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年高考作文最新科技类人物素材---在时代潮头做先锋
目录:
01 超算人的一颗“澎湃红心”
02 钟扬:潜心科研 攀登高峰
03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04“红色国防工程师”一辈子只为一件事
05 奋斗的动力就是要回报社会
正文:
01 超算人的一颗“澎湃红心”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韩芳《光明日报》( 2021 年 06 月 16 日 03 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杨超是超算研究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5 月 26 日,杨超正
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肩负起更重的责任和使命。
初心澎湃
——在大钊精神指引下
“我高中就读于河北省,她的前身——直隶永平府中学堂是李大钊先生的母
校。中学期间耳濡目染,从大钊先生的伟大事迹中初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艰
苦历程。3 年前我调入北大工作,又来到大钊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不禁思索,循着
革命先烈的足迹,我是不是应该更积极追求进步?”5 月 26 日,在发展杨超入党的支部大
会上,他深情回忆入党初心。
在支部大会上,杨超还提到 2019 年 10 月 1 日这个令他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作为
北京市科技创新代表受邀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
“在光荣与梦想激荡、历史与未来交融的时刻,我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我深刻感受到,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应该持续做好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本职工作,更应该接受时代
的召唤,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大业贡献更大力量!”此后不久,杨超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
党申请书。
在培养过程中,北京大学党委转变思路、积极引导,全方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入
职北大后,学院党委书记胡俊老师多次与我交流,了解我入职后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并帮我解决实际问题,我参加校、院两级党委组织的形式多样活动,也认识了很多不同院
系、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老师,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融入了北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杨
超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北京大学党委建立了校领导一对一联系
青年教师制度,校长郝平是直接联系杨超的校领导。在党员发展大会上,郝平指出,在建
党百年之际,杨超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党组织而言,都具有特殊
的意义。他勉励杨超在科研攻关上再接再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承担起新时代北大人的
光荣使命。
攻坚克难
——在计算前沿结硕果
杨超的一天,从早晨 7 点开始至午夜 12 点结束,中间并不能清晰地区分工作和生活的
时间。
“我一向没有加班的概念,我喜欢我的研究工作,愿意沉浸其中,并享受其中的乐
趣。”在调入北大之前,杨超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学习、工作了 15 年半,他的导师孙家昶
先生是我国并行计算领域的老前辈。“孙老师是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经常和我分享
作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往事,老先生们的爱国情怀给我很大的鼓舞。”杨超说。
杨超从事的超算研究,即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是高度前沿的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数
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领域的交叉。“这些年,我参与了不少与国产超级计算机研制、开
发和应用相关的重要课题,我们研发的超大规模可扩展并行算法、国产高性能扩展数学库
和高性能基准测试优化软件提升了我国在超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杨超说。
2016 年,杨超与合作者完成的“千万核可扩展非静力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的应用
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上千万处理器核心下偏微分方程的高效求解和应用。这一成果
获得了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为我国实现了该奖项设立 29 年
以来零的突破。这之后,杨超屡获重量级奖项,2021 年 4 月 21 日,他站在了王选杰出青
年学者奖的颁奖台。
谈到获奖感受,杨超认为自己的心态没有什么变化:“这些奖项是对我们一些阶段性
工作的认可,这些工作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我们会持续做下去,争取做得更
好。”杨超还告诉记者,王选先生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敢为
人先的开拓精神和满腔热忱的爱国情怀都很值得我学习。”他希望自己能够循着王选院士
的脚步,在超算领域不断攻坚克难,再立新功。
寄语青年
——在时代潮头做先锋
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是杨超对自己的要求。“教书是本职,从不是负担,我和学
生教学相长,经常彼此碰撞思想火花。”杨超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他会提前规划好给学生
讲解的内容,同时非常重视学生反馈。
“我不认同现在很多人说的 90 后、00 后青年人都是‘佛系青年’,崇尚‘躺平文
化’。”杨超说,“每一代的学生都会带有一些时代烙印,他们都是好苗子,要善于激发
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杨超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无论多忙,他都愿意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科研进展,并
通过聚餐、看电影等方式提升团队凝聚力。“我一直坚信一个原则,就是既要做学生的良
师,也要做他们的益友,这是最有效发挥集体能力的一种方式。”杨超说。
“我对中国科技的明天充满信心。”杨超总是告诉学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席卷全球,正在重塑当今世界格局。“当下正是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青年学
子要在新时代的潮头敢当先锋,不做过客!”在采访的最后,杨超这样寄语青年一代。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韩芳)
02 钟扬:潜心科研 攀登高峰(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本报记者 姜泓冰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17 日 第 07 版)
钟扬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称号。
“300 米!再上升 300 米!”
原创话剧《种子天堂》在上海高校里上演,灯光舞美创造的漫天飞雪里,“钟扬”带
着他在西藏大学的学生,在海拔 6000 余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努力攀登,去采集高山雪莲的
种子。
钟扬,湖南邵阳人,15 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99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
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他的人生,因与西藏结缘而不同。
2001 年,作为生物学家的钟扬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时,就惊叹于这片土地的壮美。他
深知,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人类未来。而青藏高原作为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
地区,拥有近 6000 个高等植物物种,只因高寒艰险、环境恶劣,在世界种质资源库中仍然
难觅踪迹。
钟扬决定行动起来。
在世界屋脊采集植物种子,且每种样本要达到 5000 粒,濒危物种也不少于 500 粒,样
本间距离不少于 50 公里,其艰苦可想而知。10 多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跋涉 50 多万公里,
足迹遍布了西藏最偏远、最艰苦、最荒芜的地区,收集了 1000 余个物种的 4000 多万粒种
子,占西藏物种的 1/5。“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总要有人去做。只要国家需要、人类
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钟扬这样激励学生,更身体力行。
在漫长的科考路上,钟扬坚定了教育援藏的使命担当:“要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
藏族学生心中,要通过培养人才,创造援藏新方式!”他的援藏时间一再延长,16 年间,
他带领西藏大学在生态研究领域创下一个个“奇迹”:申请了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培养了第一位藏族植物学博士,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入世界前列……如今,他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已遍布西藏、新疆、青
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份,不少已成长为科研带头人。
2017 年 9 月 25 日,钟扬在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 53
岁。2018 年,钟扬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9 年,钟扬当
选“最美奋斗者”。
03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本报记者 刘以晴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17 日 第 07 版)
黄大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黄大年,1958 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7 年参加高考,考入长春地质
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1982 年,黄大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
1992 年,黄大年赴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1996 年博士毕业后返回母校。
1997 年,经单位同意,他再赴国外从事研究。2009 年 12 月,黄大年回归祖国,与吉林大
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作为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九分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
验”的首席科学家,他以吉林大学为中心,组织全国优秀科研人员数百人,开启了深部探
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黄大年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就像一个“透视眼”,给
地球做 CT,能洞穿地下每一个角落。这套系统十年磨一剑,在近年来探明的国外深海大型
油田、盆地边缘大型油气田等成功实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颠覆性”技术
推动行业突破的典范。2016 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黄大年带领的研究团队
取得的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
黄大年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骄人成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回国 7 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
睡觉、忘了吃饭。2016 年 11 月 29 日凌晨,黄大年又晕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长春,单位强
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
回到长春还没喘口气儿,黄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胆管癌,住院治疗。2017 年 1 月
8 日,黄大年因病离世,年仅 58 岁。
师生们纷纷发悼文:为了实现伟大强国梦,这个海外赤子满怀激情回来,即使前路艰
辛,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
在广西南宁市园湖路小学,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的一本毕业纪念册复印件
中,黄大年写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跃然纸上,也深深地刻在母校师生的心里。
黄大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04“红色国防工程师”一辈子只为一件事
作者:本报记者 袁于飞《光明日报》( 2021 年 06 月 15 日 01 版)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我这一辈子,此时回头看,人生在世,无非是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人吃过真正的
苦后,才懂得什么是甜;比如,遇到挫折时,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比如,能一辈子做自己
喜欢的事,并把这件事和为党和国家作贡献相连,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王小谟获 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感言
王小谟院士是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1961 届毕业生。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回母校作
报告时,他说:“在母校‘延安根、军工魂’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下,‘红色国防工程师’
成为我一生的写照。”
1938 年 11 月出生于上海的王小谟,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国防工程师,他把自己的一生
都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雷达和预警机事业,为党和国家立了大功。
“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技术一起应用
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王小谟说,在研制雷达和预警机的过程中,无数科研人
员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
王小谟回忆,“当年,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研制中国人自
己的预警机’。那时候很受感染,把‘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八个字放得很大,挂在试验
场,每天一抬头就能看到。”
王小谟说,经过全体科研人员几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以人为本
的设计理念,在我国预警机的设计中,也得到了贯彻,比如在预警机上装厕所、减噪等。
“研制成功国际领先的预警机,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
大事,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用了十几年,而我们只用五年就能把预警机研制出来的原
因。”王小谟说,研制预警机,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装。而飞机的改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去测外形,测完以后还要做风洞试验,涉及一系列航空安全的问
题,因此就需要航空和电子两大部门团结协作。另外还要把全国都动员起来,各个科研单
位都参与这样一个工程。
王小谟还特别注重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他言传身教、甘为人梯,先后为我国培养出
18 位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他说:“科学研究主要是靠人,一个国家真正的财
富就是人才。因此还要注重科研人才的队伍建设,通过一些工程和项目把人才队伍培养出
来。”
对于广大青年学子,王小谟也寄予厚望:“新时代青年学子要传承好‘延安精神’,
抓住机遇,担当复兴大任,做我国科技事业的攀登者。”
05 奋斗的动力就是要回报社会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娅《光明日报》( 2021 年 06 月 16 日 01 版)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从社会舀取一瓢,就要回馈社会一桶。我奋斗的动力就是要回报社会。”
——任继周
97 岁的任继周,素来将自己比作“草人”。
他常常教育年轻党员和自己的学生,要俯下身子做一个平凡的草原工作者,站在改善
人民群众营养结构的高度,以发展草业为己任。
有人曾问任继周,一辈子做草业,辛苦吗?
他的回答是:“搞科研哪有不辛苦的,怕苦就别干这一行。”
拥有 66 年党龄的任继周认为,艰苦奋斗是共产党员的基本品质。多年来,他始终保持
着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回报社会,一直是任继周的
人生信条。
他回忆,少年时代经历了国家贫困、人民羸弱的艰难时期,彼时暗下决心,要为民族
富强而奋斗。1943 年,任继周以“改善中国人的营养结构”为目标,在大学选择畜牧兽医
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条件艰苦的甘肃,受聘兰州兽医学院,从此与草原结下不解之
缘。
作为我国现代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我国首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首位草业科学领
域工程院院士,任继周为推动我国草业科学发展、西北生态环境保护和高等教育事业作出
了卓越贡献。
他率先在我国开展高山草原定位研究,建立了一整套草原改良利用理论体系和技术措
施;创建的草原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至今仍为世界唯一适用于全球草地的
分类系统;提出的草原生产能力评定指标——畜产品单位,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
世界草原生产能力……
任继周总是说,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想要多发一份光和热;每个人都踏踏实实
做工作,我们国家就有希望。
他不忘初心,扎根西北 70 多年:长期致力于推动草业科学理论研究、传播和应用,牵
头创办的《草业科学》《草业学报》被国家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在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创
办草原学系,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
创建了草业科学专业“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
学”等多门课程;先后捐资 300 万元,设立“任继周草业科学奖励基金”,用于奖掖后
学。
90 岁之后,任继周不能再去做田野调查,但仍笔耕不辍,积极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
农业系统发展史》《农业伦理学史料汇编》《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开创了中国农业伦
理学研究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