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6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提升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唐诗的特色谈起
林庚
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这里所谓的“今诗”指的是明诗。明代以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专意模仿唐诗,但模
仿是陈陈相因没有生气的,所以“才脱笔砚”便“已是陈言”。至于唐诗本身呢,则千载之下仍是那么“色泽鲜
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不是要去模仿唐诗,而是要从中感受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
力。正是这种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形成盛唐之音,展现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感受到
饱满的艺术享受。
优秀的诗篇总是不断地激发着、唤醒着人们新鲜的感受,又以这方面的素养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发展。
这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唐诗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的,又以它全新的创作不断地启发着人们。我
们一方面欣赏着那些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唐诗由于具有
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成为我们最好的学习典范。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来是如此的,而且比起它以后的诗来也是如此的。例如
明、清的诗歌,它离我们的时代比唐诗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
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明白易懂也并不难,难得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
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又正是唐诗为人们所赞赏的一个缘故。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
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而唐诗却正是以其明白易懂而更为人们所百读不厌。这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唐诗
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本来是允许有一定跳跃性的,有时跳跃得比较突出了些,就可
能感到不那么平易;可是如果它因此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那么人们就会爱不忍释。语言的明白易懂
乃语言的美德,诗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却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远离了生活语言,诗
歌的花朵就容易枯萎,明白易懂乃诗坛的一条康庄大道。唐诗中既有大量明白易懂的杰作,又有少量不太
明白易懂的名篇;这里的矛盾统一可以成为我们探索诗歌语言艺术奥秘最好的桥梁。
而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这是它的最高成就、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唐诗为
什么能那么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
研究唐诗繁荣的原因,也是我们学习唐诗一个方面的课题,我们很少看到人们对于其他时代诗歌繁荣
的原因有那么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这当然首先由于唐诗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诗歌高潮。而这个高潮又被传
统地分为初、盛、中、晚起伏分明的四个时期。我们也很少看到其他时代的诗坛有这么完整的时代性的划
分,这当然也由于它是一个波澜壮阔巨大持久的高潮,所以才能分得清它的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而
这个初、盛、中、晚的四个时期,又恰恰与唐代整个社会的起伏发展相为始终。唐代社会的发展乃整个中
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这两个高潮的息息相通,就更增加了初、盛、中、晚的鲜明性。这里值得我
们探索的问题也就不限于诗歌本身,而是诗歌与时代的关系。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的发展有
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而它的发展如何才能获得成熟,则又取决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客观条件。这里包含
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是我们研究唐诗的广阔领域。
(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唐诗,可以感受到唐诗的新鲜活力,获取饱满的艺术享受,进而在模仿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B.学习唐诗,可以从中探索诗歌语言艺术的奥秘,领悟诗歌语言艺术上深人浅出的统一的艺术技巧。
C.学习唐诗,可以探索诗歌与时代的关系,研究唐诗中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
D.学习唐诗,可以一方面欣赏其中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朱彝尊的话来论证唐诗色泽鲜妍好比刚刚写出来的一样新鲜有活力。
B.文章举明、清诗歌离我们的时代要近得多来论证它不如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
C.文章以诗歌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来论证唐诗能那么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
D.文章以诗歌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与时代的关系来论证唐诗繁荣的原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能够得以繁荣,除了作家们的能力造就使然,还得力于唐代社会处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阶段。
B.唐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是以春风得意的新鲜朝气而著称,读唐诗可以让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蓬勃豪壮
的情怀。
C.唐诗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深入浅出的高度,明白易懂,一览无余,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读者自然爱
不忍释。
D.唐诗是公认的诗歌高潮,相对于其他时代的诗,唐诗具有初、盛中、晚的鲜明性,潮头、潮尾、顶峰与
转折模糊,分得不明显。
【答案】
1.A
2.C
3.B
【分析】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
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项,“进而在模仿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错误,文中第二段强调“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不是要去模仿唐
诗,而是要从中感受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力”。
故选 A。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以诗歌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来论证”分析错误,结合原文第五段,应该是用“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
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来论证唐诗“繁荣旺盛”的原因。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
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
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 “作家们的能力造就”不是作者的观点,文中无此意,原文说“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的发
展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而它的发展如何才能获得成熟,则又取决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客观条件”。
C 项,唐诗“一览无余”的理解错误,文中说“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
说明唐诗尽管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深入浅出的高度,但并不是“一览无余”。
D 项, “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模糊,分得不明显”分析错误,文章最后一段中“这当然也由于它是一个波
澜壮阔巨大持久的高潮,所以才能分得清它的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原文说“分得清”。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学——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
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
子百家之学出于面周王官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
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对诸子学来源西周王官之学提出怀疑。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
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的论点,以胡适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
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士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
不同学派。
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
不出于王官”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
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
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
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
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候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这个意义上,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第二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学的起源。强调“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是肯定儒家诸子之学有深厚的历史文
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诸子之学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
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对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
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
学;儒家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
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方
面是因为儒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过对“六艺之学”
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儒学又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非
常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他们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
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可以说,儒家学派是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的学派。
由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
根本,“子”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
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问题。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
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着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全都出自王官之学。
B.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的代表著作都是诸子之学。
D.相较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儒学更注重自身价值体系和文化理想的建构,这是其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辨析,为下文论述儒学的起
源提供了支撑。
B.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地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之学”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
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文章第三段从儒学起源的角度,论证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相结合对儒学的
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D.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两
者之间的关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诸子之学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诸子出于王官之学”的
观点,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诸子百家之学的形成离不开对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不出于王官”。
C.儒学在发展中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
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D.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主体,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
【答案】
4.B
5.C
6.C
【分析】
4.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
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
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着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全都出自王官之学”错误,
文章第一段说“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可
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由此可知,“学者们都认为”“全都出自”的说法绝对。
C 项,“都是诸子之学”错误,根据文章第三段“儒家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
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可知。
D 项,“儒学更注重”错误,文章第三段中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由此可知儒学两方面都重视。
故选 B。
5.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
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对儒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错,依据文章第三段“儒学的形成离不开对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考察
和探寻”可知,儒学的形成是“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的结果,但并不能说“起
到了决定性作用”错,依据文章第三段“儒学的形成离不开对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可知,儒学的形
成时“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的结果,但并不能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故选 C。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
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
心和耐心。
C 项,“儒学在发展中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能够在中华受明体
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错误,文章最后二段说“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
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问题。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
重要原因”,可知,儒学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
结合问题”。
故选 C。
【点睛】
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
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
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
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
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
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
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
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
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
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 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
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论道德修养
韩愈认为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的条件。从两者的内在关系看,德是艺的思想基础,艺是德
的体现手段。德是比艺更为根本的条件。如文学写作与道德修养的关系,道德修养是文学写作的根本前提,
“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
言厉,心醇而气和”。因此要像古代伟大作家一样写出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一定要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以
道德修养为根底,才可能有光辉的文学作品。韩愈在教育实践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
韩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性,基本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准则。五项之中最主要的是仁、
义两项。仁、义是全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人有没有道德,其区别就是看他存仁义或弃仁义。仁义并非高
不可攀的目标,只是实行对人类的博爱而已。道德教育以仁义为核心,有道德修养的人,必定是“内仁而外
义,行高而德巨”。
韩愈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吸收前人的道德修养理论,总结自己的修养经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修
养要则。“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他主张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协调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要协调关系,对自己的要求应当全面而严格,以鞭策自己不懈地提高道德修养;对别人的要求应当宽松而
简单,别人也就乐意为善或改过从善。而现实的情形恰好相反,一般人对别人的要求苛责严厉,对自己的
要求则很低很少。他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做了分析,认为根源是怠和忌,怠者对自己没有要求,
不能提高品德修养;忌者害怕别人的品德修养获得高度评价,而对别人进行诋毁。韩愈关于责己和待人的
思想,是孔丘“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思省自勉”,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从主观上提高认识,
需要个人认真深入地反省思考。他在《进学解》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德行的成就在于认真深思,毁
坏就在于放任自弃。因此应当经常与道德规范进行对照而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不合仁义规范的行为,虽然
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应当感到后悔,防止再犯。他认为在道德面前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不成为君子,便
落为小人,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贤不肖存乎己……存乎己者,吾将勉之”,要在主观上保持一种上进心,勉
励自己成为道德修养高的人。“知过能改”,韩愈认为对待过错也是一个道德修养问题。过错不仅是已经表现
出来的言或行,没有表现出来的心思不也正是一种过错?他说:“所谓过者,非谓发于行、彰于言,人皆谓
之过,而后为过也。生于其心,则为过矣。故颜子之过,此类也。不贰者,盖能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
不贰之于言行也。”有些人犯了过错已有认识,对改正错误持什么态度便成为重要问题。他说:“人患不知其
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较积极的态度应是勇于改过,改过是为了不再有过,应该受到赞许。
(摘编自《中国教育思想史》)
7.下列不属于韩愈对“德与艺”关系的解说的一项是( )
A.德是艺的思想基础,艺是德的体现手段。两者相比,德是更为根本的条件。
B.道德修养是文学写作的根本前提,“夫所谓文章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
C.古代伟大作家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他们以道德修养为根底,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D.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的条件,在教育实践中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仁、义是五项道德准则中最主要的两项,是全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区别就在于这
个人的内心是否存仁义。
B.对自己的要求宽松而简单,对别人的要求全面而严格,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表现,是无法协调
好人际关系的,也不能提高品德修养。
C.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在道德面前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不成为君子,便有可能落为小人,所以,要在主
观上保持一种上进心,不断勉励自己。
D.如何对待过错是一个道德修养问题,包括如何认识已经表现出来的言或行、如何认识没有表现出来的心
思不正、对改正错误持什么态度等三个问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主张对自己的要求应当全面而严格,对别人的要求应当宽松而简单,这是与孔丘“躬自厚而薄责于
人”的思想完全一致的。
B.韩愈在教育实践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原因是他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而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
与艺两方面的条件。
C.韩愈说“行成于思”,“思”就是要经常与道德规范进行对照而反省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防止再犯造成严
重后果的错误。
D.韩愈认为“没有表现出来的心思不也正是一种过错”。颜回就是在错误思想刚刚萌芽时就阻止了它,不让
错误思想在言行中表露出来。
【答案】
7.D
8.C
9.D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
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韩愈对‘德与艺’关系的解说的一项”。
D 项,“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的条件,在教育实践中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说的是统治人
才需要具备的条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对“德与艺”关系的解说。
故选 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
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C 项,“不成为君子,便有可能落为小人”错误,“有可能”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不成为君子,便落为小
人”,文中说法很肯定。
故选 C。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
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
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完全一致”错误,二者不是完全一致的,文中是说“韩愈关于责己和待人的思想,是孔丘‘躬自厚而薄
责于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B 项,韩愈“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的说法属无中生有;
C 项,“目的是要防止再犯造成严重后果的错误”错误,韩愈的意思是防止再犯所有的错误,而不只是“防止
再犯造成严重后果的错误”。
故选 D。
【点睛】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
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
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
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
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
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
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
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
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
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
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
食、遥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
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
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
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
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
猩猩的学习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
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
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
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
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10.关于“自娱说”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娱说”认为,进化程度、自理水平与动物的“自我娱乐”的天性成反比。
B.河马和渡鸦的游戏行为说明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C.通过游戏,动物可以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D.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些调剂和补偿,因此游戏不分年长年幼。
11.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学习说”依据的一项是( )
A.黑猩猩用棍子做出的游戏行为会使它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
B.“提迷藏”和追逐游戏能使动物学会利用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
C.游戏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以及隐蔽、争斗、利用环境等能力很有效。
D.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提出“自娱说”的科学家认为,“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繁殖等天性一样。
B.“自娱说”认为所有动物的游戏都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并以河马和渡鸦为例。
C.“学习说”是不久前由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
阿特曼、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等人提出的。
D.“学习说”认为游戏能使动物把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是一
种重要的学习行为。
【答案】
10.A
11.D
12.B
【分析】
10.本题考查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具体而言是理解词语概念含义并进行比较的题。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看是选正确还是错误,是选一项还是两项。然后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
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做这类题要培养良好心态 :耐心细致,找准问题源;准确理解。忌主观臆
断;心浮气躁时,由题带文;试卷看似无情,却有情,切忌厌烦心态。
A 项,“成反比”错,由原文第一段“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可知,
二者成正比。
故选 A。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
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圈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进行分析,把握文章的主旨。
D 项,此项是结论,不是“学习说”的依据。文章最后一段,“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所以“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说”的结论,而不是“依据”。
故选 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
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要求考
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B 项,“所有”说法太绝对,原文的说法是“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故选 B。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
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
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
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
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
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
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
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
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
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
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
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
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
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
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
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
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
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
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
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
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名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
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证明盛唐诗人有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
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答案】
13.B
14.C
15.D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和理解分析能力。
A 项,“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篡改文意,偷换概念。
原文第一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自觉努力”外的“其他因素”,
文本中“其中”换成了“其他”,表意不同;
C 项,“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逻辑关系错。原文第三段“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
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可见文本是并列关系,是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
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 项,“宏博气象”说法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
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
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故选 B。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 项,“意在证明盛唐诗人有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
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
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分析,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
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故选 C。
1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
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可知“创造出
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
故选 D。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
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
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
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
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
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
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
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
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
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
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
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
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
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
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斗士的风格
谢柏梁
窦娥敢于在法场上叱咤风云,骂地恨天: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
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
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
也这般顺水推船!
这是对天地鬼神及现存的全部的社会秩序的怀疑,指责和否定,是对一切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的
宗教,信仰的诅咒。天地为什么分不清好人恶人?为什么欺软怕硬?为什么也顺水推船、落井下石?该不
该取消你们这些天地、鬼神和日月的资格?此时的窦娥,哪里是一位含冤负屈、悲苦无告的弱女子,她分
明是一位评点江山、指挥天地、浩然正气布满乾坤的“复仇女神”。
她要求半星热血不染尘,殷红的鲜血就只在旗枪素练上绽开红花;她命令六月天降大雪,那洁白的雪
花便纷纷扬扬,包裹了她的尸骸;她要楚州地面亢旱三年,以证明她的盖世奇冤,楚州大地果然就乖乖地
裂开了干渴的大口。应该说,窦娥对天地的怀疑和指责,更多的是体现着关汉卿虽具有奇才大略却又悲苦
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这和屈原的《离骚》《天问》的精神是相通的。
关汉卿又借窦娥之口,否定了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衙门:“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
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娥之冤,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只是历史冤河里的一朵浪花。窦娥的愤怒不仅是对元代统
治者政权的愤怒,而且是对古往今来一切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的控诉。
这就使得关汉卿的思想触到了剥削社会的本质部分。而且关汉卿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提出问题,让观
众们从精神上去评判和平反冤狱,更在于让剧中人自己为自己裁判,自己为自己雪冤。过去常有人认为《窦
娥冤》中最后出现的“清官断案”削弱了作品的战斗性,但其实窦娥只不过是借“清官”之手,说出自己要说的
话,做出自己要做的事,她既是破解冤案的幕后指挥,又是幕前大打出手的中心人物。她支配着包括父亲
在内的全部出场人物,也支配着全体观众的心理。没有窦天章,也会有张天章、李天章来实现她复仇的愿
望。在这里,关汉卿的意志、窦娥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以及窦天章们为实现这个意志而行动的过程都是一
致的。
(节选自《戏剧宗师关汉卿》)
16.下列对文中“这和屈原的《离骚》《天问》的精神是相通的”一句中“精神相通”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
A.窦娥的愤怒不仅是对元代统治者政权的愤怒,而且是对古往今来一切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的控诉。
B.这是对天地鬼神及现存的全部社会秩序的怀疑、指责和否定,是对一切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宗教、
信仰的诅咒。
C.关汉卿与屈原一样,其作品都体现出他们虽具有奇才大略却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
D.关汉卿、窦娥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以及窦天章们为实现这个意志而行动的过程都是一致的。
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窦娥这位“复仇女神”,对天地鬼神及现存的社会秩序充满怀疑、指责和否定,对作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
片的宗教,信仰进行了诅咒。
B.古往今来黑暗无道的封建统治者造成的冤狱实在无法计算,窦娥的经历只是历史冤河里的一朵浪花,但
具有典型性。
C.“让剧中人自己为自己裁判,自己为自己雪冤”是指让人物自己的性格自然而然地发展,说自己要说的话,
做自己要做的事。
D.关汉卿虽然借窦娥之口,否定了政府机构,触到了剥削社会的本质部分,但他和窦娥的意志其实是不相
同的。
1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高度评价了关汉卿所塑造的窦娥这一形象,赞扬其无私无畏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追求个性解放的精
神。
B.“诗言志”,同样,戏剧也能反映作者的内在思想,关汉卿借窦娥鞭挞了他所憎恨的社会。
C.司马迁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关汉卿也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悲苦郁闷之情而著《窦娥冤》的。
D.“支配着全体观众的心理”意即窦娥的形象以及她的性格发展使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答案】
16.C
17.D
18.A
【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这和屈原的《离骚》天问》的精神
是相通的’一句中‘精神相通’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
“应该说,窦娥对天地的怀疑和指责,更多的是体现着关汉卿虽具有奇才大略却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
怒哲学,这和屈原的《离骚》《天问》的精神是相通的”,由原文的表述可以看出,“精神相通”是指关汉卿创
作《窦娥冤》的缘由与屈原创作《离骚》《天问》的缘由是相通的,其作品都体现出他们虽具有奇才大略却
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这和选项 C 的说是一致的。
故选 C。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D 项,“他和窦娥的意志其实是不相同的”说法错误,“关汉卿的意志、窦娥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以及窦天章
们为实现这个意志而行动的过程都是一致的”,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他和窦娥的意志是一致的。
故选 D。
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
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A 项,“赞扬其无私无畏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说法错误,“无私无畏”和“追求个性解放
的精神”过于拔高窦娥人物形象的特征。从文中也可以看出,“窦娥对天地的怀疑和指责,更多的是体现着关
汉卿虽具有奇才大略却又悲苦郁闷,借题发挥的愤怒哲学”“关汉卿又借窦娥之口,否定了作为国家机器重要
组成部分的衙门”,作者认为,是关汉聊借窦娥之口,表达自己的愿望。
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期)、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
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
题思想,因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暖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
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
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图》,范宽的《溪
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
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
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
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
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
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
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
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
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
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
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
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我之境”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有明显体现,而小说则限于自身特点,并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关仝的《大岭晴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但其在“无我之境”
的表现上并未超过陶诗。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
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五代和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
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
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
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宋元山水画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或偏好任何一种。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我之境”主要是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往往更为
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所以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
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鼎足而立,各擅胜场。
【答案】
19.D
20.B
21.B
【分析】
19.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
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
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A 项,无中生有,“小说则限于自身特点,并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错误。文章在论述“无我之境”时,只提到
诗歌和绘画,并未提及小说。
B 项,曲解文意,“但其在‘无我之境’的表现上并未超过陶诗”错误。原文说的是“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
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
C 项,过于绝对,“不注重客观写实”错误。依据“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
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可知,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但并不是不注重客
观写实。
D 项,正确。
故选 D。
20.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
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
方法的类型。
B 项,曲解文意,“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错误。依据“相对
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
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可知,
文章分析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的
风格,它自成一种面貌和意境。
故选 B。
2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
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
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B 项,强加因果,“由于……所以……”错误。文中只是客观表述陶渊明的几句诗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
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并不能说
明二者有因果关系。
故选 B。
【点睛】
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
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
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
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提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的文学生态无疑是“多元化”的。首先,作家不再是少数的精英人士,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
体,我们着实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全民写作的机制,导致文学作品爆发性增长。CIP 数据统计显示,2016
年我国申报出版的文学类图书达到 50230 种,比 2015 年增加 8.0%。网络文学作品存量更大,每天发表的网
文超过 1000 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与此同时,文学类型迭代速度加快,网络
文学每年都会产生两三种新类型(如“种田文”“重生文”等)。文学已进入产业化、大数据、IP 时代,消费式
的类型文学阅读和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并存,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文学产业的粉丝效
应日益彰显。
这种多元的文学生态造就了多元的批评格局。借鉴法国文学评论家蒂博代的观点,当下是全民批评的
时代,存在着三种批评:有教养者的批评、专业工作者的批评、艺术家的批评。第一种批评群体以媒体、
读者代表为主,依靠网络等媒介表达批评态度和观点,体量大,但碎片化、感性化特征明显。第二种批评
群体,就是依附于高校、作协等体制内的专业批评家。第三种批评群体是作家个人进行的辅助创作的研究,
体量较小,他们主要以撰写“作家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批评。
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本应起到引领作用,因为“专业批评承担着两种不可替换的功能:其一,
使文学的整个过去保持现实性;其二,因为对所处时代的作品的了解,亦因为对人文科学的了解,给予文
学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尤其是在当今众声喧哗的境况下,专业批评更应该投身于
时代的洪流中,拨云见日,正本清源,有力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然而遗憾的是,面对全民写作的环境与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的危机。这集中表
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学批评日益成为文学理论的附庸,不少批评者热衷于生造概念、套用空头理论,
出现了大量“理论先行”“理论炫技”的文章,却无法解释真问题。其二,文学批评的尺度缺失,要么就是以文
学审判官、文艺导师自居,对作品吹毛求疵,尤其对当代文学做过度灰暗的解读,一切批评沦为纯粹批判;
要么就是人情化、商业化批评泛滥,批评沦为宣传的附庸,不讲逻辑性,更不用说创新性。批评界不少学
者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但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专业批评囿于传统批评
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
准确性和力度感。
传统的一元式的批评范式不足以应对当下多元的文学生态,在这个后现代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
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即建构一种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
(有删改)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写作时代,而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
B.在多元的文学生态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文学批评中,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
C.专业批评对文学有着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把握了文学发展的趋势。
D.文学发展越来越繁荣,文学批评却没有跟上步伐,特别是专业批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当下的文学生态出发,引出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指出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
B.文章主体部分将当下的文学批评分为三种,指出专业工作者这一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代表
C.文章在论证全民写作时,使用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表现了当下文学作品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D.文章第四段从两方面对专业批评失语进行介绍,又对出现失语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时代,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都有其潜在的读者群体。
B.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应投身于时代洪流中,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C.作者认为,专业批评界出现失语危机,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
D.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批评范式更有助于建立起适应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
【答案】
22.D
23.B
24.C
【分析】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A 项,“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错,未然变已然,文中说的是“面对特定读者群‘定
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
B 项,“我们每个人……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说法绝对,不是所有的评论都能使文学进步。从文中来看,
“有教养者的批评”呈现碎片化、感性化特征,它就不一定能使文学进步。
C 项,“专业批评对文学有着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把握了文学发展的趋势。”这是专
业批评应该做到的,但现状是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危机。根据文章第四段,然而遗憾的是,面对全民写
作的环境与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的危机。
故选 D。
2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B 项,“专业工作者这一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代表为主”错,由原文可知,有教养的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
代表为主。
故选 B。
2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
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
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
一致。
C 项,“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是批评界不少学者的看法,而在作者看来,更根本的是:
专业批评囿于传统批评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
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准确性和力度感。
故选 C。
【点睛】
选择题做题技巧:
1、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2、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
(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3、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有别
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
其独特性,即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均不尽相同,这一不同让一个民族、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
从现实情况看,丧失文化自信、丢弃“自家宝”,就容易使我们面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唾弃。现在社会上
一些错谬观念的流行,说到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讲文化自信不是想当然,更不是一厢情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让我们有资格
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璨若星辰,不仅哺育着中华民族,也滋养着世界。当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
境问题时,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可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方;当世界因各种利益纠
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时,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世界观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最佳选择;当西方社会越
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表明世界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
的精彩。
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我们应秉持这样的视域和胸襟来树立和增强文化
自信,进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5.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
26.试举两例说明“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
【答案】
25.文化是以其独特性担当起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的使命,让一个民族或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
家之林。
26.佛教本是印度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把它“化”为中国佛教,其气象境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诞生于西方社会,我们把它“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华夏大地大放异彩;30 多年
来的改革开放精神,把西方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答出两例即可)
【分析】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先要仔细读文章内容, 体会文章的主旨。再根据词
语所在的语境,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词语的含义。
本题理解“基因身份证”的含义,主要抓住原文“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
方式的精神升华”“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其独特性,即每一
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均不尽相同,这一不同让一个民族、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等信息概括即可。
26.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本题为开放题,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
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联系上下文,弄懂作者的观点与倾向,然后再联系中
华文化的发展历史,举例分析即可。举例时抓住“有容乃大”,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从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等领域举例分析即可。
【点睛】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
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
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
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
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
抓句子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
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
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
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怨恨:暴力纠纷的情感解释(节选)
邢朝国
怨恨本身是一种情感,而情感嵌入个体的社会性活动之中,并且具有社会意涵,这种意涵通过社会化
过程传递给个体,使个体学会如何去表现、诠释自己的情感,如何去感知他人的情感。
对于那些因情感而生的行动,韦伯称之为情感式行动。“情感式行动是为了满足那些直接的报复、享受、
热爱、喜乐和抒发直接感情的需要——无论它们是以何种被动或升华的方式出现——做出反应的行动。”但
情感式行动并不必然与价值理性行动或者目的理性行动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是存在转化的可能。尤其
在中国社会场景中或者在中国人身上,对理性与激情、利益与感情很难做一个明晰的区分。现实的情况是,
理性的行动与情感式行动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韦伯倡导对情感式行动进行移情式(或者神入式)理解,并且“我们自己越涉入以下这些情感性反应,
如焦虑、愤怒、野心、羡慕、嫉妒、爱、狂热、骄傲、仇恨、忠诚、奉献和各种不同欲望以及所衍生的非
理性行为时,我们越能够同情地去理解。即使当感情强烈的程度完全无法拟情式理解,并且无法知性地计
算情感对行动方向和手段的影响时,亦是如此”。当然,韦伯所说的理解除了拟情式再体验之外,还包括理
性的确证、知性的诠释,并且二者在同一个理解过程中同时出现,以把握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
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意义的赋予以及主体对意义的解释本身是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
的。因此,对情感以及情感式行动的诠释离不开文化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文化系统中,我们才能鲜活地理
解情感的文化意涵以及情感式行动的社会意义。
在西方哲学的解释体系中,怨恨与“无能”和“攀比”密切相关。一方面,怨恨的主体是具有奴隶意志的弱
者,他们由于自身的无能和怯懦而无法直接采取行动来宣泄对怨恨对象的不满,因而在隐忍中积蓄愤恨;
另一方面,怨恨是指向他者的,怨恨者与他者之间存在一种价值攀比,但是怨恨者无法容忍自身的价值低
于他者的价值,因而不惜伪造价值图表,以此对价值图式进行转换,进而达到否定他者的目的。
舍勒认为,“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这种自我毒害有一种持久的心态,它是因
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激动,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情态”。就怨恨的程度和方式而言,舍勒认为它一般
与个体的资质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相关联。此外,一些特定形式的“境遇”本身已具有“怨恨危险”,而不论陷
入该境遇的个体资质如何。
在中文语境中,怨恨由“怨”和“恨”两个字组成。其中怨是一种不满、责怪的情绪,在中国的语境中常与
“恩”连在一起,即恩怨,背后暗含了道德情愫。另外,积压的矛盾、仇恨称为宿怨。在中国的文化脉络中,
似乎某些特定的群体更具有怨恨气质,比如年长而没有配偶的女性称为怨女,伤离怨别或者被丈夫冷落的
妇人称为怨妇,不和睦的夫妻被称为怨偶,仇人冤家又可以称为怨家;等等。至于怨恨中的“恨”字,表达了
一种更为普遍的情感,其含义更为复杂,通常是对错误、敌意行为的长久不满和愤慨,包含了悲痛、后悔、
妒忌等多种意涵。那些失意抱恨的人被称为“恨人”。
(选自《学海》,有删改)
27.下列关于“情感式行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而表现出来的行动被称为情感式行动。
B.只要条件具备,情感式行动与价值理性行动可以互相转化,它们之间并非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
C.由于中国人的理性与激情很难有明晰的区分,所以在任何时候,情感式行动与理性行动都是融合在一起
的。
D.韦伯认为,不论情感强烈与否,我们都能够通过移情的方式对情感式行动同情地去理解。
2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情感借助个体的社会性活动而具有社会意涵,并影响个体的社会性活动。
B.对“怨恨”这一情感作出合理的诠释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化情境,这样才能鲜活地理解它的文化意涵。
C.舍勒认为,怨恨情绪的产生有明确的原因,它是因强抑某种情感和情绪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
D.舍勒认为,怨恨的程度与方式和个体的资质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有关。
2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对韦伯所说的情感式行动作分析时,作者认为只要将情感式行动放在具体的文化系统中,就能理解其
社会意义。
B.西方哲学认为,弱者因为无能而在隐忍中不断积蓄愤恨,会产生怨恨情绪。
C.从西方哲学和中文语境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对“怨恨”一词的理解完全不同。
D.作者认为,在中国的文化脉络中,只有某些特定的群体才具有怨恨气质。
【答案】
27.C
28.D
29.B
【分析】
27.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
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
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C 项,“在任何时候,情感式行动与理性行动都是融合在一起”错误,依据第二段“现实的情况是,理性的行
动与情感式行动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可知,原文说的是“常常”,而不是 C 项所说的“任何时候”。
故选 C。
28.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
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D 项,“和个体的资质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有关”错误,依据第六段“舍勒认为它一般与个体的资质及其所处
的社会结构相关联。此外,一些特定形式的‘境遇’本身已具有‘怨恨危险’,而不论陷入该境遇的个体资质如
何”可知,原文说的是“一般”“此外”,故 D 项与文意不符。
故选 D。
29.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看
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看选
项中趋势预测是否合理。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
A 项,“只要……就能理解其社会意义”错误,依据第四段“只有在具体的文化系统中,我们才能鲜活地理解
情感的文化意涵以及情感式行动的社会意义”可知,原文是必要条件,而 A 项理解成了充分条件。
C 项,“完全不同”错误,依据第五段“在西方哲学的解释体系中,怨恨与‘无能’和‘攀比’密切相关”,第七段“在
中文语境中,怨恨由‘怨’和‘恨’两个字组成。其中怨是一种不满、责怪的情绪”可知,原文说到了从西方哲学
和中文语境的角度来看“怨恨”一词,但是没说理解是否完全不同,故 C 项无中生有。
D 项,“只有某些特定的群体才具有怨恨气质”错误,依据最后一段“在中国的文化脉络中,似乎某些特定的
群体更具有怨恨气质”可知,原文是推测,而 D 项用“只有……才”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 B。
【点睛】
解答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客观题,要注意一个原则:忠于原文,词不离句、段不离篇,答案源于文本。还
要注意三个步骤:速读文本,了解大意;根据题干,筛选信息;综合对比,选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
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
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研究的课题。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
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艺
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
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
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神采奕奕地从你身边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
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
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美的理解不同,
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
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
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
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
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
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
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
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让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
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选自赵婀娜《美育是一种刚需》,有删改)
3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是有力量的,于教育而言,就是通过美育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坚强性格和独立人格。
B.培养和提升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缺少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因为社会对审美能力的需求不强烈。
C.没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就不可能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现代文明的水平。
D.全社会要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尤其是学校,要把美育教育落实到位。
3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直接或间接引用孔子、蔡元培、乔布斯等人的名言进行论证,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
B.文章第四段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了美术馆内、音乐厅内以及街头驻足所见这些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第五、六段从社会维度论述了审美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D.文章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3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可以说,美的即是有趣的,有趣的即是美的。
B.对个人来说,审美能力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对美的理解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
C.国民要想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内在追求是需要有的。
D.为美献身是一种精神追求,为面包而活是一种物质追求,有时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令人幸福。
【答案】
30.D
31.C
32.A
【分析】
30.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
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A 项,“就是通过美育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坚强性格和独立人格”错误,依据最后一段“让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
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
之幸”可知,美育教育的任务还包括“发掘美好的眼晴与心灵,拥有更健全的人格、更富有精致的人生和更高
的精神境界”等,故 A 项概括不完整。
B 项,“主要是因为社会对审美能力的需求不强烈”错误,依据第四段“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
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可知,B 项将推测说成了事实。
C 项,“就不可能”错误,依据第六段“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
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平”可知,原文说的是“很难”,
故 C 项“就不可能”说法太绝对。
故选 D。
31.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
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
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C 项,“从社会维度论述了”错误,依据第五段“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
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第六段“对社会而
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可知,是从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论述的。
故选 C。
32.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
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
题。
A 项,“美的即是有趣的,有趣的即是美的”错误,原文第四段只说了“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
存在”,但是没有说“美的即是有趣的,有趣的即是美的”之意,故 A 项无中生有。
故选 A。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
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
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杂谈(节选)
鲁 迅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
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
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
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
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
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
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
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
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
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
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
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
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
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
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
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
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
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
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
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国有一
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
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
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
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
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
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有删改)
33.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引出谈读书的话题,第②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读书情况,并重点论述了职业的读书。
B.在作者看来,职业的读书虽不喜欢,但因为升学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读书,这种读书很痛苦,很
可怜。
C.嗜好的读书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读书方式,这种读书依靠浓厚的兴趣,不为某种
目的。
D.作者认为,职业的读书不可避免,但在职业的读书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嗜好,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
34.(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5.结合文本内容,请你说说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认识。
【答案】
33.B
34.(1)不能删去。“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掉它就绝对化了,表述不严密。(2)类比论证。画线的句
子论证了嗜好的读书因随意而有趣味的特点,深入浅出,通俗形象。
35.当今的中学生为升学而读书,既苦又累,缺乏兴趣,阅读面非常狭窄,只能算是职业的读书,这不利
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按照鲁迅先生的教导,在职业的读书后,可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内容,进行嗜好的读书。
【分析】
33.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 项,“这种读书很痛苦,很可怜”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不是全都“很痛苦,
很可怜”。
故选 B。
34.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
问题一要求回答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大概”能否删去并说明理由。加点的“大概”能否删去取决于“大概”一词
在句子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大概”的意思,即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由上文“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
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可知,“倘”指倘若,是假设推想的情况,去掉“大概”会是表述不严密,过
于绝对化,所以不能删去“大概”。
问题二要求回答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作者将“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
那些”与“游公园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类比论证,论证
了嗜好的读书因随意不吃力而觉得有趣的特点,深入浅出,使读者更易明白。
35.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题目要求说说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认识,作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
由文本“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
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
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其实这样的读书,……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现
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
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可知,当今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也如同鲁迅先生所说
的一样,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感到痛苦,阅读面窄,往往为升学或职业而读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由文本“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
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不
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
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可知,依据鲁迅先生教导,中学生可以在功课
之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广泛阅读,既利于提高素养,又利于以后发展。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
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
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
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
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
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
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
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
自成为新文艺。
36.对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它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B.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文化遗产摆阔气、装门面。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是不可能的。
37.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把中外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强调了“拿来”的态度,要果敢,要坚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
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B.对待文化遗产,作者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错误观点,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喻
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的三个步骤。
C.鲁迅既批判了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而故意毁灭遗
产的“昏蛋”,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
D.运用比喻说理,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
和感染力,是这几段文字的突出特点。
38.“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
39.如何理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
36.C
37.C
38.内容上:以简要的语言明确了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遗产,即要通过独立思考,鉴别精华和糟粕,完
全自主地进行选择,这是全文的基本观点。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39.这句话揭示了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作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
真知灼见。
【分析】
36.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
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
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
划线句子是:“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这里的“鱼翅”应理解为优秀的文化遗产。
A 项,“鱼翅是贵重食品”分析错误,分析只局限于鱼翅的本义。
B 项,“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分析错误,只侧重于谈用它宴大宾的不良影响。
D 项,“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是不可能的”分析错误,太拘泥于鱼翅的本义。
故选 C。
37.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C 项,“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在文中没有依据,由原文可知,鲁迅先生把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
人指责为“孱头”;他把全盘否定论者,要放火烧光遗产的家伙怒骂为“昏蛋”;他把全盘继承论者,大吸剩下
的鸦片者鄙夷为“废物”。可见鲁迅先生对“孱头”“昏蛋”和“废物”都是给予强烈批判的。
故选 C。
38.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就是句意,结构上主要看这一句子在文章中、在
段落中的位置,如果在一段开头,可是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作对比等;如果在段落中间,在
结构上的作用都是过渡、承上启下;如果是在段落或文章的结尾,一般都是对段落或是整篇文章的总结、
深化、升华,还可能是对全文主旨的概括。
分析这句话在内容上的作用,“运用脑髓”即要善于思考,“放出眼光”即要善于鉴别,“自己来拿”即要争取主
动。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上下文,特别要注意句中的“所以”一词,通过它可看出此句是承上而
来的,然后再看它与下文的关系,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很明显了。
39.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
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
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
本题所考查句子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处,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来分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说的是对文学遗
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本题所考查句子揭示了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没有拿来的”,意思是如果不对文学遗产
批判地继承;“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意思是民族精神就不会得到改造;“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意思是民
族的文化素质就不会得到提高。考生把这些内容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点睛】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②显示结构层次的句子,即领起句、
过渡句、收束句、结论句等;③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④结构复杂,对理解文
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⑤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①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而言,句子的表层意义理解起来比较简单,
也不是高考的考查重点所在;②句子的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考查在一定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一般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③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语句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反语、双
关、委婉等表达言在此而意在比的含意,这也是高考中常考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
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
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
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地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
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
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
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
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
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
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
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
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
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
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
基础。
40.下列对“父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爱”与“母爱”一样,都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B.“父爱”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它不像母爱那样是无条件的。
C.“父爱”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41.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首先要发展母亲的良知,然后再发展父亲的良知,并使两者完善地统一在自己身上。
B.只要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自己母亲的良知和自己父亲的良知,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
C.成熟不是指人的年龄是否到达了某个阶段,而是指一个人是否具有爱的能力以及理智判断的能力。
D.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是统一的。
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六岁以前主要受母亲的影响,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B.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这种权威指导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C.只有母亲的良知或只有父亲的良知,都是不健全的,都影响人的成长,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D.一个人先同母亲有紧密的关系,然后发展到同父亲有紧密的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父母的良知。
43.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文中加点的“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的内涵。
母亲的良知:_______
父亲的良知:_______
【答案】
40.C
41.B
42.C
43. 无条件的爱的能力。 自我的理智和判断力。
【分析】
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和重要词语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父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比对。
C 项,“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因困难”错误,这对“父爱”的理解不正确,属于偷换概念,从文
中来看,“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是父亲的任务,而不是“父爱”的作用。
故选 C。
4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中画线语
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文中找到画线句,再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最后分析选项。
首先找到画线句,从文中来看,画线语句是文段的一个观点句,同时又是第二段的中心句,因此第二段是
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论述的,所有理解都应该符合这段文字的内容。综合四个选项看,B 项,“只要一个人
同时具备了自己母亲的良知和自己父亲的良知,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错误,“只要……就……”的表述显然
过于绝对,文中明确说明“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可见并非具备“母亲的良
知”和“父亲的良知”就是“成熟的人”。
故选 B。
4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四个选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比对。
C 项,“只有母亲的良知或只有父亲的良知,……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错误,“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
性”是缺少“母亲的良知”的表现,而不是“只有母亲的良知或只有父亲的良知”的表现。
故选 C。
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内涵,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
的要求,如本题“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文中加点的‘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的内涵”,然后到文中找到“母亲
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所在的语段,再分别找到各自的表现,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二者的内涵。这两个词语
出现在第二段,结合第二段“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
祝福”“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和第一段“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可知,“母亲的良知”
与“爱”相关,结合“任何……都不会……”可知,这爱是无条件的,由此可知,“母亲的良知”是五无条件的爱
的能力;结合第二段“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
的爱”“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
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等可知,“父亲的良知”与“理智”“判断”有关,父亲是教育指引孩子成长,
所以“父亲的良知”是自我的理智和判断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五伦”说辨析
冯天瑜
“五伦”说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以来的伦常说,将“三纲”与“五伦”一体论之,一并推尊
为人伦准则;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则将“三纲五常”视作吃人的旧礼教,加以整体摒弃。其实,无论肯定
还是否定,将“三纲”与“五伦”捆绑在一起并不完全符合思想史实际。“三纲”说与“五伦”说虽然都是宗法社会
的产物、宗法观念的表现,有相通性,但两者的主旨和成说时期皆有差异,分别代表我国传统伦常观念的
两种走势,应当区别对待。
大体言之,酝酿于战国、定形于秦汉的“三纲”说是皇权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君主集权制下的垂直式独断,
强调的是上对下的等级威权以及下对上的无条件服从。而形成于先秦的“五伦”说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氏族民主
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五伦”说,即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其中包含着人际的温馨、理解和信任,包含着发乎人心的骨肉之情,讲究的是“情理”和人际关
系的对称性、和谐性。
“五伦”说主张的君臣关系,集中反映在《尚书》《左传》。
《孟子》《老子》等先秦典籍的民本主义表述中,其精义有二:其一,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
本。《尚书》中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此精义的著名表述。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其二,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尚书》载周武王语:“天
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五伦”说对君与臣两方面都提出要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民本主义者的一个经常性论题,是“爱民”“利民”,反对“虐
民”“残民”。孟子反复劝导国君“保民而王”,荀子则有警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
覆舟。”唐太宗与魏徵君臣对中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名论,即承袭于此。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五伦”
说同样提出双向性要求。例如,在夫妇关系上,以“义”为标准,强调“夫妇以义事,义绝而离之”“夫不义,
则妇不顺矣”;在父子关系上,主张“父慈子孝”;在兄弟关系上,主张“兄友弟恭”。
清末民初的学者梁启超将“五伦”说的精义概括为“相人偶”,也即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五伦”说对人们
提出互敬互助的要求,以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今天来说也不无现实意义。
当然,“五伦”说作为宗法等级社会的产物,侧重强调“义务”,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及权
利问题,没有对民众享有权利和运用权利给予法定性的肯定认同,故我国传统社会不可能充分实现社会和
谐.我们今日建设和谐社会,可进一步弘扬“五伦”说在人际关系上的双向观照、和谐相处之义;同时要超越
前人,有所创造发展,如在义务与权利的统一上实现不同层级的良性互动,则有助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
如政府与民众关系、劳资关系、民族关系、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这是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之一。
(摘编自冯天瑜《儒家“五伦”说辨析》)
44.关于“五伦”说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五伦”说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被推崇为人伦准则,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将其视作吃人
的旧礼教。
B.“五伦”说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体现,与“三纲”说有相通性,但它们在主旨和成说时期方面有
一定差异。
C.“五伦”说即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包含着人际的温馨、理解和
信任,讲究“情理”和人际关系的对称性、和谐性。
D.“五伦”说形成于先秦,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氏族民主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侧重强调“义务”,
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及权利问题。
4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尚书》《左传》《孟子》《老子》等先秦典籍对民本主义的表述体现了“五伦”说主张的君臣关系,如《尚
书》载周武王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是“五伦”说的精义,正是从这些认识出
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
C.无论在君臣关系上,还是在父子关系上,又或是在夫妇关系上,“五伦”说都提出了双向性要求,对维护
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五伦”说基本没有涉及权利问题,没有对民众享有权利和运用权利给予法定性的肯定认同,因此我国传
统社会不可能充分实现社会和谐。
4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主张“保民而王”,荀子阐发的“水舟关系”都体现了民本主义者的“爱民”“利民”思想,唐太宗治理国
家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B.虽然“五伦”与“三纲”被尊为封建社会的人伦准则,但“五伦”与“三纲”不同,其精义对我们今日建设和谐
社会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C.片面的单向要求,或是上对下的专断,或是下对上的无条件服从,都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丧失稳
定,无法持续发展。
D.清末民初的学者梁启超将“五伦”说的精义概括为“相人偶”,也即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在处理
人际关系时应该以“五伦”说为标准。
【答案】
44.C
45.B
46.D
【分析】
4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五伦’说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 项,“‘五伦’说是……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将其视作吃人的旧礼教”说法不准确,原文表述为,“20 世纪
初的新文化运动则将‘三纲五常’视作吃人的旧礼教,加以整体摒弃。其实,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将‘三纲’与‘五
伦’捆绑在一起并不完全符合思想史实际”,可见,把“五伦”说成是吃人的礼教是断章取义,不符合原文;
B 项,“‘五伦’说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体现,与‘三纲’说有相通性,但它们在主旨和成说时期方面
有一定差异”说法不准确,从原文“‘三纲’说与‘五伦’说虽然都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表现,有相通
性,但两者的主旨和成说时期皆有差异,分别代表我国传统伦常观念的两种走势,应当区别对待”表述中可
以看出,不仅仅“五伦”说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体现,“三纲”说也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
体现;另外,原文表述为“皆有差异”,而不是“有一定差异”;
C 项,正确。
D 项,“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氏族民主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侧重强调‘义务’”说法不准确,原文
表述为,“‘五伦’说作为宗法等级社会的产物,侧重强调‘义务’,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及权利
问题”,可见,侧重强调“义务”是因为“五伦”说是作为宗法等级社会的产物,而不是因为“蕴蓄着血亲温情”。
故选 C。
4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B 项,“正是从这些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其
一,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尚书》中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此精义
的著名表述。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可见,孟子提出的
名论出发点是“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而不是“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
故选 B。
4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D 项,“因此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以‘五伦’说为标准”说法错误,原文中的“可进一步弘扬‘五伦’说在人
际关系上的双向关照、和谐相处之义;同时要超越前人,有所创造发展”说明我们对“五伦”说应该有继承,
也应该有发展,而不能完全以其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
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