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测量》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练习测量》教案

ID:73112

大小: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生物:1.3《练习测量》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利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一些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启迪。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另外应让学生理解“误差”与测量时出现“错误”的不同。 学生分析 学生 在小学接触过测定体温、水的温度及空气的温度,所以他们对测量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没有接触过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因而在测量方法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另外不太理解什么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他们也许会把“误差”与测量时出现的“错误”混为一谈。 设计理念 通过亲自测量生物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及温度等,对学生进行测量方法的训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生物学研究和生活、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举例说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   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标   认同“误差”的存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1、实验材料用具:几片植物的叶(为防止个别小组忘带)、细线、量筒、山楂、冷水、热水、四个大烧杯、水银温度计(两只)。    2、课件《曹冲称象》 学生 :(两人一组)每人准备一片叶、一段细线、刻度尺、画有均匀方格的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一、引言     1.从学生身边事入手, 询问学生的身高、体重,从而引出测量问题。 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说出身 高、体重。 提出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用时间不宜过长。 2.              学生说出接触过 的测量问题。 回答出生活中接触过的测量问题。如水温、 体温的测量;土壤酸碱性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测量等。 联系生活实际,可多举几例。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引入新课:我们在研究生物时,常常需要测量它们的面积、体积等,而生物本身又具有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因而需要特殊的测量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测量方法中的奥秘。 倾听,引起注意,激发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讲 授新课[来源:Z.Com]     1.测量周长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叶片,我们如何测量它的周长呢?分小组讨论测量叶片周长的方法,先测量自己手中的叶片,然后小组成员间再交换测量。 小组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测量方法。 在测量时注意记录结果。 学生可能忘记记录,教师要提醒。 交换测量为后边讲“误差”埋下伏笔。 2.测量面积   为避免连续测量学生感到厌烦,教师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假如同学们手中拿的是新培育的某种食叶类蔬菜的叶,现在要大面积推广叶片最大的品种,每片叶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现在大家做法官,想办法证明谁是最优秀的品种,方法可参照书上技能卡。 小组讨论方法。 测量、记录结果。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注意及时发现问题(有的小组可能不知怎么办)。 小组成员间不再交换测量,因为耗时较长,可留到课下交换测量,以验证“误差”的存在。 3.测量体积     研究生物时,经常需要测量生物的体积,比如要测量一个山楂的体积,你会怎样测量呢? 小组讨论,发表见解,确定出方案。   在未实施方案前,引导学生看书第9页的图片资料,提问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看书中图片,找到所获得的信息,举手发言。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图片资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鼓励学生比较自己的方案与书上方案的异同,寻找出最佳方案。 各小组讨论,最后确定测量方案,找出此方案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 项。 学生未说全的注意事项,教师及时补充。 教师演示实验:测量山楂的体积 三名学生到前面读出未放入山楂时水的读数和放入后水的读数。其他同学观察、记录结果。   根 据前面学生的记录结果有所不同,提问是什么原因? 学生讨论,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⑴眼睛与液面最低处不平齐 ⑵没看凹液面 ⑶不同人之间有偏差等 教师要予以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开放性讨论。 鼓励学生对彼此的见解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解释。教师及时总结出“误差”,以及产生的原因。 [来源:学&科&网]   提出如何减小“误差”的问题。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⑴方法正确, ⑵多测几次求平均值   4.在研究生物时,我们需要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水 温就是人工养殖虾蟹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水温是否适宜呢? 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⑵用手摸一摸就可以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下面我们来设计一个活动,验证一下手的感觉是否准确。 教师准备四个大烧杯,分别盛有 热水、冷水、同样温度的温水(两杯),要求学生把左手放入热水中,右手放入冷水中,然后拿出两手同时分别放入两杯温水中,凭手的感觉判断两杯温水温度的高低。 几名同学到前边来试,会有同样的感觉,放入左手的水温低,放入右手的水温高。 激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来源:学#科#网Z#X#X#K] 用此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 进一步质疑,是这样吗? 如何验证? 两名同学拿温度计分别测量两个烧杯内温水的温度。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台上同学的操作。 指出测量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并加以纠正。 基础差的同学在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上有可能出现问题,教师要予以鼓励,给其自信。 给大家布置一个实践活动 ,连续三天测量早、中、晚的体温,并绘表记录,计算一下腋下体温的平均温度。 记录课 下实践活动内容。 “非典”时期,同学们做的最多的就是量体温。也可以用“非典”时期填的体温表上的数据计算平均体温。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来源:Z.Com] 学到了哪些测量方法,你还有哪些方法要告诉大家吗?(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他们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学 生小结本节课内容。其他学生互相补充。 此策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使之结构化、条理化。对有创新的见解及时鼓励表扬,不全面的要及时补充。[来源:Z.Com] 四、放《曹冲称象》课件 兴趣极浓,谈感受。 如无课件,可采取让学生讲故事的形式。 五、课后实践     如何测量操场上杨树的高度(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各小组讨论热烈,纷纷写出方案,准备课下实施。 虽是课外实践活动,但是因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一、         结束语[来源:Z.xx.k.Com] 同学们,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 以后参加社会活动、从事经济生产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