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版含作文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解析版含作文解析及范文)

ID:731257

大小:27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 2021 年中考一模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7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28 分) 开学后,班级开展“回顾寒假生活,助力语文学习”墙报展,请你参与编辑。 1. 下面是墙报主题标语。请你从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高想把主题标语以对联的形式竖向张贴在墙报中缝。请你将正确的张贴顺序和理由告诉他。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正确,工整,美观 2. 示例:小高,对联纵向书写,从右往左读;平仄规则上一般末字仄起平收,因此,“历添新岁月”为上 联,贴右边,“春满旧山河”为下联,贴左边。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书写。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 做到布局结构匀称。书写时注意汉字的结构特点,用楷体书写,务必清楚工整,不能连笔。需要注意“添、 满”的书写。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对联平仄规则上一般末字仄起平收,“月”是仄声,为上联;“河”为平声, 这句为下联。结合对联纵向书写,从右往左读的特点张贴即可。 3. 小淳撰写了墙报刊首语,请你帮把把关。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万物在时序中更.替,我们在学习中成长。过去的寒假( )给我们生活的甘甜 体验,( )让我们在生活中学用语文。流年似水,漫卷诗书,文字是永恒的青春。“春风得意马蹄疾”, 愿我们在青春岁月中 ,神 cǎi 飞扬。 (1)给加点字注音:更.替_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神 cǎi_______飞扬 (3)给文中的划线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________ ________ (4)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愿我们在青春岁月中_______”句中横线上。 A.砥砺前行 B.匍匐前行 C.辗转前行 D.负重前行 【答案】 (1). gēng (2). 采 (3). 不仅 (4). 还(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5). A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更替,gēng tì,是指更换。更: gèng,更加。 2)本次考查字形。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和“彩“区分。彩:彩色。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给我们生活的甘甜体验、在生活中学用语文”这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 还…… 4)A.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 B.匍匐前行:慢慢地,忍着不适,向前走。 C.辗转前行:反复不定的向前。 D.负重前行:背负着沉重的包裹向前行走。 结合语境可知,是希望我们在青春岁月中经受磨练,克服困难,所以填“砥砺前行”。 故选 A。 4. ①“每逢佳节倍思亲”栏目中,小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了一组主题为“乡愁”的古诗句。请你用原 句填空。 (1)____—范仲淹《渔家傲》 (2)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3)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②小淳为上面“每逢佳节倍思亲”栏目写了“解说词”。抄写时漏了一句话,请你根据上下句补写。 解说词:山一程,水一程,游子离家的路越远,心中的乡愁就越长,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年节时这一 份思念就更浓。这乡愁从游子的心中流到诗人的笔下,____________,永远也唱不完。 【答案】 (1). 浊酒一杯家万里 (2). 春风又绿江南岸 (3). 明月何时照我还 (4). 日暮乡关何处 是, (5). 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成了(是)诗文里一曲曲永不老去的歌 【解析】 【分析】 【详解】①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答题空一:根据作者、诗题及图中“酒杯”可知,应填“浊酒一杯家万里”。 答题空二三:根据作者、诗题及图中“明月”可知,应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题空四五:根据作者、诗题及图中“太阳落山”可知,应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②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围绕“每逢佳节倍思亲”可知,解说词内容与古诗词有关;由“永远也唱不完”可知,解说词内容与“歌” 有关;由“游子离家的路越远,心中的乡愁就越长,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年节时这一份思念就更浓” 可知,思乡情绪是古诗文中永远歌咏的主题;故小淳漏掉的话可以概括为:成了(是)诗文里一曲曲永不 老去的歌。 5. “历添新岁月”栏目中,小高想展示一道与春节生活相关的辩论题,倡导大家整理材料,开展辩论。小 淳提供了年三十晚他们一家人看“春晚”时的讨论记录,请你帮忙提炼出一道“辩论题”。 小淳:今年春晚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起来了,虚拟偶像让人体验新奇,观众们享受了一场视觉 盛宴。“5G+AR”技术创新了春晚! 妈妈:《朱鹮》等舞蹈展示东方舞蹈的柔美,吴京、甄子丹的对打展示中华武术阳刚之气,《画卷》用 东方古典视角勾勒宏大山河。我觉得这些节目内容上守正与弘扬传统文化,表演出色,才是真的推陈出新。 爸爸:你俩的感受都不错。文化是节目的内涵,科技助力节目的表现形式。本来就不矛盾嘛! 【答案】正方:春晚的创新,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反方:春晚的创新,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提取论点。根据题干要求,提炼出一道“辩论题”,即提炼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解答 时,要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由小淳的话“今年春晚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 起来了,虚拟偶像让人体验新奇,观众们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可知,一方认为“‘5G+AR’技术创新了 春晚”,在春晚的创新上,内容比形式更重要;由妈妈的话“节目内容上守正与弘扬传统文化,表演出色, 才是真的推陈出新”可知,一方认为在春晚的创新上,应更注重内容的创新,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据此作 答即可。 6. 寒假期间,班级倡议回读教材推荐必读的 12 部名著。开学后,开展了一分钟即兴演讲。小高想在“文学 年光一样新”中选登一部分演讲稿。请根据下列评分表要求写一份提交。(200 字左右) 类别 细则 分值 得分 内容 主题鲜明,弘扬正能量 2 名著内容讲述准确 2 思考个性化、深入化 2 表达 眼中有观众(有互动) 1 语句通顺,有文采 1 【答案】示例一:同学们,我一直认为《儒林外史》里描写的儒生,肯定都是男士。当读到第四十回、四 十一回有关沈琼枝的事件时,不禁为这一女子拍案叫绝。 沈琼枝有担当。逃到南京后,她有机会把自己的遭遇说给杜夫人听,希望杜夫人救她。但是正说着,门外 的两个差人就要来捉拿她。杜少卿把这事告知沈琼枝时,沈琼枝二话没说,起身道:“这个不妨,差人在 哪里?我便同他一路去。”你瞧,关键时候绝不肯连累正人君子。说她是女中豪杰,一点也不为过。和我 一样有同感的同学是不是举手点赞一下呢! 示例二:同学们,读《傅雷家书》,让我明白天下的父母心都是相通,做人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傅雷教育傅聪“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我的父亲也 曾对我说:“做人就好比数字一,其余的东西都是零,有了一,才能在一的基础上叠加越多的零,在这时 零才会有越大的用处;但若是没有一,那么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尊长们谆谆的教诲和当前教育“立 德树人”的宗旨不谋而合,从名著到生活,希望同学们更多地在学习生活中体悟与践行。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演讲稿。解答此题,要从教材中推荐的明名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结合名著内 容进行拟写。根据评分表可知,引用的名著内容要准确,做到主题鲜明,弘扬正能量,同时还要体现自己 的理解和思考。演讲稿中还要有与观众的互动,表达要流畅,富有文采。示例:文学年光一样新,名著阅 读,历久弥新,给我们的启示源源不绝。同学们,我读了《西游记》,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 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徒四人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 经,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象征着诚挚、正义、善良、敦厚。在崇尚英雄主义的今天,我们仍能被名著中的 人物所打动,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平凡英雄。同学们,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成为执着于内心梦想, 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少年,你们觉得呢? 二(42 分) “春满旧山河”栏目中,小高和小淳找来下面描写南京山水的古诗文,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相关学习。 【甲】岘亭记 (清)姚鼐 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墙室,虽如布政司 署瞻园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见钟山焉。 巡道署东北隅有废地,昔弃土者,聚之成小阜①,杂树生焉。方公观察历城,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 当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寒暑阴霁,山林云物,其状万变,皆为兹亭所有。钟山之 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 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力不劳,用不费,而可以寄燕赏②之情,据地极小而冠一 郭官舍之胜,兹足以贻后人矣。 【注释】①阜,土山。②燕赏,玩赏。 【乙】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7. 小高和小淳一起疏通文章,对文中画横线句的停顿有以下三种看法,请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 A. 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 B. 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 C. 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 8. 小淳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 9. 小高想从下面对联中挑选一副给“岘亭”,你觉得哪一副最合适?( ) A. 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 B.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C. 盈手水光寒不湿 入帘花气梦难忘 D. 来时觉幽奥,到此豁心胸 10. 你们一起研读以上的诗文。 小高:陶渊明说“悠然见南山”。诗文中的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见山”的呢? 你:(1)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淳:我发现作者用了对比手法来写岘亭的优胜之处。一处是将岘亭和“诸官舍”的位置进行对比,其他 官舍都不能见钟山之胜,岘亭却恰到好处地一览钟山胜景。突出岘亭位置的恰达好处。还有一处对比,你 能找出来吗? 你:(2)____________ 【答案】7. B 8. 钟山的胜景对于这里的外城而言,好像是独独为这个亭子设置的。 9. A 10. (1). 甲文用比喻描写开门后见到的中山样貌: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赫然出现在面前;而诗中则使用了 拟人的手法。写一推开门,“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2). 还有一处是将作 者建造岘亭时“据地极小”“力不劳,用不费”,却能“冠一郭官舍之胜”进行对比,既赞美了岘亭的优 胜,也表达了作者对方公行事、人品等极力首肯、赞美之情。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句意:他就很高兴,然后稍稍整治了一下小山顶作为凉亭,空闲的时候就坐在上面。故断句:乃大喜/稍易 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词语:胜:美景。郭:外城。若:好像。设:设置。 【9 题详解】 A.根据“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力不劳,用不费,而可以寄燕赏之情,据地极小而 冠一郭官舍之胜”可知,方公勤政爱民,不铺张浪费,城外的小亭,尽得美景,表现了方公开阔的心胸。 这幅联符合“岘亭”。 B.这是一副悬挂在台湾阿里山的古月亭上的中秋赏月联,“满地花阴”和“岘亭”环境不符合; C.出自唐代李群玉的《望月怀友》,“盈手水光”“入帘花气”和“岘亭”环境不符。 D.是江苏镇江挹江亭上的一副对联。“幽奥”是说环境幽深、僻远,和“岘亭”环境不符。 故选 A。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①根据甲文“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可知,“钟山翼然当其前”“翼然”用比喻描写钟山的样 貌;“当其前”把钟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修辞。乙文“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送青来”运用拟人修辞, 写“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②由甲文中的“据地极小而冠一郭官舍之胜”可知,“据地极小”写亭子占地少,“冠一郭官舍之胜”却 能尽揽胜景,这句是把占地少,和看到的美景多形成对比,既赞美了岘亭的优胜,也表达了作者对方公政 绩人品的赞美。 【点睛】译文: 金陵的四方都有山(四面环山),这些当中最高且靠近城墙的,就是钟山。所有的管家住宅都在钟山的 西南边,并且都建有围墙,所以即使布政司署瞻园是最有名的,也看不到钟山。 巡道署东北城那边有块荒地,当年废弃这块土地的人,将这里堆成小山,杂树丛生。方公在观察历城 的时候,一天尝试登上小山,这是发现钟山就赫然出现在眼前。他就很高兴,然后稍稍整治了一下小山顶 作为凉亭,空闲的时候就坐在上面。冬、夏、阴天、有雾的时候,山上的树木以及云雾,他们的形状瞬息 万变,都成为了这个亭子所能看到的景观。钟山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在这个外城,好像仅仅是因为这个亭子 设置的。方公于是就取了“见”和“山”两个字合在一起,取名叫岘亭。 现在方公在金陵很多年,身体力行的治理政事,被官吏和老百姓所爱戴,不用耗费体力,也不用花费 钱财,就可以来寄托玩赏的情感,占据很少的地方却能在一城房屋建筑中位居第一,这足够用来留给后人 了,不可以不懂得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啊。 “千门万户曈曈日”栏目中,小淳找来一篇老舍先生写年节的文章,你们一起阅读,完成相关任务。 抬头见喜 老舍 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 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 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 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 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 设若故意躲着借款,着急,设计自杀等等,而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 “似乎”,因为我实在不敢说准了。幼年时,中秋是个很可喜的节,要不然我怎么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些“兔 儿爷”手工艺品的样子呢?有“兔儿爷”玩,这个节必是过得十二分有劲。可是从另一方面说,至少有三 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所以说“似乎”最喜爱中秋。 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粽子,不爱吃。城隍爷现在也不出巡;即使再出巡,大概也没有跟随着走 几里路的兴趣。樱桃真是好东西,可惜被黑白桑葚给带累坏了。 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 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 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 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 长大了些,记得有一年的除夕,大概是光绪三十年前的一、二年,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 厚。高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的白,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 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我还记着这个。我也的 确感觉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 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 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 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 “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 我慢慢地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 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 “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 假如我将来死后能入天堂,我必把这一笑带给上帝去看。 我好像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 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 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地就睡了。 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 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 弄点什么吃,连酒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 我只静静地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那就快睡去了。 (原载一九三四年一月《良友》(画报)第四卷第八期 有删节) 11. 小淳读了本文后,写了一篇读后感,题目为《含泪的笑》,她拟出了提纲。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 题目:含泪的笑——读老舍《抬头见喜》有感 第一部分:理解分析老舍“笑中的泪”。 第二部分:理解分析老舍“泪中的温情”。 第三部分:分析总结文本内容与语言风格的浑然一体。 (1)在第一部分。小淳自己引述分析了一个例子,请你再举一例。 小淳的引述分析:年幼的老舍告诉先生,“王羲之”就在他家里,这个颇有点戏剧性的细节描写,让儿童 的纯真形象和家境的艰难之间形成反差。在老舍幽默的语言有多少忧愁,多少泪! 你的引述分析: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中让老舍在年节的辛酸中仍感到有温情在的共有两件事。请你帮小淳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你们商量将文章改编为三幕话剧,在结束时将最后一段文字设计为老舍的内心独白。请你就独白时演 员如何把握语速、节奏、语气和语调提出建议。 13. 你们商量将老舍的《抬头见喜》和下面的《老舍小传》一起编辑进本期主题墙报,请你写“编者按”。 (100 字左右) 《老舍小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 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 寒贱也。二十七岁时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 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也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 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也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不过不可能了。 【答案】11. (1). 示例一:成年后的老舍,清楚地记得幼时中秋节玩“兔儿爷”的样子,但现在中秋节 却常借酒浇愁。幼时的快乐与现在的忧愁形成对比,“所以说‘似乎’最喜爱中秋”也是老舍幽默的语言 下的忧愁和泪。 示例二:一年除夕,老舍看着母亲在雪中接神,雪片飘落与火苗飞舞的景象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神仙真到 人间了,以乐景写哀情,幽默的语言中反衬出心中的悲凉。 (2). 老舍不得不在旧历除夕回学校,学监 向我微笑,并让我回家;落泪的母亲看到我回家了,笑着拿出为我买好的杂拌儿。 12. 独白时语速节奏可以缓慢、低沉,语气、语调整体上从凝重悲伤,到释怀坚定。读出这一段文字中老舍 的内心变化:从孤独、落寞到隐忍悲伤,慢慢平静释怀,再到苦中作乐的坚定。 13. “编者按”示例:他是一名勤奋刻苦的读书郎,他是一名做事认真的教书匠,他是一名经历坎坷的小说 家。《抬头见喜》,让我们感受了老舍在一个年节中“笑中的泪”“泪中的温情”;《老舍小传》,让我们更 直接地体会他的幽默豁达、谦逊执著。走进一本书,靠近一个人,让我们走近老舍。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1)“笑中的泪”对应“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 上回到世间”的内容,可由“幼年时,中秋是个很可喜的节……酒入愁肠呀”分析概括为:成年后的老舍, 清楚地记得幼时中秋节玩“兔儿爷”的样子,但现在中秋节却常借酒浇愁。幼时的快乐与现在的忧愁形成 对比,“所以说‘似乎’最喜爱中秋”也是老舍幽默的语言下的忧愁和泪。也可由“长大了些,记得有一 年的除夕……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分析概括为:一年除夕,老舍看着母亲在雪中接神, 雪片飘落与火苗飞舞的景象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神仙真到人间了,以乐景写哀情,幽默的语言中反衬出心 中的悲凉。 (2)第二部分“泪中的温情”对应的是中学时期最凄凉的新年,“泪中的温情”主要体现在两处,一处是 “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 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老舍不得不在旧历除夕回学校,学监向“我” 微笑,并让“我”回家,学监的体贴让“我”感受到了温情;另一处是“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 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 神说”,落泪的母亲看到“我”回家了,笑着拿出为“我”买好的杂拌儿,母亲的爱让“我”感受到了温 情。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独白的能力。独白时的语速、 语气等,是根据人物情感来确定的,“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 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不喝” 表现出老舍在年节没有感受到喜庆的气氛,独白时可以缓慢、低沉。“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 静静地躺着”表现出老舍对以往苦难生活的平静接受。因此,设计独白时,要表现出从孤独、落寞到隐忍 悲伤,慢慢平静释怀的心理变化过程,可从凝重悲伤,到释怀坚定。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表达能力。此题可首先对老舍的生平做概括介绍,然后简述《抬头见喜》和《老舍小传》的 内容特点,最后向同学们进行推介。“编者按”示例:他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 但他的“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抬头见喜》让我们感受到他苦 难生活的平静接受,《老舍小传》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纯真和幽默。斯人已逝半世纪之久,我们应该如何追 忆老舍先生?读一本书,走进老舍先生。 (三)小高和小淳是动画迷,寒假看了《小猪佩奇》的动画后,他们找来下面三种材料,想做个专题研究, 请你一起完成。 【材料一】 传统受众理论认为,按照媒介内容明确的传播对象划分,可将受众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小猪佩 奇》作为一部学前电视动画片,其目标受众定位于 3 至 6 岁的学龄前儿童,这也是其核心受众群。而令人 意外的是,小猪佩奇的走红并不仅仅局限在学龄前儿童群体,真正推动其火遍中国的,是其边缘受众—— 成年人群体。在这全年龄层受众狂欢的景观背后,有着深刻的传播与社会心理动因。下图是对《小猪佩奇》 成年受众的观看原因调查。 图(筛选分析)看过《小猪佩奇》的受访者的观看原因 【材料二】 一些儿童文艺作品叙事结构失衡、人物扁平苍白、故事缺乏新意,只能靠掐着嗓子的奶音和不断出 现的噱头吸引儿童,“粗制滥造”“庸俗”“小儿科”成为低幼的标签,低幼着实变成了低级。 如何防止“低幼”变成“低级”,动画片《小猪佩奇》颇有启示意义。这部动画主要针对 5 岁以下学 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前运算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不会对事物做理性的分析与 思考。《小猪佩奇》每集只有 5 分钟,一个小小的故事讲述完毕,场景就开始转换。从画面上看,动画构图 采用简洁的单线条设计,所有人物、植物、建筑、自然风光也都用标志性的几何形状来表现。最有趣的是 其中的故事设计。它展现了 5 岁以下年龄段儿童的日常生活场景。在简洁温暖的小型社会形态里,儿童学 会如何与人相处、用爱去对待一切。许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观看中,也学到了夫妻、亲子的相处之道。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佩奇一家在沙滩上,佩奇和乔治把猪爸爸埋在沙子里。) 爸爸:慢慢来,呵呵。 妈妈:好了。 佩奇:现在你跑不了了,爸爸。 爸爸:我的头有点热,帮我戴草帽吧。 佩奇:那样的话,你得说“请”才行。 爸爸:请帮我戴草帽吧。 佩奇:当然可以了,爸爸。 爸爸:这样就好了,也许我可以在这儿小睡一会儿啊。 佩奇:乔治,我们来搭沙滩城堡吧。 (佩奇和乔治开始搭沙滩城堡。) 佩奇:首先,把沙子装进桶里,就像这样;然后,把水桶翻个个,轻拍一下,把桶提起来!嗨,变出 来吧。 (一座沙滩城堡。) 佩奇:嗨,变出来。 (另一座沙滩城堡。) 妈妈:佩奇、乔治,要回家了,千万别落下东西哦,我来检查一下,以防漏了什么。 佩奇:毛巾、沙滩包、遮阳伞,还有沙滩球,全都在这儿了。 妈妈:我觉得我们好像忘了点东西,原来如此,我们忘了帽子。 乔治:爸爸,我们把爸爸忘了。 妈妈:呵呵,没错,我们把爸爸忘了。 爸爸:怎么啦? 佩奇:爸爸,我们差点把你忘在沙滩上了,让乔治想起来了。 爸爸:乔治想到了我,我很感动。 14. 小高和小淳觉得【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成年受众”也爱看《小猪佩奇》的原因,但角度却 不一样,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 15. 看完【材料三】这一集的剧本,小高觉得印证了【材料二】的观点,请你来举例分析一下。 16. 周末的晚上,你也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小猪佩奇》,妈妈却不同意,请你结合材料应对。 妈妈:你都多大了,还看这么低幼的动画片?再看下去,脑袋也会变低级的。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材料一】是从调查受众观看的社会心理动因角度来分析的;而【材料二】是从动画片的创 作优劣角度来分析的。 15. 示例 1:本集中爸爸要求戴草帽,佩奇提醒要说“请”的对话中,佩奇告诉爸爸,大人和孩子说话是也 要有礼貌。是亲子之道,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示例 2:本集中乔治想起把爸爸忘在了沙滩上,回去找爸爸时,爸爸很感动。简单有趣的对话中蕴含了教育 孩子要学会关心他人的做人之道,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和爱。 16. 示例:妈妈,《小猪佩奇》“低幼”却不“低级”,虽然它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但故事设计有趣,寓 教于乐,所以我也喜欢看。要不,妈妈你也一起看看,说不定,你也会喜欢的。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材料一中的“传统受众理论认为,按照媒介内容明确的传播对象划分,可将受众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 受众”和“在这全年龄层受众狂欢的景观背后,有着深刻的传播与社会心理动因”可知,材料一是从调查 受众观看的社会心理动因角度来分析的。根据材料二中的“一些儿童文艺作品叙事结构失衡、人物扁平苍 白、故事缺乏新意,只能靠掐着嗓子的奶音和不断出现的噱头吸引儿童”和“如何防止 ‘低幼’变成‘低 级’,动画片《小猪佩奇》颇有启示意义”可以看出,材料二是从动画片的创作优劣角度来分析的。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三中“那样的话,你得说 ‘请’才行”,爸爸要求戴草帽,佩奇提醒要说 “请”,通过材料三中佩奇告诉爸爸,大人和孩子说话时也要有礼貌,印证了材料二“学到了夫妻、亲子 的相处之道”的观点。在材料二的结尾,妈妈和佩奇忘记了爸爸,乔治提醒妈妈,“乔治想到了我,我很 感动”回去找爸爸时,爸爸很感动。儿童由此学会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用爱去对待一切。学生回答时, 通过材料三中的内容结合材料二中的观点“在简洁温暖的小型社会形态里,儿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用爱 去对待一切。许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观看中,也学到了夫妻、亲子的相处之道”进行分析,有理皆可。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应用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中的观点,观看《小猪佩奇》可以让我们“在简洁温暖的小型社会形态里,儿童学会如何与人 相处、用爱去对待一切。许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观看中,也学到了夫妻、亲子的相处之道”,只要围绕《小 猪佩奇》的启示意义来谈,语言委婉、得体即可。 三(50 分) 根据要求写作文。(50 分) 任选一题写成作文 17. 请以“年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不少于 600 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范文: 年味 又到了一年的末尾,人们似乎想用几天的热闹冲掉一年积累下的所有不愉快。街道上冷冷清清,而各 家各户却喜气洋洋。这也许就是年味吧。 肉丸 每逢过年,桌上总要一碗肉丸子。手捏的肉丸,形象总不是那么美观,坑坑洼洼的外表,棕黄色的皮 肤,肉乎乎的样子,倒蛮可爱。肉丸的吃法多样,可以放些白糖蒸热吃,也可以随着一些汤菜煮着吃,而 作为火锅配菜最为常见。 每次饭桌上,我都要夹上几颗象征团团圆圆的肉丸,整个含入口中,轻轻一咬,软软的,但又有一股 实在感。咬碎后,细细咀嚼,顿时,一股甜味在口中化开,不浓,但常令我久久回味,心中满是甜蜜和团 圆的幸福感。这也许就是年味吧! 烟花 真该感谢一千多年前那个不小心炸炉而发明火药的道士,让一个如此刺激和绚丽共存的事物诞生。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在家门前的广场上。打火机喷口,火苗跳跃着,让引线燃烧起来。随后,一声 巨响,天空中一朵烟花绽放,为灯火熙攘的夜幕再添一抹绚丽的华光。小伙伴在巨大的声响中喊着、笑着, 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照着一张张如迎春花绽放的笑脸,无可比拟。 谁说烟花易冷?这一刻不可忘记。空中飘散着硝烟味道,印证我我们一年又一年的童年欢乐时光。这 也许就是年味吧。 红包 都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但过年的红包就是不一样,这是亲情的凝结物。 一年到头,人们放下手中辛劳的工作,聚在哪个亲戚的家里,吃过一顿团圆饭,打一打扑克,扯一扯 家常。这时长辈们将一个个带着亲情味道的红包塞入晚辈们的手中,他们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满是欣慰; 孩子们收到红包,也满是欣喜。这也许就是年味吧。 又到了一年的末尾,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年过后,生活重新回到正轨,大人们再次操起繁重的工作, 孩子们也投身永无止境的学习中,大家都开始规划各自新的一年。也许这就是年味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为命题作文。针对标题“年味”,我们先要明确哪些是“年味”,它们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 感悟。 (1)表层年味:年味是什么?它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它是回家手里紧握的车票(团圆),它是大红灯 笼挂满树梢(喜庆),它是妈妈包的喷香水饺(亲情),它是兜里揣着鼓鼓的红包(祝福)……所以,年味 是幸福的味道,祝福的味道,团圆的味道,丰收的味道。 (2)深层年味:每一个农历新年,神州大地上涌动的人潮,显示着这个古老节日的活力。然而几乎每年, 我们总会听到“年味淡了”“年俗只剩下俗”的感慨。所以,还可以写年味的变化: 1)聚会方式变了。过去主要是“吃”,今天主要是“玩” 。家庭活动从物质贫乏时代的“团圆饭”,变 成了新时代的健身唱歌旅游; 2)虽然鞭炮禁放,但从现实看,理性的选择应该是舍弃妨碍蓝天和健康的东西,也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禁 放。 3)过年回家的打工者不再聚众赌博,一春联、年画、屠苏酒、扭秧歌等传统文化元素,凸显年味儿,现代 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比过去有更多方式辞旧迎新。 4)年初二很多地方的习俗,出嫁的姑娘要带丈夫回娘家。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平时长假少,就盼望 着春节长假出去旅游休闲。年初二正是春节假期中间,如果按照这个习俗,那只有哪儿也不能去,就等着 “回娘家”了,这对盼长假的小夫妻未免有点“残忍”。所以,打破传统也是新年味。 (3)情感“年味”珍藏在故事里:故事,就是信息。团聚之所以成为春节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因为一家人 需要在这个时间共同辞旧迎新,回顾旧的一年,规划新的一年。可以说,过年就是祖法规定的一种家庭会 议,从老时候的春种、动土、传家,到新时代的婚育、养老、职场,年夜饭餐桌上所谈论的,都是需要一 起来参谋的家族大事。亲人们各自忙活一年了,儿女想了解爹娘今年的辛苦,爹娘也想听听儿女们一年的 收获。老人们要在团聚的时刻讲讲古,给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以岁月的建议,晚辈们则要拿起手机说说今, 给留守家乡的长辈们带去时代的变化,而小孩子们也一定会在场,听着家里人的各种故事,家庭观念就在 其中进一步深化。 (4)书香是年味的一种:如果过年选择窝在家里,书籍无疑是一个良伴。春节不必上班,尽可以由着性子 纵情酣睡,无论什么时候醒来,枕边有书,拿起来翻上几页,倦了,合上书本眯上一会儿,或者将书覆于 脸上,用文字给自己敷个面膜,也算惬意。按照人们旧有的传统,串门是过年的一种习俗,而读书则可看 作是一种特别的串门方式。读汉人的赋便是到汉朝人家中串门,读唐人的诗便是到唐朝人家中串门,读宋 人的词便是到宋朝人家中串门,明明我们哪里也没有去,却又仿佛穿越千年万年,去了千里万里。屋外风 雪正寒,好客的古人见了我们,热情地邀我们喝一杯绿蚁新醅的酒,让我们就着红泥小火炉烘烘手,这是 多么美好的体验啊。 (5)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生活圈子较小,大多数仅局限在家庭和学校,所以本文建议就写身边事,身边之 人就可以。本文建议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示例: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文章的写作中心“年味“。然后以时 间为序,选取小区里,小区门口和街道上,城乡公交,市区内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场面,生动的再现年味天 天浓起来的过程,最终表现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18. 寒假,老师布置你们分小组排练“课本剧”,你们小组选择了《范进中举》,小淳要出演“范进的 妻子”这一角色。她回家告知父母,并且希望他们给她购置出演这一角色所需要的服装头饰等。父母却觉 得演课本剧浪费学习时间,她又演了那么一个小配角,还要这么繁琐,拒绝了她。 这个情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你就此自拟题目,写了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范文: 甘当配角 蓝天有了白云的陪衬,才显得更加广阔;黑夜有了繁星的陪衬,才显得更加深邃;鲜花有了绿叶的陪 衬,才显得更加娇艳;主角有了配角的陪衬,才显得更加耀眼。 主角配角,相得益彰。甘当配角,可以铸造精彩的人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主角赢得了 鲜花与掌声,配角同样能获得赞扬和尊敬。甘当配角,成就自我。 甘当配角,成就一番千秋伟业。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与黄兴被认为是主角与配角的最佳模式。前 者长于思想与决策,后者长于实践与行动。黄兴始终服从孙中山的领导,不居功,不抢戏,最终保证了辛 亥革命的胜利。而洪秀全与杨秀清则被认为是最典型的主角与配角的失败模式。两人本应同心协力、取长 补短,但都不甘心当配角,居功自傲,相互猜疑,自相残杀,两败俱伤,使太平军一蹶不振。甘当配角, 能成就伟业;相反,只能以失败告终。 甘当配角,成就一支女排劲旅。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1979 年调入女排时只不过是给一群姑娘做陪 练。后来为了女排发展的需要,他义无反顾,甘当配角,协助主教练工作。直到 2001 年,陈忠和才执掌帅 印,带领中国女排走向世界。陈忠和甘当配角多年。经过多次挫折,依然笑容灿烂,为中国女排的发展立 下了汗马功劳。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当你是生活中的配角时,不必怨天尤人、自怜自贱,更不能自暴自弃、虚度光阴。在生活的大舞台上, 只有小角色,没有小人物。竭尽全力地甘当配角、演好配角,照样能够实现理想、铸造辉煌。 配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配角并不是为主角而生。因此,配角不必悲观、不必彷徨失措。做好每一天, 默默坚守,砥砺前行,总有一天配角会破茧成蝶、柳暗花明,成为生活的主宰。甘当配角,积蓄力量,实 现超越。 配角有时只是一块垫脚石,踩着这块石头向上攀登,终会达到人生的顶峰,成就一段传奇人生。甘当 配角,成就自我,无怨无悔。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作文。 一、审题。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 作文样式。题干中小淳的父母觉得演课本剧浪费学习时间,而且演的还是一个小角色,又要买服装头饰, 非常繁琐而拒绝了小淳。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情景,来展开思考。题干对文体和标题没有特殊的要求,我们 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尽情发挥,选择议论文的话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写。 二、立意。根据小淳的父母认为小淳演的只一个小角色,说明小淳的父母想让小淳演主角,我们可以从中 得出 “甘当配角”“配角同样也很重要”等话题;根据小淳的父母觉得演课本剧浪费学习时间,又要买服 装头饰,非常繁琐,我们可以得出“不要因为个人因素而导致集体利益受损”等话题,据此展开讨论即可。 情景作文,就内容来说,可以是社会生活、自然景观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虚拟的某种场景或故事。 三、写法。借助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按情境设定的方向进行合理合情的想象和推理。这种作文形式 对训练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写成记叙文或 议论文,都应该围绕题干所给情境叙写,不能偏离主题,或主题不明确。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