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最新人物素材---启航新征程 数风流人物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届高考作文最新人物素材---启航新征程 数风流人物

ID:736637

大小: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6-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2 年高考作文最新人物素材---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目录: 01“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暖闻热评) 02 包起帆:用智慧创造性地劳动 03 许振超:干就干一流 争就争第一 04 104 岁、77 年党龄支前民兵董长松的后代讲述 05 柳青与他的“三字经” 正文: 01“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暖闻热评) 郁静娴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10 日 第 05 版) 【人物】“瓜奶奶”吴明珠 【故事】吴明珠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 年赴新疆工作以来,她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甜瓜、西瓜育种事业,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 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她培育了 30 多个优质瓜种,这些瓜种的种植面积一度占新疆商品瓜 区总面积的 80%。许多瓜农就是种着她培育出的新品种,过上了富裕日子。 【点评】 吴明珠一生与瓜结下不解之缘,把甜美的事业写在了大地上。她常说,“我的人生就 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许多人感慨,瓜之所以那么甜,是因为有人替 我们吃了苦。而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回甘,更让我们手中的瓜品清香四溢。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吴明珠一辈子只为一件 事。她放弃留京,主动请缨赴疆,辞官种瓜;她谢绝“院士楼”,甘居陋室,与瓜田相伴 数十载。今年 91 岁高龄的吴明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10 年,已经认不出子女,初心却依 然根深蒂固:时不时嘟囔着“瓜该授粉了”,一提到瓜,眼神立刻就亮了……这一切,足 见她对这份“甜蜜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忘我付出。中国并不是全球甜瓜起源中心,然而在 以吴明珠等为代表的专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今天,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 和消费国。 可敬的人,可爱的事,总是一脉相承。吴明珠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农学院招收的第一 批学生,与她同期走出来的同窗校友,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 等。吴明珠的丈夫杨其祐,与她一起驻扎戈壁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祝贺妻子的 甜瓜新品种审定获得“三连冠”。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这是一代农业科技工作 者的缩影。今天我们的丰衣足食,离不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将才华和热 情倾注到脚下这片热土,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正是由一块块像吴明珠、杨其祐这样的基石铺垫起来的,我们 现代化的共和国,也正是靠这样一块块的基石铺垫起来的。”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宋健 如是评价。今天,无论是科研条件还是人才环境,都远远优于几十年前。“瓜奶奶”为我 们带来的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她“不辞辛苦行、换作他人甜”的奉献精神,将激励新一 代奋斗者,将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步伐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多的甘甜。 02 包起帆:用智慧创造性地劳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本报记者 江 南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10 日 第 07 版) 包起帆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2009 年当选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走进位于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的“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包起帆数十年的成就历 历在目:他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 130 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先后获得 80 余项国际国内重大奖 项。 包起帆 1968 年参加工作,1978 年调到上海南浦港务公司机修车间工作,专门负责修 理码头上的起重机。当时,码头上木材装卸全靠工人下舱,用钢丝绳捆扎后,再用吊机起 吊,是项危险的工作。“1981 年 10 月,中国港口史上第一只用来卸大船的木材抓斗诞生 了。包起帆发明的‘双索门机抓斗’,用两根起重索使抓斗顺利地打开和闭合,抓原木似 老鹰抓小鸡,‘轻轻一抓就起来’。人木分离的目标实现了!木材装卸工的安全有保障 了。”一篇报道这样写道。 包起帆成为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科技成果不仅在国内 20 多个行业、1000 多个 企业广泛推广应用,还出口到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6 年,包起帆任上海龙吴港务公司经理,提出中国港口内贸标准集装箱水运工艺系 统理念,在 1996 年 12 月 15 日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 2003 年包起帆担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工作。 他充分利用新岗位提供的平台,把创新发明推向新高度,带领技术团队开展港口信息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等诸多项目的研究。 2006 年 5 月 10 日,法国巴黎列宾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包起帆一人获得 4 枚金奖,成 为 105 年来这一展会上单次获得金奖最多的发明家。评委会主席参观了包起帆团队的发 明——“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后赞叹道:“这将是一场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 2009 年 5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投票表决,正式任命由包起帆负责领导由 9 个国家专家组成的工作组编写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2010 年 7 月 1 日作为国际可公开 提供的规范由 ISO 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中国物流和物联网领域在获准制定国际标准方面担 纲主角。 “工人不仅要用汗水来辛勤劳动,更要用智慧创造性地劳动。”包起帆带领团队开展 技术创新,获国家发明奖 3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3 项,9 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 称号,连续 5 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入选“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 物”,2018 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03 许振超:干就干一流 争就争第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本报记者 肖家鑫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10 日 第 07 版) 许振超 2009 年当选“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全国优秀共 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 “我和工人们一块儿摸爬滚打将近 50 年,培养更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 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71 岁的许振超回忆奋斗岁月,心潮澎湃。 许振超,生于 1950 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 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1984 年,34 岁的许振超被选 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桥吊司机的工作是在四五十米的高空仅凭左右手控制操 纵杆,指挥吊具升降、前进和后退,在集装箱里“穿针引线”。仅有初中文化的许振超立 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 活,并亲手带出“王啸飞燕”“显新穿针”等一大批工人品牌。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是许振超的座右铭。2003 年 4 月 27 日,在“地中海法 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振超团队创造了每小时单机效率 70.3 自然箱和单船效率 339 自然 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此后,他们又先后 9 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 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为中国港口领先世界的生动例证。 经过改革发展,港口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重大转变。在这一 过程中,许振超始终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咱当不了科学家,也要练就一身‘绝活’, 做个能工巧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港口的培养。”经过多次试验,他在冷藏集装箱上加 装了节电器,全年节约电费 600 万元;他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 补了技术空白,年节约资金 2000 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排放接近于零。 如今的许振超,仍经常在青岛港“许振超大师工作室”里,和新一代码头工人,围绕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开展创新工作,“我们不要‘差不多’!要干就尽力做到极致,争 取世界领先!” 许振超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 范”等。2009 年,当选“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 年,当选“最美奋 斗者”。 04 104 岁、77 年党龄支前民兵董长松的后代讲述——这是父亲一辈子的荣耀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10 日 第 20 版) 父亲是贫苦农民,兄弟 5 个中他排行老三。他从小缺衣少食,由于家里穷,爷爷奶 奶只能把最小的儿子送给别人抚养。为了补贴家用,父亲 12 岁时就给地主家打短工、放 牛。 1938 年,日寇入侵沂蒙山区,21 岁的父亲被抓去当了苦工,给敌人修筑碉楼和公路。 他一天只允许吃一顿饭,被痛打和折磨却是家常便饭,一次搬运石块时由于动作慢了点, 便横遭一顿毒打。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趁着敌人不备,侥幸脱逃。在路上,他亲眼看见 日寇杀害了一名无辜村民,只是因为这位村民不肯带路。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他。那时 起,他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加入党的队伍,与父老乡亲们一起赶走日本侵略者。那一 年,他找到抗日游击队,加入了民兵组织。 1944 年的 4 月,父亲终于如愿加入党组织。那天,入党介绍人对他说:“从今往后, 你是有组织的人了,今后多带领群众为队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句话,他记了一 辈子,也努力了一辈子。 1945 年 3 月,日寇对沂蒙山区再次实施“大扫荡”。那时父亲已是一名民兵排长,他 主动请缨,带领周边群众拥军支前。他一边发动群众,一边收集拥军给养,然后由我的大 伯父负责带队,送往八路军指定的地点。父亲说:“我们没黑没白地走村串户凑军粮,嘴 说干了,腿跑累了,但这比起上前线的战士们都不算啥。” “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说的是革命战 争年代咱沂蒙山区的老百姓拥军支前。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地区人口约 420 万人,其中就有 21.4 万人参军参战, 120 万人拥军支前。沂蒙人民用小推车,将物资源源不断推到前线,我的父亲董长松就是 其中之一。他曾带领 40 多个民兵支援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打淮海战役时正值严冬,寒风呼呼地刮着,敌机不断地狂轰滥炸,民兵们就推着小推 车边躲边走。累了,在路边轮流打个盹儿。饿了,简单吃点红薯、高粱面。渴了,砸块河 沟的冰块含在嘴里。鞋子跑掉了,顾不上回头去找,脚磨出了血泡,也没心思坐下来歇一 歇……就这样,他们辗转数百里,终于把军粮送到了前线,送到了子弟兵手上。 从小听父亲讲这些往事,我们常常问他当年怎么发动大家,这么苦这么危险为啥能坚 持下来。父亲说:“共产党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咱搞好给养保障,就是让人民军队多 打胜仗,让咱老百姓赶快过上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依然履行着为人民军队多做事情的诺言。对于军属的事情,他更 是时时刻刻挂念着。下雨时,军属家的房屋漏雨了吗?冬天来了,军属家的屋子冷不冷? 他总是让我带着人挨家挨户看一看,问一问,想方设法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201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在北 京隆重举行,经过组织推荐、考察,父亲有幸参加了盛典。那时他已接近百岁,看到威武 雄壮的人民军队、如山如海的群众队伍,他不知不觉流下了泪水。“忘不了,忘不了啊! 这是俺一辈子的荣耀……”如今,一说起阅兵的盛况,父亲总是重复这些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许多人来家里慰 问父亲。父亲年纪大了、口音也浓重,我们全家人就成了他的翻译。作为支前民兵的后 代,我们愿意将父辈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 因! (口述人为山东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野老峪村党支部书记董富君,肖家鑫、傅家德采 访整理) 版式设计:赵偲汝 05 柳青与他的“三字经” 肖云儒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6 月 02 日 第 20 版) 1962 年夏天,我 22 岁,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日报文艺部工作还不到一年。我给陕 西作协(那时叫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的专业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魏钢燄,以及广 州的秦牧、上海的吴强、福建的郭风等知名作家去信约稿。不久,杜鹏程、秦牧、郭风各 寄来一稿,王汶石用毛笔回信说暂无短稿,有即奉上,而柳青杳无回音。 我不死心,便“打上门去”。那时通信不便,从西安市打电话到柳青所在的长安县算 长途电话,且要乡村邮电所去几里路外的柳青家中叫人接听,预约困难。于是我干脆骑上 自行车,骑了 20 多里路,“找上门去”。上神禾塬,下蛤蟆滩,进皇甫村,一位老乡把我 引到柳青住的中宫寺,喊门:“老叔,有人找!”进得门去,只见穿对襟褂子、踏千层布 鞋,平头、蓄髭、晒得黝黑的一位“半老汉”,正在院子里侍弄菜地。那正是柳青。 我自报家门,说明来意,他让坐、倒水。沉吟片刻之后,便径直说:“云儒呀,好稿 子不是‘约’得出来的,不是命题作文写得出来的。心里有话说,才有稿子可写。有了合 适的稿子我会寄给你们。”尽管柳青的话说得很慢很缓和,斟酌着用词,怕伤了眼前这位 刚工作的年轻人,目光却如解剖刀般锐利,正像他的中篇小说《狠透铁》中描写的那位老 支书的目光,很有一股子“咬透铁锨”的自信和倔强劲儿。 三四个月之后,1962 年的初冬,报社的文书登记稿件,在自由来稿中发现了柳青的 《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的原稿和亲笔信。一位享誉全国的小说家会写“饲养管理三字 经”这类东西吗?文书要我们确认这是不是那位写《创业史》的大作家柳青。联系远在村 里的作者很不方便,我们比对了原稿和《创业史》扉页上印的作者笔迹,又联系柳青在作 协的一些老友辨认,确定这就是“那个柳青”。于是,文艺部副主任叶浓将稿子交给我, 要我“认真”处理,“从速”编发。 但在编辑过程中出了一点小插曲。刚参加工作的我,年轻气盛,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总觉得“三字经”中有几句韵似可推敲,便斗胆在原稿上用红笔改了。叶浓不认同我的做 法,一定要我送作者本人过目同意,才能发稿。于是我和另一位年轻编辑张田又结伴跑了 一趟皇甫村。 柳青见了我在他原稿上改动的韵,显然不高兴:“你是外地人,说的是带南方口音的 普通话,我这个韵是老陕话,本地农村好流传,农民好用。”眼镜片后,目光又像解剖刀 那样亮起来,我又一次感受到关中老农“咬透铁锨”的劲儿。我坐在那里好一阵尴尬,只 好默默将稿子认认真真重看了一遍,躲着他的目光、放低声音说:“老柳呀,看来稿子改 得确实欠妥。我想大约有三个问题,一个是我的口音问题;二是我没有考虑到你在文中有 几处转韵,按一韵到底念,当然念不顺。最重要的一点,你主要是从‘用’着眼,要在农 村实际中有效有用,而我更多是从‘读’着眼,过多拘泥于体裁、文字,太书生气了。” 他的眼光慢慢柔和起来。 《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的原稿,是秀气的钢笔字写在发灰的糙纸上。在与原稿一同 寄来的给编辑的信里,柳青写道: 编辑同志: 这篇《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是今年 4 月间,长安县皇甫公社的王培海等同志和胜利 大队的王家斌等同志集体讨论,由我执笔编写出来的。经过全公社的社员、饲养员和干部 提意见,几经修改,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起初仅仅是讨论“耕畜饲养管理公约”,讨 论到后来形成了写一本“三字经”的想法。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想使它起一个群众 公约的作用,另一方面想使人们易于接受,便于记忆。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现 在寄给你们,希望发表出来,请有兴趣的读者同志指正。我们还想编一篇生产队经营管理 的“三字经”或“千字文”,因为我没有这种才能,所以一直没动手,希望有这种才能的 同志在群众和干部的集体帮助下早日完成这个工作。现在发表的这个东西是抛砖引玉。 敬礼! 柳 青 1962.11.28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农村草料紧缺,牲畜瘦弱,柳青想用这种通俗的文体, 归纳一下喂养牲口的经验,在农村推广,以复壮牲口,提升农村生产力。 今天,透过历史的镜头重读柳青的信和《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对柳青作为作家的 社会责任感的理解更深了。 在文章中,柳青用的是完全彻底的驻村干部和农业劳作者的身份、感情、思路和口 气。柳青为了在作品中写好农村、农民,自觉地创造了、选择了这条作家驻村当农民的路 子,自觉地坚持 14 年不改初衷。 柳青关注和操心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切切实实的问题,表现出了一位老共产党 员的理论水准、思想觉悟和求真务实的勇气。联想到柳青后来在人民日报发表《建议改变 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1979 年 2 月 1 日)一文,从当时实际出发,提出陕北应该尽早休 耕粮食、还林还草、多种苹果。他写道:“我自信为了人民,绝无私念,更无其他意图, 因为我没有完成写作计划以外的任何目的。这个建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有错误,愿 接受批评。”这就是一位党员作家的担当和勇气。作家不但是社会和心灵的书记员,也应 该是社会和心灵的建设者。 整个“三字经”的产生过程,体现了柳青虚怀以待群众、真情体恤民瘼的情怀,他不 是象牙塔里的作家,而是一位深知农村、农民、农业的文化人,是一个切实工作、注重实 效的人。他一再强调“饲养管理三字经”是经过群众讨论修改,又在实践中传播、检验最 后形成的。而且表明以后若再搞此类东西,也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定要对农村 生活有实效实绩。这和他作为文艺家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自信、坚定稍有不同,我们看到的 是在群众和实践面前,他的真诚和虚怀若谷。 柳青的来稿于 1962 年 12 月 22 日在陕西日报“秦岭”副刊头条发表,很快引发了社会 各界的关注。评论家艾克恩读了文章很受触动,他说:“可见作家为农民服务的方式和途 径并不是狭窄的,而是广阔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作协西安分会主席 胡采写道:“作家柳青同志在农村,没有浮在生活之外和生活之上,而是深深置身于生活 之中,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他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和人民一道,和革命干部一道,扛生活 的担子,扛革命工作的担子。” 1963 年 8 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个“三字经”的单行本,首印 38000 册。殊为 难得的是,单行本请到了著名书法家邓散木用毛笔书写文字内容,著名木刻家杨永青为之 配图。 ………… 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甲子,《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的编辑、发表和社会影响,至 今历历在目,余音不断。有时候,一段普通的经历,一不小心便成了历史,恒久地温馨着 也鼓舞着后人。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