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理想与箭 解析+范文《星光不负逐云箭》
真题回顾: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
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
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
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写作解析
扬雄以“弓矢的”设喻,形象生动,且颇具普遍意义和启示作用。其中“弓”是基础,
“的”是目标,“矢”具有方向性,要射中目标则又需要其他要素共同起作用,而各要素
所起的作用在不同人看来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常以射箭设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党
解读为“学问的根基好比是弓弩,才能好比是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
让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求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
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强调“学习”这个基础的重要意义。
试题材料指出,古人追求理想会涉及基础、方法等,再以扬雄观点进行举证,任务驱
动则是自然延伸到考生对理想的追求、自身发展的思考上。
任务中的“当代青年”,要求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青年的
角度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任务中的“自身发展”,引导考生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
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
思考。
命题取材与设计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相通,也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
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
范文
星光不负逐云箭
扬雄曾言志:“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李白也
曾立下豪情壮志:“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追梦途中正如弦
满箭长,直冲云霄。
射箭先定箭靶,逐梦须有目标。箭靶好比初心,目标犹如罗盘。先贤立志,振聋发聩。
目标是李白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目标是郑板桥坚定“咬定青山不
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目标是孙中山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他们心
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经历一番寒彻骨,不负如来不负卿。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里,
拒绝颓废、躺平、丧文化,而应该立下远大理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射箭以义为的,逐梦不离正义。理想除了高远,还要合乎正义。正义是孟子“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正义是于谦以身作则“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义
是文天祥慷慨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义是鲁迅嫉恶如仇“横眉冷
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是正义;违背人民利益的,是不义。
利用战争发财,利用疫情致富……古往今来,像这样的不义之人永远定格在耻辱墙上,遭
后人唾弃。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
上,我们不能小肚鸡肠、患得患失,应当以民族大义为重,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
世名。我们青少年应当为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跋山涉水,争当时代先锋。
射箭以践为本,逐梦砥砺前行。追梦的路上,除了高瞻远瞩,还有不停歇的脚步。理想
是彼岸之花,实践则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都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勤学苦练是追梦的通行证。古往今来,莫不如是。郦道元日夜兼行,风
雨无阻终成《水经注》;韩愈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治学自勉;袁隆
平历经数十载青春,研发杂交水稻;党和国家扶贫攻坚,为人民谋发展谋幸福……前人为
我们栉风沐雨、开天辟地,我辈当砥砺前行,振乡村强农村、攀高峰潜深海,在逐梦路上
绽放实践之花。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星光不负逐云箭!新时代的新青年当有新理想,让我们修身
律己,强固思想,配以远大的目标和强烈的正义之心,在复兴奋斗中大胆实践吧!因为历
史只会眷顾修身者、矫思者、立义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