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ID:735272

大小:26.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 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 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试题特点】 北京卷两道大作文试题形式平稳。材料更贴近现实,关注社会,注重立德树人、强化对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学科能力、思辨意识等方面的呈现。 试题一: 【审题解析】 聚焦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彰显国家科技发展、时代风貌,引导学生思考、关注个人在 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试题要求中提到“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 样的联想和思考?联系题目语境“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 张‘天网’,可服务全球。”可思考此题重点虽为“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但其价值却是“它们共同 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的目标与方向。为此,除立足个体,关照大格局大视野也是此题应该注 意的要点。 基于语料,学生可重写“个体功用”,也要兼顾“共同”的作用。考生可思考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群 体、个性优势与协同发展、和谐共生、服务社会乃至国家、世界的大同观。写作材料可联系自身对现实的 思考与积累、如个人价值与人民大众、普通劳动者与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新中国成就与人民福祉、 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从家国情到国际观等等。小我与大我,亦可联系单边主义与多边共 荣的辩证思考。 议论文文体特点要明朗,观点鲜明。可围绕“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展开。如“每一颗都有自己的 功用”其内涵及带给人的启示是什么,接着论述为什么是这样,该如何让自己或个人的功用或价值得到最 好的发挥——即联系“天网”和服务奉献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思考拓展,突出个体与群体 的关系乃至“服务全球”,不独霸一方、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以“小我”成长助推“大我”发展。 2.做五彩斑斓里的那一抹亮色。 3.灿烂星空,我是耀眼一颗。 4.做一颗严丝合缝的“螺丝钉”。 5.青春之我,无愧时代。 …… 偏题立意: 1.科技助力中国梦。(忽略话题导向) 2.独立自主,飞扬青春。(未准确领会话题的核心导向) 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可在文中提及,但重点应该论证个体之于团体的价值贡献与作用) 4.强大系统孕育非凡个体。(不能把“系统”的作用作为论证重点) 【优秀范文】 01 织一张无愧于时代的“网” “北斗”合网,“55 颗卫星”一个都不能少。“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点明个体对整体的作用 不可忽视。由此推之,个人之于社会、国家和民族不亦如此?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家国情怀早已成为厚植于中国人骨髓里的精神基因。文天祥 一心为国,誓死忠诚,雄风万仗激荡永存;联大师生迁址建校,为国立命,精神豪气百年不朽;今日“北 斗”寰宇布网,科技兴国,弄潮之姿光耀永驻…… 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遇上了疫情这道“加试题”,可谓是一次重大挑战。“疾 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正值芳华之年的新时代青年更要勇担挑战,和祖国共同前进,以“小我”的功 用助力国家的发展。 时代瞬息万变,祖国需要信念坚定、淡定从容的你我。扎根黄沙以守护如梦如幻之千年敦煌的樊锦诗, 飘泊在高原的生命之舟钟杨教授,亦抑或是把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一线的黄文秀,无不是初心不改, 可度关山。身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应当两耳既闻天下事,一心又读圣贤书,将国家的发展与个 人的成长相结合,珍惜韶华,敦品励学,用理想之光照亮求索之路。 世间风急浪高,祖国需要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你我。古之圣贤,数不尽的头悬梁,锥刺股;数不尽 的“闻鸡起舞,朝五晚九”。反观当下的佛系少年,退缩与逃避反倒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独上小楼成 一统”的漠视与麻木也成了他们之间争相效仿的“文艺小清新”。鲁迅曾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 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作为新时代的勇士,我们更要明确责任担当,同心戮力,共克时艰, 用奋斗之姿共绘明日蓝图。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旺发达需要在各个领域编织无数个“天网”,没有哪一个地方能 够缺失人民的力量。虽然在个体看来,也许自己这一颗小“卫星”功用不大,但若将其置于特定位置,则 其作用全然不可小觑。我辈学子还须不断完善自己,练就过硬本领。当知不管在哪一个位置,都要竭尽全 力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样才能避免“因小失大”,造成“系统”损失。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虽然渺小却依旧要自信,以青春的名义,用奋斗的姿态, 共同织就一张无愧于时代的“天网”! 02 个体价值与全局意识 55 颗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这让我们看到了个体价值在全局 中闪耀的精神光芒。它们之所以能组成一张强大的网,是因无数个体价值凝成了推动全局的力量。 追求个体价值首先应在个体独立的前提下挖掘自身的价值。所谓个体独立并不是身体上的单独站立, 而是在思想上能够勇于挣脱世俗洪流的吸引,这种独立能帮助我们清醒地认识世界,帮助我们破除庸见, 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认识论中坚持自我,从而实现个体价值。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正是从朱熹“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流意识中脱离出来,不依附于他人的思想观点,才在漫长的“格物致知”过程中,形成了“知 行合一”的理论,开创了心学,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我们在社会的土壤中埋种,在吸取土壤水 分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成长为参天大树,为社会遮阴避凉。 但追求个体价值过程中所言的“独立”并不是“孤立”,它需要与全局形成有机联系。纵观人类历史 的演进,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用了 8000 年,而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不过经历 了 1000 年。社会的形成将人类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思想在碰撞中形成了文明的火花,促进了人 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我们丧失了全局意识,便失去了与世界的天然联系,我们的思想行为往往会受到因肉 体而产生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丧失了在全局中判断是非利弊以及吸收营养的机会,最终将无异于井底之 蛙,狭隘了眼界,失掉了获取个体价值的源泉。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曾说道:“我们胜过野兽的真正优点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的。” 社会是个人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提供者,是所有个体的导师。故我们每个个体如果没有 意识到这一点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个人价值也就无从显现。 可反观当下,有多少人还认为自己是矗立在海上的岛屿,标榜着特例独行?那些叫嚣着社会不公的“孤 傲者”,远离社会、逃避社会的“胆小者”是否已忽略了“岛屿”与“大陆”的联系?丧失了其实现个人 价值的平台? 个体生命只有在全局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为全局效力的一分子,以独立之 精神成长,反哺社会! 03 繁星点点,璀璨星空 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 3 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 网”,可服务全球。 55 颗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55 颗卫星,诠释着系统与要素,个人与集体、国家间的关系。 每一个个体如每一颗卫星,都有着自己的功用,只有 55 颗卫星互相协作才能形成一张“天网”。 那么,“个体”应如何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功用?“集体”又该怎样更好地服务于“个体”,激发“个 体”的生命活力呢? 闪耀在苍穹的北斗卫星,见证着一批科学研究者在各自位置上的独特功用。北斗研究事业需要高位设 计,也需要科普宣传,还需要系统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应需而上,服务集体。因此我们既看到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导航系统建设,也发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沈苑立足管理岗位为北斗“护航”…… 正是因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他们在集体中尽可能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才 能让北斗研究中的每一项工作可以齐头并进、互相匹配衔接。 55 颗卫星中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如此,个人与集体关系如此,一个人之于国家、民族亦然。新冠疫情 爆发后,广大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临危不惧,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用自己的专业医学知识与病毒搏斗; 建筑工人放弃与家人过年的团聚机会,牺牲休息时间,用自己扎实的建筑技能如期完成火神山、雷神山的 建设任务;还有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干部、警察、社区服务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自身特长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个人来说,要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有哪些优势,该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除此之外,还要认 识集体,分析形势,从而将自我优势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来。埋头苦干可能会让我们忘记了来时的路,化 我所有为时代所需,可以让我们看清脚下的路。就管理者而言,他们也要创造适宜的制度与规则,不拘一 格挖掘人才,充分肯定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与功能。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认识到自身有何作用,又该如何发挥作用。将要 走上各行各业岗位的青年更是如此,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 贡献”,继而经天纬地,星耀苍穹! 试题二: 【审题分析】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要求学生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从语料看, 题目要求写出对各种各样的信息中的一条信息引发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振奋,或愧疚,或让学 会辨别真伪……在考查学生关注现实的写作能力时,更凸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现。同时, 特别要关注题目中“展开联想或想象”的要求。即考生除了要结合现实写事记人、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 外,还要有相应的联想或想象内容。这点需要关注。 试题开放性强,“一条信息”可写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以表现家庭亲情、可以展示难忘友情、也 可以突出社会意识等等。考生可从自己印象较深的某一具体“信息”入手。素材如“疫情突发”“疫情数 字”“最美逆行者”“敬老尊师”“社区服务”“居家学习”“复课与停课” “国安法”“北斗三号” “国外热点”“西方抹黑”“不实信息”等等,不拘一材。 记叙文写作重在写人叙事,要素全面且重写“我”的感悟,因而要围绕“我”,写感悟是基于此信息 “引发”的,其中相关人或情境、细节都是为我的感悟服务。如在疫情间得知高考延期时的焦虑或兴奋; 或面对二次疫情,高三学生复课又停课,你家人的反应和你的联想;或今早,踏进高考考场前,北京报道 无新发病例等等。重点聚焦某“一条信息”,除了可记述对你学习生活的影响和对未来的展望,还可思考 这“一条信息”折射出更丰富的内容,如国家对人民生命至上的措施与方针等等。由表及里,结合联想与 想象,在描摹中见深思。 【优秀范文】 01 一条信息 全级“二模”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我心都碎了。总分与排名都惨不忍睹。语文成绩更是让人触目惊 心,比“一模”退步了十多分,实在是意料之外。“二模”考试仿佛成了“恶魔”,给我传递的这条信息 也太可怕了。向往已久的大学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晚自习刚开始,我强忍着泪水,向坐班的科任老师递 交了请假条,带着“恶魔”这一条信息回家了。 关上房门的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坐在书桌上痛哭起来。书桌上摆放着我初中时的毕业照,同学们都笑容满面,穿红 色裙子的班主任依然那么抢眼,依然那么淡定与从容。此刻,她在毕业前给我们说的话又在耳边回响:“你 们永远是我的学生,我永远是你们的班主任。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因此,你们遇到困难需要我帮助的, 请给我发信息!” 我打开微信,借助文字,把 “内心的苦楚”发给了初中班主任。她回复的速度超乎我的想象,文字 不多,却字字珠玑:“小东,如果想成为非常之人,就要学会吃非常之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 模考试给你带来的苦楚算得了什么呢?你不如把它看成——查漏补缺的机遇,反思自我的过程,高考路上 的垫脚石,人生中的一道坎。这苦楚与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相比,谁更苦呢?现在距离高考还有四十多天, 还有 1000 多小时,你还有时间,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会进步的!高考,你一定能考上理想大学,加油!” 看着老班主任的信息,我的泪水又来了。老班的用心良苦又怎么不让我感动呢?我坚定了许多,忧愁 已烟消云散。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这点不如意的“苦楚”算得了什么? 马云说:“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最好的营养就是吃苦!能吃苦,抗挫折, 不低头,定会成为高考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小东,吃饭了。”母亲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打开房门。看我眼睛通红,眼角有泪痕,轻声 地问道:“儿呀,今天怎么啦?没事吧!你现在的班主任还给我发了一条信息——问你是否生病了,等一 会儿来看你。”我忙说:“妈,我没事了,您给班主任回复一条信息,说我明天就回校上课。” 02 一条信息 “你看到繁星的夜晚,星与星近在呼吸之间,却不知我们彼此之间的视线,其实远隔着亿万光年。”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普吕多姆早在《银河》里诉说过星星的孤独。 原来那么多的星星,也是孤独的。又何况人生在世,如舟行江海,辽阔处虽有千帆并进,逼仄时也难 免孤木飘零。 对于孤独忽然的感悟,源自短短一条信息。 无意间点开推送,“中国抑郁人 数逾九千万”的字样 触目惊心,惊讶于这个数字,我将文章完整阅读。那么多患者,像散落天堑的星辰。我们是看星星的人, 知道他们遗世而特别,自然的将之归为-类,却忽略掉星星也各有各的轨迹,悲喜并不相通。 于是再次自以为是,认定是距离催生出孤独,孤独又才诞下抑郁。 直到看见她呼朋引伴、浑身光彩,多少人为她驱赶寂寞,却还是被病痛打倒。没有任何诱因,她毫无 征兆的发病吓到周围所有人,记得她狼狈不堪的样子,几呼是在瞬间回归成野兽,所有出现在眼前的人都 变为假想敌,没有谁能被她视为倚靠。 我们息息相关、甚至血脉相连,却在此刻如同孤岛,绝无感同身受的可能。心里的孤城一直存在,与 距离无关。 如果不是那条信息,让我开始了解抑郁症、开始关注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进而咂摸出孤独的一丝滋 味,也许我只能继续手足无措看着她一点点坠入深渊, 以伤害自己来换取对生命的感知,而不知道陪伴 会比一切鼓励的话语更有奇效;也许永远不会懂得,与生俱来的孤独是和血肉一样无法剔除的,要学会正 视自己的孤独,才能接纳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不同情绪.... 中国人说"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外国人讲"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古今中外,其 实我们从来都知道人与人的不同,只是“孤独” 这个常被归类为消极的词,似乎不配成为“独特”的一 种体现。 我通过一条信息了解到带来抑郁的孤独,也希望能再收到一条信息,或来自不离身的手机,或来自遥 远的太空。告知我银河有了小白船,在星星之间摆渡;人间的孤岛消失,海水恢复它原本的样子。我们仍 在漂泊,舟与舟之间,也有了连绵不绝的水,它作为导体将感觉相连,孤独还在,但可以分担。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