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 2021 年中考语文二模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我的中国
故事
五、写作(40 分)
20. 请以“我的中国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或书写你自己的现实生活,或发挥想
象虚构故事。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 600-800 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写作解析
考查全命题作文。
认真审视题目,从题目中找写作思路,确定题材和主题。“我的中国故事”中的“我”
提示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我”可以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可是外国友人。“中国故事”
写作范文非常的广。如,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中国现代发展中的各种故事
等。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如,可以赞扬坚守边疆的精神,可以赞美绿化沙漠的事迹,可以
讴歌“最美逆行”的医护人员,可以学习争分夺秒做研发的科研人员。只要是发生在自己身
边的中国故事都可以写。可以发掘故事蕴含的时代精神,也可以探讨故事给予我们的影响。
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每天都在上演精彩的故事,考生可选择自
己熟悉的素材,可以塑群像,可以绘个人;突出群体或个人身上的精彩点闪光点即可;可
以今昔对比,比如写精准扶贫前后家乡的变化,在对比中见出“精彩”。选择自己擅长的文
体写作。
题目没有对文体做出具体要求,考生可以在中国发展这个大背景下感性表达,写成记
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通过具体的故事由点而面地表达自己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的
理性思考;还可以叙议结合写成散文。
范文:
我的中国故事
生长在北京,我自小就接触了不少中国故事。
故宫故事离我很近,小时候我便在一个纪录片里认识了它。纪录片以孩子的视角讲述
了故宫从元代兴建至今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也细致地特写了不少故宫的风貌。从绵延数里、
错落有致的大建筑群,到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宫殿,再到数以千计的奇珍异宝,无不使
我萌发对故宫的向往与兴趣。
随着年岁增长,我读到了不少关于故宫的文章。我了解到故宫是怎样的一个建筑奇迹,
又凝聚了多少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它又是怎样一步步完善得如此奇伟,我看到了国力的
强盛,对它生出一种由衷的自豪。
再后来,我踏上故宫的“玉阶”,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在人们保护下古朴依旧的建筑,光
芒依旧的宫殿和端庄依旧的道路——人们尽可能地维护了它的原貌。它的原貌让我看得真
切,它的厚重感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想,之所以故宫能够深入我心,正在于社会各处“无微不至”的宣传和人们对建筑
的保护。
中国故事里有骄傲也有屈辱。第一次了解圆明园,是通过电影《火烧圆明园》。在这里,
我看到了圆明园精致的江南园林风貌和中西合璧的精美艺术品,那里可是几代帝王“天朝”
梦的寄托啊!但是,我也看到了悲痛的一面,侵略者的暴行,国家的苦难,千万艺术珍品
的被劫掠,硕大园林的被焚毁。这给圆明园的故事涂上了一层无可褪色的屈辱与悲痛。那
残垣断壁永远地成为圆明园的墓志铭。
如今,圆明园早已成为废墟,有人曾主张修复它,但我想,辉煌可以铭记,悲痛与屈
辱也不能忘记。讲好圆明园故事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看待屈辱。勿忘国耻,圆明园记录着京
都沦陷的屈辱,它是与骄傲矛盾地存在着的。我们要将屈辱写进正史,提醒后人牢记耻辱,
奋发图强。请让那颓圮的宫墙站得更久些吧。
走出宏大,进入民间,我了解了许多胡同故事。初二暑假,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历史老师领着我们去胡同走访民众,了解其现状。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对它是有先入为主
的好感的。板桥胡同、帽儿胡同,哪个名字没有一段渊源,哪个胡同没有令“老北京”津
津乐道的故事?我充满了期待。但是初入胡同的我多少是有些失望的。这里没有小说中所
描绘“下棋”、“品茶”的老北京人,也没看到多少人在闲谈,街上几乎无人走动。这里房
屋已经十分破旧了,有些房屋甚至打了隔断出租。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胡同一半以上
的居民是外来务工人员,真正的老北京人越来越少。或许因为胡同的建筑已经过时,亦或
政府推行拆迁政策,很多人都离开了胡同,住进了高楼大厦。但是胡同虽少却仍有百条,
胡同虽旧却传承了一段民生故事——它的故事需要有人讲下去。在我看来,我们应当更加
关注胡同,让它与现代建筑在一起相得益彰。
生长在北京,我着实了解了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灿烂多姿,
中国故事何其丰富!我们有多少“故宫”的骄傲,有多少“圆明园”的悲痛,又有多少“胡
同”在逐渐没落。我只愿故宫故事的辉煌走入每个人心中,圆明园的历史教训为每个中国
人铭记,胡同故事被更多人关注、传承。让中国故事愈讲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