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文言文阅读体裁:议论类(基础训练)(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21 文言文阅读体裁:议论类 【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笔阵图 卫铄 夫三端①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 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 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 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③新石, 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 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 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 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 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如陆断犀象。 乚如百钧弩发。 丨如万岁枯藤。 如崩浪雷奔。 1 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 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 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 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注释)①三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②该赡:渊博丰赡。③煎涸:指浅黑干涸。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润色:修饰文字 B.贻诸子孙,永为模范漠范:榜样 C.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消息:情况 D.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委曲:曲意迁就 2.要成为优秀的书家,应具备怎样的个人修养?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作答。 3.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在文章第二段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斯造妙矣,书道毕矣”中的“书道”指“书法之道”,请概括第三段至结尾处所介绍的“书法之 道”。 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卫其书盔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 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 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苏轼《题鲁公帖》) 【答案】 1.D 2.作为优秀的书家应该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师法古人,学问渊博,见识丰富,善于感悟。(答 出其中任意 4 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3. 笔 砚 墨 纸 4.(1)选择与书写字体相宜的正确执笔方式;(2)运笔须用全身之力;(3)从学写大字入门;(4)书法以 “多力丰筋”(劲健丰润)为优;(5)心手相协,意在笔先;⑹用心揣摩,每书一字,各象其形。(答出 1 点 1 分,2 点 3 分,3 点 4 分,4 点 6 分,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5.每断对 2 处得 1 分,当断不断扣分;每断错 2 处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 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 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 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分析】 1.“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委曲,在该句中做宾语,必须是名词,解释为“曲意迁就”就成为 了动词,所以,第一步用语法定位法就能予以排除;其次,根据语境,“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 “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是在“然心存委曲”的前提下出现的谨慎小心的结果,所以,此“委曲”不是“曲意迁就” 之意,应该是“弯曲、曲折的书写规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回答本题要注意正确的答题思路。1、找准信息区域;2、分条罗列,注明序号;3、抓关键词,古义今 译。由“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可以概括出达源明理;或应该 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书法的规律。由“近代以来,殊不师古”可以概括出师古,或师法古人,向古 人学习。由“而缘情弃道”概括出要尊书道,通书道,守书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概括出要博学或学问 渊博。“闻见又寡”可知要多闻或见识丰富、见识广、见多识广。“自非通灵感物”可知要通灵感物或善于感悟、 善悟、悟性高、领悟力强。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学生一般都知道,如果不清楚,也可以依据原文信息提取,“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 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③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 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4.“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多力丰 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有这些方面 的努力,则“书道毕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 物名,时间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 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 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点睛】 阅读下面的文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 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 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大海。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适应。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芥:小草。 7.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到迷茫的郊野去,一日内可以往返,肚子果然还饱。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D.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个小虫懂得什么! 8.对于《逍遥游(节选)》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阐明世间万 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 令人叹服。 D.《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9.翻译句子。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答案】 6.C 7.A 8.B 9.(1)《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 (2)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解析】 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 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 项,“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意思是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适”是动词,到……去。 故选 C。 7.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 的标准。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 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A 项,“肚子果然还饱”错误。果然:饱饱的样子。句子翻译为: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 子还是饱饱的。 故选 A。 8.本题考查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 项和文中相应的时间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 B 项,“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错误,根据全文表达的意思是 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的。 故选 B。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 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是”,这;“海运”,海动,大 风吹动海水;“徙”,迁移;“冥”,通“溟”,大海。(2)中,“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为判断句,判断标 志“……者,……也”,必须翻译出“是”;“志”,记载;“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怪异的事物。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 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 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 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 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 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 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 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 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 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 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蝉 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 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 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 呢。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1)。于是秦人拱手而 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 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 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 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 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段文字概述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而且实力愈来愈强大,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 B.“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得天下并不难。 C.作者边叙边议,极写秦与各国的差距,从而为后文“蓄势”。 D.第三段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 11.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2.字句夯实: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固:_______________ ②席:_______________ ③连衡:_____________ ④爱:_______________ ⑤致:_______________ ⑥亡:_______________ ⑦因:_______________ ⑧延:_______________ ⑨烈:_______________ ⑩却:_______________ ⑪黔首:秦朝对_______________ ⑫谁何:_____________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答案】 10.C 11.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 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 出秦国的强大。 12. 险要的地理位置,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像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 六国的策略,也作“连横”。 吝惜。 招致,招引。 败逃的军队。 趁着。 延续。 功业。 使退却。 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盘诘查问。何,呵问。 13.(1)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于农耕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战具;对 外采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各国自相争斗。 (2)收征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器,熔铸成十二尊铜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 项,“作者边叙边议,极写秦与各国的差距”表述错误。选文部分重在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写秦国的威势以及 如何统一天下的;且据原文中“当此之时……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等文字 的表述,“九国”的势力其实是非常大的,所以称不上“极写秦国和各国之间的差距”。 故选 C。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根据选文第二段的表述,通过叙述“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 与为一”写各诸侯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通过叙述“齐有孟尝,赵有平原……之伦制其 兵”写各诸侯们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通过叙述“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 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 写九国势力的强大最终却被秦国吞并,既是在反衬秦国的强大,又是在为后文写秦国的灭亡蓄势。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要的地理位置,在文中作宾语中心语;席,名词作状语,像卷席子一样;连衡, 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也作“连横”;爱,根据上下文,此处不是“爱惜、 爱护”等意思,而是吝惜;致,招致,招引,常用于叙述不好的情况;亡,动词活用为名词,作宾语,败逃 的军队;因,介词,趁着,常引导一个状语;延,延续;烈,名词,功业,这个词在此处的意思比较特别, 要注意;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黔首,秦朝对百姓的轻蔑性称呼,黔是“黑色”的意思,秦朝百 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谁何,“何”通“呵”,“谁呵”是宾语前置,即“呵谁”,呵问盘诘来人是谁。 1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内;务,致力于做某事;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也作“连横”;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诸侯之间相互争斗。(2)兵,兵器;销,销毁; 锋镝,锋指刀刃,镝指箭头,锋镝泛指兵器;金人,铜人;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的力量削弱。 参考译文: 秦孝公占据肴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 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子那样卷起,象打包袱皮那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和 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 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 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 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物、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 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 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 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 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 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秦国人敞开关口 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 窘了。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 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 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 国家没有大事。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 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向南 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众秦国小官吏的 摆布。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 亡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 姓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 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大高的华 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它险要的地方;忠实的 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 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14.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则耻师焉,惑.矣 ③吾未见其明.也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⑤术业有专攻.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文是唐宋八大家韩昌黎创作的一篇议论文。“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文章倡导从师问道, 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 B.选文第一段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论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批判了时风陋习,表现出作 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李蟠“能行古道”,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因此文章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 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 D.选文气势通畅,有破有立,立论正确严密;结构上环环相扣,前后照应,推进有力;表达富有变化,灵 活运用散句,显得错落自如。 【答案】 14.①不及②糊涂③形作名,明智之处④不一定⑤研究⑥普遍 15.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赶不上他们,这 不是很奇怪吗(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16.D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句意: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下”,方位名词做动词,不及。 ②句意: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惑”,糊涂。 ③句意: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明”,形作名,明智之处,高明的地方。 ④句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不必”,古今异义,不一定。 ⑤句意:学问技艺各有专长。“攻”,研究。 ⑥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通”,普遍。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之”,这;“不齿”,不与同列,表示极端鄙视;第一个“其”,代指君子,第二个“其”,表反问语气;“乃”, 竟然;“反”,反而。 16.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手法的能力。 D.“有破有立”错误,文章开篇即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破。 故选 D。 参考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 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 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 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 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 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 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 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 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 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 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 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 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8.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9.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答案】 17.A 18.C 19.C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的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利”,形容词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 走的快”。 故选 A。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之”具有定语后置功能,定语“利”修饰“爪牙”,定语“强” 修饰“筋骨”,“利”和“强”被后置了。 A.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与”的宾语,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吾与谁归”。 B.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于蓝”修饰“取”“青”,后置了。 C.定语后置句。“之”和“者”都是辅助表示定语后置的结构助词,无实义。 D.“孰与”是固定句式,译为“与……相比”。 故选 C。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原文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原文没有此意。 故选 C。 参考译文: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 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 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 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 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 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 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 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 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 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 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 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 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 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 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 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 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 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 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唯犯恶逆者 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 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 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 /据法应流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 据法应流/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 奏/据法应流/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 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 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 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 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 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 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 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2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答案】 20.C 21.B 22.D 23.(1)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 (2)(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 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 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 其中“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以”作谓语,“选人多诈冒资荫”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之间不 能断开,可排除 AD 项。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这一句中“者”的意思是“……的人”,指代前文所说“诈冒事觉”这一类人,共同作“有”的 宾语,之间不可断开,而下一句“上欲杀之”,“上”指皇上,是下一句的主语,引领一个新的句子,要单独成 句,可排除 B。 故选 C。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B.“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意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没有尸体示众之意。 故选 B。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错误。根据原文“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可知,隋朝灭亡是因为皇帝无道和大臣不尽忠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大臣的原因。 故选 D。 2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句:“既”,已经;“断”,处理;“复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忿”,愤怒;“信”,信用。 (2)关键词句:第一句省略主语;“覆视”,查看;“当”,判处;“矜”,怜悯,怜惜;“状”,情况;“可”,值 得;“闻”,使……知道。 参考译文: 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令 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 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戴胄回答说:“下令的人只是因为 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 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 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 出的泉水一样,而唐太宗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了。鄃令裴仁轨私下使唤看门 的人,皇上很愤怒,想要斩杀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佑劝谏道:“法律,是陛下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不 是陛下独有的。如今仁轨犯了轻罪却遭受极刑,臣担心其他人因此而慌乱,不知如何是好。”皇上听了很开 心,免了仁轨的死罪,让乾佑担任侍御史一职。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 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的缘故。可是负责的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完成三次回奏。另外,古代处决犯人,君主 为此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我的宫庭里没有常设的音乐,然后常常为此而不吃酒肉,再者,百官断案, 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枉的呢?”(贞观五年十 二月)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二天之内要五次回奏,在外地诸州的要三次覆奏。行刑的日子, 主管膳食的不许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寺不许奏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 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因此而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天 (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三次回奏。只有犯恶逆罪(恶逆是十恶之一)的,只要一次回奏就行了。太 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於士澄逮捕窃贼,稍微牵连 是非难断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 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 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岂只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 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 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B.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5.下列各句中“以为”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D.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6.下列各句加点词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才能不及中人..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答案】 24.A 25.C 26.A 27.(又派遣)良将手持弓箭把守要害的地方,派忠实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兵,手持锋利的兵器,盘问来往的 行人。 【分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没有通假字; B.“没”通“殁”,死; C.“倔”通“崛”,突起; D.“景”通“影”,是名词用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故选 A。 2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为:把……作为(划为); B.以为:把……作为(制成); C.以为:认为; D.以为:把……作为。 故选 C。 2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 黔首:古今同意,指百姓。 B.中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中介人。 C.赢:古义,担负;今义,获利,或者与“输”相对。 D.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故选 A. 2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句中:“信臣”,可靠的大臣,忠实的臣子;“陈利兵”,手持锋利的兵器;“谁何”,缉查盘问。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 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 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 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 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 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 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 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 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 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 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 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 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 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 消灭了秦的家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2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韩愈字退之,河南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 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C.《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乐》 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D.巫医: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所以古代的巫和医分别指巫师和医生;乐 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指各种工匠。 30.对这篇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 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B.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 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其荒谬。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 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31.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 28.A 29.D 30.B 31.(1)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分不清句读)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疑惑)有的 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分析】 2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文言文断句能力。 语意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如此罢了。 “是故”一般不单独用,而是和后文内容相连,排除 BC。“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句式相同,所 以应在“弟子”后停顿,排除 D 项。 故选 A。 29.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所以古代的巫和医分别指巫师和医生”说法错误。古代的巫和医不分。 故选 D。 30.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从正面论证”错误。“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应是从反面论述的。 故选 B。 3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是故:因此;无:无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所存”,所字结构,所存在的地方。 (2)或:有的。小学:古今异义词,小的方面学习。明:明智。 【点睛】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 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 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 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 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 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 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 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 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 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 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 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 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 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 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 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 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 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 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 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 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 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 卫、中山乏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 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 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 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因利乘便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3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与“则耻师焉”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吾从而师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4.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⑤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⑧/②⑦/③/④/⑤⑥ C.①⑥⑧/②⑦/③⑤/④ D.①⑥⑧/②/③⑦/④/⑤ 3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36.翻译下列句子。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 32.A 33.A 34.C 35.A 36.(1)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2)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 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解析】 3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其:均为代词,自己。 B.因:沿袭/趁着。 C.焉:兼词,于之/语气词。 D.以:介词,按照/介词,用。 故选 A。 3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则耻师焉”中的“耻”是意动用法,以……为耻。 A.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B.为意动用法,以……为师。 C.为意动用法,认为……美。 D.为意动用法,以……为耻。 故选 A。 3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弟子贤”; ②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宾语前置句,“之”是提宾助词; ④被动句,“于”表被动; ⑤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未有之也”; 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桑树之”; ⑦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⑧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上青天难”。 ①⑥⑧状语后置句;②⑦判断句;④被动句;③⑤宾语前置句。 故选 C。 3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错误,从文本来看,贾谊在文中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 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所以作者写作该 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选项中“后世”一说不妥。 故选 A。 3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七庙,国家;隳,灭亡;为,被;仁义不施,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不施行 仁政。 (2)关键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不,通“否”, 不;小学,小的方面。 参考译文: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 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 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 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 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 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 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 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 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 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 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 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 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 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 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 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①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辨.,止之也;倚魁②之行, 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 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 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 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有删改) (注)①“坚白”“同异”“有厚无厚”:都是当时名家学派的辩题。②倚魁:怪诞骇俗之行。 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38.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及:到达 B.意亦有所止之与 意:意思 C.然而君子不辩 辩:辩论,辩驳 D.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 县:通“悬”,悬殊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答案】 37.A 38.B 39.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鳖也能走千里;不停地积累土堆,山丘终能够堆积成。 【分析】 3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千里马拉的车却不能到达,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 不过是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 “六骥”作“不致”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 CD。 “尔”是句末语气助词,“道”是“虽迩”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 B。 故选 A。 3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本句意为:还是也有个一定的范围和止境呢?“意亦”是个固定词组,意思是大概或许,或表示选择“还是”。 故选 B。 3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词:故:因此。跬步:半步。千里:走千里的路。累:积累。辍:中途停止。丘山:山丘。 崇:高高地。 参考译文: 走路时小心谨慎,不是因为怕陷于泥沼;走路时低头俯视,不是因为怕碰撞着什么;与别人对视而先 低下头,不是因为惧怕对方。读书人这样做,只是想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而不愿因此得罪世俗之人。 千里马一天能奔跑千里,劣马跑十天也可以达到。但是,如果用有限的气力要去穷尽无尽的路途,追 赶起来没完没了,那么即使劣马跑断了骨头,走断了脚筋,一辈子也不能赶上千里马啊!如果有个终点, 那么千里的路程虽然很遥远,也不过是快点、慢点,早点、晚点而已,怎么不能到达目的地呢?不知道走 小路的人,是用有限的力量去追逐那无限的目标呢?还是也有个一定的范围和止境呢?对那些“坚白”“同 异”“有厚无厚”等命题的辨析,不是不明察,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们,是因为有所节制啊;那些怪异的行为, 不是不难做到,但是君子并不去做,也是因为有所节制啊。所以学者说:“当别人停下来等待我的时候,我 就努力赶上去,这样或慢或快,或早或晩,怎么不能一同到达目的地呢?”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 那么即使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千里;土堆积起来没完,山丘也能够堆积成。堵塞水源,开通沟渠,即使是 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不能 到达目的地。至于人的资质,即使相距悬殊,难道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千里马那样悬殊吗?然而瘸了 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千里马拉的车却不能到达,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有的去做,有 的不去做罢了!路程即使很近,但如果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完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韩愈《师说》) 4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不齿.. 不齿:看不起 B.士大夫之族. 族:类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于是,就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 4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今之众人”行为的一组是:( ) A.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态度。尤其是第三组对比,解释了尊卑贵 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C.第三段仅用了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就充分地阐明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作者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师道、 师生关系的。 D.第四段说明写作《师说》的缘起,此缘起实际上不过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借口,作者的真正目的是批 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答案】 40.C 41.B 42.C 【分析】 4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C.乃,竟然,反而。句意: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故选 C。 4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作者的观点,不是“今之众人”的行为。 故选 B。 42.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仅用了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错误,作者在论述师道、师生的关系时,不仅引用了名言,还用了事例论证 的方法,列举“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例子。 故选 C。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 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 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 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 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 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 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 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 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 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 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 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 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 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 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 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 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 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 “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 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 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莱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 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 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 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 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①粥以翩口,孟信子知其.后必有达人。李文子相三君,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缕簋②朱纮③,山节藻棁④,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 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 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翠之风俗云。 注:①饘:zhān 稠粥:②簋 guǐ古代盛事物的器具;③纮:hóng 古代帽子上的带子;④棁:zhuō梁上的短柱。 4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干:求取 B.吾不以为病. 病:生病 C.妻不衣.帛 衣:穿 D.聊.举数人以训汝 聊:姑且 4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世以.清白相承 臣以.供养无主 B.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均之.二策 C.会数而.礼勤 到则披草而.坐 D.孟德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吾其.还也 45.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B.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C.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D.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表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一贯的作风。又列举事例说明自己不喜欢奢靡的性格 与作风,对儿孙们进行现身说法,显得亲切动人。 B.第二段慨叹近年风俗侈靡,列举了衣着和饮食两点以赅其余,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后以一个反诘 句,对居高位者随波逐流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C.第三段引用御孙的话从道理上阐明俭和侈的不同结果,指出节俭是位高者共同具有的品德,生活奢侈了, 私心杂念也就多了,做官时就必然受贿。 D.全文平实自然,明白如话,广征博引,说理透彻。虽是告诫,却不一味板着严肃面孔,而是以回首往事、 今昔对比的亲切语调。 4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2)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答案】 43.B 44.B 45.D 46.C 47.(1)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就会争先非议他,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风倒的人就少了。 (2)君子欲望过多就会贪恋羡慕富贵的生活,不循正道而招致祸患。 【分析】 4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缺陷、缺点”。句意为:我不把这作为缺陷。 故选 B。 4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介词,把。/连词,因为,意义和用法不同。 B.“之”,都是代词,这,意义和用法相同。 C.“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意义不同。 D.“其”,代词,他。/副词,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还是,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选 B。 4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功业大”是主谓短语,意思是“功业很大”,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人莫之非”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人莫非之”,意思是“人们不批评他”,句意完整,后面不能再加成分。 “子孙”应做后句的主语。排除 B。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但是因为他的功业大,所以人们不批评他。可是他的子孙习染他的家风也豪华奢侈, 现在多数穷困。其他因为节俭而立下好名声,因为奢侈而自招失败的事例还很多。 故选 D。 4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指出节俭是位高者共同具有的品德”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有德者皆由俭来”,而且后文作者君子和小人 两个方面论述有德的情况,可见,有德未必位高。作者又说“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可见,位高未必有德。 故选 C。 4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苟”,如果;“或”,有人。“然”,这样(做);“非”,非议;“鲜”,少。 (2)“枉道”,不循正道;“速”,招致。 参考译文 我本来出身在贫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凭借清白的家风相继承。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从做婴儿时 起,长辈把饰有金银的华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总是害羞地扔掉它。二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的科名之中, 参加闻喜宴时,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不戴。”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我 一向衣服只求抵御寒冷,食物只求饱肚子,也不敢故意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以违背世俗常情,表示与一般人 不同求得名誉。只是顺着我的本性行事罢了。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 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大方,我不把这作为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谦虚,宁愿固陋。’ 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 如别人为羞耻的读书人,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 认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 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丝织品作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 作群牧司判官时,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但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 酒是向市上买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枣、柿子之类,下酒菜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食具用瓷器和漆器。 当时士大夫人家都这样,人家并不讥笑非议。那时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来士大 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 是很多品种,食具如果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的时间 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 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 心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 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 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 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室。 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如果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 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最后败家丧身:因此, 作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盗窃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 各种罪恶中的大罪。” 古时候正考父用稀粥维持生活,孟僖子因而推知他的后代必定有显达的人。季文子前后辅佐三位国君, 他的小妻不穿丝绸,马不喂小米,有名望的人认为他忠于公室。管仲使用刻有花纹的食具、红色的帽带, 住宅有上边刻着山岳的斗栱,上边画着水藻的梁上的短柱,生活奢华,孔子看不起他,批评他见识不高。 公叔文子在家里宴请卫灵公,史鰌知道他一定将要遭到灾祸,果然到了文子去世,文子的儿子公孙戌时, 公孙戌就因为富裕招罪,出国逃亡。何曾一天吃喝要花一万个铜钱,到了孙子这一代就因为傲慢奢侈而家 人死光。石崇以奢侈浪费来向人夸耀,终于因此而死在刑场上。近年寇莱公的豪华奢侈,在当代人中堪称 第一,但是因为他的功业大,所以人们不批评他。可是他的子孙习染他的家风也豪华奢侈,现在多数穷困。 其他因为节俭而立下好名声,因为奢侈而自招失败的事例还很多,不能统统列举。上面姑且举几个人用来 教诲你。你不但本身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以节俭教诲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生活作风习俗。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 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 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 乙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 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 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 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 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8.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 之也轻/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 从之也轻/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 之也轻/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 从之也轻/ 49.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B.豚、彘:古时农家所养禽畜。“豚”指大猪,“彘”指小猪。 C.庠序:古代学校名称。《孟子》记载,商(殷)称学校为序,周代称学校为庠。 D.孝悌:孟子认为,孝顺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 50.下列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两段都针对仁政的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在论述中尽显情理之真,道理之实,体现了孟子的语 言艺术。 B.两段的语言都气势浩然,整散结合,纵横恣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严谨,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C.甲文孟子从梁惠王感兴趣的战争入手,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策略,强调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乙文侧重于谈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说明要对百姓实施礼义教化,必须先有满足其基本生存的固定产业。 5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52.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提出“仁政”主张,请概括孟子“仁政”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意义。 【答案】 48.A 49.B 50.C 51.(1)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2)越过邻国把远方的国家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 地呢? 52.①制民之产:让民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即有饭吃,有衣穿,有最基本的生活权利。②办学教民:重 视学校教育,通过教育让民众在道德方面有比较高的境界,通过教化驱使民众向善。 【分析】 4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 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中,“制”是谓语,宾语是“民之产”,“民”是“产”的定语,“之”意思是“的”,所以应在“产” 后断开。排除 BD。 “凶年免于死亡”中,“死亡”是同义复合词,二者不能断开,且“亡然后驱而之善”的意思是“死亡之后督促他 们做好事”,死亡之后还如何做好事?这显然讲不通,所以“亡”应放在前一句,排除 C。 故选 A。 49.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豚’指大猪,‘彘’指小猪”,错误。“豚”指小猪,“彘”指大猪。 故选 B。 5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策略”,错误,从文中来看,不是“策略”,而应该提出了“王道之始”的具体措施。 故选 C。 5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胜”,尽;“是……也”,判断句,“是”,这;“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2)“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焉”,哪里;“陪”, 增加。 5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可知,解答此题重点在阅读“乙”篇,概括其“仁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即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 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说明要为百姓规定产业,让百姓能够有衣服穿,有肉吃,能够吃饱。 其意义在于“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能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权利;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说明要让百姓能接受学校的教育,要孝顺父母, 尊重兄长。其意义在于通过教化来教育百姓,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 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 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甲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 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 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 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 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 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 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寡人之于国也》 乙 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 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 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 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 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 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 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 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 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 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 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 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时政十事 (宋)杨万里 臣闻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今也国家之事,敌情不测如此,而君臣上下处之如太平 无事之时,是人不能悟之矣。今也天变频仍,地震辇毂①,而君臣不闻警惧,朝廷不闻咨访..,人不能悟之, 则天地能悟之。臣不知陛下于此悟乎,否乎? 自频年以来,两浙最近则先旱,江淮则又旱,湖广则又旱,流徙者相续,道殣相枕。而常平之积,名 存而实亡;入粟之令,上行而下慢。静而无事,未知所以振救之;动而有事,将何以仰以为资耶? 古者足国裕民,惟食与货。今之所谓钱者,富商、巨贾、阉宦、权贵皆盈室以藏之,至于百姓三军之 用,惟破楮券②尔。万一如唐泾原之师,因怒粝食,蹴而覆之,出不逊语,遂起朱泚③之乱,可不为寒心哉! 古者立国必有可畏,非畏其国也,畏其人也。故苻坚欲图晋,而王猛以为不可,谓谢安、桓冲江左之 望,是存晋者,二人而已。异时名相如赵鼎、张浚,名将如岳飞、韩世忠,此金人所惮也。近时刘珙可用 则早死,张拭可用则沮.死,万一有缓急,不知可以督诸军者何人?可以当一面者何.人?而全人之所素惮者 又何人?而或者谓人之有才,用而后见。臣闻之,《记》曰:“苟有车必见其式,苟有言必闻其声。”今曰有 其人而未闻其可将可相是有车而无式有言而无声也且夫用而后见非临之以大安危试之以大胜负则莫见其用 也。平居无以知其人,必待大安危、大胜负而后见焉。成事幸矣,万一败事,悔何及耶?昔者谢玄之北御 苻坚,而郗超知其必胜:桓温之西伐李势,而刘倓知其必取。盖玄于履屐之间无不当其任,温于蒲博④不必 得则不为,二子于平居无事之日,盖必有以察其小而后信其大也,岂必大用而后见哉? 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矜圣德之崇高,而增其所未能;勿恃中国之生聚,而严.其所未备。勿 以天地之变异为适然..,而法宣王之惧灾;勿以臣下之苦言为逆耳,而体太宗之导谏。责大臣以通知边事军 务如富弼之请,勿以东西二府异其心;委大臣以荐进谋臣良将如萧何所奇,勿以文武两途而殊其辙。以重 蜀之心而重荆、襄,使东西形势之.相接;以保江之心而保两淮,使表里唇齿之相依。勿以海道为无虞,勿 以大江为可恃,庶几上可消于天变,下不堕于敌奸。 然天下之事,有本根,有枝叶。臣前所陈,枝叶而已。所谓本根,则人主不可以自用。人主自用,则. 人臣不任责,然犹未害也。《传》曰:“木水有本原。”圣学高明,愿益思其所以本原者。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节) (注释)①辇毂:皇帝的车舆,这里代指京城。②楮券:当时发行的用楮皮纸制成的纸币。③朱泚:唐德 宗时卢龙节度使。泾原节度使姚令言部队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国号大秦,后朱泚为部下所杀。④ 蒱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亦泛指赌博。 5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不闻咨访.. 咨访:征询、查问 B.张拭可用则沮.死 沮:沮丧,灰心 C.而严.其所未备 严:整饬,整理 D.勿以天地之变异为适然.. 适然:偶然(的现象) 5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怒粝食,蹴而覆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可以当一面者何.人 青泥何.盘盘 C.使东西形势之.相接 臣闻求木之.长者 D.则.人臣不任责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5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国家面临深重危机,敌情难以预料,地震、旱灾等天变接连不断,但朝廷上下无视内 忧外患,他为此忧心忡忡,进言疾呼。 B.作者认为东晋能自存而如今国势危急,区别就在于将帅能臣的有无,他担心万一有急难,朝中没有可以 独当一面的将帅能臣。 C.作者希望皇帝能有远见卓识,加强防备力量,敬畏灾变,广开言路,重用贤能,使文臣们同心同德,防 御边境不掉以轻心。 D.本文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语言整散结合,大量使用反问句,笔力道劲,行文直率大胆,慷 慨激昂,既有诗人的才情,也有政治人物的洞见。 5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 曰 有 其 人 而 未 闻 其 可 将 可 相 是 有 车 而 无 式 有 言 而 无 声 也 且 夫 用 而 后 见 非 临 之 以 大 安 危 试 之 以 大 胜 负 则 莫 见 其 用 也 5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静而无事,未知所以振救之;动而有事,将何以仰以为资耶? (2)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庶几上可消于天变,下不堕于敌奸。 【答案】 53.B 54.C 55.C 56.今曰/有其人而未闻其可将可相/是有车而无式/有言而无声也/且夫用而后见/非临之以大安危/试之以大胜 负/则莫见其用也。 57.①在平静而无事的时候,不知道用来救济的具体方式:当发生灾荒而有事的时候,将依靠什么来作为 救济灾民的粮源呢? ②不要认为海路是不值得忧虑的,不要认为大江是一定可以依靠的,这样或许上可以消除天降的灾变,下 可以不陷入敌人的奸计。 【解析】 5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沮:败坏、毁坏,引申为“中伤诋毁”。句意:张拭可以用却受诋毁而死。 故选 B。 5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因为/介词,依靠; B.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一个”/副词,译为“多么”; 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连词,译为“那么”/连词,常“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 故选 C。 5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使文臣们同心同德,防御边境不掉以轻心”错,文中提及“勿以文武两途而殊其辙”,指文武同僚须一视 同仁,和谐团结。 故选 C。 5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今天说有这样的人才,却没有听说过他可以做大将、做宰相,这不是有车而没有样式,有 言论而没有声音吗?而且要等到用后才能看见,那么若不在大安危的环境里安排他,在大胜败的战争中试 验他,是不可能看到他的作用的。 “曰”后内容较长,其后断开;“是”为代词,代指前面的句子,用在句首作主语,“是”前断开;“有车而无式” 与“有言而无声”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第一个“也”用在问句末尾,加强语气,“且夫”用在句首,表示更进 一层,“且夫”前面断开;“用而后见”结构和表意都完整,其后断开;“临之以大安危”与“试之以大胜负”是对 称结构,中间要断开;“则”领起假设复句的后句,“则”前断开。 最后的断句是:今曰/有其人而未闻其可将可相/是有车而无式/有言而无声也/且夫用而后见/非临之以大安危/ 试之以大胜负/则莫见其用也。 5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所以,表示凭借的方式,相当于“用来……的”;动,灾荒;仰,依靠;资,粮源或资助。 (2)得分点:以……为,认为……是;无虞,不值得忧虑(或“无忧”);庶几,或许;堕,落入、陷入。 参考译文: 臣听说古代的君主,人不能感悟他,则天地可以感悟他。今天国家的事情,敌情不测是这样严重,而 我国君臣上下处在这种时候却像处在太平无事的时候,这说明人已经不能感悟他了。现在上天不断发生变 异,地震就离京都咫尺,而君臣却没有听到有什么警觉和恐惧,朝廷也没有听到有任何咨询和访问。人不 能感悟皇帝,则天地可以感悟皇帝。臣不知道陛下对这些变异感悟了,还是没有感悟? 自数年以来,两浙离京师最近而首先发生旱灾,接着,江淮又发生旱灾,湖广又发生旱灾,人民流亡 相继,道路上饿死的人相接。而常平仓的积蓄却名存而实亡;入粟的命令上面颁行而下面怠慢。平静而无 事,不知道如何振救它,一旦发生灾荒而有事,又怎么能够依靠它得到资助呢? 古代富国裕民,只依靠粮食和钱币两物。今天所谓的真正钱币,都被富商、巨贾、宦官和有权有势的 贵族、官僚等满室收藏起来了,至于老百姓和军队使用的,只有破脏的纸币。万一像唐朝的泾原之师那样, 士兵因不满意粗劣的食物,而把它倒在地上践踏,并破口大骂,从而酿成朱泚那样的叛乱,那不是很寒心 的吗?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建立,必有让别国感到可怕的东西,不是怕其国家,而是怕其国人。所以苻坚想吞 并东晋,王猛却认为不可,说东晋的谢安、桓冲,是长江以南众望所归的人物,这说明保存东晋的是谢安、 桓冲两个人。前些时候,著名的宰相如赵鼎、张浚,著名将领如岳飞、韩世忠,都是金人所害怕的。近时 的刘珙可以用却早死,张拭可以用却受诋毁而死,万一有急难,不知道督率诸路军马的有何人,可以当一 面的有何人,而为金人平时所畏惮的又有何人?而有的人说,人的才能,要用了以后才能看见。臣听到《记》 上说:“假如有车子,我一定看到它的样式,假如有言论,我一定听到它的声音。”今天说有这样的人才,却 没有听说过他可以做大将、做宰相,这不是有车而没有样式,有言论而没有声音吗?而且要等到用后才能 看见,那么若不在大安危的环境里安排他,在大胜败的战争中试验他,是不可能看到他的作用的。平时相 处没有办法知道他是什么人,必等大安危、大胜负以后才知道他是什么人。事情成功,当然是万幸的;事 情失败,懊悔怎么来得及呀?过去谢玄北御苻坚,郗超知道他一定会取胜;桓温西伐李势,刘倓也知道他 一定会成功。因为谢玄走路,在履屐之间都无不表现出他的稳当;桓温玩..博游戏,没有把握取胜他决不去 玩,这两个人在平时无事之时,就已经让人从他们的小事情的成功中而相信他们干大事也一定会成功。难 道一个人一定非要大用的时候才能看出他的才能吗? 希望陛下超然远视,昭然远悟。不要夸耀圣德的崇高,而要增加自己的才干;不要依靠中国的人口众 多,而要加强自己所未能准备好的防备。不要以天地的变异为自然,而要效法周宣王惧灾的态度;不要以 臣下的忠言逆耳,而要体察唐太宗的劝导臣下提意见的诚心。督责大臣通晓边事军务像富弼所奏请的那样, 不要因政事堂、枢密院东西两府的区别而不同心同德;委任大臣推荐谋臣良将像萧何所做的那样,不要以 文武两途而行为完全不同。以重视川蜀的心情而重视荆、襄,使东西方的形势紧紧相连;用保长江的决心 来保卫两淮,使它们像表里和唇齿一样互相依存。不要认为海路没有问题,不要认为大江可以依靠。这样 也许上可以清除天变,下不会陷入敌人的奸计。 但天下的事情有根本,有枝叶。臣前面所陈述的,都不过是枝叶。所谓根本,就是君主不可刚愎自用。 君主如刚愎自用,则臣下不敢负责任,但这还没有什么害。《传》说:“木和水都有自己的本原。”陛下学识 高明,希望用心思考它所以形成本原的原因。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倦游阁记 (清)包世臣 ①嘉庆丙寅,予寓扬州观巷天顺园之后楼,得溧阳史氏所藏北宋枣版《阁帖》十卷,条别其真伪,以 襄阳米芾①所刊定本校之,襄阳在维扬倦游阁成此书,予故自署其所居曰小倦游阁。十余年来居屡迁,仍袭 其称,□为之记曰: ②史言长卿②故倦游,说者谓:“倦,疲也”,言疲厌游学,博物多能也。然近世人事游者,辄使才尽, 何耶?盖古之游也有道:遇山川则究其形胜厄塞;遇平原则究其饶确与谷木之所宜;遇城邑则究其阴阳流泉, 而验人心之厚薄、生计之攻苦;遇农夫野老则究其作力之法、勤惰之效;遇舟子,则究水道之原委;遇走 卒,则究道里之险易迂速与水泉之甘苦羡耗,而以古人之已事,推测其变通之故。所至又有贤士大夫讲贯 切磋,以增益其所不及。故游愈疲则见闻愈广,研究愈精,而足长才也。今之游者则不然,贫则谋在稻粱, 富则娱于声色,其善者乃能于中途流连风物,咏怀胜迹,所至则又与友朋事谈宴,逐酒食,此非惟才易尽 也,而又长恶习。 ③予自嘉庆丙辰出游,以至于今,廿有七年矣。少小记诵,荒落殆尽,而心智益拙,志意颓放,不复 能自检束,而犹日冒此倦游之名也,其可惧也夫,其可愧也夫。 (选自《艺舟双楫·卷二》,有删改) 注:①米芾: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②长卿:司马相如的字。 58.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因 B.而 C.则 D.以 59.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因米芾在倦游阁成书,自署斋名“小倦游阁”。 B.司马相如充分游学达到疲厌的程度,故博物多能。 C.古人之游,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可以增广见闻。 D.今人之游,都是为了声色犬马的享受,增长恶习。 60.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61.作者自署所居为“小倦游阁”,全文围绕“倦游”展开,请加以分析。 【答案】 58.B 59.D 60.使用排比的手法,大量列举古人在对待不同的对象时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写古人从游学中广 见闻,精研究,长才干。 61.作者开头先讲述了所居之处与米芾的渊源,模仿他的“倦游阁”为自己的居处取名“小倦游阁”。第二段举 司马相如“倦游”的例子,解释“倦游”是“充分地游学”的意思。之后以“古人之游”与“今人之游”对比,解释古 人“倦游”有益见闻的原因。最后感慨自己出游至今,不能符合“倦游”的要求,却一直沿用这个名字,非常惭 愧。文章围绕“倦游”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人“倦游”的崇尚和向往。 【分析】 5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原文句子为“十余年来居屡迁,仍袭其称,□为之记”,根据语境可知是交代写作这篇记的原因,又表示递进 关系,可翻译为:“十余年来我的居处多次迁徙,仍然沿袭它的名称,(并)给它写记”,因此用“而”最为合 适。 故选 B。 5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都是为了声色犬马的享受,增长恶习”错误,原文是“贫则谋在稻粱,富则娱于声色”,即贫穷的交游是为 了谋生计,富贵的交游是为了声色娱乐。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 D。 60.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句子的表现手法能力。 原句连用几个句式一致的句式“遇山川则究其形胜厄塞”“遇平原则究其饶确与谷木之所宜”“遇城邑则究其阴 阳流泉”“ 遇农夫野老则究其作力之法、勤惰之效”等,运用排比修辞,列举古人对待山川、平原、城邑、农 夫野蛇等不同的对象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而从不同角度陈述古人在游学途中扩大见闻,精心研究 和增长才干。 6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分析全文时如何围绕“倦游”展开的,学生需要结合文本内容筛选与“倦游”有关的信息,然后整 合概括。 第一段讲述作者为居处取名为“小倦游阁”的原因——得溧阳史氏所藏北宋枣版《阁帖》十卷,条别其真伪, 以襄阳米芾所刊定本校之,襄阳在维扬倦游阁成此书,予故自署其所居曰小倦游阁。 第二段分为两层,第一层讲述司马相如倦游的例子,“说者谓:‘倦,疲也’,言疲厌游学,博物多能也”解释 了“倦游”的意思。第二层讲述古人游学,面对不同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陈述古人在游学途中扩大见 闻,精心研究和增长才干。而今人游学“贫则谋在稻粱,富则娱于声色,其善者乃能于中途流连风物,咏怀 胜迹”,两相对比,解释了古人“倦游”有益见闻的原因。 第三段写作者游学七年,“心智益拙,志意颓放,不复能自检束,而犹日冒此倦游之名也,其可惧也夫,其 可愧也夫”,表达作者的愧疚之情。 因此,本文围绕倦游”一词,表达了对古人“倦游”的崇尚和向往。 参考译文: 嘉庆丙寅,我寓居扬州观巷天顺园的后楼,得到溧阳姓史的人家所藏的北宋用枣木版雕刻的阁帖十卷, 每条辨别它的真伪,用襄阳(米芾)刊定的版本校对它。米芾在扬州的倦游阁成就此书,所以我把自己居 住的阁楼称作“小倦游阁“。十余年来我的居处多次迁徙,仍然沿袭它的名称并给它写记如下: 史书上说,“长卿(司马相如)故倦游”,解释的人说:倦,是疲的意思,这是说充分游学到了疲厌的程 度,他才这样博物多能的。然而近世人从事交游的,往往耗尽才华,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古人的游有它的 方法,遇到山川就考察它的地势要塞,遇到平原就考察它的肥沃贫瘠,看是不是适合种植庄稼果树,遇到 城邑就探究它的河流和地下水,检验人心的厚薄,考察百姓生计的艰苦,遇到农夫野老就探究它们劳作的 技巧和勤劳懒惰的成效,遇到船夫就探究河流水路的原委,遇到赶路的人就探究路途是否好走,和沿途水 泉的甘苦枯盈,并且用古人已经记载的内容,推测下面的变通发展。(古人交游时)又有贤士大夫一起讲贯 切磋,来增益自己的短处,所以越是游得充分,见闻就愈广,研究就愈精,也就足够增长才能。今之游者 就不同了,贫穷的交游是为了谋生计,富贵的交游是为了声色娱乐。其中好的尚且能在中途流连风物,咏 怀胜迹,但他们所到之处又与友朋事谈宴,逐酒食,这样的交游不仅是才华容易耗尽,还会增长恶习。 我自嘉庆丙辰离家出游,到今天已经二十七年了,少小记诵的诗文已经荒落殆尽,而自己心智更加笨 拙,意志也颓放了,不再能增广自己的智识,却仍然天天冒着这个“倦游” 的名声,这真令人恐惧啊,这真 令人惭愧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指人的智慧)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托付、寄寓) 6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4.对上面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了客观条件有好有坏,在作者看来,好的客观条件对于成功起着决定性作 用。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65.翻译以下句子 ①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 62.D 63.B 64.C 65.①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 大海。 ②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 一啊。 【分析】 6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寄托”,寄居存身、容身、存身。解释错误。 故选 D。 6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词语中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 B.“江海”,古今同义,江河湖海。 C.“寄托”,古义:寄居存身、容身、存身;今义:托付、寄寓 D.“黄泉”,古义:地下的泉水;今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之阴间。 故选 B。 6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暗示了客观条件有好有坏,在作者看来,好的客观条件对于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理解错误,文章作者 先用“骐骥”、“驽马”对比,后用“舍”“不舍”对照,说明主观条件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习的 关键。 故选 C。 6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故”,所以;“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利爪牙”“强筋骨”;“埃土”,尘土;“黄泉”,地下的泉 水;“用”,介词,因为;“一”,作形容词,专一。 【点睛】 参考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 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 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 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 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但是)如果 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 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 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 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 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 6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而倔起阡陌之中 C.蹑足行伍之间 D.百有余年矣 6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委命下吏 C.铸以为金人十二 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 66.C 67.D 68.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 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分析】 6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的能力。 A.“没”通“殁”,去世; B.“倔”通“崛”,崛起; D.“有”通“又”。 故选 C。 6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A.句意: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以(之)为桂林、象郡”省略句,省略“之”。 B.句意: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委命(于)下吏”省略句,省略“于”。 C.句意: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铸以(之)为金人十二”省略句,省略“之”。 D.句意: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 的卒子。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 D。 6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的能力。 关键词:疲弊,疲惫无力;将,指挥;揭,举起;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聚集;响,名词作状语,像 回声一样响应;赢,背着;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点睛】 词类活用中,很多时候考查名词的活用情况,考生可以顺口溜的形式掌握基本方法:名词连用多活用,代 前副后谓语通,不能带兵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 切记放在句子中。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 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 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 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 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 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 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 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 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 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 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 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 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 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 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 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 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 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 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 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 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 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 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 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0.下列对《寡人之于国也》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常用于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先秦时期诸侯、大夫也可自称“寡人”。 B.魏惠王,即魏惠成王,这一称号往往用于评定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是庙号。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D.“黎民”是古代对百姓的称呼,除此还有氓、布衣、黔首、氓隶等。 71.下列对《寡人之于国也》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梁惠王“尽心”治国但仍“民不加多”的困惑,以此引出下文孟子的论述。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治国和邻国治国有本质上的区别。 C.第四段孟子正面阐述他的“王道”主张,描绘出实施“仁政”后理想社会的蓝图。 D.孟子善于把握谈话对象的心理,步步推进,并运用排比句式,使论辩更富气势。 7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答案】 69.B 70.A 71.B 72.(1)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这种说法与拿刀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分析】 6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结构相似,应该分别断开,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而”前后内容关系紧密,而且“而”表转折的时候,一般放在句中,所以不要断开,排除 AC。 “曰”是表对话的词语,后面要断开,而且“非我也,岁也”是两个含“也”的判断句,排除 CD。 故选 B。 7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大夫也可自称‘寡人’”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 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 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 人”。 故选 A。 7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有本质上的区别”错误,“五十步笑百步”是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故选 B。 7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办好;“申”,反复强调;“孝悌”,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颁”通“斑”,斑白; “申之以孝悌之义”“不负戴于道路”是状语后置句。 (2)“是”,这;“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何异”;“非……也,……也”,判断句;“兵”,兵器。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 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 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 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 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 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 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 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 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 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 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 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 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 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 可以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 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 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 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 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 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 下而惟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悲郁愤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 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 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贾生之志,故备论 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猬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 其所发哉! (乙)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 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 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 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天,岂曰天年乎? (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7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B.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C.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D.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7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仅次于公爵;后又泛指达官贵人。绛侯,指汉代周勃。 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文中代指王猛。 C.廊庙,廊指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阳,也指殿下屋;庙即太庙。文中指代朝廷。 D.三皇,上古皇帝,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常与五帝合称,都是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 7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文开篇提出观点,接着指出贾谊的仕途遭遇,为他虽然是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才华而倍感痛惜, 语意深沉。 B.苏文第二、三段围绕“待”与“忍”,列举孔子得君之勤,孟子惜君之厚、爱身之至等事例,反思贾谊行为, 得出结论。 C.苏文第四段写绛侯、灌婴功高势大,而贾谊仅一少年,地位低微,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从而 实现人生抱负。 D.苏文对贾谊之志未能施展详尽评论,同时提醒君主,像贾谊这样的臣子,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 不能重新振作。 7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77.对于贾谊不被重用的原因,苏轼和欧阳修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 73.C 74.B 75.C 76.(1)将到楚国时,先派子夏前往,再派冉有去陈说。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 (2)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 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77.苏轼:①不能惜君以厚,没能做到不弃其君;②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欧阳修:汉文帝不能用才,疏远贤才。 【分析】 7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未 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可致之才”作“有”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D。 “卒”在此处是最终的意思,作副词修饰“不能行”,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B。 故选 C。 74.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代指王猛”错误,文中代指苻坚。 故选 B。 7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曲解原意,原文说的是“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 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 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可知,作者认为他只要交游皇帝大臣, 得到他们的信任,便可以从容施展自己所为,并非“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 故选 C。 76.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正确翻译: (1)之:第一个为到,第二三个为代词,第四个为助词,主谓间取独。申:陈说。得:得到重用。勤:殷 勤。 (2)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指出使的人。共:同“供”,供给。乏 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77.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分别在原文找到相关段落进行分析。苏轼认为“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即他不能使自己施展才 能。他是从贾谊自身的角度来分析的,有以下论点:“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君子之不忍弃其君, 如此其厚也……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可知,他认为贾谊一遭受挫折便放弃努力,没有做到对君 主殷勤与情谊深厚,也没有为自己施展才华而倍加努力;“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更是直接点 出贾谊本身的问题。 欧阳修则是从汉文帝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 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天,岂曰天年乎”可见,他认为是文帝远离贤才,不重用 贾谊。 参考译文: (甲) 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可惜啊,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臣, 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成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 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 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 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既然这样,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 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 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子夏去接洽,再派冉有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 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 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 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 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 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 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 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全抛弃旧有的规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张, 也太困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 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和他们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 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 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郁结烦闷,心绪不宁,努力超脱表露出退隐的思想。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 泣,以至于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 见识不足啊!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没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 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 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地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 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 这种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啊! (乙) 并且用贾谊的主张,孝文帝只要稍微运用一下,(达到的效果)还能与周成王、周康王的功德比美。况 且坐在朝廷上使用他的主张的话,就重振大汉的风气,超过三皇的功绩,犹如决堤放水、稗草成熟后的子 粒脱落一样容易了。可怎奈(孝文)却抵制辅佐王道的策略,远远地疏远了他。所以贾谊路过长沙作赋一 篇临汨罗江凭吊屈原,而司马迁在屈原之后为其作传,以昭明贾谊同屈原一样忠君爱国却遭摒弃放逐。但 班固不但不讥抨汉文帝疏远贤才,痛惜贾谊不受重用,却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再说贾谊是因为怀 志不遇忧伤抑郁而意外早死,怎么能说他寿命短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 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 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 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 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 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 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 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 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 《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 《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 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 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 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 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 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注释:①纤离:骏马名。②鼍,亦称扬子鳄,爬行动物。皮可以蒙鼓。③駃騠:骏马名。 7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错误 ②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 举:攻占 ③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侵占、侵吞 ④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服:服饰,饰品 ⑤而陛下说.之,何也 说:说到,提及 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拒绝 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给予,送给 ⑧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宝:珍视 A.①⑧ B.②⑦ C.③⑥ D.④⑤ 7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B.孝公用商鞅之.法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今逐客以.资敌国 D.江南金锡不为.用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8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 废黜穰侯,追赶华阳君,加强王室的权力,杜绝了以公肥私现象。 B.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从这些情形去看,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 C.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无非是为了取乐于当前,满足观赏的需要罢了。 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现在就是放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 8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来自他国的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驱逐客卿。 B.作者极力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表面是赞美秦国富足,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C.作者将秦王取物与取人的态度做了对比,指出秦王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认为这样不能使秦国强大。 D.作者认为秦王辞退客卿,使得天下士子不敢向西人秦、与诸侯结怨的做法会使秦国处于危难之中。 82.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83.秦王看了李斯这篇《谏逐客书》后,“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司马迁《史记·李斯列 传》)请从所持立场、文章内容、语言运用、论证方法等角度任选两个角度简述李斯这篇文章能够令秦王接 受的原因。 【答案】 78.D 79.B 80.A 81.B 82.①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朝西方来侍奉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 今天。②这不是能用来 驾驭海内、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83.①李斯的这篇文章是从秦国的立场出发,为秦国能“跨海内、制诸侯”着想而发的言论,使秦王乐于接受。 ②文中列举了秦国发展史上四位君王通过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说服力强,令秦 王信服。③在 语言运用上,李斯能够注意到秦王的感受,文章开头不说秦王逐客,而说“吏议”,使秦王易于接受。④在论 证上,使用对比论证法,使秦王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用客之利与逐客之弊,令秦王折服。 【分析】 7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④“服”名词用作动词,佩戴; ⑤“说”同“悦”,高兴。 故选 D。 7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而”,表转折,但是;第二个“而”,表并列; B.两个“之”,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助词,“的”; C.第一个“以”,介词,凭借;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 D.第一个“为”,介词,给;第二个“为”,表被动; 故选 B。 8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翻译错误,应译为: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 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 故选 A。 8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说法错误。目的是同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进行比较,指出秦王用物跟用人态 度的矛盾。 故选 B。 8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遂”,于是;“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事”,侍奉; 第二句得分点:“跨”,驾驭;“制”,制服;“术”,方法。 8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题目要求从所持立场、文章内容、语言运用、论证方法等角度任选两个角度简述李斯这篇文章能够令秦王 接受的原因。答题时,任选两个角度即可。 从立场上看,李斯从秦王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重物轻人,比如“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 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在第二段里设下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 物品的喜爱对人却持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 是错误的。只有重用客卿,秦国才能“跨海内、制诸侯”; 从内容上看,李斯列举秦国发展史上四位君王通过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说明先祖就是重用客卿,才换来了秦国的强大,说 服力强; 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李斯能够注意到秦王的感受,文章开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可以看出他不说 秦王逐客,而说“吏议”,使秦王易于接受; 从论证上看,使用对比论证法,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 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又讲当初如果四个 君主拒绝客卿而不忙乱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民富国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 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第三段论述驱逐客 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 人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仓举贤士广罗人才,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 论来自哪一个诸候国,这就是五帝三皇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证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 人才。这里不但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作法两种后果。以此说明逐客对敌人有利对秦国 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理雄辩有力。 参考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 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 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 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 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 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 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 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 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 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 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 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 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 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 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 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 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 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 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 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 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 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 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 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 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 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 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 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 可能的啊。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