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础训练)(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统编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9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基础训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2 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 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 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 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 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 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 2030 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 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 年 6 月 8 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 “《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 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2.0 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 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 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 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 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 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 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 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 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 平音,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 月 10 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 家长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 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 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 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 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 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 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 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 2018 年 6 月 12 号《长江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 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 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 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 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 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 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 智能发展的前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 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 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 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3.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案】 1.A 2.C 3.①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②专业建设方面: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 才培养模式;③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④人才培养力 度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⑤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错误,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注意“推动”二字,选项 未然变已然。 故选 A。 2.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A.“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错误,选项未然变已然,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 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错误,这一说法张冠李戴,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 部”。 D.“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错误,这一说法于文无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只 是说“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 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首先要学好……”不 代表不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故选 C。 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设题区域在材料二。 如“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 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这是学科建设方面的举措,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 如“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 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 专业”,这是专业建设方面,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如“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这是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 如“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 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这是人才培养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 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如“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 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这是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方面。考生可以根据这 些信息,从不同角度分条概括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事件:据《人民日报》报道,位于四川成都市成华区的仿古特色街区龙潭水乡,投资巨大,占地面积 达 220 亩,历时 4 年打造,街区内是清一色江南仿古式建筑,曾被誉为成都的“清明上河图”。景区刚开业的 时候很热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好景不长,如今,酒店、婚庆基地、饭店等绝大多数商铺纷纷关门, 平时游人很少。 微评一:龙潭水乡失败之处在于其东施效颦,既没有自己的旅游特色,也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连可 以附会的人文典故、历史建筑都没有,只是花巨资打造的一个仿古小镇,这就注定了它行之不远。 微评二: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并非特例。一些地方不顾实际,缺乏科学规划,投入巨资打造仿古小镇, 表面上看古色古香,有小桥流水、复古宅院、雕梁画栋,实则缺乏文化底蕴和独特性。 微评三:打造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应谨慎,不能简单模仿、生搬硬套,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需要精细 筹划建设,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才能将旅游产业 做得更长远。 (摘编自《特色小镇建设要防止跑偏走样》《广西日报》2019 年 2 月 15 日) 材料二: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最终至石梁而登天台 山,全长约 200 千米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 拾》收载的 2200 余名诗人中,先后有 300 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 1300 多首诗歌。而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 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一行行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 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在此隐 居 70 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山小镇”前景一片大好。刻 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 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编自《“诗与远方”犹在随唐诗游天台》《光明日报》2019 年 2 月 17 日) 材料三: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旅游有着良好的向往和期盼。 有资料显示,由于投资大、周期长、规划设计同质化严重、缺少独特的文化创意和内涵等因素,全国 3 万多家景区中,有 8 成左右面临亏损困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以来营收颇丰, 远超预期。而资料显示,内地有 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 I0%实现盈利。为什么会这 样?这是因为迪士尼的独特创意。该乐园收入中,1/3 来自门票、1/3 来自酒店收入、1/3 来自独特的文创 商品,其创意带来的诸多原创卡通人物形象,引得全球几十亿人热烈追捧。而且,其创意还持续地注入新 价值:《冰雪奇缘》上映后不到一年,影片中的一款公主裙仅在美国就售出 300 万条。同时,其特许经营权 也让它赚了一大笔。而国内的一些主题乐园往往更注重买过山车等游乐设备和出售商品房,很难有真正受 人青睐的独特创意。 (摘编自《仿古小镇别总在同一条河里“湿鞋”》《工人日报》2019 年 2 月 13 日) 材料四: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人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大古镇和丽江 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文旅特 色小镇从单纯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 享受到。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9 年 2 月 28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潭水乡案例表明,没有自身特色,一味东施效颦而打造起来的仿古小镇,缺少足够的活力,很难走得 更远。 B.唐诗“物化”是天台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的重要过程一,这也凸显了“诗路文化”的 特色。 C.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裕起来的国人对旅游有良好的向往和期盼,所以我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 发展得最好。 D.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看,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与工业发展型是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 最多的类别。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则材料虽然在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但基本上能体现出目前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需 要克服的问题。 B.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中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等活动方式都 融入了唐诗元素。 C.从上海迪士尼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些主题乐园想要盈利就要有独特的文化创意,要在园区内修建酒店, 开发文创产品。 D.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由最初对古城古镇单纯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这种转变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 提高有关。 6.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要建设受人欢迎的特色小镇应如何做。 【答案】 4.C 5.C 6.(1)尊重市场规律,考虑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建设。(2)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拥有独特的文化创意和内 涵。(3)加强特色小镇的管理与运营,不断创新,巧妙拓展,使小镇永葆活力。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 项,“富裕起来的国人对旅游有良好的向往和期盼,所以我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发展得最好”错误。 从材料来看,材料二和四分析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材料三中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 人,对旅游有着良好的向往和期盼”,国人的富裕以及对旅游的向往可能对这些小镇的发展有促进,但“我国 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发展得最好”的关键还是这些小镇能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自我发展。属于因果关 系错误。 故选 C。 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 项,“从上海迪士尼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些主题乐园想要盈利就要有独特的文化创意,要在园区内修建酒 店,开发文创产品”错误。从材料三看,主题乐园要盈利,重在创造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来游客,而不是 重在修建酒店。属于曲解文意。 故选 C。 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要建设受人欢迎的特色小镇应如何做。”本题实际上考 查给这些地方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合理化建议。 其次圈出失败的案例,根据其失败的原因提出建议,可以圈出成功的案例,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如: 材料二和材料三属于成功的案例,“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 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文旅特色小镇从单纯 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到”,这说 明特色小镇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小镇,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旅需求。 材料一是失败的案例,三则微评分析“龙潭水乡失败之处在于其东施效颦,既没有自己的旅游特色,也没有 自己的文化底蕴,连可以附会的人文典故、历史建筑都没有……”“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并非特例。一些地方 不顾实际,缺乏科学规划,投入巨资打造仿古小镇。表面上看古色古香,有小桥流水、复古宅院、雕梁画 栋,实则缺乏文化底蕴和独特性”“打造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应谨慎,不能简单模仿……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才 能将旅游产业做得更长远”,这说明特色小镇不要一味模仿,要考虑自身特点,科学合理规划,展现自身特 色; 从材料四中迪士尼的事例来看,“这是因为迪士尼的独特创意。该乐园收入中,……很难有真正受人青睐的 独特创意”,这说明特色小镇要加强运营和管理,不断创新拓展,新创意新价值,使特色小镇永葆发展活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纪录片因其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货”, 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如何创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更好展示中国 形象,在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了最新的实践成果。 今年是中国与匈牙利正式建交 70 周年,为纪念两国 70 年友好交往而制作的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 ——匈牙利篇》播出后广受赞誉。其实,在共同纪念友好建交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总能看见《光阴的故事》 系列作品。“老挝篇”献礼中老建交 55 周年,“哈萨克斯坦篇”献礼中哈建交 25 周年,“柬埔寨篇”献礼中柬建 交 60 周年,《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 在“纪录+”的产业趋势下,更加多元的节目元素被纳入中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全球首档跨国联合制作 职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用纪实的节目形态,搭建符合年轻人欣赏习惯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 双向对话的叙事视野下,用异国青年的职业体验、文化碰撞展现年轻中国的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故事的内涵外延已极大地丰富扩充,不仅仅局限在展示中国自身,而是在中国 与世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 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 (选自 2019 年 12 月 18 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为中国故事最好的载体,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每当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刻,创作和推出有时代担当精神的纪录片, 再现历史沧桑,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这是我们纪录片的历史责任。”中央广播电 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代表、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通过讲述《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拍摄历程,来分享他讲好 中国故事的视角。《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通过沉浸式的纪实影像和镌刻新中国时代烙 印的人物故事,直击观众的心灵。它讲述了约 120 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这几年的创作经历让我最大的 感悟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 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 际舞台的底气。”闫东说道。 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进行世界化传播?德国纪实娱乐公司的总监 帕特里克·霍若表示,无论什么样的国际合作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故事 是我们共有的语言,故事很容易在文化与文化之间传递。”帕特里克·霍若指出。这个故事必须是与众不同的、 非常典型的、有全球吸引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有国际号召力和吸引力,有共性,有全球的普适性,而 且在全球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关性。哔哩哔哩纪录片出品部制作人张博表示,他们正在创作“网生 新派纪录片”,其中有不少中外合拍的优质作品在平台上大火。第一部合拍作品《未至之境》是个典型例子。 “网生纪录片在保留纪录片真实内核的基础上,让纪录片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不拘一格,表现的手法会更 加接地气,会更加关注观众们的体验和感受。”张博表示,这种形态也在国际上受到欢迎,为合拍片助力。 (选自 2019 年 12 月 12 日《羊城晚报》) 材料三 谈到世界电影票房冠军,也许你脑海里会马上跳出许多美国好莱坞大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 的国产纪录片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一是 2017 年的《二十二》,约为 1.7 亿元人民币; 另一个是 2018 年的《厉害了我的国》,票房约为 4.8 亿元。 据新出炉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9》透露,10 年来,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均逐 年增长,从 2009 年 5 亿元人民币起步,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 10 年间增长了 12 倍。据不完全统 计,2018 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 46.02 亿元,同比增长 16.4%;生产总值为 64.45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7%。2009 年以来,中国累计出品纪录电影 286 部,2018 年生产纪录电影 57 部,16 部在院线上映,半数以 上为社会现实题材,累计票房 5.26 亿元。 如今,中国纪录片有三大主题称雄,分别是改革开放、历史文化与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 2012 年为品牌元年,由此开启了美食纪录片热潮。2018 年,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 获得超过 10 亿次点击量。哔哩哔哩播出的《人生一串》也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文化纪录片引发大众关注,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盈的姿势讲述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宝,贴近时代;《历史那些事》则以另类视角重新 诠释历史,既有热赞,也有争议。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看来,中国纪录片发展 是政策、平台与市场合力的结果。 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令人振奋,但同时也要看到,年轻一代的纪录片观看方式已然改变,网生代正在或 将要成为主流受众,互联网思维将影响纪录片的未来。短视频最近两年的爆增长,令人瞩目。纪录片的文 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了很大挑战,如何建设纪录片良性文化生态成为业内人士的新课题。更重要 的是,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纪录片代表中国声音走出去的力度越来越大,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期待纪录片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选自 2019 年 11 月 20 日《解放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是一种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形式,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 B.主旋律纪录片就是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的、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 C.中国国产纪录片《二十二》和《厉害了我的国》分别获得 2017 年和 2018 年世界电影票房冠军。 D.当前,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短视频很大挑战,纪录片的文化生态也已经恶化。 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播出后广受赞誉。 B.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将多元的节目元素纳入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展现了年轻中国的形象。 C.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盈的姿势讲述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宝,既受到热赞,也存在争议。 D.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是中国声音的代表,所以纪录片人应该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9.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纪录片《淮海战役启示录》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B.纪录片《我们的男孩》从一段六十年的感恩回馈中,娓媚道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 C.纪录片《长江之恋》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展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 D.纪录片《思想的田野》直观呈现各地践行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实践。 10.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11.中国纪录片应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7.A 8.C 9.B 10.①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注意。②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③论证中综合适用了多种论证方 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 11.①以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②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让世界“读 懂中国”。③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 国的生动故事。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主旋律纪录片就是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的、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理解 有误,原文材料二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 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 C 项,“世界电影票房冠军”错误,原文材料三“中国的国产纪录片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 应为“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选项偷换概念。 D 项,“纪录片的文化生态也已经恶化”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 了很大挑战”只是说“已经受到了很大挑战”,没有说到“文化生态也已经恶化”。 故选 A。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 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 判断。 C 项,“既受到热赞,存在争议”有误,原文倒数第二段“《历史那些事》则以另类视角重新诠释历史,既有 热赞,也有争议”中“既受到热赞,存在争议”说的是《历史那些事》,选项说的是“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 说话》”,张冠李戴。 故选 C。 9.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 二观点的一项”。 根据题干明确材料二围绕“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提出“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 故事”“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等观点。 B 项,《我们的男孩》“道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突破了文化边界,属于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的纪录片。 故选 B。 10.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注意题干要求的范围“材料二”。从论证的结构上,材料二开篇“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 国’?”,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注意;又从整体看,材料二分两个分论点“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和“寻 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回答开篇的问题,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一目了然,层次清晰。从论证方法看, 论证中综合适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列举“《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通过沉浸式的纪实 影像和镌刻新中国时代烙印的人物故事,直击观众的心灵。它讲述了约 120 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采用了 例证法,引用闫东的话、帕特里克·霍若的话等用了引证法。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中国纪录片 应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然后到材料中找到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 国声音”的做法的句子,再整合概括答案。 由材料二开篇“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可以分别找出其两个分论点即两种做法 “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和“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又“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中概括出“以能够体 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由此整合出两种做法。由材料一最后一段“而是在中国与 世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 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得出第三点做法。 【点睛】 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 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 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 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 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遗传背景单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科研人员多年梦寐以求但无法达成的目标,而非人灵长类动物 首选对象肯定是猴子。 2017 年 11 月 27 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同年 12 月 5 日,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2019 年 1 月,孙强团队与同属于中科院神经所的张洪钧团队合作,再获佳绩:在张洪钧团队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成功构建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 BMAL1 敲除猕猴模型的基础上,孙强团队通过一只症状最明显的公猴 的体细胞克隆出五只小猴。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摘编自操秀英《体细胞克隆猴:开启新药研发“灵长类”时代》,《科技日报》2019 年 3 月 5 日) 材料二: 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大西洋月刊》写到,中国科学家不仅 仅只是采用,更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美国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 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我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他在 21 世纪前 10 年尝试克隆时,使用了 1.5 万个猴子卵子,虽然已做到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系,但是怀孕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诞下活胎。 英国达林·格里芬教授说:“已知的、统一遗传背景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无疑可以对人类疾病,尤其是遗 传疾病的研究、理解和最终治疗,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基因型相同的动物模型对 于生命医学研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排除复杂基因背景对实验的干扰,并为一大批新药研究提供有效的测 试模型。 (摘编自操秀英《“不可能实现的突破”,中国做到了》,《科技日报》2019 年 3 月 5 日) 材料三: 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伦理问题,团队成员明确表示,中科院做这项工作是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研究 脑科学基本问题。我们严格遵守了国际各项相关协议和规则。相反,这项工作还可能使一些伦理争议得到 化解。 目前,全世界每年对猕猴的使用量高达 10 万只,它们主要被用于药物筛选实验。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 术,人们就能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产生基因型完全相 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孕育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团队成员还表示:“体细胞克隆猴技 术让人们在一年内就能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大大减少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只要 使用很少数量的克隆猴,就能够完成很有效的筛选。” (摘编自吴月辉《世界首例!这几只克隆猴可不简单》,《人民日报》2019 年 1 月 24 日) 材料四: 2 月 27 日,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等 10 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 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已成功举办 14 届,是观察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能否入选,原创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从近些年入选的项目来看,近年 来,我国以“墨子号”、“悟空号”和 FAST 望远镋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例如“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 1TeV 附近的拐折。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 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近些年来,围绕特色科学资源,我国已在一些特色科学领域具有引领优势,如寒武纪 生物大爆发、人类起源、青藏高原演化等。2018 年,我国科学家“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212 万年”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摘编自刘垠《克隆猴等入围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日报》2019 年 2 月 28 日)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中”与“华华”的诞生实现了科研人员多年的期盼,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 疾病猕猴模型。 B.我国科学家基于克隆羊技术进行改良取得人类历史突破,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这是我国科技发 展需要突破的瓶颈。 C.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进行体外基因编辑,从而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可以大幅减少因药物 筛选使用的猕猴数量。 D.“悟空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突显了我国近些年来科技发展的新特点 新趋势。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通过改良克隆羊技术,生产出遗传背景单一的疾病猕猴模型,有利于减少药物筛选实验中个 体差异的干扰。 B.生命体克隆并将之应用于活体实验,可能会引发社会关于生命伦理的质疑,但人工克隆疾病猕猴模型反 而可能平息一些争议。 C.“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观察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克隆猴是中国科技 领先全球的重要例证。 D.“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技术既符合科学伦理,又体现科学精神,各媒体从不同角度广 泛报道有利于科学精神传播。 14.新闻提倡“用事实说话”,但客观的事实中往往蕴含着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以上四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哪 些新闻事实?四则材料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 【答案】 12.C 13.C 14.(1)新闻事实: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我国从无到有,到可批量生产疾病猕猴模型的技术发展历程。②材 料二侧重介绍外国专家对我国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看法。③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团队成员对社会伦理关注的 回应。④材料四侧重分类呈现近些年来“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项目。(2)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①我国科 技发展成就显着,且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令人自豪。②科技发展可以对伦理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科学发 展应以生命伦理为底线。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 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 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中中’与‘华华’的诞生实现了科研人员多年的期盼,标志着……”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应是 张洪钧团队和孙强团队通过合作克隆出五只小猴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 疾病猕猴模型”,而非选项所述“‘中中’与‘华华’的诞生”。 B 项,“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错误,根据材料四体细胞克隆猴技 术入选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研究成果能否入选,原创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可知,体细胞 克隆猴技术具有原创性,所以“虽然成就巨大但原创性不足”的说法错误,且“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突破的 瓶颈”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D 项,“‘悟空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四,“寒武 纪生物大爆发”是刘敏为说明“围绕特色科学资源,我国已在一些特色科学领域具有引领优势”而举的例子, 并未说其已经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故选 C。 13.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 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 项,“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克隆猴是中国科技领先全球的重要例证”错误,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只能代表 我国在这一领域眼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不能作为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经领先全球的例证。 故选 C。 14.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 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作答 本题第一问,需先通读所给材料,然后从中找出关键语句,分别概括。材料一“在张洪钧团队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成功构建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 BMAL1 敲除猕猴模型的基础上,孙强团队通过一只症状最明显的公猴 的体细胞克隆出五只小猴。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侧重 介绍我国从无到有,到可批量生产疾病猕猴模型的技术发展历程;材料二“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系列成果在 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大西洋月刊》写到,中国科学家不仅仅只是采用,更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 的技术。美国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侧重 介绍外国专家对我国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看法;材料三“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伦理问题,团队成员明确表示, 中科院做这项工作是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研究脑科学基本问题”,侧重于报道团队成员对社会伦理关注的 回应;材料四“2018 年,我国科学家“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212 万年”的研究成果入选‘中 国科学十大进展’”侧重分类呈现近些年来“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项目。第二问,归纳概括这四则材料蕴含 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要以这些新闻事实为依托,这几则材料指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着,且为人类发 展做出贡献,这些成果和贡献当然会激起国人的自豪感;这些材料多数涉及克隆技术,所以人们会有伦理 方面的问题,根据团队成员对社会伦理关注的回应可知,科技发展可以对伦理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科学发 展应以生命伦理为底线。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 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 的 11 次方)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 1000 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 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 住的行星伴随着的吗?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 索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系群”,80 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 催迫着我们去探索。 在一些遥远的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 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寻找地外生命的历史和人类研究行星的历史一样长。金星和火星是早期的两大希望,但一个被证明太 热,另一个则太干。如今,科学家已经跨越了太阳系,希望能发现另一个地球。 但在寻找宜居星球的过程中,为了认识太阳系外行星,还需要对我们所处的太阳系有更多的研究。在 这些太阳系内的天体上,如果存在完全独立于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外行星 上的生命。 天文学家正在尝试寻找生命体在行星大气中所留下的信号,但探测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发现一颗行 星的陆地被植被覆盖将是另一个佐证生命存在的强有力证据。在未来 20—30 年,科学家有望在太阳系外行 星上发现叶绿素,它可以证明植被的存在。不过,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极限。 (摘编自诺拉泰勒雷德《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 材料三: 科学家们说,虽然地外生命形式看起来也许不像银幕上的外星人,但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能性却 是千真万确的。1984 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拾到一块陨石,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这块来自外太空的陨 石内含有高浓度的有机体(或说原始的微生物),这说明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不过,至今科学家们 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但是他们认为,其他星球也具备养育生命的条件。 可是,要知道,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对生命都怀有深深的恶意。严寒、炙热、缺氧、缺水、辐射等宇 宙灾害,无时无刻不在给生命的存活制造麻烦。生命的产生是偶然的,需要太多条件,不仅需要天时地利, 更需要电光火石般的巧合。 (摘编自《新华文摘》) 材料四: 外星人、不明飞行物(UFO)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加拿大 UFO 专家卢特考斯基指出,研究 小组从 1989 年以来收集 14000 多例关于 UFO 的个案,其中半数获得解释。他坦言,外星人似乎存在,但 现有科学技术尚未完全证实。 (摘编自《神秘的地球》) 15.下列表述,不能证明“宇宙中还存在其他有生命的星球”的一项是 A.宇宙有若干千亿星系,数量庞大,应该有某些伴随恒星的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 B.在一些行星上可能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从事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 C.研究证明,科学家在南极拾到的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含有高浓度的原始微生物。 D.虽然现有科技未完全证实,但大量未得到解释的 UFO 案例不排除外星人存在的可能。 16.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星系里有数量庞大的恒星和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或智慧生命,但地外生命形式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 B.金星太热,火星太干,生命难以存活,因此,现在科学家们打算跨越太阳系,希望能发现另一个地球。 C.行星大气中有无生命体留下的信号,陆地是否被植被覆盖,是科学家们判断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佐证。 D.时至今日,科学家们仍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但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是千真万确的。 1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地外生命的原因。 【答案】 15.B 16.C 17.①科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探寻的距离还不够远;探索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局限。②多种宇宙灾害导 致生命难以存活,生命的产生具有偶然性,探索生命的难度巨大。 【解析】 15.此题重点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将选 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做题时从原文中找到分 析每个选项的有效内容,然后把选项与之一一对应,分析即可。 B 项,“在一些行星上可能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从事……”错误,这些信息表明这只是猜测,并不能证明 宇宙中还存在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故选 B。 16.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 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 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但地外生命形式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错误,“完全不同”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材料三相关信息“不 过,至今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但是他们认为,其他星球也具备养育生命的条件”。 B 项,“科学家们打算跨越太阳系”错误,从原文材料二“如今,科学家已经跨越了太阳系,希望能发现另一 个地球”来看,科学家的探索已经跨越了太阳系。 D 项,“但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是千真万确的”错误,原文说的是“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能性却是千真万 确的”,可知是“可能性”。 故选 C。 17.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 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 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 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根据原文中的“我 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系群’,80 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 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可知科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探寻的距离还不够远;“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极限”, 可知探索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局限;“可是,要知道,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对生命都怀有深深的恶意。严寒、 炙热、缺氧、缺水、辐射等宇宙灾害,无时无刻不在给生命的存活制造麻烦”“生命的产生是偶然的,需要太 多条件,不仅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电光火石般的巧合”,可知多种宇宙灾害导致生命难以存活,生命的产 生具有偶然性,探索生命的难度巨大。 【点睛】 筛选题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 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 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伴随着经典琵琶古曲《阳春白雪》的响起,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于源春的音乐课开始了。虽然课 堂现场没有学生,但在直播平台的另一边,却是湖南、贵州、山西、陕西、甘肃、河北、黑龙江、广西、 云南等 9 个省区 22 所学校的孩子们。 这堂音乐课是“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大型扶贫公益活动中的一场。据悉,活动将邀请包括书法、 民乐等各领域的专家,打造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直播课程。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乡村里的孩子 们也能体验艺术之美,是当下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美育的难点所在。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 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和 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 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上好传统文化课,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师资问题。在传统授课上,应继续推进特 岗教师计划,同时鼓励文艺工作者开展课外辅导;在网络授课上,要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更 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编自《农村娃,上堂传统文化直播课》) 材料二: (摘编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材料三: 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现代 化进程的推进也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明确界定范 围,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不够清晰。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解读不够,这使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 化出现割裂现象。并且,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传统文化“包办传承”。 而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的意愿不强,参与文化传承的渠道不够通畅,文化传承成了政府的自拉自唱,没 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同时,政府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公众兴趣,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使得传 播效率受到影响;或者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片面地将文化传承当成一种宣传方式,将人民群众当成被动 接受和训导的对象,这也使得传播受到影响。而当前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纸媒,网络上应用较少,这也从侧 面抑制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摘编自《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 材料四: 怎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专家坦言,要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利用好文化遗产;要让人民群众零门槛、 无障碍地接触到文化遗产;要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览,满足人民群众的鉴赏需求。在文物之外,文化遗产还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主要有赖于艺人代代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除了需要孕育和 培养“工匠”和“土壤”,如何让其焕发新生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则提议,要将传统文化和乡 村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手艺农村”计划,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少专家学者也指出,传统文化 的复兴应当有所扬弃,须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认为,不 能盲目“复古”“泥古”,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摘编自《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两会上这些声音值得关注》)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的活动采取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直播课程形式,属于文化公益扶贫项 目。 B.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当前人们通过电视节目、影像资料、相关书籍等进行了解的比例较高。 C.当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而其他方面对其影响微乎其 微。 D.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避免全盘接受,可采用现代表达形式来保护、传承传统文 化。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上好传统文化课既可以采用传统方式授课,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授课,但相对于后者,前者在乡村 地区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 B.从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中可知,人们很看重学校教育,认为学校要承担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的占比最高, 其他的均低于此。 C.当下,政府部门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较为单一,也无法很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在文化传承上全社会没 有形成合力。 D.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大作用,只要我们注重孕育和培养“工匠”和“土壤”,非遗就一定能 很好地传承。 20.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谈传统文化传承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 18.C 19.D 20.材料一是从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的角度来谈的。材料二是从人们对传统文化传 承的认识的角度来谈的。材料三是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的角度来谈的。材料四是从如何传承传 统文化的角度来谈的。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 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而其他方面对其影响微乎其微” 错误。由原文“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 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可知,我国传统文化既受外来文化的 冲击,也受到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影响,而不能说其他方面对其影响微乎其微。C 错误。 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 项,“只要我们……,非遗就一定能很好地传承”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非遗传承主要有赖于艺人代代 传承”可知,艺人的传承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或主要因素,但不能说只要我们注重孕育和培养“工匠”和“土 壤”,非遗就一定能很好地传承。D 错误。 故选 D。 20.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四则材料谈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意味着不同 材料有不同的角度,我们要对每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概括。材料一,由原文“在直播平台的另一边,却是湖南、 贵州、山西、陕西、甘肃、河北、黑龙江、广西、云南等 9 个省区 22 所学校的孩子们”“这堂音乐课是‘给乡 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大型扶贫公益活动中的一场”“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上好传统文化课,最重要的 还是解决师资问题”可知,这是从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来谈的。材料二,由图表“了解 传统文化的途径”“人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可知,这是从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认识来谈的。材料三, 由原文“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现 代化进程的推进也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可知,这是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的压 力来谈的。材料四,由原文“怎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可知,本则材料谈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四则材料, 四个角度。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 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 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 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到今天,由 1G 到 4G,再到即将来临的 5G,大致经历了五个阶 段。 1976 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1978 年底,美国贝尔试验 室研制并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 800 到 900 兆赫 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正式开启了移动通信新纪元。在此之后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基于频分复用技术(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 1G。1G 系统 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安全性和抗干扰性存在较大问题。 即将迈入 21 世纪时,通信技术进入了 2G 时代。和 1G 不同,2G 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这极大地提 高了通信传输的保密性。2G 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 TDMA 规格所发展出来的,以 GSM 为代表;另一 种则是 CDMA 规格,复用 Multiplexing 形式。随着 2G 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 虽然价格仍然较贵,但不再是奢侈品。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 应运而生。3G 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 智能手机的发展。 2008 年 3 月,国际电信联盟指定了 4G 标准。要求峰值速度在高速移动的通信(如在火车和汽车上使 用)达到 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动的通信(如行人和定点上网的用户)达到 1Gbit/s。 1G 时我们用手机打电话,2G 时我们能互发短信、看文字信息,3G 时上网看图片,而 4G 时我们看视 频和直播。从 1G 到 4G,不仅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上网也越来越快了。那么即将到来的 5G 会 比 4G 有哪些突破呢?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的定义,5G 将具有三大特点: 大带宽: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 10GB,将是当前 4G 上网速率的 10 倍。 低延时:5G 的理论延时是 1 毫秒,是 4G 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广连接:5G 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 4G 的 10 倍以上。 5G 的三个特点分别“催化”出未来三类应用场景: 第一,“快”——在 5G 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 4K 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 18 秒。第二, “稳”——5G 最显著的特点是低延时和高可靠性,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第三,“密”——5G 网络每平 方公里可支持 100 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材料二 华为在 5G 发展中的基站和手机技术 5G 为了信号稳定,运营商可以多建基站,这样一来工程量巨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多出的成本也会 分摊到消费者头上。而华为通过分析现有站点存在的情况,开发出了三种新基站技术,即包括“1+1 站点”、 “全刀片站点”和“0 站址站点”,全面解决了 5G 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 这其中,“1+1 站点”主要通过电源叠加,将现有模块简化,解决 30%的站点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全 刀片站点”则是将模块标准化,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站点占地大、费用高、安装维护复杂的问题。“0 站址站点” 则不需要额外增加基站或者模块,通过“三层立体组网”的理念,在传统的基站增加杆站层组网,真正实现了 资源共享。如果三种技术全面实施,基站的建设成本将至少节约 50%。 5G 小基站,全世界只有华为才能做到。正因如此,华为虽然受到美国等国阻挠,迄今为止还是获得了 40 份订单,华为 5G 基站发货量超过 4 万个。 从 5G 基站到 5G 智能手机,华为无一不是世界的领跑者。当地时间 2019 年 2 月 24 日,华为在西班牙 巴塞罗那正式发布了首款 5G 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8GB+512GB 组合,售价 2299 欧元,相当于 人民币 1.75 万元,国内售价减少 4000 元,预计于 2019 年 6 月份发售。据了解,HUAWEI Mate X 搭载业界 首款 7nm 5G 多模终端芯片——巴龙 5000,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达业界最快的 4.6Gbps,能带来 5G 疾速通 信连接体验。现场测试结果显示,下载一部 1G 大小的电影只需要 3 秒的时间。这款产品还采用全新升级的 4500mAh 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全球最快的 55W 超级快充,最大限度满足 5G 时代的全新续航需求。它的突 出特点是采用一整张高强度柔性 OLED 显示屏,采用鹰翼式折叠设计,通过华为自研的革命性铰链技术, 将手机+平板两种形态合二为一,实现一体化的折叠形态,兼具手机和平板两种形态,闭合后是便携舒适的 6.6 英寸大屏手机,展开后仅 5.4 毫米轻薄厚度,变身为轻盈灵巧的 8 英寸平板。在展开状态下,它是一款 移动办公与娱乐神器,在浏览网页、查看邮件的同时,还能在游戏中给人沉浸式大屏体验。不仅如此,它 展开后大屏幕可一分为二,编辑邮件时可以直接从图库中拖拽需要的图片,高效便捷。 从上游的芯片、基站,到 5G 手机、VR/AR 设备,高清电视等 5G 产品,再到自动驾驶、智慧工厂、智 能家居等未来的应用场景,未来 5G 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21.根据材料内容,关于 1G 至 4G 通信技术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G 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和模拟调制技术建立的。 B.2G 的技术是 TDMA 规格和 CDMA 规格的融合。 C.3G 采用的是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D.从 1G 到 4G,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 22.关于华为 5G 小基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采用“1+1 站点”,开发出简易模块,解决了 30%的站点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 B.华为采取“全刀片站点”,将模块标准化,解决了之前站点占地大、费用高等问题。 C.华为的“0 站址站点”,在传统的基站增加杆站层组网,实现资源共享,使基站建设成本节约 50%。 D.5G 小基站,全世界只有华为才能做到,虽然华为拥有基站技术优势,但是没有打破美国的阻挠。 23.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华为在基站建设和折叠手机领域有哪些技术创新。 【答案】 21.B 22.B 23.①华为在小基站建设上通过“1+1 站点”“全刀片站点”和“0 站址站点”三种新基站技术,全面解决了 5G 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②华为折叠手机采用独有的巴龙 5000 芯片,通过独有的铰链技术实现手机和平板功 能合二为一,并且使用新升级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完成全球最快充电,最大限度满足续航需求。 【分析】 2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 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 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B 项,“2G 的技术是 TDMA 规格和 CDMA 规格的融合”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2G 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 基于 TDMA 规格所发展出来的,以 GSM 为代表,另—种则是 CDMA 规格,复用 Multiplexing 形式”,是分 两种,不是融合。 故选 B。 22.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 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 答案。 A 项,“华为采用‘1+1 站点’,开发出简易模块”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主要通过电源叠加,将现有模块简化”。 C 项,“使基站建设成本节约 50%”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如果三种技术全面实施,基站的建设成本将至少 节约 50%”。 D 项,“但是没有打破美国的阻挠”说法错误。由原文“华为虽然受到美国等国阻挠……4 万个”可知,打破了 美国的阻扰。 故选 B。 2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 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 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 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 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中,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华为在基站建设 和折叠手机领域有哪些技术创新”,结合材料二中“开发出了三种新基站技术,即包括‘1+1 站点’、‘全刀片站 点’和‘0 站址站点’,全面解决了 5G 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分析可知,华为在小基站建设上通过“1+1 站点”“全 刀片站点”和“0 站址站点”三种新基站技术,全面解决了 5G 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结合材料二“HUAWEI Mate X 搭载业界首款 7nm 5G 多模终端芯片——巴龙 5000,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达业界最快的 4.6Gbps,能带来 5G 疾速通信连接体验”“这款产品还采用全新升级的 4500mAh 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全球最快的 55W 超级快 充,最大限度满足 5G 时代的全新续航需求”分析可知,华为折叠手机采用独有的巴龙 5000 芯片,通过独有 的铰链技术实现手机和平板功能合二为一,并且使用新升级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完成全球最快充电,最大 限度满足续航需求。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 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 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 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 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 谁为陈述主体),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 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 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 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 原文中找依据。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了 2016 年的中国人全民账单。账单显示,在刚刚过去的 2016 年,4.5 亿实名用户使用了支付宝。通过对上述海量用户行为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 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4.5 亿消费者过去一年 71%的支付笔数发生在移动端,超 10 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 公共服务”;中国“80 后”“90 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并将影响未来十年的经济格局,比如“80 后” 人均支付金额已超过 12 万元,“90 后”使用移动支付更是高达 91%。 从人均支付金额来看,上海人均支付金额达到 14.8 万元,是去年的近 1.5 倍,随后是浙江、北京、福 建、江苏,这五个沿海省份或直辖市的人均支,付金额均迈入“10 万”时代。从移动支付渗透率来看,内陆 的西藏以 90%的移动支付占比排名第一,随后是青海、甘肃,远远超过沿海省份。 (摘编自李冰《支付宝发布 2016 年中国人全民账单》) 材料二: 2009-2015 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材料三: 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多应用于小额、快捷、便民等支付领 域,如公共交通、旅游、菜场、便利店、移动互联网消费等。部分银行手机银行业务、非银行支付机构钱 包产品中嵌入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如话费流量、火车票、机票、酒店预订、网点门票、医疗、 签证、游戏点卡、油卡代充、违章罚款等功能,移动支付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已逐步成为解决农村金融支付 服务需求的切入点。截至 2016 年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 3.73 亿户,发生手机支付业务笔数 50.86 亿笔,支付金额 23.40 万亿元。 随着海淘市场快速发展和国内居民出境旅行大幅增长,我国跨境支付业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截至 2016 年年底,中国银联已在境外 160 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受理,受理商户近 2000 万家,支付宝和微 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商户也已覆盖境外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王观《移动支付,中国引领世界发展》) 材料四: 移动支付为什么风生水起?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时,是全球向“无现金”迈进的大趋势。韩国政府计划 2020 年让硬币从流通渠道消失,丹麦也在去年 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银行卡支付。 人和,是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普及。截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 达 7.31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4299 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达 6.95 亿,较 2015 年年底增加 550 万人。手机超 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最重要的当属“地利”。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 267 张支付牌照。2010 年以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 交易规模保持在 50%以上的年均增速,经过 7 年发展,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无现金”社 会,优势甚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 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 即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 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 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面临 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 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 三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在灾害发生时,光纤和终端设备遭到破坏,电子 支付就会陷于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从信息技术安全和灾 难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支付领域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电子系统。很难在生活和金融领城全部取消 现金。 (摘编自齐志明整理《“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2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点。 B.以“80 后”“90 后”为主的年轻--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并将对未来的经济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C.根据材料三可知,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其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D.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 267 张支付牌照,促进了中国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支付宝发布的 2016 年中国人全民账单显示,4.5 亿支付宝实名用户目前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支付笔数的 71%,这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性越来越高。 B.2011-2015 年,随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升。至 2015 年,二者均创新 高。 C.如今,移动支付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移动支付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移动支付越来越受到大 众的喜爱。 D.虽然移动支付优势明显,但消费者在选择使用时还是要谨慎小心,这是因为移动支付还无法做到绝对的 安全。 26.怎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24.A 25.B 26.措施:①加强对使用移动支付用户的教育。②优化支付环境,完善网络技术,防止黑客攻击;升级网 络及终端设备。③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恶意诈骗。 【分析】 2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 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 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点”说法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三“农村地区的支 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已逐步成为解决农村金融支付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并未呈 现出“快速普及”的特点。 故选 A。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 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 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B 项,“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升”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2014 年的同比增长率较 2013 年有所 下降。 故选 B。 2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 料进行筛选整合。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四,仔细阅读材料四可总结出,让移动支付更 安全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使用者的教育,二是对支付环境的优化。再结合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首先是用 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便是 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 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从中可概括出加强对使用移动支付用户的教育这一 措施。从“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 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 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等信息,可概括出优化支付环境,完善网络技术,防止黑客攻击;升级网 络及终端设备。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恶意诈骗。 【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 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 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科学进展》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的光污染正在持续恶化——2012 年到 2016 年每年 10 月份的卫星观测数据表明,人工照明面积正在以 2.2%的幅度逐年增长。 研究人员通过扫描夜空照片,考察世界各地夜空究竟有多少人造光线,其中,大部分人工照明面积增 长来自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开始兴起的时候,工业蓬勃发展的国家需要额外的户外照明是可以理解的。实 际上,光污染的增长可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相关联。随着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的 GDP 急剧 上升,人工照明的使用也在增加。 不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工照明情况在卫星图像上显得更加稳定,这是因为研究中使用的卫星只能 “拾取”旧灯泡的红色、橙色和黄色光,而发光二极管(LED)的蓝光不会显示在图像中。 LED 光源比旧光源效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许多城市和家庭都开始换用这种光源,以减少开支,降 低能源消耗。国际空间站采集的图像显示,城市已经从过去的黄色变成蓝色,与此同时,城市的扩张正将 这些明亮的边界推向更遥远的地方。 虽然光污染不像空气污染那样致命,但仍会损害健康。时间生物学专家正在研究睡眼和觉醒周期对健 康的影响,人造光特别是蓝色人造光容易在人准备入眠时触发觉醒,过度接触夜间光线已经与癌症、肥胖 等联系在一起了。 (摘编自房琳琳《全球光污染面积逐年增长》,《科技日报》2017 年 11 月 29 日) 材料二: 近年来,许多城市用 LED 灯来代替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作为路灯,这样不仅更亮,还可以节约能源。 但由于 LED 灯散发的光在可见光光谱中占到更大比例,灯光播撒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光污染也不 容忽视。研究表明,城市光污染已造成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夜晚看不见银河。不仅如此,它还有可能 会让春天提前,甚至会伤害到动物和植物。但从相关调查来看,光污染问题尚未引起民众的关注。 (摘编自刘洁等《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材料三: 光污染很难像其他环境污染那样通过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光污染与传统的环境污染 类型相比,不仅具有无形、无味且更易被发现的特点,而且在光照过程中产生的光辐射,会被周围的树木、 花草等自然因素或人工建筑及气象环境所吸收或阻断。但光污染带来损害后果的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短时 间的光污染不会有太大的损害,如果长期处于光辐射的环境之中,环境自净能力饱和,光污染的危害就会 渐渐凸显。结合这些特征,光污染防治应从源头入手,多种防范举措共同作用,事先对光污染有效控制。 (摘编自林唐凌《城市光污染立法探析》) 材料四: 2009 年国际天文年期间,天文学家曾呼吁公众自愿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保护黑暗夜空不受光 污染。日前,杭州市政府公布《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除特定区城设置功能照明设施外,还 应划定城市黑天空保护区。比如在西湖西部群山地区,必须无条件禁止亮灯,以避免该地区受到光污染的 影响,“让城市也有看星星的地方”。除了杭州,此前在西藏阿里等地,也有一些类似探索,建立了相关的保 护区域。尽管名称不同、形式不一,但选择的都是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动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也对减 少光污染对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还出台相关规定,以使人们 形成对城市照明的正确认识。比如,对照明的时间、地段和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减少对亮化、美化 的过度追求,在城市照明设置中遵循绿色环保、关注自然的原则等。然而,由于目前相关法律还比较滞后, “受到光污染后该找谁解决”“如何处罚光污染制造者”等核心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治理效果也就十分有限。 (摘编自陈娟《找回消失的那片星空》,《人民日报》2018 年 1 月 19 日) 27.下列对材料中光污染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污染的持续加重与夜间人工照明的使用增加有关,近几年全球人工照明的面积正在以 2.2%的幅度逐 年增加。 B.发展中国家的光污染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发达国家,是因为它们工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额外的户外照明。 C.光污染与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相比,不仅无形、无味,而且更易被发现,光照中产生的光辐射也易被吸 收或阻断。 D.光污染改变了自然的昼夜循环,这不仅会损害人类健康,还会影响到天文观测、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生 态系统。 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家庭用 LED 光源代替旧光源,这不仅可以让城市和家庭的照明变得比原来明亮,而 且还能减少开支。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光污染是一种环境污染,因此受到光污染时都采取忍受的措施, 不与当事人当面交涉。 C.带来了诸多破坏的光污染,长期被人们忽视,与其危害的潜在性不易被人们发现、人工光源的使用未被 人们科学认识等因素有关。 D.《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提出设置功能照明设施和黑天空保护的区域,具有重要的新 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29.怎样才能有效进行光污染的治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27.B 28.B 29.①从环保的角度,转变人们对光污染的认识,倡导人们科学用光;②从法律的角度,建立健全光污染 防治的环境立法,使光污染的防治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分析】 2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发展中国家的光污染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发达国家”错误,文中没有依据,原文“其中,大部分人工照 明面积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光污染的增长可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相关联。随着南美洲、 非洲和亚洲国家的 GDP 急剧上升,人工照明的使用也在增加”,只是说发展中国家人工照明在增加,但并 没有说发展中国家的光污染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发达国家。 故选 B。 28.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 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 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B 项“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光污染是一种环境污染,因此受到光污染时都采取忍受的措施,不与当事人当面交 涉”错误,原文“但从相关调查来看,光污染问题尚未引起民众的关注”,可知光污染问题尚未引起民众的关 注不等于受到光污染时都采取忍受的措施,不与当事人当面交涉,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强加因果。 故选 B。 2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归纳、筛选、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 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依据“虽然光污染不像空气污染那样致命,但仍会损害健康。时间生物学专家正在研究睡眠和觉醒周期对健 康的影响,人造光特别是蓝色人造光容易在人准备入眠时触发觉醒,过度接触夜间光线已经与癌症、肥胖 等联系在一起了”“但从相关调查来看,光污染问题尚未引起民众的关注”可知,人们对光污染问题认识不足, 要转变人们的认识,加强人们对环保的认识; 依据“光污染防治应从源头入手,多种防范举措共同作用,事先对光污染有效控制”“一些地区还出台相关规 定,以使人们形成对城市照明的正确认识”“日前,杭州市政府公布《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明确提出 除特定区城设置功能照明设施外,还应划定城市黑天空保护区”“除了杭州,此前在西藏阿里等地,也有一些 类似探索,建立了相关的保护区域。尽管名称不同、形式不一,但选择的都是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动植物 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也对减少光污染对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可知,我们要设置相关 的规定,让光污染的防治和治理能从法律的角度得到保障,从而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点睛】 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 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 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教育部 2017 年 1 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2016》数据显示,2016 年留学回国人数为 43.25 万人,较 2012 年增幅为 58.48%。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近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 第三次“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注]第一阶段,2004—2010 年;第二阶段,2011—2013 年;第三阶段,2014—2016 年。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 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具有博士 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也选择回国发展。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 家张学记响应祖国召唤,毅然选择了“回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回国后,我 觉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 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曾有媒体这样表述:“20 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 年后回国,因 为我需要祖国。” (摘自《参考消息》2017.10) 材料二: 在中国留学生归国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来中国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根据教育部数 据,2016 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为 44 万人,相较于 2012 年增加了 35%。 英国《独立报》刊文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超越英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文章进一 步表示,中国政府做出的努力、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 是造成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2016 年,来自 18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 万名海外留学生得到了奖学金。 英国利物浦大学负责中国研究项目的戴维·古德曼教授认为,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将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 程中受益,尤其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市场更加繁荣。 (摘自美国中文网) 材料三: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 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对长安君说: “如果几年前,听到这首歌,我会觉得很土鳖,甚至鄙视播放者的品味,老掉牙的腔调让人不耐烦。但 是身处国外,听到这样的歌曲,却被莫名戳中泪点,心中泛起无尽波澜。留学之后漂泊多年才明白,什么 是乡愁,什么是游子心,什么是中国梦。”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想要在国内大中城市享受一顿正经的国际大餐,已经不再是影 视剧中的片段,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常态。但实话实说,在国外想吃上一顿地道的中国 菜,却成了很多侨居海外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奢望。 打开国际新闻,是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各类枪击事件、法国发生罢工纵火等。其实国际上每天也并 不太平,全球性经济下滑等原因使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暴力事件此起彼伏。 同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原本就存在的就 业歧视让华人在外的工作处境显得有些尴尬,这不得不让很多留学生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回国发展的问题。 客观地看,国内很多地方确实不如国外,这是事实。别人家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 我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我们骨子里血脉交融,即便相隔 千山万水,也仍然心意相连。 其实,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祖国便是“此生无悔归华夏”。 (摘自中国青年网) 3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仅 2016 年就有约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 缩小。 B.中国第三次归国潮的前两个阶段除 2007 年的留学回国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上 升态势。 C.留学回国就业者 9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他们回国就业选择的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 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D.“20 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 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各行业发 展前景光明。 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代表的张学记认为:要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 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B.相较于 2012 年,2016 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在迅猛增长,有外媒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成 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 C.曾经被某些留学生视为土鳖的《故乡的云》这首歌,现在却能泛起他们心中的波澜,乡愁、游子心和中 国梦的内涵得到全面强化。 D.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骨子里的血脉始终交融,心意始终相连,无论身在何处, 都要做到心系祖国。 3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回答中国留学生纷纷归国的原因。 【答案】 30.C 31.C 32.①从国内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提升;②从国际看,安全 形势堪忧,就业机会减少,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分析】 3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 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分析材料一的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并与选项 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 项,“……他们回国就业选择的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和国家级事业单位”错误,“机构类型”应为“主要机构 类型”,选项忽略了“主要”这一限制词,且“和”应当改为“或”。 故选 C。 3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 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 比对。 C 项,“某些”范围扩大,材料三是“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对长安君说……”,这只是这位留学生的感觉; 文中并没有说“乡愁、游子心和中国梦的内涵得到全面强化”,只是说“留学之后漂泊多年才明白,什么是乡 愁,什么是游子心,什么是中国梦”。 故选 C。 3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上述 材料,概括回答中国留学生纷纷归国的原因”,然后浏览材料,筛选国内的有利因素以及国际上的不利因素, 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首先看国内的形势,如材料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 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 念”,材料二“尤其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市场更加繁荣”和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想要在国内大中城市享受一顿正经的国际大餐,已经不再是影视剧中的片段,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见摸 得着的生活常态”,国内的这些优势应是吸引留学生归来的原因。 然后看国际的形势,如材料三“打开国际新闻,是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各类枪击事件、法国发生罢工纵火 等。其实国际上每天也并不太平,全球性经济下滑等原因使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暴力事件此起彼伏”“随 着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原本就存在的就业歧视让华人 在外的工作处境显得有些尴尬”,国际上的安全形势、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就业的形势也是让留学生归国的 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 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 21.5 万观众;故宫除了 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 10 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 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 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 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 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 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 名著;在今天“90 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 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 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 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 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 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 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 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 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10 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 21.5 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 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 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 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 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 2000 人左右。这还是在 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 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 2017 年 4 月 7 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 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 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 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 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 200 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 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 年 3 月 3 日) 33.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 ) A.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 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 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 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3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讲述季羡林的故事,是来说明印度的“梵文”就是一种“绝学”,是一种“阳春白雪”的样态。 B.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只有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 的生命力。 C.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 体面的回报。 D.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 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35.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33.B 34.C 35.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 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 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 化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 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解析】 3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 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最为准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 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 A 项,“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错误,材料二主要论述如何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传 统艺术更为人所知的问题,材料三则是探讨传统艺术要坚守底线的问题。 C 项,“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错误,这一说法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文章并没有 提及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相关信息; D 项,“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错误,原文是“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 了,那干吗还要 200 个剧种”,可见他不是反对改变,而是反对为迎合而改变。 故选 B。 3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 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 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 A 项,“材料一中讲述季羡林的故事,是来说明印度的‘梵文’就是一种‘绝学’,是一种‘阳春白雪’的样态”分析 错误,材料一中讲述季羡林的故例,是用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印度的“梵文”那样 “阳春白雪”,而是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 项,“只有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中“只有……,才能……”说法太绝对,相关信 息在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中强调 的是“可能”; D 项,“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错误,原文是“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 一修养就迎合”。 故选 C。 3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文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 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哪些”说明 答案不止一点,“三则材料”说明答案分布在三则材料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说明考生应关注材料 中传承成功或者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传承的方式,带着这些问题再来阅读材料,目标就较为 明确,可以圈出作者阐述性的文字,也可以圈出个例成功的例子,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中“厘 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 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 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材料二借助二胡直播和古筝直播受欢迎来说明传承 传统文化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材料三中“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 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 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 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 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 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 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 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 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 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后的 13 天内,“张小明”共 撰写了 457 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 30 篇以上,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 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也让人惊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共同研制。其工作原理 是结合了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自己检索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 后”“实力不俗”等词语。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 AI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其实,在“张小明”出现以前,新 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关注并加以使用。例如,国外有美联社的 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 Heliograf 以及纽约时报的 Blossom 等。国内则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 Dreamwriter 等。这些写稿机器 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 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然后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最后将新闻元 素 5W1H 代入其中,一篇新闻报道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以今日头条新闻机器人张小明(Xiaomingbot)为例》) 材料二: 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加作者名字,几 乎可以以假乱真。“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做的新闻,在人类世界普及的速度超出 了很多人的想象。对于此刻正在电脑前写稿的记者们来说,似乎饭碗受到威胁,形势不太妙。 然而,写稿只是记者工作的一部分。机器能就特定话题做电话采访吗?能写出有文采、直抵人心的报 道吗?技术上这是可能的,可以事先把问题拟好,让机器打电话采访。但编辑是否愿意这么安排则是另一 个问题。不过,更靠谱的判断是,机器人或软件将很快成为记者们手里的工具,用来搜寻新闻线索或生成 内容。 记者的核心职责是从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中筛选,掂量,分析,权衡,组织,写出有理有据、有血有 肉、全面平衡的报道。这是一门活技术,代代相传到今天,经过了百余年的演化。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 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在。 (摘编自《机器人都能写新闻 记者们真要失业了吗?》) 材料三: 如今;“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出版商们正在努力应对报纸发行量日 益减少以及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的残酷现实。尤其在美国,机器人写稿现象越来越普遍。2014 年以来,《洛 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一直由机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自动生成。这中间也出过岔子。 2017 年 6 月《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海岸发生 6.8 级地震的报道。但它实际上依据的是 USGS 错误发布的 1925 年地震记录,于是闹出了一个地震预警响了 92 年的笑话。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降低媒体机构对机器的热情。《华盛顿邮报》去年宣布,开始由机器发布有关高中橄 榄球比赛的报道。这些稿子每周都会自动更新,资料来源是高中橄榄球教练提交的净胜分数据。在欧洲, 各大新闻编辑部在算法的帮助下,去年每月生成数以万计的稿子。荷兰的一个机构甚至使用一种算法,用 更简单的语言改写稿子,为儿童“量身定制”新闻报道。牛津大学的亚历山大∙芬达坦言,虽然这些系统的生 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虽然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新闻编辑室,但哈佛大学的约书亚·本 顿认为,专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 事——很难被机器掌握。 (摘编自《好新闻需要专业技艺机器人“记者”难取代“本尊”》) 3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小明”的核心是“写稿模块”,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某些最新技术,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B.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而机器人新闻是机器人做的新闻: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 C.机器人新闻普及速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在美国,机器人写稿比较普遍,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 果。 D.现在,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华盛顿邮报》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都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 的。 3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小明”是第二代新闻机器人,由两个机构联合研发,它不仅可以检索,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 气使用一些词语。 B.新闻机器人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录入数据,经过分析加工,然后将新闻元素代入其中,再制作 出特定模板,这样就能“写”出新闻。 C.记者写新闻是一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活技术,它要求记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在 此基础上写出优秀的报道。 D.如今,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为了应对这些残酷现实,“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 新闻编辑室越来越受欢迎。 38.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36.C 37.B 38.优点:发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不足:风格单调,新闻的人性比重低;不能自主纠正 错误,存在一定风险,不够精密;不能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 【解析】 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 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 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 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 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曲解文意,“超乎想象”错误,原文为“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错误,原文 为“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另外,“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出现在材料二,说的是机器人所写的 一些体育消息,不特指美国关于机器人的新闻。 故选 C。 3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 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 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 法。 B 项,弄错了先后顺序。结合“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在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 及新闻要素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 5W1H 代入其 中,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可知应为“制作出特定模板,再将新闻元素代入其中”。 故选 B。 3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 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优点 和不足之处可以结合“在奥运会开始后的 13 天内,共撰写了 457 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 和赛事报道,每天 30 篇以上。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 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出版商们 正在努力应对 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以及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的残酷现实”“记者的核心职责是从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中筛 选、掂量、分析、权衡、组织,写出 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报道。这是一门活技术,代代相传 到今天,经过百余 年的演化。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 在”“但这些风险并没有降低媒体机构对机器的热情。”“虽然这些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专 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将很 难被机器掌握”等内容概括得出。 【点睛】 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 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 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 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与口碑双双领跑。这档现象级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 锤万凿?《中国诗词大会》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从 2014 年 7 月开始筹划节目的激情满满,到 2014 年 12 月走访多个国学班看到很多孩子喜欢诗词的信心倍增,再到 2015 年春天样片拍摄失败,总导演颜芳 和她的团队经历了一个“左手和右手打架”的持续过程。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 进的因素。 “窗外雨潺潺,一点一滴全都打在了心上。”这是 2015 年 6 月颜芳发布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因为《中 国诗词大会》第 10 版方案又被推翻了。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就在颜芳被困惑萦绕的时候,对叶嘉莹、周笃文等大 家的走访令她茅塞顿开。“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诗词来源于生活,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 远。”颜芳感觉到,诗词就是古人的情感日记,节目应该紧紧围绕诗词本体做文章,带领全民重温那些学过 的古诗词,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她感觉“这回更靠谱了”。熟悉的陌生题,“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 百人选手团——“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这个“铁三角”有了答案,其他一切迎刃而解。 “古诗词在人们的心中是有种子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颜芳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大获好评的原 因: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 4 位点评嘉宾用当下的语汇深入诠释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 艺术表达”的舞台设定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简单而有悬念的赛制让观众可以瞬间切入、随时跟随,严格的 审看机制为节目高质量播出保驾护航,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的全媒体策略也可圈可点。除了在央视网播出,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扫描二维 码可以同步互动答题。此外,节目组还在微博话题、YY 语音互动、微信平台等方面开辟宣传渠道,进行多 屏互动全媒体整合营销。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定位,创新研发,做最好的自己。”展望未来,颜芳仍如当初般坚定。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 年 4 月 5 日) 材料二: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说:“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 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来提升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的到来,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衷创作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康震教授还介绍,诗词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件文学作品,一项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一个 很重要的时尚。“在唐代,一个人诗写得好,会被认为有文化有层次。这种时尚是文化的潮流,包含着一个 人的审美趣味,”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诗词在网络时代圈粉无数,是因为诗词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 的文化时尚。 “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怀疑,我们是否身处一个诗意的社会。但这种疑问的潜在意识是,我们渴望诗 意这就是一个走向诗意的过程。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觉醒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有了共识和行 动。现在大家都在看诗词大会,观众们都在背唐诗,这难道不正是诗意.社会的开始吗?”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7 年 2 月 14 日) 材料三: 今年“两会”上,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 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学子多读读古诗词,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 生活里去。他强调,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 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 获,传统文化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摘自光明网《国学热升温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从“近”到“进”?》,2017 年 4 月 25 日) 39.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词大会》推进之所以困难重重,从筹划节目时的激情满满,到样片拍摄失败,主要是因为严格 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 B.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 时尚有较大的关系。 C.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到传统生活里去,以得到知识的快 乐与精神收获。 D.三则材料都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且都或多或少认为人们心中有诗意,需要用恰当的方式 来激活。 4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背后故事的追溯与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完整,非常符合新闻真实、 准确的特点。 B.在一则新闻中,时效性和文学性强弱不一样:材料一时效性较强,而文学性较弱;材料二文学性较强, 而时效性较弱。 C.材料三中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相对于叙述事件本身,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加细腻和 真实。 D.三则材料来源于专业报纸或门户网站,都关注了古诗词,但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表达上各有考虑,读 起来感觉不大相同。 E.在《中国诗词大会》这一高口碑、高收视率节目的影响下,中华大地上必然会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从而提升人们的文化修养。 41.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 【答案】 39.A 40.AD 41.①多创造一些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②利用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并 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的契机。③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中,让年轻学子去读,获得-些知识与感悟。④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传统文化。 【解析】 3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主要是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不准确,原文是“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 碍节目推进的因素”。 故选 A。 40.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 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 B 项,“材料二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说法错误,材料二属于新闻通讯,其文学性较弱,而时效性较强。 C 项,转述和引用是实用类文本常用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文本内容更真实,说服力更强,但是难以叙述事件 本身,无法使文本内容更为细腻。 E 项,“中华大地上必然会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法太过绝对,于文无据。 故选 AD。 4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 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 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通读材料,可以确定该问答题区域在文章所给的三则材料中,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规则 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 4 位点评嘉宾用当下 的语汇深入诠释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舞台设定,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简单而 有悬念的赛制让观众可以瞬间切入、随时跟随,严格的审看机制为节目高质量播出保驾护航,这些共同成 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诗词在网络时代圈粉无数,是因为诗词 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怀疑,我们是否身处一个诗意的社会?但 这种疑问的潜在意识是,我们渴望诗意--这就是一个走向诗意的过程。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觉醒 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有了共识和行动”“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学子多读读古诗词, 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 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 修养”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括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 筛选信息答题步骤: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第二,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 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 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的占比继续提高。数字出版实现营 业收入 5720.85 亿元,对全行业营业收入的增长贡献率为 67.9%,提高 7.7 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与增长贡献 在新闻出版各产业类别中继续位居第一,已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网络动漫营业收入增长 250.7%,在线教育营业收入增长 39.4%,势头迅猛,增长速度在数字出版所属各类别中名列前茅。 2017 年数字教育出版的格局将初步显现,在线教育在垂直领域的模式顺利发展。出版业在教育领域转 型升级、融合发展渐趋深入,出版单位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核心,以技术和平台数据为支撑,以数字产品 为发力点,构筑完整的数字教育生态。出版单位以更加开放共融的心态,与技术公司、互联网公司、高等 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2016 年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及增长情况 产业类别 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 金额 (亿元) 比 重(%) 比重变 动(%) 增长 额(%) 增长速 度(%) 增长贡献率 (%) 图书出版 832.31 3.5 3 -0.27 9.76 1.19 0.50 期刊出版 193.70 0.8 2 -0.11 -7.29 -3.63 -0.38 报纸出版 578.50 2.4 5 -0.44 -47.65 -7.61 -2.46 音像制品出 版 27.51 0.1 2 0.00 1.26 4.80 0.06 电子出版物 出版 13.20 0.0 6 0.00 0.79 6.37 0.04 数字出版 5720.85 24. 24 3.90 117.0 0 29.91 67.89 印刷复制 12711.5 9 53. 87 -2.66 466.0 8 3.81 24.03 出版物发行 3426.61 14. 52 -0.41 192.6 0 5.96 9.93 出版物进出 口 91.52 0.3 9 0.00 7.32 8.69 0.38 (摘编自《2016-2017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材料二: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 2017 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获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截至 2016 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已达 16.73 亿。在该背景下, 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不少出版社的发力重点。 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持续增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并且数字阅读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庞大的数字内容消费市场正 在形成。 鉴于数字化的趋势,国家层面已在数字出版领域开始布局,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数字 出版纳入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更是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规划,设计了多个数字出 版工程项目,引导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 2017 年 5 月与财政部 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还启动了 20 家出版融合实验室,42 家新 闻出版业标准,部署更加全面、具体、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出版在给出版行业相关公司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表示,在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外部环境、观念、 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等,都会因储备不足而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互联网仍在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不断优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魏玉山认为,人 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出版流程,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在发行、印刷、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 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人工智能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 也提供了很多可能,比如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很多新技术和机器在这一行业 逐步得到应用。 (摘编自《数字出版产业累计用户规模超 16 亿》) 42.下列关于 2016 年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及增长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出版物出版总收入最少,数字出版比重变化最大,报纸出版总收入下滑最多。 B.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成为拉动新闻出版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C.数字出版增长快,在总收入比重、增长额、增长速度和增长贡献率等方面处于第一位。 D.报纸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中下降的板块,且降幅明显,它面临着来自数字出版的严峻挑战。 4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出版单位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技术和平台数据的利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来抓,会让数 字教育出版格局更阔大。 B.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用户规模已超过 16 亿,这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 习惯的改变。 C.《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为数字出版做了国家发展规划,设计了工程项目, 制定了行业标准。 D.为促进新闻出版业在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 进入新闻出版行业。 44.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42.C 43.A 44.①数字教育出版生态圈(新格局)逐步形成。②在线教育发展迅速。③数字阅读付费(知识付费)市 场加快发展。④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⑤跨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深入。 【分析】 4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 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C 项,“数字出版在总收入比重……处于第一位”说法不恰当,根据原文材料一图表可知,数字出版在总收人 比重低于印刷复制总收入比重。 故选 C。 43.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 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 项,“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错误,根据材料二第 一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可知选项前后内容颠倒。 C 项,“《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为数字出版做了国家发展规划,设计了工程 项目,制定了行业标准”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数字出版纳入了文 化、科技创新工程,更是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规划,设计了多个数字出版工程项目, 引导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可知,选项张冠李戴。 D 项,说法片面,“促进新闻出版业在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只是人工 智能进入新闻出版业所产生作用的一部分。 故选 A。 44.本题考查把握文本中心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文意概括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找到文章中论述此问题的 区位,然后筛选文中的句子作答,重点注意段首和段尾句。 此题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2017 年数字教育出版的格局将初步显现”可以概括出“数字教育出版生态圈(新 格局)逐步形成”;“在线教育营业收入增长 39.4%,势头迅猛,增长速度在数字出版所属各类别中名列前茅” 可知“在线教育发展迅速”;“我国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并且数字阅读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庞大的数字 内容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可知“数字阅读付费(知识付费)市场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也被纳 A 了文化、科 技创新工程,更是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规划,设计了多个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引导数 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可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重塑出版流程”。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