、X、Y、Z 分别为 C、N、 Na 、P。碳元素能形成脂肪烃、芳香烃等多种氢 化物,A 项正确;N 原子半径小于 Na 原子,B 项正确; 3HNO 属于强酸,C 项错误; 3NH 的稳定性比 3PH 强,D 项错误。 14.C 【解析】配制①中混合液时,应将浓 2 4H SO 加入乙醇中,A 项错误;应在加入药品前检验装置的气 密性,B 项错误; NaOH 溶液可吸收 2CO 、 2SO 等杂质,C 项正确;乙烯密度与空气非常接近,用排空气 法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④不适宜作为收集装置,D 项错误。 15.AB 【解析】镍氢电池中 M 为储氢金属,工作时 H 元素被氧化,A 项错误;放电时 NiOOH 得电子转化 为 2Ni(OH) ,作正极,B 项错误;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定向移动,C 项正确;由总反应式知,工作 时,导线中流过1mol e ,理论上生成 21mol Ni(OH) ,D 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4 分)(1)第 3 周期第ⅦA 族(2 分) F(2 分) (2) Na Cl Na Cl: ::                 (2 分,合理答案即可) (3) 3 2N O Na    (2 分) (4)共价键、离子键(2 分) (5) 2H O (2 分) (6)向 3NaHCO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 3HNO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2 分,合 理答案也给分) 可修改 10 【解析】由题可知元素①~⑤依次为 C、N、O、 Na 、 Cl 。 (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3 周期第ⅦA 族;同主族元素中,非金属性强于氯的元素为 F。 ( 2 ) NaCl 为 钠 离 子 与 氯 离 子 形 成 的 离 子 化 合 物 , 可 用 电 子 式 表 示 其 形 成 过 程 为 Na Cl Na Cl: ::                 。 (3) Na 、N、O 的简单离子 Na 、 3N  、 2O 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 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2N O Na    。 (4)O 与 Na 组成的化合物可以为 2Na O 或 2 2Na O ,O 与 O 形成共价键、与 Na 形成离子键。 (5)O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 N 元素,故 2H O 的稳定性强于 3NH 。 (6)可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故证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实验为 向 3NaHCO (或 2 3Na CO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 3HNO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7.(11 分)(1)多(1 分) (2)放热(1 分) H H H C C H: :: :    (2 分) (3)① 2H (1 分) ② 2 2O 4H 4e 2H O   (2 分) ③增强(2 分) ④11.2L (2 分) 【解析】(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需吸热,故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与生成气态水相比,生 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多。 (2)由图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乙烯的电子式为: H H H C C H: :: :    。 (3)①由图中 H 移动方向知,左边多孔铂电极为负极,右端为正极。则 a 口应通入 2H 。 ②正极由 2O 得电子结合 H 转化为 2H O ,电极反应式为 2 2O 4H 4e 2H O   。 ③负极反应为 2H 2e 2H  ,故负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 可修改 11 ④由电子守恒知,工作时,导线中流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理论上消耗 2H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标准状 况下体积为11.2L 。 18.(12 分)(1)(球形)冷凝管(1 分)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 分)a(1 分) (2)沸水浴(1 分) 分液(1 分) (3)蒸馏烧瓶(或圆底烧瓶、蒸馏头)、牛角管(或尾接管)(2 分) 停止加热,冷至室温,补加沸石, 继续实验(2 分,合理答案也给分) (4)89%(2 分) 【解析】(1)由装置图知,A 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冷 水应从冷凝管下口通入。 (2)步骤Ⅱ需控制的反应温度为 100℃,适合的加热方式为沸水浴。萃取后液体分层,故后续操作为分液。 (3)由蒸馏装置知,该操作所用玻璃仪器除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冷凝管外,还有蒸馏烧瓶(或圆底 烧瓶、蒸馏头)、牛角管(或尾接管);忘记加沸石时应采取的操作是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再补加沸石, 继续实验。 (4)由信息计算得,10.0mL氯化苄的质量为11g ,其物质的量为 1 11g 11 mol126.5g mol 126.5  ,理论生成 苯甲醇的质量为 111 mol 108g mol 9.39g126.5    ,则苯甲醇的产率为 18.4mL 1g mL 100% 89%9.39g     。 19.(13 分)(1)①1mol (1 分) ②1∶2∶3(2 分) ③50%(2 分) ④ 1 10.0375mol L min   (2 分) ⑤大于(1 分)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1 分,合理答案也给分) ⑥C(2 分) (2)②(2 分) 【解析】(1)①由图知,起始充入 X 的浓度为 10.1mol L ,容器容积为10L,则其物质的量为1mol 。 ②由图知,由起始到平衡时 X、Y、Z 的浓度变化分别为 10.05mol L 、 10.1mol L 、 10.15mol L ,则 a : b: p 1: 2: 3 。 ③Y 的起始浓度为 10.2mol L ,达到平衡时,Y 的浓度减小了 10.1mol L ,则 Y 的平衡转化率为 可修改 12 1 1 0.1mol L 100% 50%0.2mol L      。 ④ 0 ~ 4min 内的反应速率 1 1 10.15mol Lv(Z) 0.0375mol L min4min       。 ⑤达到平衡前,反应正向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故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 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⑥该反应为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目相等且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保 持不变,A 项错误;混合气体密度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B 项错误;X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各成分浓 度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C 项正确。 (2)由所给速率数据,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该反应速率知,① 1 1v(Z) 0.3mol L min    ,② 1 1v(Z) 0.6mol L min    ,③ 1 1v(Z) 0.5mol L min    ,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②。 20.(10 分(1)碳碳双键(1 分) 加聚反应(1 分) (2 分) (2) (2 分) (3)8(2 分) (或 、 、 、 、 、 、 )(2 分) 【解析】由信息推知:B 为聚环已烯 C 为 。则: (1)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由 生成  6 10 nC H 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C 的结构简式为 。 (2)由 与乙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 ,故所需试剂和条件分别为乙酸、浓 2 4H SO , 加热。 可修改 13 (3)D 为 。由信息,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 COOH ,含有 5 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结合对称原则用 COOH 取代不等价氢原子可得到 、 、 、 、 、 、 、 共 8 种同分异构体。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