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

ID:728884

大小:44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下列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中,按其功能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谷物加工 ②播种 ③灌溉 ④耕地 B.①耕地 ②汲水 ③谷物加工 ④灌溉 C.①松土 ②播种 ③灌溉 ④耕地 D.①谷物加工 ②耕地 ③灌溉 ④播种 2. 范烨《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中记载:“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 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题中省略号处的生产工具应是( ) A.曲辕犁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3.农业社会的都城往往是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 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趋势是( ) 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 B.经济功能的加强 C.文化中心的地位显著 D.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4.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 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5.下表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从此表中可以得出相对完整正确的信息有( )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 赋……全赖此(棉织) 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小农经济发达 ②纺织业发展显著 ③市镇经济繁荣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康熙皇帝曾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2 的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7.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 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据此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应该是( ) A.海禁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抑制兼并 8.新航路开辟前, 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 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 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 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的障碍 D. 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 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10.某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B.新航路开辟促使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D.新航路开辟加速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 11.西方史学家指出“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 然而到了“18 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与欧洲人兴趣变化直接相关 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范围的扩大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2.1851 年 5 月 1 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 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 光”的参展产品有( ) A.蒸汽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蒸汽轮船 D.电话机、内燃机 13.19 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 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 ) A.女权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革命使妇女就业机会增加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技术革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14.据记载,19 世纪中期,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以下是 1854—1856 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这表明( )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 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 15.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 因是( ) 3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 年 27.5 9.1 6 1900 年 19 13 12 A. 经济危机的影响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16.观察下图,分析 1870 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C.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D.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17.“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 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 年至 1763 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 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 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 19.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 各有侧重,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 来 源:学科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20.下表为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统计表,该表反映了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 特征是(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2 0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4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1.1947 年苏联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 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 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该漫画讽刺的是 ( ) A.北约组织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铁幕”演说[来 22.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 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 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3.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 是( ) A.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C.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两极格局下新的力量正在孕育 24.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 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 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 的。”材料认为( )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十分艰难曲折 D.欧盟是以尊重各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25.《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 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 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 A.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衰退 B.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C.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二、材料解析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 分) 材料一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 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中国 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 而不是政治中心。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 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 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5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8 分)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 性的影响”的理解。(2 分)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 26 个,工关 5 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 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 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2)材料二揭示了清代的哪些社会现象?(4 分)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 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 材料三 (16 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 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 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 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为什么西方的“商业革命”却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4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崛起与控制 材料一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 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 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 治的控制。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6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欧崛起的主要政治经济因素有哪 些?(8 分) 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 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 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一 (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 (4 分) [ 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 年 11 月 19 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 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 分) 转移与发展 材料四 近 500 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我们目前正在经历 的则是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国际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分)对此你有何认识?(4 分) 7 期末历史参考答案一 一、CDBCA,CBCAA,CABBD,DCACB,BDDAC 二、材料解析题(共 50 分) 26、(24 分) (1)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政府 的直接监管;城郊和乡村“草市”的发展;海外贸易更加兴盛;出现了聚集大量 人口的商业大都市。(每点 2 分,共 8 分)没有实现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转变。(4 分) (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大 量的商业资本投向土地。(每条 2 分,共 4 分) 影响:影响资本原始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答对“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得 2 分,全部 答对得 4 分) (3)影响:“商业革命”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或进行了 资本的原始积累);商业经营上的变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每点 2 分,共 4 分) 27、(26 分) (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每点 2 分,共 6 分)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2 分)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 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答对一条得 1 分,任意 4 点得满分 4 分) (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 “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3 分) 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 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 进程。(3 分) 观点三:辩证看待。综合观点一、二的理由。(本题最高分不超过 6 分) (4)变化:从以西欧为中心到二战后以美苏为中心,从以美苏为中心再到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西欧为中心”、“美苏为中心”、“多个力量中心”各 2 分,共 6 分) 认识:国际权力中心变化的根源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决定一个 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国际权力中心是不断变 化、发展的。(每点 2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 4 分)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