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6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基础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
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
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
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
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
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
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
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
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话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
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
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
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
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
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
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
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
猩猩的学习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
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
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
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
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
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
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哈得逊湾
的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
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这时,食物来源丰富了,北极熊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它们吃饱喝足了,就进
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畜的季节保持了
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
“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
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
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所有研究动物游戏行为的专家都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
深入的研究。
(摘编自《动物游戏之谜》)
1.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学习说”依据的一项是( )
A.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B.游戏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隐蔽能力和利用环境等的能力很有效。
C.“捉迷藏”和追逐游戏等能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
D.黑猩猩用棍子游戏的行为会使它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分析动物游戏之“谜”时,采用了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在具体论述时大量使用举例论证法。
B.在分析动物游戏之“谜”时,作者根据观点成立的可能性大小,依次列举了相关的四种科学假说。
C.四种假说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但前三种假说内容各自独立,“锻炼说”则是对“学习说”的补充。
D.四种科学假说都基于对动物游戏行为的观察而提出,遵从了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归纳的研究方法。
3.成年北极熊常常把一根棍子或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再
把它们衔上去。请根据选文的四种假说推测,成年北极熊玩这一游戏的目的可能性最小的会是哪一项( )
A.锻炼自己的速度、敏捷性和追捕猎物的能力。
B.在食物丰富的季节里也能保持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C.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技能”,以适应将来的生存需要。
D.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是动物天性的表现。
4.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能力,请简要概括本文动物游戏研究者具备哪些能力。
【答案】
1.A
2.B
3.C
4.①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②深度观察的能力;③归纳、演绎能力;(逻辑分析能力)④联想、想
象能力(合理假设,科学求证能力,或思维拓展能力)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是结论,不是“学习说”的依据。文
章最后一段,“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所以“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
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说”的结论,而不是“依据”。
故选 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 “作者根据观点成立的可能性大小,依次列举了相关的四种科学假说”错误,原文表述是“这几种假说,哪
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
己见,众说纷纭”,作者并没有按照可能性大小进行排序。
故选 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推理的能力。
A. 根据原文“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及题干所述,成年北极熊
的这种游戏行为有可能“锻炼它们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能“使它们能把
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故它们游戏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速度、
能力。
B. 根据原文“北极熊的夏季游戏妤像体育运动,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及题干所述,成年北极
熊的这种游戏行为有可能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对将来冬捕有好处,故它
们游戏的目的是保持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D. 根据原文“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及题干所述,成年北极熊的这种游戏行为
可能与生存毫无关系,而只是其天性的表现,进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故选 C。
4.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动物为什么
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动物学家们对动物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对
动物游戏进行研究的疑问,可见,要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
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
等”这些研究者无一例外都是在仔细观察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可见,进行科学研究,离不开仔细观察的能
力。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
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游戏正是这种自我
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
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和结论,可见,科学家们都是通过观察显现,找出原因,归纳结果,所以,科学研究
需要必要的归纳演绎的能力。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通过这些句子,
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研究,最后提出来的都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得出的结论和假说,所以,必要
的想象和联想,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通过以上,可以总结概括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
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
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
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
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
“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
点”既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又促进其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
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
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
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
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
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
“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
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
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
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
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
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
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
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
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出现于宋朝,到明朝发展成熟,其特征是综合、
直观、凝练。
B.“评点”关注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分析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来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
文化环境。
C.“评点体”的评论绝不脱离原作品,既能和原作品融为一体,又是对原作品的再创造,是使作品成为经典
的重要推动力。
D.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在视听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失去了用武之
地。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段将传统评点体和“弹幕”进行对比,指出“弹幕”发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B.第三段从两个方面论证评点者将会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影响,其中“金圣叹”“搬运工”二词十
分形象。
C.尾段从两个角度对“弹幕”这种新的评点形式可能的发展路径作了大胆的推测,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乐观
的预估。
D.全文用纵向的结构,介绍说明了“评点体”这种文艺评论形式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幕”之所以被称为“弹幕”,是因为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
幕上。
B.弹幕时代的一些“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深奥为通俗,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更容易
地欣赏作品。
C.所谓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优秀文
艺评论者。
D.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应该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文艺
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答案】
5.C
6.A
7.B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出现于宋朝”错误,原文是“始于唐,兴于宋”,可见应该出现于唐朝;“特征”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主
要特征”。
B.“同时通过……”以偏概全。根据原文“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
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可知“有时也通过
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错误,并不是所有的评点都是剖析作品的艺术特
色的同时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来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
D.“在视听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错误,文中说的是“似乎已失去用武之地”。
故选 C。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对比”错误,原文一、二段只是各自介绍,没有对比;“指出‘弹幕’发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
体性”错误,传统评点也有主体性,所以不是“发掘”了主体性。
故选 A。
7.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偷换对象。“作品”应为“文艺评论”,负责将“文艺评论”化深奥为通俗。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汲取分不开。《韩愈传》记载了
他自幼苦学的情形。他在《进学解》中也谈到了自己为学之勤奋:“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
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非常注重对经典的研读,把学习、研究经典作为求道、治学的
基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对这些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他知识架构的基础。
在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深刻体会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立的批判能力之后,韩愈进一步泛
览百家,这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学养更加深厚,为他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他以儒家经典著作为思想依托,以渊博的
四部学问为基础,常常以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他的学习充满主动性,“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
者必钧其玄”,提要、钩玄的过程其实就是概括、提炼、思考、领会的过程。他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
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
程,其一系列读书札记,如《读荀》《读墨子》等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如《读苟》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
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韩愈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抉择,这种挑战。来自佛
老二教,特别是来自异域的佛教。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
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与孟尚书书》中,
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式微、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深刻的忧虑和不平。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
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
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提出儒学的道统以与佛教新禅宗“教外别传”的统绪相抗衡;实践上,他逆
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他以势大力雄的横制颓波,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
在文学方面,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清代刘熙载则说他“实集八代之成”,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吸
收了前代作家在立意、构思、表达上的元素,呈现出来的却是有着韩愈特色的雄文,其《进学解》《毛颖传》
等皆如此。
(摘编自《光明日报》)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他对传统文化的深人汲取是密不可分的。
B.韩愈自幼苦学经典,泛览百家,这决定了他能够进行文化创新和批判性地看待传统文化。
C.在韩愈的时代,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新的选择,官家的信仰与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有所不同。
D.韩愈《原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了佛老二教对当时社会的危害,他反对官方宣扬佛教。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了韩愈所选择的路径对中国后期的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所做的努力。
B.文章前两段阐述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方式:深入汲取传统文化,体会、把握其精神,并批判性接受。
C.在传统文化面对佛老二教挑战时,韩愈对儒学有贡献,作者引经据典证明没有韩愈就没有儒学的发展。
D.在文学方面,韩愈能借鉴前人又能写出自己的特色来。从他人的评价可以看出韩愈对传统文化的巨大贡
献。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非常注重对经典的研读,他把儒家经典作为思想依托,对其进行学习与研究,这奠定了他知识架构
的基础。
B.韩愈对古代著作如《论语》等都做过校勘、注释、疏解,因为他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概括、思考、领会的
过程。
C.韩愈在《读荀》和《读墨子》中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说明他在研读百家思想时更推崇荀、墨学说。
D.韩愈注重融汇贯通传统文化的精神,将其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故能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
新。
【答案】
8.B
9.C
10.A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韩愈自幼苦学经典,泛览百家,这决定了他能够……”错误,曲解文意。这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关信
息第一段“对这些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他知识架构的基础。在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深刻体会
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立的批判能力之后,韩愈进一步泛览百家,这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学养更
加深厚,为他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故选 B。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作者引经据典证明没有韩愈就没有儒学的发展”错误,作者引经据典是证明韩愈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所做
的努力,而不能理解为没有韩愈就没有儒学的发展。
故选 C。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为他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概括、思考、领会的过程”错误,强加因果。对《论语》等做注解,与他认
为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这说明他在研读百家思想时更推崇荀、墨学说”错误,曲解文意,原文重在阐述韩愈比较吸收的读书理念,
并不能表明韩愈更推崇荀、墨学说。
D.“故能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新”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化创新”,
而不是“进行超越时代的创新”,不能解读为“以儒学的道统抗衡佛教新禅宗”。
故选 A。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
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
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
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
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
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
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
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
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
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
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
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
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
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
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
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
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
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
之望,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强调指
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铺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
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
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
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
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
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
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
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
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
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
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
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1.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古诗不仅抒写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
铺排场景,生发议论,因此,唐人古诗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经过不断变化和拓展后的唐人古诗更具艺术性。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 2 段中,作者从诗歌的表现范围和音节两方面比较了汉魏和唐人的古诗,认同了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
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的观点。
B.对“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一分论点,作者主要是引用杜甫的五言、七言古体诗为例
来进行证明的。
C.本文第 3 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诗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
D.第 2 段后半部分引述李攀龙、王士禛等人的言论观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
和内容的异同。
13.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表现范围有较大的开拓,这就促使古
诗体的特长得到发挥。
B.古体诗的形式上有四言、五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但与五言、七言的绝句、律
诗有别。
C.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经与以往古体有所
不同。
【答案】
11.B
12.D
13.C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 项,“因此,唐人古诗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只是说“一般说来,较之魏
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
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
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题干选项推论错误。
C 项,“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表述错误,文中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
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
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是错误的。
D 项,“更具艺术性”表述错误,该信息在文中没有依据。
故选 B。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证和论据的能力。
D 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表述错误,从文中来看,引用的诗论
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
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故选 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 项,“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
点”表述错误,“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
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
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
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
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
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
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
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
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
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
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
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14.下列关于“演习说”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幼年黑猩猩用牙齿嚼烂树叶汲取手掌中的水。
B.动物们利用追逐、躲藏、搏斗等行为来熟悉未来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C.成年黑猩猩在干旱季节用嚼烂的树叶取树洞中的水解渴。
D.“演习说”似乎并不符合生物世界的一条普遍规律,即尽可能节省能量。
15.下列有关“自娱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娱说”认为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如河马喜欢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
B.“自娱说”认为游戏行为不管是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都同样需要,并且与智能程度密切相关。
C.“自娱说”认为北极渡鸦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从雪坡上滑下是为了“自我娱乐”。
D.人类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紧张的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这种自得其乐的天性最强。
16.下列不属于“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的一项是
A.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B.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C.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D.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答案】
14.C
15.A
16.D
【分析】
1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可以从文章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文意概括的题目,答
题时主要围绕题干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然后分点作答。
C 项,“成年黑猩猩在干旱季节用嚼烂的树叶取树洞中的水解渴”错,“演习说”仅限于幼小动物,文中说“对
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故选 C。
1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常用
排除法。
A 项,“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说法太绝对,应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故选 A。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仅是解说“自我娱乐”,并不是对“演习说”否定的论据。
故选 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
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
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
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
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
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在
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那么,中国小说到底有哪些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西方小说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结构的完整
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
种潜在的结构,例如明清小说中的“四季结构”,或者说“季节的转换”。以《红楼梦》为例,“四季”具有对应
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如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一部《红楼
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可以说,“四季”的结
构方式是中国小说对小说结构的独特贡献,深具启发意义。而“四季”之类的结构方式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
的“非叙事性”,常常描写“无事之事”。再加上大量抒情诗的运用,构成了与西方小说传统的标准大异其趣的
景观。
另外,注重人物的语言,重视说话人的“声口”,以语言来表现人,甚至用来表现故事,是中国小说的又
一个优秀传统。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
大的关注。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
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
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胡适赞美《海上花列传》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
杰作”,认为它的长处在于“语言的传神,描写的细致,同每一故事的自然的发展……”。其中,“语言的传神”
是胡适认定这部作品为杰作的重要依据。
当然,小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小说传统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化。老舍、张爱玲、沈从文等现代
作家融合中国小说传统与西方叙事经验的写作,已经成为中国小说传统的一部分。传统需要更新、生长与
创造,传统正是在与创新错综复杂、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时,才得以延续。正如老舍所说:“旧文化的不
死,全仗着新文化的输入。”
中国小说传统,应该得到不断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唯有继承发扬自身的传统,才有可能产
生世界性的优秀小说作品。正如昆德拉所说:“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它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
个历史。”
(摘编自《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
1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有些中国小说偏离了中国小说优秀传统,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
B.中西方小说都注重叙述故事,但中国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有自身独特的传统。
C.《红楼梦》中的“非叙事性”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的“四季”结构方式。
D.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既继承了中国小说传统,又丰富了中国小说传统。
1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的背景为前提,引出了论证话题。
B.文章在对比论证手法之外,还大量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C.文章从“叙事传统”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小说有别于西方小说的独特传统。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中西小说传统的区别,紧接着论证继承发扬中国小说传统的重要意义。
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传统差异很大,体现在叙事结构之外还具有一种潜在的结构。
B.中国小说都有一显一隐的独特的“四季”叙事结构,这是中国小说对小说结构的独特贡献。
C.被胡适认定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的《海上花列传》的最大长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非常传神。
D.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固然值得借鉴,但“注重人物的语言”等中国小说传统也应继承发扬。
【答案】
17.C
18.D
19.D
【分析】
1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关于原文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
的差别。
C 项,“《红楼梦》中的‘非叙事性’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的‘四季’结构方式”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四季’
之类的结构方式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的‘非叙事性’”,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C。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
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分析了中西小说传统的区别,紧接着论证继承发扬中国小说传统的重要意义”错误,文章在分析
了区别之后,文章倒数第二段指出“小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选项遗漏了这一段的内容。
故选 D。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
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不仅体现在“在叙事结构之外还具有一种潜在的结构”,还有“而‘四季’之类的……‘非叙事性’,常常描
写‘无事之事’。再加上大量抒情诗的运用”;
B 项,“都有”错误,原文说的是“明清小说中的‘四季结构’”;
C 项,“最大长处”错,“语言的传神,描写的细致,同每一故事的自然的发展……”是并列关系,且文中只是
说“‘语言的传神’是胡适认定这部作品为杰作的重要依据”,无“最大长处”之意。
故选 D。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
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
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你 40 岁时,没有 4000 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
教授在微博上对他的研究生提出了要求,并声称“对于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
引来了众多网友,包括不少知名人士的围观、激辩。以“财”量“才”是理性的激励,还是道德的缺失?这再度
成了热议话题。
一、微博交锋
@吴喜高: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那大学你还要上吗?
@董藩:不上大学更是失败。
@卜颖飞:还好我父亲不这么说!
@董藩: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狡兔 2032:人生如果只为了钱,那就不需要读书了。
@董藩: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境随心变 2053490893:能当上你的学生却达不到你的要求。你觉得是老师的耻辱还是学生的耻辱?
@董藩:都是耻辱。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您的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董藩: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E 线短评:师道本无价,标价就掉价。
董教授此言很真实,也很刺眼。细品此话,“传道受业解惑”之师道有些变味了。
二、网络调查
你能挣到 4000 万吗?高学历的贫穷是否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昨日,在 8 万多名网友参与的一项调查中,超过 70%的网友不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的观点,近 80%的网友不认为“40 岁没有 4000 万”就是失败,因为“努力奋斗过就好”。
“4000 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在无数研
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此言不犯众怒才怪。
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要挨骂,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
代都是不被认同的。不是穷人仇富,而是大家见不惯有人嫌贫。
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安门广场上竖起的孔子青铜
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见过。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多地流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
(有删改)
20.董藩说:“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1.文中提到北师大校训和孔子雕像,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22.通过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分条作答(至少答出三条)。
【答案】
20.不同意。①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②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一样。③金钱不
是万能的。④金钱与幸福有相通之处,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21.表明老师应该努力做好学问,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不能把“财”作为衡量一个
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教育是民族的根本,老师激励学生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
22.①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不能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②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唯
一标准。③教师对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引导作用。④知识是无价的,应该重视文化教育。⑤知识是创造财富
的重要条件。⑥努力奋斗过就好。(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
20.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
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
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显然是不同意
他的观点的,幸福观应该是什么?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在幸福问题上的特殊
表现,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生活的价值目标不同,幸福观也就不同。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并不是
拥有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一个人是否幸福,要的是看他是否为人民,为社会,不是为金钱。所以金钱
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
21.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一般文章首段作
用有交代故事的开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中间段落作用是承上启下。
结尾段落点明主旨。最后一段“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
安门广场上竖起的孔子青铜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见过。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多地流到学生身上,
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思是老师应该努力做好学问,有充足的知识和品格
来教导学生;要努力树立自己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世人做个好的典范,成为社会中的楷模。孔子
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
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
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目的就是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
值观。
2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
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追求财富是应该的,
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要挨骂,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不被认同的。不是
穷人仇富,而是大家见不惯有人嫌贫”,即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不能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大
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即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
多地流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即教师对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引导作用;“人生如果只为了钱,
那就不需要读书了”,即知识是无价的,应该重视文化教育。
【点睛】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
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
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
手人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
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
究之中?由子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的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
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
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
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
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
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
鱼和爱因斯埋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
点我不理解。
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
馆。在那里,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
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漫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
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2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研究之中?”由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童年
时的作者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孩子。
B.“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从作者身上我们
看到了他的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C.“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企图”在这里是贬词
褒用,体现了爱因斯坦敢于追求、探究的精神。
D.“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能”说明这只是作者
的推测,“某种”也是一种假设的情况。作者用词的准确体现了科学家的严谨精神。
2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第二件事”是指“我”对爱因斯坦未完成事业的向往。
B.“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这句话说明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贡献巨大,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情。
C.“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创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一秘密”是指
“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D.“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中,“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
指反物质的新型物质。
25.结合全文,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成作者最终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道路的人是爱因斯坦,是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着的探索精神
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促使作者这样做的。
B.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其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多维空间都是充满了想象力的超凡理论。
C.高中阶段时作者就意识到,研究统一场论应有“原子对撞机”,通过它能找到“反物质”。
D.作者以他成长的切身体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只要从小自觉地培养想象力、好奇心、乐趣等,
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答案】
23.A
24.D
25.D
【解析】
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作者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孩子”说法错误,“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
么……研究之中?”可以看出童年时的作者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这也正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选 A。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指反物质的新型物质”说法错误,由第三段第一句可知,“不久,我就知道
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是指“统一场论”。
故选 D。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只要从小自觉地培养想象力、好奇心、乐趣等,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说法错误,“只要……
就……”说法绝对,应该用“只有……才……”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精神拒绝狭隘的
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用的,但是想象力是
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教育在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时应起这样的作用:促
进对构成职业基础的各种专业原则做富于想象力的思考,这样,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的学徒训
练期时,他们已经锻炼了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即把具体事实与普递原理相结合。”“一所大学是充满
想象力的,否则它便什么也不是。”这种想象力不仅需要自由而且需要闲眼,需要摆脱杂念和功利心的束缚,
想象力不是一件可以出售的商品,正因为这样,怀特海强调:不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
理大学,即使是大学中的商学院也是如此。想象力的敌人就是急功近利。所以我一再呼呼大学里的生活应
该是一种优雅的,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这种
状态类似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做梦:他说他经常“坐着或者躺着,什么事也不做”“在我看来,谁若是每天
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导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现在我们讲“中国梦”,如果每个
中国人的梦就是发财梦、做官梦、明星梦,那么,每个中国人的梦加在一起的那个中国梦肯定不是美梦而
是噩梦。
哲学家罗素也反对工业时代的那种功利主义教育,他说:“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功利主义的,人类的进
步将不会持久,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无私的研究来充实,这种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只是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
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
罗素认为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并不是对一切知识都是正确的”,“因为托马斯·布朗爵士曾想弄
清楚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海妖究竟唱的什么歌,然而即使他确实搞清楚了,那也不能帮助他从一个地方
长官提升为国家的高级行政长官”。学习研究,都应该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在罗素看来,现代大学精神的
危机就是实用主义,“无论在哪里,知识渐渐不被人们看作是自身有益的东西,或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
慈胸怀的工具,而是被看作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而已”。
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
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楚。爱因斯坦说:“如果青年通过体操和走路
训练了他的脱肉和体力的耐劳性,那么,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 思想的训练也是一样的道理。“学校
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即便对技术学校
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
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职业知识放在首位。”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说出这样的
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摘编自陶东风《什么是大学精神》,有改动)
2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反对大学仅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为教育目的,拒绝狭隘的功利主
义。
B.罗素反对工业时代的功利主义教育,因为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认为知识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
界。
C.怀特海主张大学必须充满想象力,若急功近利,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
职业基础。
D.爱因斯坦认为大学要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反对搞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
2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举想象力看似无用而实际上是一切有用之物灵魂的例子,来证明“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的
观点。
B.第二、三段引述罗素的话,侧重阐明带着功利主义研究知识的实用主义的危害,同时指出学习研究应是
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C.第四段,爱因斯坦用青年人训练耐劳性的事例来对比论证对大学生要重视人文通识教育,而不必忙于搞
各种专业训练的道理。
D.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什么是大学精神,引述怀特海、罗素、爱因斯坦等人的观点,阐明大学不应
奉行实用主义。
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识不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更应是对人自身有益的东西,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胸怀的工具。
B.纯粹的理论,虽然在实际中可能永无实用之可能,但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有了价值。
C.对大学不能像商学院一样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以免挫伤学生们的想象力。
D.大学应让学生们优雅地生活,有时间静下来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不能让他们仅忙于功利的研究。
【答案】
26.A
27.C
28.C
【解析】
26.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
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
微的差别。
B 项,张冠李戴,“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认为知识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错误,由原文“哲学家
罗素也反对工业时代的那种功利主义教育,他说:‘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功利主义的,人类的进步将不会持
久,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无私的研究来充实,这种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可知,选项把
罗素的观点说成了功利主义教育的观点。
C 项,“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职业基础”曲解文意,由原文“这种想象力不
仅需要自由而且需要闲眼,需要摆脱杂念和功利心的束缚,想象力不是一件可以出售的商品,正因为这样,
怀特海强调:不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大学,即使是大学中的商学院也是如此。想象
力的敌人就是急功近利”可知,应该是就不能“锻炼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
D 项,断章取义,“反对搞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错误,由原文“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爱因斯坦认
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
步亦趋地追时楚”可知,原文并不是反对搞专业训练,只是反对“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
种专业训练”。
故选 A。
27.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
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对比论证”错,应是类比论证。
故选 C。
2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
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
细心和耐心。
C 项,“对大学不能像商学院一样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错误,由原文“怀特海强调:不
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大学,即使是大学中的商学院也是如此”可知,应是对“大学中的
商学院”也不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而不是对“大学”不能像“商学院一样”用管理普通
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
故选 C。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
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
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
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
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
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学形式,必须具有艺术的终极属性,即诗性,必须立足于现实且对现实进行艺
术化和文学化处理,而不能直接描摹现实,过度的绝对的“写实”,过分注重“故事性”,则会使其沦为平庸.
唯有“艺术的真实”,才能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魅力,才能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诗意当下一
些作品过分注重对于真实的开掘和叙写,偏执地沉溺于故事性追求,而缺乏或者,略将其提纯为艺术的手
段和能力,以至于使作品几近于新闻、纪实等体式,在迎合了大众猎艳猎奇阅读心理的同时,却丧失了其
原本应有的文学蕴涵和诗性品格,另外,现今某些小说创作者似乎过度热衷于书写“恶”与“丑”,而忽略了对
于“美”的发掘,小说并非不可以写“恶”与“丑”,但写的目的应是反衬出“美”,而且要注意限度和分寸,过度
的书写甚或是带着欣赏的眼光、陶醉的心态去表现“恶”和“丑”,只会使人心生厌恶,从中更不可能感悟到“美”
和“诗意”,这显然有悖于文学的审美追求和目的。
还有必要重视小说的语言,语言能力始终是一位小说创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语言水平也始终是
标示小说水准的首要特征,而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也许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但
在创作小说时,由于过分注重故事性,则往往忽视或者漠视语言,这就造成了一些作品语言水准的低下,
准确性欠佳、冗长、粗鄙、直露的语言在小说文本中大行其道。语言应该是小说的本体,而不是可有可无
的附加物。小说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实现,小说诗性的呈现,要借助于语言,语言水平的低下,就是作品文
学性和艺术性的低下,容易造成诗性的缺失,小说创作者们应该秉持汪曾祺那样的“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理
念来进行小说创作,重视炼字造句,重视叙述语言风格的选取,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力求“每一个宇、每一
句话的无可替代性”。此外,还应充分重视汉语作为表意语言和非形态语言的特点,谨慎过度使用“欧化”句
法,而应从古代文言文中汲取营养,在简约和内蕴上下足功夫,方能彰显出汉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特有魅
力,使语言更具诗意,从而整体提升作品的诗性.唯其如此,方能从语言层面上为诗性的建构增加一枚沉重
的砝码。
最后,姜注重意象的营构,“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出彩的因
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创作者应谊“窥意象而运斤”。其实,意象并非为诗歌所专属,它广泛存留于
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能营构出鲜活的意象,必然能够增强其诗性魅力,从而焕发出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意象应该成为小说内容和意旨的聚合体与浓缩体,它涵盖、表征、提炼小说文本的终极诉求,一
个鲜活的意象能够产生恒久的诗意和震撼力,能够在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让读者时时品味——正如“交叉
小径的花园”之于博尔赫斯,“边城”之于沈从文,“晚饭花”之于汪曾祺,“野地”之于张炜……带给读者的诗
意感受和审美冲击力是何其强烈而持久,凡此诗性十足的小说作品,似乎皆离不开一个鲜活而成功的意象。
这昭示出意象的营构对于小说诗性建构的重要性。当代小说创作者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在自己的作品中
苦心经营意象,因为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抽象的统一体.如果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不仅能够
增强作品的诗性,承载更广阔的思想蕴涵,而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旨,同时也能够生发出事
半功倍的审美效应。
(节选自仕永波《小说亟特提升诗性品质》)
2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但在包作小说时,却往往忽视或者
漠视语言。
B.过分注重“故事性”和绝对的“写实”会使小说平庸且缺乏诗意,唯有“艺术的真实”才能使读者感受到作品
浓郁的诗意。
C.小说必须要有诗性。小说不能直接地描摹现实,而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和文学化处理。
D.小说创作者过度书写“恶”与“丑”,忽略了对于“美”的发掘,就背离了文学的审美追求和目的,使读者心
生厌恶。
3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当下一些作品过分注重真实的现象来论证文学应有蕴涵和诗性品格。
B.文章用一些作者创作小说时过分注重故事性来论证必须要重视小说的语言。
C.文章引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言论来论证意象在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
D.沈从文、汪曾祺、张炜的事例是用来论证鮮活的意象能产生恒久的诗意和震撼力。
3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出彩的因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
认为古代的创作者都“窥意象面运斤”。
B.意象不为诗歌所专属,它广泛存留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能营构出鲜活的意象,则必然能够
增强小说的诗性魅力,从而使小说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当代小说创作者要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增强作品的诗性,否则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D.意象应该成为小说内容和意旨的聚合体与浓缩体,它涵盖、表征、提炼小说文本的终极诉求,也能够在
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
【答案】
29.A
30.C
31.B
【分析】
2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
A 项,“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而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也许
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选项删除了“也许”。
故选 A。
30.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
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
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中,
C 项,“来论证意象在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最后,姜注重意象的营构,“意象”是中国
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出彩的因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创作者应谊“窥
意象而运斤”。其实,意象并非为诗歌所专属,它广泛存留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能营构出鲜活
的意象,必然能够增强其诗性魅力,从而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知,作者引用《文心雕龙》是论证诗
歌创作因意象而出彩。
故选 C。
3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
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A 项,“古代的创作者都”范围不当,根据原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创作者应谊‘窥意象而运斤’”可知,
原文的观点只是说“创作者应该”。
C 项,“否则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篡改了作者观点,根据原文“如果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不仅能
够增强作品的诗性,承载更广阔的思想蕴涵,而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旨,同时也能够生发出
事半功倍的审美效应”可知,运用意象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并不是没有意象就不可以。
D 项,原文是“一个鲜活的意象能够产生恒久的诗意和震撼力,能够在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而不是所有的
意象。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
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
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
的不是给别人听,而是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
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
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学有吟诵,其他国家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
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
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
而是象形文字。组成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
个字一停顿,中国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言诗发
展出七言诗。
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
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是读
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绝”出来?
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
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
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是就作者还是就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
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
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调子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
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
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
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
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要认真对待,又
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
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适得其反。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3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
作品的内容和情意。
B.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诗人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熟于吟诵后,诗人的
诗会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
C.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稳定;当时代、语音
等条件发生变化,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
D.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吟诵的快慢,但是
吟诵音调的高低要一致。
3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吟诵的概念、目的、基础
做了具体的论述。
B.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吟诵对于
诗歌创作的作用。
C.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做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的感受,吟诵的传
承不可急功近利。
D.文章围绕“吟诵”,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紧
凑,论证严密。
3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有利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
情意有了了解,也使读者更容易把握读诵的节奏平仄。
B.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吟诵
也是如此。
C.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可以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
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
D.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对
于这一工作,我们既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
【答案】
32.B
33.D
34.A
【分析】
32.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错。结合文本内容“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
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分析,选项缺少“真正”这一词语的限制,“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
情意”表述绝对。
C.“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错。原文是“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
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容易丢失”不是“就会丢失”,选项说“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是曲解
原文,表意错误。
D.“吟诵音调的高低要一致”错。原文是“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
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
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
故选 B。
3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分析错误,从全文看是,大致讲的是吟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是逐
层深入。
故选 D。
3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使读者更容易把握读诵的节奏平仄”错误,结合文本内容
“……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
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分析可知,“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使读者更容易把握读诵的节
奏平仄”是吟诵的基础而不是结果。
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持久、含蓄的相思,以及永续的乡愁,
是江南不变的芬芳。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到后来,以男女、友朋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
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
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江南意识其实并不是产生于江南本身,而是产生于北方中原文化南移的过程中。江南意识的产生过程,
首先是南方认同北方、学习北方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中国”即
中原,这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自觉。政治认同再进一步即为文化认同。诗经学中的雅音,即华夏中原之正声,
就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表现之一。秦汉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中原意识,而且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高度
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这时还几乎谈不上什么江南文化与江南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
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大批士人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
稳固。但彼时江南心灵是崇尚北方中原文化的,几乎完全没有自己文化的自觉。陈寅恪认为当时北朝汉人
有“认庙不认神”的正统观念: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其实南朝
人也如此。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也大多以恢复中原为志,从南朝大量涉及北伐的诗歌来看,表面上他们似乎
是文化的正统,其实他们是被赶出了家园的异乡人,他们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端在中原。
从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上来看,淝水之战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大关键。江南文化中心与文化认同的产生,
实为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的历史过程。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中国南方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
战略时间。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得以从容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中,从而使新文化的成果生根开花。
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发源于洛阳而以侨民为代表,是被带到江南的文
化,也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祖籍河南,是谢家的第三代侨民,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但她
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
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
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
文化认同的同时,可以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强势的政治认同。江南士人一方面高度欣赏与玩味文采、文
章等新的创意;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内心深处的大汉情结,即对于中原故土或隐或显的深深怀想。江南认
同是一种文化趣味、时代新潮,是对文明新意的认同;而大汉情结则是乡关之思、家国之痛,是对生命之
根的认同。一方面崇尚新潮文化,一方面不忘本土故乡,正是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因而,江南认同虽
强调突出的是文化,却必然具有文化的政治性,具有精神形态的话语权。
(摘编自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
3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认同是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历代相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底蕴实质是家国之爱。
B.中原认同和江南认同同属地域认同,产生时间虽有先后,却一样都包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
C.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在汉朝时达到顶峰,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有了江南意
识。
D.在中国南方,随着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国早期的中原认同也逐渐转化为江南认同,为后来的江南意
识所替换。
3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内涵、产生、特征等角度对江南认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B.文章先指出江南认同的底蕴是家国之爱,随后按时间顺序明确了这种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
C.作者举谢道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原文化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中,并最终生根开花的事实。
D.文章先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介绍中原意识,故后文分析江南意识兼有文化、政治特性便其来有自,合情
合理。
3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初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多以恢复中原为志,说明他们崇尚的是北方中原文化,江南还少有自己文化的自
觉。
B.面对北方政治军事压力的不断侵迫,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给江南带来了自信,推动了江南意识的
产生。
C.南方人长期向南迁的北方人进行文化学习,逐渐生成了江南意识,使得江南文化免除了排他性。
D.流亡江南的士人身上,崇尚新潮文化和不忘本土故乡并行不悖,两者同存一体,这是他们矛盾身份的自
我正当化。
【答案】
35.B
36.C
37.B
【分析】
3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江南认同是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历代相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错。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国文
学……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可知选项混淆了“江南认同”和“江南意象”这两个概念。
C.“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在汉朝时达到顶峰”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只是说“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
高度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有了江南意识”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说“江南意识其实……南移的过
程中”,原文第四段说“淝水之战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大关键”,可知江南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
中并未明确提及产生时间。
D.“转化为”“为后来的江南意识所替换”错,根据原文第六段内容,可知江南认同和大汉情结(对中原故土
的怀想)是并行不悖的。
故选 B。
3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是为了证明中原文化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中,并最终生根开花的事实”错,根据第五段“所谓江南文化,
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发源于洛阳而以侨民为代表,是被带到江南的文化,也是中原移民文
化。如谢道韫……”,证明的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原移民文化。
故选 C。
3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给江南带来了自信”错,根据第四段“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中国南
方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战略时间”可知,淝水之战带来的不是自信,而是战略时间。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
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
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
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
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房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
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
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
危机。
(节选自鲁迅《拿来主义》)
38.“鱼翅”“鸦片”“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39.请简述“拿来主义”的含义,并分析“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分别指什么。
【答案】
38.“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精华”和“糟粕”并存的文化;“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腐
朽淫靡的东西。
39.“拿来主义”的含义是“占有”(拿来)、“挑选”和创新。“大宅子”指文化遗产。“孱头”指闭关自守。“昏蛋”
指盲目排外。“废物”指崇洋媚外。
【分析】
38.
本题考查鉴赏杂文的写作手法。
这道题重点考查判断文中重要词语的比喻义。作者在文中多处用比喻,形象的表达了对文化的认识。回答
此题要联系喻体自己的价值使之与文化联系即可。
文章在强调了对待文化遗产必须“拿来”“占有”之后,继续设喻进一步论述必须“挑选”。“鱼翅”比喻文化遗产
中的精华部分,要把它“吃掉”;“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要化害为利;“烟枪”、“烟
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要“毁掉”(只留少许送博物馆)。三类比喻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阐述得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综上分析:“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精华”和“糟粕”并存的文化;“姨太太”比喻文化遗
产中腐朽淫靡的东西。
39.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阅读全文可知,批判了三种态度,最后指出要用新的观点来对待。
把中外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那么,怎么办呢?”作者先正面提出“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强调“拿
来”要果敢,要坚决,不要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把怯于
借鉴,害怕污染,不敢占有的逃避主义者说成是“孱头”;把割断历史,盲目排斥,标榜清白,反对继承占有
的虚无主义说成是“昏蛋”;把顶礼膜拜、全盘继承的右倾复古主义者比作是“废物”。设喻之新颖风趣,讽刺
之深刻犀利,说理之明白畅晓,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综上分析:“大宅子”指文化遗产。作者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一是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
避主义、闭关自守),这类人是“孱头”;二是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盲目排外),这类人
是“昏蛋”;三是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崇洋媚外),这类人是“废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
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注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
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
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
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
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
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
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
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
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
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
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
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
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画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40.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做法。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41.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画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全都不被当时词坛的人接受。
42.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
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答案】
40.D
41.D
42.B
【分析】
40.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项,“李清照并不反感”错误,从第四段中“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一句可看出,李清照是反感“俗
词”的。
故选 D。
41.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项,“但全都不被当时词坛的人接受”错误,原文第 4 段末句提到“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
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李清照重视词音乐性的主张,应该可以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故选 D。
42.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 项,原文第三段说“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并没有得出“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结论。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拿来与送来
林默涵
近来,很有些人把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等做辩
护。其实,这是对“拿来主义”的误解。
“拿来”是与“送来”相对称的。自从帝国主义者发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以后,首先送来的就是鸦片烟,
其数量逐年增加,结果不但捞走了大量银两,而且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面黧肌瘦的“大烟鬼”。这使得清朝政府
中一些较有识见的官吏,也担心这样下去,“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
徐),不得不起来抵制鸦片输入了。然而,帝国主义者硬是要“送来”,并且用枪炮迫使你非接受不可,这就
是有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止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一次香港被占领,第二次圆明园被烧了。
除了最先送来的英国的鸦片外,接着还“送来”了许多东西: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好莱坞
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就使清醒的人们,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鲁迅先生说,这是
因为那些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他提倡“拿来主义”。
“拿来”是“要运用脑髓”,根据我们的需要,“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既不是盲目地乱拿,更不是被迫
接受人家“送来”的东西。这就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拿来是有辨别,有选择的,他举了一个例子:
比方一个穷青年,由于某种原因得到一所大宅子,对宅子里的东西就要区别对待,看见有营养的东西,可
以拿来吃掉;看见鸦片当然不必丢进毛厕,可以送到药房去供治病之用,但如果欣欣然地自己也躺下来大
吸剩下的鸦片,那就是废物了。
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
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是极端有害的。在今天,我们更要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四化”建设
之用,但不能把资本主义社会没落腐朽的文化思想,也当作奇货搬进来。我们要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沉着,
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才能从复杂纷繁的外国文化艺术中,汲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实行鲁
迅所主张的“拿来主义”。
现在,还有没有“送来”的东西呢?还是有的。比如,淫秽书刊和黄色录像带之类,就是别人极力要“送
来”的,其毒害程度不亚于鸦片烟。虽然送来者不敢像过去那样明目张胆,并且强迫你接受了。但若浑浑噩
噩,不加以抵制、清除,一任其流入、泛滥,甚至竟然自己伸手去拿,这种人就真真是十足的废物了。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季羡林
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我们中国人确实从西方国家拿来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
我们也拿来了不少的糟粕。
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
务。我的根据何在呢?
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尽人皆知的,兀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是细微的发明,
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大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玛扎海里的
《丝绸之路》。
然而,日往月来,星移斗转,西方兴起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遍及全世界。最
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靠坚船利炮,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任务。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靠暂时的科技
优势,今天制裁这个国家,明天惩罚那个国家,其劣根性至今没有丝毫改变。
现在屈指算来,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是,仍
然有许多精华,他们没有拿走。比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眼前全世界大声疾呼
的环保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
另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这些东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别是西方,却偏不来拿。怎么办呢?你不来拿,我们就送去。
我们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汉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汉语是“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和
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因此,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
此外,汉语本身还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我在工作中发现: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
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汉语之功可谓大矣。
说来说去,一句话: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我们首先要送出去的就
是汉语言文字。
(选自《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有删改)
培优训练
43.(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拿来与送来》中的基本观点和鲁迅“拿来主义”的主张是一致的,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拿来与送来》末段中提到的“淫秽书刊和黄色录像带之类”是“送来”的东西的具体化,作者把它们同鸦
片烟相比,突出了其危害性。
C.《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中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D.《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中,作者指出奉行“送去主义”只有学术意义,对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不会起到
任何作用。
44.(思维发展与提升)《拿来与送来》和《拿来主义》在批判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45.(思维发展与提升)《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中,作者主张“送去主义”的根据是什么?。和《拿来主义》
中的“送去主义”有何不同?
【答案】
43.D
44.不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主要批判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并在否定种种错误的做法后,在这个基
础上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而本文主要批判的是“送来”的危害,并对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主张做了进
一步解释。
原因:写作背景和目的不同:《拿来主义》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
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主
张“全盘否定”;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魯迅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
倡“拿来主义”。而根据《拿来与送来》开头一段,可以知道,作者的矛头指向的是社会上那些把鲁迅先生所
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做法做辩护的人。
45.根据:①西方人拿走了我们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成为他们掠夺、征服、控制世界的武器,我们现
在要送去中国精神文明中的伦理纲常,用“和”文化影响西方。
②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积极作用,在环保方面济西方之穷。
③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④汉语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
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
不同:季羡林主张的“送去主义”是指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鲁迅
先生批判的“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媚外卖国的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
成亡国灭种。
【分析】
4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 项,“只有学术意义,对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不会起到任何作用”错误,由原文“说来说去,一句话:我们要
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可知,是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送去文化,对
于消除民族间的隔阂与对立,促进世界的和平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故选 D。
4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主要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在“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反复比照之下,引出“拿来主
义”。一味的“送去”,则有可能走上卖国之路。一味的接受“送来”,则意味着甘心接受文化的经济的侵略。“送
去”与“送来”不行,“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而本文主要批判的是“送来”的危害,除了最
先送来的英国的鸦片外,接着还“送来”了许多东西: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
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并对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主张做了进一步解释。
原因:鲁迅写作这篇文章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极为黑暗、斗争极为复杂的时期。1931 年“九一八”事
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加深了对我国的侵略,而当时中央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以全部力量投入了“围
剿”红军的反革命军事行动。他们一方面不断对日妥协;一方面为在文化上实行专制统治而大力推行“尊孔读
经”和“新生活运动”。对外妥协投降,实际上就是把包括国土在内的祖宗留下的遗产拱手让人;“尊孔读经”
和“新生活运动”核心就是宣扬封建道德。这二者又有内在的联系,更深层的意义且不说,即以日本帝国主义
为达侵略目的也大肆鼓吹“王道乐土”,说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恢复孔子之教”,就可见一斑。这就表明,
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我国进步的文化是采取拒绝即“关门”的态度,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面前则一方面将
自己的宝贵财产呈献上去,另一面又听任人家的“赐予”和影响。在当时的形势下,鲁迅写了许多杂文,直接
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包括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和反动当局卖国投降,更在文化战线上积极作战,对许许
多多具体事情(具体的人、事、作品、思想及种种问题)作出了及时的反应。
由原文“近来,很有些人把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等
做辩护。其实,这是对‘拿来主义’的误解”可知,《拿来与送来》的作者把矛头指向的是社会上那些把鲁迅先
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做法做辩护的人。
4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根据:由原文“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尽人皆知的,兀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是细
微的发明,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大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
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可知,西方人拿走了我们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成为他们掠夺、征服、控制世
界的武器,我们现在要送去中国精神文明中的伦理纲常,用“和”文化影响西方。由原文“眼前全世界大声疾
呼的环保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
可知,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积极作用,在环保方面济西方之穷。由原文“另
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可知,改革开放,
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由原文“此外,汉语本身还具备
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我在工作中发现: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
的劳动,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汉语之功可谓大矣”可知,汉语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汉语
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
不同:由原文“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
国际主义义务”可知,季羡林主张的“送去主义”是指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
义义务;而鲁迅先生批判的“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媚外卖国的行径,“进步”是反语,“活人代替了古
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用此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
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的确可以从其与政治的关系中来进行读解。但
这样的读解一旦过了适当的度,就会割裂其内在的意义关系,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东西。“鲁迅”的意义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其启蒙的意义。这是由鲁迅前期小说的启蒙主义性质决定的,但更是出于
反思和克服极“左”路线所造成的人格扭曲、思想异化的严重后果的历史需要。通过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评价,
突出其批判封建蒙昧主义文化的本来意义,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为思想解放开辟道路。这实际上意味着鲁迅
研究已经成了打破现代迷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的历史进程。
人们对鲁迅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甚至是尖锐对立的,但“鲁学”始终占据着显学的位置。这种情
形到 21 世纪初,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鲁迅从政治的符码、文化的符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人们可以更
真切地深入他的内心,去体味他在历史最黑暗的时刻,在面对无路可走的绝望时,心里如何挣扎,如何反抗这绝
望,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喜爱和崇敬鲁迅的读者,可以从记录他心路历程的作品中吸取精神力量
去追求光明和真理,哪怕要经历鲁迅式的艰难也罢。这样的“鲁迅”就成了一座人格的丰碑。
(选自陈国恩《“鲁迅”的意义及当下价值》,有删改)
46.结合全文,说明人们对鲁迅作品的读解经历了哪些阶段。
47.20 世纪 80 年代“鲁迅”的意义回归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46.①侧重政治,实用主义阶段;②20 世纪 80 年代,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启蒙意义;③21 世纪初,关注活生生的
作者本人。
47.①时代反思的历史需要;②鲁迅早期小说具有启蒙主义性质;③读者基于打破迷信和推动思想解放的重新
评价。
【分析】
4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的确可以从其与政治的关系中来进行读解”可知,人们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处于侧重政治,实用主义阶
段。由原文“‘鲁迅’的意义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其启蒙的意义”可知,20 世纪 80 年
代,人们对鲁迅作品的解读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启蒙意义。由原文“这种情形到 21 世纪初,发生了微妙而
重要的变化。鲁迅从政治的符码、文化的符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可知,21 世纪初,人们对鲁迅作品的解
读关注活生生的作者本人。作答时要分点,尽量运用原文中的词语。
4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但更是出于反思和克服极‘左’路线所造成的人格扭曲、思想异化的严重后果的历史需要”可知,20 世
纪 80 年代“鲁迅”的意义回归的原因是时代反思的历史需要。由原文“‘鲁迅’的意义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重
新回归‘五四’,强调其启蒙的意义”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鲁迅”的意义回归的原因是鲁迅早期小说具有启蒙
主义性质。由原文“通过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评价,突出其批判封建蒙昧主义文化的本来意义,提倡独立思考
的精神,为思想解放开辟道路”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鲁迅”的意义回归的原因是读者基于打破迷信和推动
思想解放的重新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人的“国粹病”
廖保平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爱好者的声讨对象。今年 7 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
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
是国粹么?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
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
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以前,洋人还不大
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
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
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
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
的《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
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
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
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
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
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
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
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
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只是因为变脸被视为“国粹”,就让问题变得复杂并充满火药味。
B.作者认为真正的“国粹”和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相联系,值得维护甚至保卫。
C.国粹派是在对待中外文化交流问题上,采取闭关主义、保守主义,抱残守缺,极力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
人。
D.那些盲目反对国粹外流的人,一定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并产生了误解。
4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曾金贵“破解川剧变脸秘密”和收洋徒弟,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引起下文对国粹病
的评析。
B.文章批驳国粹派抱残守缺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倡导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推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
文化艺术交流。
C.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D.“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50.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国粹病”患者的表现是誓死捍卫国粹,已经到了非理性的程度。
B.曾金贵认为,变脸只是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根本与“国粹”毫无关系,
这体现出他开放的“国粹观”。
C.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作者认为,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
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
D.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对曾金贵的做法,我们不要妄加指责,否则会陷
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答案】
48.D
49.A
50.A
【分析】
48.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D 项,“一定”过于绝对,原文“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说的是“大概”。
故选 D。
49.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A 项,“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错误,这里是把“国粹病”当批驳的靶子。
故选 A。
5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 项,“根本与‘国粹’毫无关系”太绝对,原文是说“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这体
现出他开放的‘国粹观’”说法也不正确,曾金贵的观点只是就变脸而言。
C 项,“作者认为”有误,从文中“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看,这不是作者的观点。
D 项,“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语意过重,原文“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
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的重要性。
故选 A。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
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
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
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
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
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
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
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
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
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
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
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
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
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
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
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
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
“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
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
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
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
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
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
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
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
危机。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
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
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拿来主义》)
5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送去主义”是近代中国继“闭关主义”之后实行的另一种对外政策,过去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
去主义”。
B.送去主义者先是送古董,送画,后是准备送活人,其本质是为了促进中外文艺的交流,而结果却成了卖
国媚外的行为。
C.一味送去不仅会让当时的中国像尼采一样发疯,还会贻害子孙,丧失尊严,丧失主权,只好向别人讨一
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D.把“抛给”冠冕地说成“送来”,这是接受者的自我慰藉,自我粉饰,其实质和“抛给”一致,都具有轻蔑和
侮辱的意味。
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拿来主义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的方法,阐述了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方
式。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B.第⑧段中,文章以一个穷青年意外获得一所大宅子后的三种不同处理方法为例,批判了“孱头”“昏蛋”“废
物”等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C.文章论述破立结合,①至⑦段立中有破,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⑧至⑩段破中有立,对“拿来主
义”作正面、直接、具体的阐述。
D.第⑩段重申“拿来主义”的主张,并对拿来主义者提出要求,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有鉴别地对待文化遗产,
实行“拿来主义”对建设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性。
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对外开放,不实行“拿来主义”,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
B.只要拿来主义者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就一定能创造出新文艺。
C.全盘否定或者肯定中外文化遗产,都不利于创造新时期我们民族的新文化。
D.失去“运用眼光,自己来拿”的要旨,“拿来主义”就不能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答案】
51.D
52.D
53.B
【分析】
5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
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 项,“过去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错误,“必然导致”强加因果。
B 项,“……其本质是为了促进中外文艺的交流”错误,因为“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C 项,“一味送去不仅会让当时的中国像尼采一样发疯”错误,第三段“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可知中国不会像尼采一样发疯。
故选 D。
5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本文围绕拿来主义这一中心论点”成为,“ 拿来主义”是论题。论题,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论文中
要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发表的观点、看法、主张。前者是确立论文的“疆界”,后者是树
什么“旗帜”。论点是对论题的答复,论题是对论点的限定。
B 项,“文章以一个穷青年意外获得一所大宅子后的三种不同处理方法为例”错误,“一个穷青年意外获得一
所大宅子”是比喻论证,不是举例论证。
C 项,“①至⑦段立中有破”“⑧至⑩段破中有立”错误,两句位置颠倒。应该是“①至⑦段破中有立”“⑧至⑩
段立中有破”。
故选 D。
53.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
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
案。
B 项,“只要拿来主义者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就一定”错误,只要……就……逻辑错误,原文是“首
先这个人沉着,勇猛,不自私,有辨别”。
故选 B。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
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
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
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
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
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该深谙乐理。
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往往自己作谱,自己填词。如姜夔的自度曲十七
首,歌谱与歌词皆出自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一人独自作谱作词的究属少数。大多数
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现成流行的乐谱填词,或者是一人作谱,一人填词,进行合作。如宋叶梦得《避
暑录话》说:“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又如《碧鸡漫志·卷二》说:“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
解(曲),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
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像这样歌谱与歌词分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不在少数。如《玉梅令》,姜
夔《玉梅令》词序说:“石湖(范成大的号)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又如《明月逐人来》,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说:“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
但是也有先作了词然后再配以乐谱的。如姜夔《长亭怨慢》词序说:“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
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他的自度曲可能好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又如《鱼游春水》一词,《能改
斋漫录》说:“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
府撰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不过这种先作词后作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按谱填词,往往会
为了迁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声调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圆满地表
达出来。所以《碧鸡漫志·卷一》说:“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先作词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
束,如意表达。但这必须是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谐
美的歌谱。
杨守斋《作词五要》说:“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能依句者已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二。词若
歌韵不协,奚取焉?”张炎在《词源》中也感叹道:“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正合前说,所以望望然而
去之。”因为宋代词人并不都是通晓音律的,能够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的并不多。一般词人作词,本来并
不要求合乐歌唱,所以往往不协律腔。他们大都只是选取前人的作品为范例,依其字句声韵填之。他们把
词诗律化了,只按照词的诗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来填词,这已不是原来按谱填词的意义了。
(摘自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有删改)
54.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一般是先有乐谱再填作歌词,不过也有先作了歌词再配上乐谱的情况。
B.更多的词人因为音乐知识贫乏,只能根据现成的乐谱填词,或找能作谱的人合作,自己填词。
C.能够独自作谱作词的词人并不多,因为这既要求词人通晓音乐,能独自创调制谱,还要会填词。
D.按谱填词,因在语言上受句法和声调的限制,不如先作词后作谱更便于如意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柳永与教坊乐工的合作,一词一谱,相得益彰,使其作品盛传于世,这也是柳永名声大噪的缘由之一。
B.周邦彦与江南某氏“有瓜葛”,周邦彦常常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频频为新谱作新词,因而词集中新调新谱
更多。
C.范成大自创新曲《玉梅令》,但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只好请姜夔出手相助,为其新谱填词。
D.吴曾所记《明月逐人来》词由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也是宋词中歌谱与歌词分别出于二人之手的范
例。
5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就可以先作词,再配上谐美的歌谱。
B.填词讲究歌韵和谐,即曲谱与文字语句协调,但真正能做到乐谱与词句合拍的少,能依谱用字的更是少
之又少。
C.好多词人谈及音律望而却步。若不能通晓音律,文学功底再好,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也是难于登天
的事。
D.一般词人作词,并不要求合乐歌唱,往往不协律腔,仅依前人作品的字句声韵仿作,事实上已经把词诗
律化了。
【答案】
54.B
55.C
56.A
【解析】
5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
B 项,“更多的词人因为音乐知识贫乏”错误,原文第二段为“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曲”“大多数词人只是
根据前代或当代流行的现成乐谱填词”,并没有说是因为“音乐知识匮乏”,且文中说的是“只是”,选项变成“只
能”。
故选 B。
5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C 项,“范成大……但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故选 C。
5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原文第二段为“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就往往自己作谱,自己填词”、
“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像这样歌谱
与歌词分别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不在少数”,由此词人能作曲或者能和作曲家密切配合,是先作词后配
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且原文“按谱填词,往往会为了迁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
声调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圆满地表达出来……先作词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
表达”是说这样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并不意味着这样就能创造出传世经典。
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冲突频繁,会盟宴飨频繁,成了
春秋最基本的特色。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 240 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一部《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
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夫礼,所以整民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
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
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是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
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事实上,会盟宴飨中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在会盟宴飨中,
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了最佳选择。
会盟宴飨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
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
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侯,高厚只好落荒而逃。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穆子
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竟茫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聘问,鲁人赋《蓼萧》以示友好与
祝福,他毫无反应。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
对。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憾终生,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
学礼。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
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
为立身之本,以求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究《诗》礼;连
当时的戎狄也加入此列。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原初的意义或寻求圣人的微言,而是将《诗》认
作与“礼”有诸多联系的圣典。《左传》几乎是把《诗》作为“礼经”来用的,其所有的引《诗》段落似乎或多
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礼”成了《诗》的第一生命。所有赋《诗》引《诗》者,无一不是精通礼仪者。
总之,会盟宴飨,促成了赋《诗》引《诗》的热潮;礼治思潮,促成了以“礼”为核心的诗歌解释系统的
形成以及士君子以诗礼立身的原则。在春秋会盟宴飨的外交大平台上,诗与“礼”绾结,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
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57.下列关于“诗礼风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代,一面是战火狼烟,一面是“诗礼风流”。《诗》礼是时代的风尚,也是士君子的法宝,还是列
国公卿生活的组成部分。
B.“诗礼风流”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在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出现与频繁的会盟宴飨有
重要关系。
C.《诗》礼可使行为变得文雅,甚至连骂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用《诗》礼包装之后,也显得温柔雅洁,
不失风流本色。
D.会盟宴飨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平台,各国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诗礼交锋”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
解决了冲突。
5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周与春秋,虽同重一个“礼”字,但西周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春秋时人则把礼当作了分量沉重的
典则。
B.礼治思潮的高涨,与会盟宴飨时的赋《诗》引《诗》的风气的盛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不是偶然巧
合。
C.高厚、庆封、宋华定因为在会盟宴飨中不懂赋《诗》之意成了世人的笑谈,从侧面说明了世人对《诗》
礼的推崇。
D.春秋时代对《诗》礼的研究,不是为了探寻《诗》的原意或从诗中寻求圣人的微言大义,而是为了应对
当下的政治形势。
5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以“礼”作为主要的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礼”是治国、治民、治家的有效方式,甚至认为“礼”的重
要性可与天地相比。
B.春秋时代,士君子如果对《诗》礼了如指掌,出使四方就能应对自如,否则就会洋相百出,孟僖子就是
典型的例子。
C.“诗礼风流”的背后是你争我斗,列国都想在会盟宴飨中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
自己的目的。
D.春秋各国曾经掀起研究《诗》礼的热潮,在这场《诗》礼盛宴中,有的国家是主动加入的,也有不少国
家是被迫卷入的。
【答案】
57.D
58.C
59.B
【分析】
57.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
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
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D 项,“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冲突”夸大其词。原文相关内容是“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层温情
脉脉的面纱”,并没有说“解决了冲突”。
故选 D。
58.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
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C 项,以偏概全,高厚成为世人的笑谈是因为“歌诗与舞不相配”。
故选 C。
59.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
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
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B 项,“如果……就……”不成立,“了如指掌”属必要条件;孟僖子“洋相百出”属无中生有。
故选 B。
【点睛】
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
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
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
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
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
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