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高考语文 作文写作指导:好奇心是发展基础科学,培养创新人才源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诺贝尔奖被公认为是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各国彰显科技实力的大
舞台。诺奖的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自设奖以来,美、英、德三国占获奖总人数的 70%,
而在我国本土研究获该奖的科学家只有屠呦呦一人。诺奖确实是我国的一个痛点,
对此有人抱怨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有问题,缺失培养产生诺奖的土壤和环境,所
以诺奖难见我国科学家的身影;还有人认为羡慕甚至妒忌之心并不可怕,至少还
有救治的希望,最怕的就是如同阿 Q“我的祖上比你阔多了”的盲目自诩……在
未来,中国也许会零星的蹦出这样的世界级成果,但仅靠单个天才或天才团队,
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好“诺奖金字塔”最底端的根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
上发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给的材料是说相较于美、英、德三国,诺奖在我国本土研究获该奖的科学
家只有屠呦呦一人。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抱怨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有
问题,缺失培养产生诺奖的土壤和环境;有人认为羡慕甚至妒忌之心并不可怕,
至少还有救治的希望……材料指出,仅靠单个天才或天才团队,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好“诺奖金字塔”最底端的根基。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倘若没有独立的思考,对国外的获奖者一味地追
捧,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没有严谨的考证,对国内的科研人员一味求全责备,也
不是科学的态度;没有思辨的精神,对获奖者背后付出的多年努力视而不见,一
味看重奖项的荣耀,更加不是科学的态度。但喧哗过后,我们更应对诺贝尔奖热
多几分思考。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何很少能够斩获诺奖?我们需要从获奖者的经历
中学到些什么?如何理性看待诺奖的科学性和影响力?作文应以发言稿的形式,
面对全班同学,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参考立意】
①学会理性看待,矢志奋斗拼搏。充分而客观地认识中国科学界与世界的差
距,去除浮躁,坚守科研求真求实的本色。纵观近年来的诺奖获得者的履历,大
多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埋头苦干多年、“甘坐冷板凳”的学者。数十年沉潜源自对
科学(专业)的诚挚热爱与勤勉追求。
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明确诺奖的衡量性质。社会舆论须消除浮夸,无须对
他人获诺奖眼红耳热,过分夸大其意义并不可取。中国不会因为获得一两个诺贝
尔奖,就摇身一变,成为比肩欧美的科技强国,也不会因为晚获得或少获得几个
诺贝尔奖,科研就会停滞不前。
③优化教育体系,培养全面人才。精专与通识是一个人实现自我的必备条件。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通才与专才。通与专是对立统一的,专中有通,通中有专。现
代的人才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从而在某一领域取得更深
的研究。
【参考素材】
1.长远意义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数,能说明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整
体实力,但同时确实存在时间滞后效应。首先,大趋势在统计意义上肯定是没有
问题的,存在滞后效应是说,并不是今天重视了,过 5 年或 10 年就会得奖。比
如日本,近 20 年得了很多诺贝尔奖,但这显然不仅是 20 年努力的结果,实际是
更长时间教育与科研的积累。从培养人才,到做出的成果被认可,有时会有几十
年的时间滞后。这需要对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真正重视,更需要长时间坚
持。
2.钟南山尖锐地指出,“我们国家之所以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是因为
我们没有种子和苗子,而是缺乏把这些种子、苗子培养成参天大树的土壤!”钟
南山直言,首先是中国的教育和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自由思考和自
由发挥。比如科学界崇洋媚外的学术心态。让钟南山感触最深的是,他参加过很
多次的新药评审或自然科学申报基金评审。“特别是新药或新技术的评审,评委
的主导思想总是‘在国外都没有,我们可能不会有!’于是,他们就诸多怀疑,
吹毛求疵。这就是一种极度不自信的文化心理在作祟。”他斥之为洋奴思想,说
这是束缚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3.中国处在一个对科技高度重视的年代。国家投入,科研人员也很努力,我
们有很大进步,但也要承认依然存在差距。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改革进入深
水区很难,中国要真正成为科技强国,要有魄力和决心将改革继续下去。获诺贝
尔奖急不得,科技进步才是根本,得奖不是目的。只要认识到人才培养与基础研
究的重要性,只要持之以恒,努力营造真正创新的环境,该得奖的时候自然会得。
随着中国科学成果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我觉得将来一定会出现代表重要科
学突破的研究成果。但不管是否获得奖项,中国科学都将向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前进。
范文展示
好奇心是发展基础科学,培养创新人才源泉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好奇心是发展基础科学,培养创新人才源
泉”。
10 月 5 日起,2020 年诺贝尔奖六大奖项陆续公布,这又引起了国内人们的
讨论。诺奖的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自设奖以来,我国本土研究获该奖的科学家只有
屠呦呦一人。我觉得,关注诺贝尔奖除了进行科学解读、意义阐释之外,还需要
重视基础研究,以好奇心为动力,培养创新人才,继续进行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和
科技体制改革,营造真正创新的、非功利的文化土壤。
诺贝尔奖的标准,是要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虽然不完全是基础性的,但基
础科学是其主导内容。像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对黑洞的发现,是纯科学
的。好奇心很重要,值得重视。
国之利器,岂可受制于人,我觉得,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对科学保持好奇心,
那么他不会走多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基础科学,那么做一个技术纯粹的国
家,也是不可能的。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增加在国际
上的话语权和软实力,需要科学家保持持续不断的好奇心,提升基础科学水平。
好奇心是培育科学创新的土壤。从科学家个人来说,诺奖得主是非功利性的。
从很多诺贝尔奖获奖者谈感受时都提到了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长期坚持科学
研究,他们并不是为了得奖而工作。如物理学,是纯科学的、纯基础的探索,这
些科学家的确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在长期坚持,而不是跟风。好奇心是指导科学
研究的初衷,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好奇心与坚持共同成就基础研究。
做科研是为了什么?除了要转化为技术应用,还要探索基础的规律,这很重
要。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
真正进步。我们的好奇心会受到文化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但要从事科学的事
业,我们需要保持自身纯净的心态,不要过于功利。
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孩子有科学精神,有好奇心,敢于提问题,有质疑精神。
因此,每年的诺贝尔奖应该是一个值得整个社会好好反思的机会,不只是科技界,
教育和各领域也要反思,创新型社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只要认识到人才培养与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努力营造真正创新的环境,该得奖的时候自然会得。但不管
是否获得奖项,中国科学都将向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前进。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