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考语文考前冲刺精选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 分)
阅读的层次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①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
阅读或初步阅读。不管是哪一种名称,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
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
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我们之所以喜欢“基础阅读”这
个名称,是因为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②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__①__”我们要做的努力就是去弄清
楚这些字。只有当我们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之后,我们才能试着去了解,努力去体会这
些字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③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特点在强调时间。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
样时间内念完两倍厚的书。
④这个层次的阅读仍然可以用其他的称呼,譬如略读或预读。我们并不是说略读就是
随便或随意浏览一本书。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
⑤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
给你的一切。这笔交易通常是很划得来的。
⑥在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__②__”这是个表象的问题。还有些类似的问
题是:“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是:“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⑦用检视阅读读完一本书之后,无论你用了多短的时间,你都该回答得出这样的问题:
“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⑧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比起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这要更复杂、
更系统化。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
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
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⑨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分析阅读永
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一直要读到这本书成
为他自己为止。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
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我们还要强调的
是,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
⑩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
系统化的阅读。主题阅读可以用另外的名称来形容,如比较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
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
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他所阅读的
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全新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
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规则也并不广为人知。虽然如
此,主题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就是因为你会获益良多,所以绝对值
得你努力学习如何做到这样的阅读。(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基础阅读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一个人能熟练进行基础阅读,就摆脱了文
盲状态。
B.检视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C.分析阅读比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更复杂、更系统化。若只为消遣,完全不必用到分
析阅读。
D.主题阅读虽然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阅读。
2.将下列两个选项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空格处,并说明理由。(4 分)
A 这本书在谈什么?
B.这个句子在说什么?①____ ②
___ _
3.某中学语文老师布置了暑期阅读任务:“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红星照耀中
国》为例,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请你结合本文内容,阐述完成此任务需要运
用的阅读层次。(4 分)
参考答案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3 分)
解析:由第⑧段“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
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可知,B 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2.将下列两个选项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空格处,并说明理由。(4 分)
A 这本书在谈什么? B.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1 __B__ ②__A__
理由:示例一:文章第②段写“基础阅读”,“基础阅读”就是明白每个字的意思,
然后试着去了解这个句子到底说的是什么,所以①处填 B;第⑥段写“检视阅读”,“检
视阅读”就是表面上去观察这本书,获得这本书表象上教给我们的一切,所以②处填 A。
示例二:B 句与第②段后面部分“我们要做的努力就是去弄清楚这些字”“努力去体会这
些字到底要说的是什么”相照应,所以①处填 B;A 句与第⑥段后面部分“这本书的架构如
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相照应,所以②处填 A。
3.某中学语文老师布置了暑期阅读任务:“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红星照耀中
国》为例,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请你结合本文内容,阐述完成此任务需要运
用的阅读层次。(4 分)
完成这个任务要分别读完两本书,这是运用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了解两本书的内容;
然后带着阅读任务,对每本书进行全盘完整的阅读,并进行咀嚼消化,这是运用分析阅读;
最后就“‘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这个主题对两本书进行分析比较,这是运用主题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17 分)
【甲】戏剧知识
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
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
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
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
白、旁白等,其中,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
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
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等等。
【乙】莫里哀及《吝啬鬼》
莫里哀,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
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吝啬鬼》,五幕喜剧,又译《悭吝人》,莫里哀的代
表作,与《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角同为世界上最著名的
四大吝啬鬼形象。在法语中,“阿巴贡”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此剧自 1668
年首演以来,尽管经历了 300 多年的岁月洗礼,至今仍是世界各地戏剧人争相排演的
作品。
莫里哀作品语言幽默诙谐,在嬉笑中揭示其本质,从而达到更深刻的讽刺效果。
《吝啬鬼》的语言具独特的魅力,无处不闪烁着幽默讽刺的火花,间接反讽可以说是
贯穿着《吝啬鬼》的始终。
【丙】《吝啬鬼》(节选)
【法】莫里哀
第三场 第一幕
阿巴贡:瓦赖尔,过来帮我一下。雅克厨师,过来,我最后来分配你的任务。
雅克师傅:敢问老爷,我目前具有双重身份,您是要跟您的马车夫说话,还是厨
师说话,我干两份差事。
阿巴贡:我两个都说。
雅克师傅:那您先跟谁说?
阿巴贡:(捶桌子)先和厨师说。
雅克师傅:那您等会儿啊。(他把车夫制服脱去,剩下一套厨师的衣服)
阿巴贡:雅克厨师,我答应今天晚上请人来吃饭。
雅克师傅:这可是一件稀奇事儿!
阿巴贡:你跟我说说,你能够做点什么吃的吗?
雅克师傅:可以,只要您给我钱。
阿巴贡:噢,真见鬼!你老是要钱!(捶桌子、握拳)他们不会说别的,一天到晚
就只知道要钱,钱,钱,啊!他们就会说钱,钱就是他们的防身武器,没完没了的要
钱,钱!
瓦赖尔: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无知的回答,要花很多的钱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哦,
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了。你听好了,这连笨蛋都能够做得到。可是,作为一个有
本事的人,应该能用最少的钱做出美味佳肴。
雅克师傅:用最少的钱做出美味佳肴?!
瓦赖尔:那当然了。
雅克师傅:我的天哪,说实话,总管先生,如果你要能把这个秘诀教给我的话,
你来做厨师,我就太感谢你了。
阿巴贡:你闭嘴!我们该做些什么吃的?
雅克师傅:您的总管先生,他能用很少的钱做出美味佳肴。
阿巴贡:(捶桌)啊啊啊!我是要你来回答我!
雅克师傅:您想要多少人来吃饭?
阿巴贡:嘘!(双手平放)
雅克师傅:(放低声音)您想要多少人来吃饭?
阿巴贡:大概十到八个人,不过有八个人就够了,八个人的饭菜足够十个人吃的
了。
雅克师傅:那好吧!四大盆汤,五大盆菜,先上汤,然后再上菜。
阿巴贡:(惊讶)见鬼!这已经足够全城人吃的了!
雅克师傅:还有烤肉?
阿巴贡:(急忙捂住了他的嘴)我的天!你这混账,你想让我倾家荡产吗?
雅克师傅:还有甜食?
阿巴贡:还有?
瓦赖尔:难道你想把大家都撑死吗?难道先生请客,是为了让他们拼命吃东西而
杀死他们吗?你去看一看有关健康的劝告吧!你去问一问大夫吧!再也没有比暴饮暴
食,对身体更有害的了。
阿巴贡:他说得对!(指瓦赖尔)
瓦赖尔:雅克先生,你和你的同行要记住,摆满菜肴的宴席是会要人命的,要想
对邀请的客人表示友好,就得用最俭朴的饭菜来招待他们,因为古人曾经说过,“吃
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阿巴贡:(音乐,怔住,双手向上聆听福音)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过来,我要为这
句话拥抱你,这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好的一句话了!“活着是为了吃饭,而吃饭不是
为了……”,不,不是这样的,你是怎么说的?
瓦赖尔:“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阿巴贡:别忘了把这句话写下来,我要用金字把这句话刻在客厅的壁炉上面。
瓦赖尔:我一定做到。至于你的晚餐就交给我来办吧!我会把一切办得恰如其分
的。
阿巴贡:去办吧。
雅克师傳:太好了,我就不用操心了!
阿巴贡:(对雅克)要准备客人不能多吃的东西,比如说那种肥腻的豌豆羊肉,不,
还有,再做上一大碗肉酱,肉酱,不,再多放一些栗子,越密越好。
瓦赖尔:就交给我来办吧!
阿巴贡:(拍掌)现在,雅克师傅,你要把我的马车清洗干净。
雅克师傅:等一下,这是对车夫发话,我先换上车夫的衣服,您说呢?(他又穿上
了他的罩衣)说吧。
阿巴贡:(生气,握拳)你必须把我的马车冲洗干净!把马配好,我要去集市!
雅克师傅:您的马?老爷,您指的是那些吗?您过来看看您的马吧,它们根本走
不了路了,我不是说它们倒在了干草垛上,因为那些可怜的马,它们根本没吃的,可
是您呢,还这么严厉地让它们节食,它们现在已经变成了幻影,或者是幽灵,已经徒
有其名了。
阿巴贡:它们没干什么怎么会病得这么厉害?
雅克师傅:就因为没干什么就不给它们吃的了?您看看这些可怜的牲口,最好是
干得多吃得也多,您看它们现在饿得这个样子,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心疼这几匹马,
就好像看见我自己在消瘦,我每天从自己的嘴里省下吃的来喂它们。老爷,对近邻都
没有半点同情,心肠太狠了。
阿巴贡:(走向雅克)去一趟集市并不是很累的活。
雅克师傅:不,老爷,我没有勇气,没有勇气使唤它们,它们变成这个样子,我
不忍心用鞭子去抽它们,您让它们拉车,它们连自己都拉不动。
瓦赖尔:先生,我会请邻居皮卡尔先生来赶马车的。
雅克师傅:好吧,我宁愿马死在别人手里也别死在我的手里。
瓦赖尔:噢,雅克先生也讲大道理了。
雅克师傅:噢,总管先生还真会讲话。
阿巴贡:(握拳,生气)住嘴!
雅克师傅:不!先生!
阿巴贡:(拍掌)住嘴!
1.【戏剧·语言】(1)舞台说明:分析剧中画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的表达效果。(2
分)
(2)人物语言:分析剧中画“”句瓦赖尔台词的表达效果。(2 分)
2.【戏剧·人物】(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巴贡的吝啬?(3 分)
(2)同为著名“吝啬鬼”,文中的阿巴贡与课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在性格
上有何区别?(2 分)
3.【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请简要概括文中的三组矛盾冲突并探
究其作用。(3 分)
4.【戏剧·表演】某校要举办“课本剧展演”,901 班决定选择这幕剧进行演出,
推选你作为本剧的导演,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剧中画虚线处阿巴贡需要背景音乐,你会选择什么基调的音乐?并简述理由。
(2 分)
A.优美舒缓 B.忧伤凝重 C.活泼欢快 D.激烈昂扬
(2)扮演“阿巴贡”的同学对剧中画双横线部分的表情、动作、台词都演不到位,
你会如何指导他?(3 分)
参考答案
1.【戏剧·语言】
(1)舞台说明:分析剧中画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的表达效果。(2 分)
雅克师傅的一脱一穿,表达了他对阿巴贡让自己一个人干两份差事的不满。这种
幽默的戏剧语言间接讽刺了阿巴贡的贪婪吝啬,令人发笑,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2)人物语言:分析剧中画“”句瓦赖尔台词的表达效果。(2 分)
这句古话的原意是强调人要有精神追求,不要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但瓦赖尔巧
妙地借此来表达不要去讲究吃什么,有得吃就可以了,正合阿巴贡之意,这句话把瓦
赖尔对阿巴贡的讨好巴结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极富个性化。
2.【戏剧·人物】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巴贡的吝啬?(3 分)
阿巴贡让雅克师傅一个人干两份差事;阿巴贡极尽吝啬的请客之道;阿巴贡对待
马的狠心肠。
(2)同为著名“吝啬鬼”,文中的阿巴贡与课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在性格
上有何区别?(2 分) 从选文来看,同为“吝啬鬼”,阿巴贡虚伪自私,既好面子
又舍不得花钱,守财但并不害人;而夏洛克,作为商人,阴险狡诈,更为狠毒,守财
又欲害人。
3.【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请简要概括文中的三组矛盾冲突并探
究其作用。(3 分)
阿巴贡与雅克师傅之间的冲突,雅克师傅与瓦赖尔的矛盾冲突,阿巴贡自身性格
的矛盾冲突。作用: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戏剧冲突,通过
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社会教育的
目的。
4.【戏剧·表演】某校要举办“课本剧展演”,901 班决定选择这幕剧进行演出,
推选你作为本剧的导演,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剧中画虚线处阿巴贡需要背景音乐,你会选择什么基调的音乐?并简述理由。
(2 分)
A.优美舒缓 B.忧伤凝重 C.活泼欢快 D.激烈昂扬
示例一:选择 A,理由:因为阿巴贡听到瓦赖尔的话,为自己的吝啬找到了名正
言顺的理由,他开心、兴奋。优美舒缓的轻音乐正可以渲染他这一愉悦心理。示例二:
选择 C,理由:活泼欢快可以营造一种轻松诙谐的氛围,起到讽刺作用,讽刺阿巴贡
为了达到守财的目的,把那句古话当成了救命稻草,音乐烘托了他的丑态,强化了喜
剧效果。
(2)扮演“阿巴贡”的同学对剧中画双横线部分的表情、动作、台词都演不到位,
你会如何指导他?(3 分)
这段台词主要表现了阿巴贡的愤怒。阿巴贡视钱如命,别人提到向他要钱等于是
在要他的命。表演时一定要把他愤怒,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的样子表现出来。捶桌子、
握拳的动作一定要有力,说台词时尽量加快语速,渐渐地放大声音,尤其是说到“钱”
字时要大声、读重音,连续说“钱”字的同时要加快语速。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18 分)
【甲】灯景旧情怀
琦 君
①灯节(即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长工们忙着打扫前院,准备祭品迎龙。大龙要在
我们家大院子里滚。所有的孩子们都会提着各种各样的灯来看热闹。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
跟小朋友们比一比。母亲说:“家里前前后后全是灯,还不够多的?”她就是舍不得花钱
买。阿标叔又戴起老花眼镜,给我糊一盏在地上慢慢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什么
灯。四只脚是用洋线团木心子做的。红纸不透明,哪有外面卖的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
的灯好看呢?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关刀灯、轮船灯、莲花灯……可是事
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他说年轻时行,现在手发抖,糊不起来了。我做出
很喜欢的样子说鼓子灯最好,不小心烧个大窟窿,马上可以再用红纸补上。外公笑呵呵地
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正直,无忧无虑。”外公对什么东西都会说出一番道理来。
②十五晚上,前院早已摆好祭桌,几丈长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潮一波一波地涌来。a.
我把鼓子灯挂在树上,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听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
又躲到大人身后面,从人缝里看大龙。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张牙舞爪地来了。
我有点害怕。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b.他们平时
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看得我目瞪口呆。
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还有好几处有祭典,大龙终于摇
头摆尾从大门出去了。人潮也随着散去,最后的热闹高潮也宣告结束了。
③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灯递给我说:“快回到厨房帮你妈妈搓汤团,c.
在汤团里许个心愿。”
④“许个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问。
⑤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过年这样的热闹,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
出远门。大家都在一起,还有阿荣伯,阿标叔都要统统在一起。
⑥外公笑了一下说:“那容易,只要你用功把书念好。”
⑦“这跟念书有什么关系呢? ”我不大明白。
⑧“只要是读书人,无论是男是女,长大后都会有一番事业,有了事业,你就可以接
了大家相守在一起,不是天天跟过年一样的热闹吗?”
⑨我还是想不大通。走进厨房,看母亲已经搓好一大木盘的汤团准备要下了。我在她
耳边轻声地说:“妈妈,代我许个心愿,随便你怎么说。”母亲笑笑,没有作声,只把菜
油灯心剔得高高亮亮地。又在碗厨抽屉里取出那对红蜡烛,就着菜油灯点着了,套在灶上
的两个烛枱里。“风水烛,一年到头都顺风顺水。”她喃喃地说。
⑩吃汤团的时候,我问:“妈妈,您刚才许了什么心愿呢?”母亲笑嘻嘻地说:“我
不用许什么心愿了。一家团团圆圆的,已经再好没有。外公,您说是吗?”外公摸着白胡
须连连点头。
(节选部分,有删改)
【乙】琦君笔下的东瓯民俗
①读琦君的作品,我最喜欢她对故乡民情风俗的抒写。故乡的民情风俗,是琦君一道
道情感的风景线,也是一幅幅瑰丽的东瓯民俗画卷。画面中可以听到声音,看到人物活动,
更有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再现了 19 世纪初东瓯商贸名镇瞿溪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
②旧日,古镇瞿溪还有正月初七迎灯和十五元宵节舞龙的习俗。
③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琦君是这样过的:“最最盛大的迎灯庙戏一过,只剩下十五元
宵节最后一场热闹场面了。十五晚上,前院早已摆好祭桌,几丈长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
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我躲在大人身后,从人缝里看大龙。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
张牙舞爪地来了。我有点害怕。主祭者念完一段词儿,锣鼓又响起,大龙开始滚舞了。每
个舞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
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看得我目瞪口呆。”
④琦君笔下的民俗风情,真像纪实大片一样,有近景和远景,场面开阔有气势,细节
丰富多彩,更是声情并茂,原汁原味再现了东瓯古老的民俗风情。
⑤琦君在作品《故乡的婚礼》中再现温州旧日婚宴习俗。她写道:嫁女儿当晚的酒席,
称作“请辞嫁”,是做女儿的最后一顿在娘家吃饭。所以酒菜丰富,而且有一道菜必定是
母亲亲手做的。做母亲的为女儿做这道菜,一边抹眼泪,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说的都是“早
生贵子”、“五世其昌”等吉利话……有支歌儿是这样唱的:“妈妈呀,今夜和你共被单,
明天和你隔重山。左条岭,右条岭,条条山岭透天顶哟!妈妈呀,娘边的女儿骨边的肉,
你怎么舍得这块肉啊!”家乡的酒席最讲究的是八盘八,其次是八盘五。四周八样冷盘,
四角是山楂糕、烫熟的虾或者蛤子、剥开的桔子、油炸的甜点心,另四样是白切肉、猪肝、
鳗鱼鲞、笋片,中间八道或五道熟菜,最后一道一定是莲子红枣汤。娶儿媳妇的喜宴叫做
“坐筵”。一坐起码两个小时,这是为了要训练新娘子的耐心。
⑥如今,这些传统的婚宴习俗已渐行渐远。
⑦琦君还在她《月光饼》中写道:“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
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
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很薄,当中夹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
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扳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
⑧“月光饼”,一个多么美丽的称呼,让中秋节蒙上如月光一样皎洁的光芒,令人产
生无限的遐想。而今天,中秋节的“月光饼”,以及祭拜“月光菩萨”习俗业已消逝不见。
⑨琦君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度过“爽兮爽”的童年。看琦君笔下的民俗风情,
再思当下民俗现状,真令人感慨万千。在努力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当下,琦君的作品可谓
是挖掘东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更是研究东瓯古老民俗的重要史料。
(选自温州日报,有删减)
【资料链接】
有人说琦君是当代台湾第一代散文家的翘楚,这种说法很是恰当。琦君念中学时就是
班里的国文大将,踏入散文园地之后,辛勤耕耘,终于成为以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风范著
称的散文名家。琦君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情真意善,笔素文美。尤其是那些描写童年
故家的怀旧散文,在许许多多生动而又真切的画面中,展示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心灵的伊甸
园;散发着浓郁的人情人性美,显示了颇为高超的叙事艺术。这些怀旧散文是琦君文学创
作中最为精彩、最受人称道的部分,在台湾当代散文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关材料摘自互联网)
【联读感知】1.“故乡的民情风俗,是琦君一道道情感的风景线,也是一幅幅瑰丽的
东瓯民俗画卷”,请结合以上两篇文章,用简洁语言概括琦君故乡的民俗活动。(4 分)
民俗活动
元宵节 展花灯 ①__ __②__ __
婚宴 请辞嫁 ③__ _
中秋节 吃“月光饼”④__ __
2.【甲】文第③段中,外公希望“我”在汤团里许个心愿。请你结合【甲】文,合理
想象少年琦君可能许的心愿。(写出四点)(4 分)
【品读赏析】3.过年过节,祝愿之话、祝福之语不绝于耳。听,外公说:“鼓子直通
到底,表示正直,无忧无虑。”请你仿照外公的这句话写一句。(2
分)__ __,表示__ __。
4.【甲】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味。请任意选择 a、b、c 三句之一,从语言赏析的
角度进行批注。(4 分)
【联读发现】5.阅读两篇文章与“资料链接”,并结合相关的内容,谈谈琦君是如何
在她的作品中传达“旧情怀”的。(4 分)
参考答案
【联读感知】
1.“故乡的民情风俗,是琦君一道道情感的风景线,也是一幅幅瑰丽的东瓯民俗画卷”,
请结合以上两篇文章,用简洁语言概括琦君故乡的民俗活动。(4 分)
民俗活动
元宵节 展花灯 ①__看舞龙__②__搓汤圆__许心愿__
婚宴 请辞嫁 ③__坐筵__
中秋节 吃“月光饼”④__祭拜“月光菩萨”__
2.【甲】文第③段中,外公希望“我”在汤团里许个心愿。请你结合【甲】文,合理
想象少年琦君可能许的心愿。(写出四点)(4 分)
1 一个正直的人。②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③能读好书。④家人、亲戚、朋友等能
永远团聚在一起。
2
【品读赏析】
3.过年过节,祝愿之话、祝福之语不绝于耳。听,外公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正
直,无忧无虑。”请你仿照外公的这句话写一句。(2 分)__示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__,
表示__洁身自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__。
4.【甲】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味。请任意选择 a、b、c 三句之一,从语言赏析的
角度进行批注。(4 分)
示例一:我选(a)句,本句通过将先前的“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和后来的“躲到大人
身后面,从人缝里看大龙”进行对比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富有幽默感地写出了“我”当时
既欢欣雀跃又胆小害怕、充满好奇的心理,表现了灯节的热闹场景对“我”的吸引力之大。
示例二:我选(b)句,句中运用比喻,将农夫比作龙身体的一部分,形象地写出了农夫
对舞龙的热爱和熟练至极。(也可指明“看得我目瞪口呆”是运用了衬托写法,突出地表现
了农夫和大龙的契合程度,表现了“我”的惊叹之情。)示例三:我选(c)句,句中“汤团”
的表层意思是指吃汤团时许个心愿,深层意思是祝愿所许的心愿能像汤团一样美满,且能
圆圆满满地实现。
【联读发现】
5.阅读两篇文章与“资料链接”,并结合相关的内容,谈谈琦君是如何在她的作品中
传达“旧情怀”的。(4 分)
由于海峡两岸人为的阻隔,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的渐长,琦君浓浓的思乡怀旧情结,
只能将其诉诸笔端,对故乡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使她禁不住选择了童年时在故乡过元
宵、过中秋、女儿出嫁等习俗来写,以表达她对故乡、对童年、对乡邻们的怀念。琦君的
散文语言质朴无华,“风水烛,一年到头都顺风顺水”,把“月饼”叫做“月光饼”,这
些地方的俗语、俚语等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将读者带入了琦君的故乡、琦君的童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