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7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提升训练】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的《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 13 世纪。直到 17 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艾
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麦德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
阳有关的人。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所偏转。地磁层时地球周围的一个
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
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地磁层的外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顶层,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
顶形状像漏斗,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
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
面 80 千米-300 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
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情性气体,电子在其中跑来跑去,撞到气
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
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极光也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
不同的气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常来说,在 200 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
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 100 千米-200 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
的颜色。电离状态的氮则会发出蓝光,中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 11
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在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些行星
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木星和土星这两颗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
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记录在案的极光
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微弱且持续时间短暂。挪威天体物理学家布菜克表示,“北极光发生
在离地表 80 千米以上的空间,那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1911 年,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同伴约翰森在
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出去之后告诉同伴,他呼气时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
个人也出去尝试了一下,同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的时候
听到过。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就消失了。
2012 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 70 米的高空,而北极光则出现
在地面以上约 120 千来的地方。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是如何出现的。至令,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撞现象。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而最早记录
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并向两极
沉降,在沉降中与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 80 千米-300 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光形成一个椭圆的环形
区域,被称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
微弱且持续时间短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地球周围有一道被称为天然
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在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让电子在其中与它们碰撞,
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面 80 千米-300 千米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碰撞到相同的气体分子,
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翰森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
烈极光时所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颗行星的极光可能比地球上
的极光更明亮,更绚烂。
B.观察极光不光要选择最佳地点,还要选择恰当的时间,极光一般遵循太阳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
年份才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C.布莱克认为“噼啪”声不是极光发出的声音。因为在离地表 80 千米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
地面。
D.尽管很早就有国家记录极光和科学家们研究极光,但是直到现在,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极
光的碰撞、极光的声音等。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
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错误,原文第五段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可知极光可能
会发出声音,也可能不会发出声音,把未然的说成已然的。
故选 D。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
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依据文意,
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
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 项,“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错误,原文第三段“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原文没有
说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于文无据。
故选 B。
3.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
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
会,要死抠字眼。
C 项“因为在离地表 80 千米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地面”错误,原文“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表 80
千米以上的空间,那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可知应该是“声
音很难传到地面上”,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C。
【点睛】
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
思路。
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
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
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
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
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
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
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
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1945 年高中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但他发现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
灵手不巧”的他。沉静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倾心于理科,他喜欢并选修了理论物理,并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
学院物理系。
1951 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极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
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1962 年,在原子核理论中创立了集体运动模型的丹麦诺贝尔物理学类得主 A·玻尔亲自邀请他去哥本哈
根,于敏婉谢。与同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大多数同仁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于敏那时不曾迈
出国门一步,他对此有些许遗憾。“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
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
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1960 年 12 月,我国做出部署,由核武器研究院集中攻关,突破原子弹,同时,原子能研究所先行一步
对氢弹做理论探索。
1961 年 1 月 12 日,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有些不解。他内向沉默,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喜欢搞应用研究,自认为不
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
时期。
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他忘不了少年时代的
那个关于“盖世英雄”的信念。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式器是一种保障
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
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1960 年到 1965 年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
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写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 年 9 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
出的 J501 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 10 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做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
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
弹理论方案。
氢弹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1966 年 12 月 28 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动。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
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脱
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
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选自《光明日报》2015 年 1 月 10 日,有删节)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高中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原因是强调动手
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他更倾心于理科,喜欢并选修了理论物理。
B.A·玻尔亲自邀请于敏去哥本哈根,于敏婉谢,留在国内。原因是于敏对祖国的热爱,他要为祖国做贡献。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于敏带领“轻核理论组”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
料燃烧的应用问题;率领研究人员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D.于敏积极领导参加了氢弹原理试验工作,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
值模拟计算;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自己要成为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荡寇平虏,重振河山。半个世纪
后,他真的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B.研究生毕业后的于敏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
于是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开创性。
C.于敏说:“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话语中有些许遗憾,因为他认为“土专家”不足
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
D.1966 年 12 月 28 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
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6.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取得
了巨大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声望。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做支撑,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
【答案】
4.D
5.A
6.①有执着的信念:从小坚信总会有盖世英雄出现,后来自己成为“盖世英雄”。②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改
变;在北京大学从工学院电机系转至理学院物理系。③热爱祖国:婉谢玻尔的邀请,根据需要由基础理论
研究转为应用研究。④刻苦钻研:利用假期用空出的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⑤追求圆满:
在试验现场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满意。⑥谦虚:尽
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并不接受。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
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同
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
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D 项,“于敏积极领导参加了氢弹原理试验工作”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同年 10 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
员做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
氢弹理论方案”“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可见,应为先“提出了……形成
了……”,再进行原理试验。
故选 D。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的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
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此题要求选出“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自己要成为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尽管
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选项说成“自
己要成为盖世英雄”,张冠李戴。
故选 A。
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谈谈,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做支撑。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要求探
究传主的美好品质。要针对题干从文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到依据加以分析即可。探究的题目一般
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根据句子出现的地方,概括传主的某
些品质;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不能脱离文本范围,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应该结合实例分析,有理有据。
第一,“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
场,但他相信……”,从原文的表述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有坚定的信念;
第二,“他喜欢并选修了理论物理,并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从原文的表述可以看出,他对自
己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1962 年,在原子核理论中创立了集体运动模型的开麦诺贝尔物理学类得主 A·玻尔亲自邀请他去哥
本哈根,于敏婉谢”,从原文表述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
第四,“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从原文表述来看,他不求功名,黙黙
奉献;
第五,“1965 年 9 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
空出的 J501 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从原文表述可以看出,他刻苦努力;
第六,“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从原文表述来看,他追求圆满;
第七,“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从原文表述来
看,他为人谦虚。
【点睛】
做此类题,一般要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
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
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方法归纳: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②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
述。③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④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
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
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
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
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
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
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
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
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
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
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7.下列关于“演习说”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幼年黑猩猩用牙齿嚼烂树叶汲取手掌中的水。
B.动物们利用追逐、躲藏、搏斗等行为来熟悉未来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C.成年黑猩猩在千旱季节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
D.“演习说”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
8.下列有关“自娱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娱说”认为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如河马喜欢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
B.“自娱说”认为游戏行为不管是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都同样需要,并且与智力程度密切相关。
C.“自娱说”认为北极渡鸦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从雪坡上滑下是为了“自我娱乐”。
D.人类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紧张的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这种自得其乐的天性最强。
9.下列不属于“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的一项是( )
A.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B.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C.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D.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答案】
7.C
8.A
9.D
【解析】
7.此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
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
物本质属性的核心。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颠倒错位(颠倒因果)、改变范围、张冠李戴、以
偏概全。
C 项错误,由“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
种‘技能’”可知,“演习说”仅限于幼小动物,而成年动物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故选 C。
8.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中重要概念在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
然后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理解,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本
提要求选出“有关‘自娱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项, “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说法太绝对,原
文是“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故选 A。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
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
心和耐心。
D 项, 由题干“否定‘演习说’的论据”来分析,D 项仅是解说“自我娱乐”,没有涉及对“演习说”的否定。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
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
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
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
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
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
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对于成
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
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
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
天性一样。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
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而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
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的学习
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去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
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
棍子。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
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
注意到,西伯利亚源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
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
北极熊在冬季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这时,
食物来源丰富了,它们不必为猎食整天奔波。它们吃饱喝足,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等。夏季游
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
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
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
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英国动物生态学家罗伯特•亨德指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
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游戏行为有点像体育运动,有点
像演戏,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
令人捉摸不透。专家们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编自自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
10.下面所列举的动物游戏假说和对应证明动物行为,正确的一项是
A.“演习说”:在干旱季节,成年黑猩猩用嚼烂的树叶帮助幼年黑猩猩从掌中汲水。
B.“自娱说”:在北极的冰雪陡坡上,北极渡鸦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滑下。
C.“学习说”:卡那里群岛上的黑猩猩会用棍子赶鸭子,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
D.“锻炼说”:哈德逊湾的北极熊在冬季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需辛苦地捕捉食物。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可能节省能量”是生物世界的一条普遍规律,而动物们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无明确目的的游戏活动,这
看起来与此规律是相悖的。
B.有研究者认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游戏行为能使得动物提前熟悉未来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和
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C.“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重要形式,且这种天性与动物的智力、进化程
度成正相关关系。
D.对于“动物游戏之谜”,虽然研究者们给出了多种假说,但因为动物游戏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所以这一
谜题的谜底难以真正解开。
12.对于“动物游戏之谜”,作者得出了哪些结论?请结合文本末段简要概括。
【答案】
10.B
11.D
12.①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创造性、想象力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研究者们提出
的这些假说也“难以圆满解释”;②动物的游戏行为无目的无结果,即兴发生,复杂多变,以至于要给这种游
戏行为下确切定义也很不容易;③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人类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分析】
10.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
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
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面所列举的动物游戏假说和对应证明动物行为,正确的一项”。
A 项,“帮助幼年黑猩猩从掌中汲水”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
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C 项,曲解文意,错在“卡那里群岛上的黑猩猩会用棍子赶鸭子”这个地方,原文是“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
它们就会用棍子去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是互相赶来赶去,
像赶鸭子一样,而不是真正去赶鸭子。
D 项,“北极熊在冬季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需辛苦地捕捉食物”不是在“锻炼”,而是真正的捕食艰辛,夏季
北极熊的“体育运动”才符合“锻炼说”的假说。
故选 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
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
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D 项,“所以这一谜题的谜底难以真正解开”的说法不当,原文是“专家们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
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而不是“难以真正解开”。
故选 D。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
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末段简要概括:对于“动物游戏
之谜”,作者得出了哪些结论?从最后一段中“研究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
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等语句可概括出:动物的游戏行为复杂多变,不是
人类的种种假说能涵盖的,而且这些解说也难以圆满解释很多问题。从“动物生态学家罗伯特•亨德指出,动
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这句话概括出:游
戏行为如此复杂,想下个定义都非常不易;从“专家们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
入的研究”这句话可以概括出:要真正解开动物游戏之谜,尚需不断深入研究。
【点睛】
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
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
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
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
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
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
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
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
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
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
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
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
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
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
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
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
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
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拿来主义”。
B.“抛给”与“抛来”有着本质的不同:“抛给”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同“抛来”是有目的的,定会
有附加条件。
C.在文中“送去”的是古董和艺术家,这是一种媚态;“送来”的是残羹冷炙,让“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
发生了恐怖”,所以“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而不要“送来”。
D.节选部分若重揭露“送去”的本质和“送来”的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要“拿来”,而且要“运
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4.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15.结合上下文,说说“抛给”“送来”“拿来”的本质是什么。
16.综观上面选段,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采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拿来主义”主张有什么作用?
【答案】
13.B
14.这一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
15.“抛给”犹如嗟来之食,那意味着轻蔑侮辱;“送来”是接受者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饰,表面上颇体面,实
际上并非如此;“拿来”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
16.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
章了。作用:“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分析】
13.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
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
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理解错误,“抛来”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而“抛给”是有目的的,定会有附加条件。“来”只
表示方向,“给”才有针对性。
故选 B。
14.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
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
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
首先找到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看看这句话前后都写了什么。结合“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可
知,此段是在批判“送去主义”;然后举了例子,“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
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现在回
到句子上来,先抓关键词,“进步”,理解“活人代替了古董”,如此崇洋媚外,算“进步”吗?当然不算,因此
可知这是“反语”;那么鲁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活人代替了古董”,这是崇洋媚外愈演愈烈的表现,
鲁迅先生借此在讽刺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据此整理出句子的含义。
1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
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
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
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先看“抛给”“送来”。选文第三段以尼采类比,警告那些靠“送”巴结洋人的崇洋媚外的家伙,不要让后世子孙
只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然后作者说“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
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子孙们磕头贺喜,人家“抛给”我们“一点残羹冷炙”,可见这“抛给”
的本质是嗟来之食,是带有侮辱性质的。而“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为什么要说的“冠冕”?当然
是为了面子好看些,看起来好像人家“给”了东西,颇有体面,实际上人家根本瞧不起我们,“送来”的说法只
不过是我们自己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饰。
再看“拿来”。选文第六段说“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这正是
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送来”主动权在对方,人家给什么我们就得接着什么,而“拿来”
则主动权在我们,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拿什么不拿什么,因此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拿”确实是需要有脑子有眼光,挑选出最适合我们的东西。
16.本题考查对文本论证结构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给文本划分段落层
次,抓住总领句、总结句、观点句等总结层意,在此基础上分析文本论证结构的特点。
选段的中心论点是“拿来主义”,但是第一段却先提出一个“闭关主义”,一个“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
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
是‘送去主义’了”,接着列举“送去主义”的种种表现,表达对崇洋媚外行文为的讽刺和愤慨;然后分析“送去
主义”的弊端和结果,那就是我们的后世子孙“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
羹冷炙做奖赏”;然后提出“抛来”“抛给”“送来”几个概念,引导读者体会其本质;接着才提出“‘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并解释了“送来”和“拿来”的不同,提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
来拿”的中心论点。由此可见,作者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是“破”,这些是为“拿来主义”的“立”
做铺垫的,这叫先破后立,破中有立。
作用:“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形成对比,既然“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都不行,当然只能“拿
来主义”了,这样写使得论点的提出无懈可击,颇有说服力。
【点睛】
句子含意题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1.审题
做句子含意题前要审清以下几点:
①位置特点(文首、文中、文尾,段首、段中、段尾)。②相邻句。③句内关键词语。④句内结构层次(单句、
复句等)。⑤句子表达特点(有无用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
2.答题
句子含意题答题没有固定模式。一般说来,先说表层含意,再说深层含意;先说句内含意,再说句外含意;
先说关键词语的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
另外,针对不同的句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答法。如较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抽象化;
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还原化;结构复杂的长句切分成几层,分层解说。
还有,答题点可与句子结构、层次对应起来,如是并列、递进关系,应写出两个要点;如是偏正关系,千
万不要丢掉“偏”的要点。
在对句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时,有时句子中包含着的情感要点不能忽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曹禺传(节选)
田本相
关于《雷雨》的写作,曹禺曾回答过不少人的访问,也曾写过不少文章。他曾把一篇未发表的手稿寄
给我“作为纪念”,手稿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创作《雷雨》的过程:
写《雷雨》,大约从我 19 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就动了这个心思。我已经演了几年话剧,同时改编戏,
导演戏,也接触过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虽然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一些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但我
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闷起来。我不知怎样往前迈
出艰难的步子。我开始日夜摸索,醒着和梦着,像是眺望时有时无的幻影。好长的时光啊!猛孤丁地眼前
居然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棵葱绿的嫩芽——我要写戏。
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
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使我流下痛心的眼泪。我写了许多种人物的
小传,其数量远不止《雷雨》中的八个人。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到了 1932 年,
我在清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部戏才有了一个比较成形的样子。
曹禺在写出《雷雨》时才 23 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阶段,而他却拿
出了这样一部杰出的作品,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而是
一个情感十分敏感的人。他把一些人看成是“魔鬼”,把一些人看成是“不幸者”,这些人激起他的愤怒,勾起
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压抑的愤懑情绪在他的心中激荡着,积累着,灼热着他的情绪,加剧着他的不
安。他不是那种念了什么小说写法、剧作写法之类的书,在那里刻意编织故事的写匠;也不是有着什么明
确的匡正社会,扶救人心的目的,和有着高度自觉创作使命的人。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
“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
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
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
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雷雨)序》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字,曹禺处处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但又处处写着他
是怎样创作的。这可以说是他第一次这样含糊而又明确地写出他的创作宣言,宣布着他的创作纲领。在这
里没有一条创作的法则,也没有明确的理论语言,但创作的精髓却深刻地被他把握着,感受着,创作的规
律也在其中蕴藏着。坦诚而率真、生动而朴实地写出了他创作的甘苦,创作的动机、创作的灵感,创作的
过程;其他如人物的塑造、借鉴和创造。形象的思维,人物的配置,剧情的调整,戏剧的情景,艺术的分
寸感,等等,都被他天才般地感受到了,连他的不可理喻的“原始的情绪”“蛮性的遗留”“神秘的吸引”,以及
对宇宙的憧憬,都道出了他创作的真相。但是,《〈雷雨〉序》贯穿的一个主要点,是这样一句话:“写《雷
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是情感的汹涌的流推动他创作,是情感的潮水伴随着人物和场景的诞生,
是情感酿成“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是情感酿成戏剧中的氛围和情境。不论曹禺称
它为情感、情绪也好,或者称它为“野蛮的情绪”“原始的情绪”也好,都是他在创作中所强烈感受到的。他曾
这样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的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便是我性情中燠热的氛围。
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帮助“外界”揭开蒙在曹禺及《雷雨》上的神秘面纱。
B.曹禺愤怒一些“魔鬼”,同情一些“不幸者”,这些情绪推动他要发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C.《《雷雨)序》道出《雷雨》创作的真相,那就是曹禺天才般地感受到了创作的精髓和创作的规律。
D.蘩漪这个形象深厚丰满,性格特异,故作者说“像蘩漪这样的典型,应当是属于曹禺的”。
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直接引用曹禺的手稿和序言,表现了天才的曹禺和天才的作品《雷雨》的创作过程,使得文章更真
实可感。叙述中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曹禺。
B.曹禺演话剧,改编戏,导演戏,接触中外好戏;个人的敏感和生活境遇,创作经验;观察社会,思考人
生:这些是曹禺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
C.“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说明曹禺仅仅是为了创作而
创作,并不想表现大的社会主题。
D.文章是《曹禺传》的选段,选取了曹禺创作《雷雨》的过程这一横断面,但我们却能感受到作为作家的
曹禺创作的艰辛和经历的精神上的迷茫。
19.曹禺创作《雷雨》历经大约 5 年的“痛苦折磨”。请用摘要原文,编写要点提纲的方式列出他在这段时间
内的情感历程。
【答案】
17.D
18.C
19.①19 岁前,演话剧、改编戏、导演戏、接触中外好戏,无法排遣内心的“干亢燠闷”。②大约 19 岁时,
经过长时间的日夜摸索,萌生“我要写戏”的念头。③19 岁至 23 岁,愤怒,同情、痛心促使曹禺创作出《雷
雨》。
【分析】
17.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
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
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D 项,“蘩漪这个形象深厚丰满,性格特异,故作者说‘像蘩漪这样的典型,应当是属于曹禺的’”无中生有,
文中没有这样的表述。
故选 D。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
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
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 项,“为了创作而创作,并不想表现大的社会主题”错,原文第四段主要是说曹禺敏感地分辨出“魔鬼”“不
幸者”,从而引发他的情绪,推动他的创作。他不是刻意编织故事的写匠,也不是有明确的匡正社会、扶救
人心的目的和高度自觉创作使命的人。
故选 C。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
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
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
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写《雷雨》,大约从我 19 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就动了这个心思。我已经演了几年话剧,同时改编戏,
导演戏,也接触过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虽然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一些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但我
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闷起来”“猛孤丁地眼前居然从
石岩缝里生出一棵葱绿的嫩芽——我要写戏”“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到了 1932
年,我在清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部戏才有了一个比较成形的样子”“曹禺在写出《雷雨》时才 23 岁”“他
把一些人看成是‘魔鬼’,把一些人看成是‘不幸者’,这些人激起他的愤怒,勾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
压抑的愤懑情绪在他的心中激荡着,积累着,灼热着他的情绪,加剧着他的不安”等分析,主要从 19 岁前,
大约 19 岁时,19 岁至 23 岁等角度分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