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板 块
现 代 文 阅 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语 文
2022
内 容 索 引
文类特征与阅读策略
学案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学案二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学案三 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类特征与阅读策略
——基于信息获取与信息阐释的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阅读论述类文本,应
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最近几
年,全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一、论述类文本的种类与特征
1.政论文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
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
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
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
了解文类特征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
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
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
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
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
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
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
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
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
4.书评
书评,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
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文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
等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
推介书的特色等。
二、论述类文本的构成要素
掌握阅读策略
论述类文本高效读文“3方法”
文章如器械,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写作技巧“组装”成文的。如果我们能把一
篇文章“拆解”开来,悟透“组装”的技巧,一定能解决文本中读不懂的问题。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尤其如此。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分析论证思路与手法,捕捉文本关键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讲,读文的重点就是厘清文本的论述层次和行文的逻辑思路,
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基于此,文本的阅读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标
1.标段落数目。文章共几段,要首先标明;重要段落,甚至要标到句。
2.标关键句。论点句、分论点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段落中的其他重
要语句,一边读,一边标画。
3.标重要词语。诸如“足以证明”“由此可见”“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告诉
我们”“因此”等词语,这些词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论点。其他如表示范
围、程度的副词,表示时间、结果的词,某些指示代词,含有肯定和否定意
义的词,文中反复出现的词等,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对比选项。
(二)理
具体来说,读完每段理关系,读完全文理层次。
梳理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大意;二是要注意分析重要句
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
1.概括段落大意的常见方式
(1)寻找关键句子。
①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②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本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
另一种是理论论据。
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
的。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
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
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2)依据关键词概括。
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
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
③某些指示代词;
④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
⑤含提示信息的词语;
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语句间
的关系。
2.梳理句间关系要注意的关系类型
论述类文本的重要句子间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
解说、假设等内在关系,分析句间关系要注意把握这些关系类型。
3.厘清全文论述层次
论述类文本的论述层次,一般体现在段落关系上,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
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对全文段落层次的梳理,可以采用画结构图的方
式进行。
(三)辨
“辨”就是辨析,是在标画、梳理后对文本主要内容的一种分析。要“辨”清
如下两点。
1.辨清叙议。论述类文本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叙述和议论。叙述是引用
材料,是论据部分;议论是说理,往往包含着观点。分清叙议,就辨明了观点
和材料的关系。
2.辨明方法。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在读后都要有初步的了解。哪段文字是证明
哪一个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证明的,都需要有初步的认知。
读文示范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真题文本】
①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
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
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
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
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②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
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
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
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
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
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
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
会才得以稳定。
③“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
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
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
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
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④“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
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
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
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
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
“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
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⑤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
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
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
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
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
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
“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
“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读文策略】
一、标
1.全文共5段。
2.文章的观点是:“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3.文中的重要词语: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有:“孝”“家庭伦理规范”“仁学”等。
文本中表句间关系的重要关联词语有:“不仅……而且……”“进而”“所
以”“一方面……另一方面……”“只有……才……”“……但……”等。
二、理
第①段:谈及“家庭伦理规范”,引出下文。
第②段提出问题:“孝”是中国古代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第③④段分析问题:
第③段:阐述“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有
其哲理上的根据。
第④段:指出孔子的“仁学”是“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
第⑤段: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但“孝”的“仁爱”精
神则不会改变。
三、辨
从全文结构看,文章由“家庭伦理规范”到“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
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再到“孝”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采用了层层深
入的论证思路;中间或举例论证,或引用分析,条理清楚,说理深刻。
典题试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
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
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
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
必要。
答案:C
应考思路: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
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曲解文意。原文第③段相关表
述:“‘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由此可
知,“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社会制度以家庭伦理规范为基础
并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B项,“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
庭伦理”中“决定”一词表述绝对化。原文第②段相关表述:“家庭不仅是生
活单位……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里并未说
“(这套)家庭伦理规范”必须是“孝”。“古代社会特有的”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原文末段相关表述:“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仁爱’精神
则不会改变。”这说明,“孝”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家庭伦理意义。C项,由第
②段可知,“孝”能较好维护“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同时,
由第④段“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
过程”可知,“孝”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故C项正确。D项,“传
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表述绝对化。由第⑤段“‘孝’的
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
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
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
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
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
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
度。
答案:A
应考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目的是论
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原文首段引用《礼记》
是为了阐释《礼记》中各种“礼制”的记载,都包含家庭伦理规范;第②段引
述孔子的言论,是为阐释“孝”是常规、通则与规矩,从而佐证“‘孝’无疑是
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第③段引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
话,则是为了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末段引用鲁迅的话,
目的是论证“‘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
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
思。
答案:C
应考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本观点的评价分析及推断能力。A项,由文本首段
可知,家庭的伦理规范往往体现在如婚丧嫁娶的各种“礼”中,而“要使这些
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可见,“礼”是“伦理性”
与“制度性”的结合,故A项正确。B项,由文本第③段内容可知,以“天道”常
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故B项正确。C项,“能
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④段:“以‘亲
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
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
真正显现出来。”这里并未提及“自觉自愿”。故C项错误。D项,由第⑤段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
纲’说”及“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可知,鲁迅先生对“父为子纲”的
旧说,有批判,认为其“抹掉了‘爱’”,也有肯定,“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
‘爱’”,因此,鲁迅先生对“父为子纲”说有肯定有批判,是富有思辨性的“反
思”。D项正确。
学案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常考题点,它主要考查考生
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筛选、概括及整合的能力。因命题方式是选
择题,命题人在选项设置上有相对固定的手段,设置了诸如偷换概念、以偏
概全、张冠李戴等错误类型。而多重比对、明辨陷阱等解题方法,可收事
半功倍之效。
题点•必备知识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题的选项,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
而是要对原文进行一番改造,这种“改造”的方式概括起来说就是:“删(删
减)”“添(添加)”“调(调换)”“改(改变)”“漏(遗漏)”“凑(拼凑)”。经过这种方式
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不改变原文意思,有的改变了原文意思。选项命制特
点具体如下:
1.论据内容概括
在论述文中,往往会用多个论据来证明论点,这些论据包括事实、道理等,
选项会梳理这些内容,然后按照某一标准对这些事例进行分类概括或者对
单个事例进行压缩概括等。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1题的B项,原文第四段提
到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很多现代、当代作家都有“情感根据地”,他们“属于
某个情感共同体”等。B项就是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后得出的。
2.关键词语(短语)概括
选项筛选文本中的关键词语(短语)进行重新组合,如2019年全国卷Ⅱ中第1
题的A项,就是挑选了第一段中有关杜甫“集大成之容量”的解说,筛选了“健
全才性”“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等内容组合而成的。
3.同义词语替换
为了增强选项与文本在叙述上的差别,命题者往往通过同义词语替换来命
制选项。在解题时,考生要整体把握选项表述的具体意思,如果有与原文不
同的词语就要从同义词的角度分析。如2019年全国卷Ⅲ中第1题的D项,就
是把文本中的“记录、存储”用“保存”这个同义词替换了。
4.肯定否定转换
选项把文本中的观点或者论据由肯定改变为否定或者由否定改变为肯定。
如2019年天津卷第1题的D项“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
的注意力”的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
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把原文
中的否定转换为肯定,采用了“曲解文意”的设误方式。
备考•关键能力
一、用好三级比对
从命题手法可知,信息筛选题的选项一般是将文中多处信息进行组接拼凑,
删减更改,归纳概括。解答此类题目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命题人“组装”的选
项拆解开来,逐点比对。比对可分为三级进行。
1.比对句中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
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
词语类别 句中关键词 易设陷阱
范围词 全、都、一些、部分等。 以偏概全
程度词 必须、一定,非常、十分,更、极其,比较等。武断绝对
频率词 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以偏概全
武断绝对
时态词 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
尚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
以偏概全
是非词 必定、的确、有、无、是、无非等。 混淆是非
2.比对句间关系
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
抓关联词)。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
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
加、倒置等现象。
句间关系 设误方式 易设陷阱
因果关系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 因果混乱
假设关系 假设的结果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
或变成其他关系。
混淆时态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条件关系 两个分句间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
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曲解文意
递进关系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或把递进关
系变成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
把前后语句的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转换成
了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3.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选项中的原因、条件、结论是否有依据。选项所述的原因、条件、
结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否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与结论之
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依据和结论 选项特征 易设陷阱
互换位置 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
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张冠李戴
因果混乱
结论或
依据残缺
①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
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②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
出选项结论。
③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
选项只有其中一种依据。
④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
的结论却只有一个。
二、明辨八类陷阱
1.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属
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或混淆,从而迷惑考生。如:
试题
选项
(2018·全国卷Ⅲ,第1题)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
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原文
选段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
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
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
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
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
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
比对
结果 偷换概念。城市体需要的是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而非抽象的
意义共同性。
2.以偏概全
命题人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程度轻重的词语进行干扰,
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主要有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
特殊代普遍等。如:
试题选项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
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原文选段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
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
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
识。
比对结果
以偏概全。“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是对选文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这一说法的错误转述。
3.张冠李戴
命题人将相关信息错置,把属于甲的特点或行为说成乙的特点或行为,或者
前面的条件属于甲而后面的结果却属于乙,等等。如:
试题选项 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
方式是把双刃剑。
原文选段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
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
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
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
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
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比对结果
张冠李戴。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
有如此伟大”“是把双刃剑”等是作者的看法。
4.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
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
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注
意原文或选项中表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等。如:
试题选项 辽朝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因而能利用自己的辽阔
国土,与四面八方的国家保持广泛的贸易联系。
原文选段
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
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
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
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
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
比对结果
因果颠倒。原文是“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
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
5.曲解文意
命题者故意更换选项中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
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
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歪曲
理解或牵强附会等。如:
试题选项 (2019·全国卷Ⅱ,第1题)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
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原文选段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
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
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比
对
结
果
曲解文意。“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
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
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
广”,可见杜甫对各种体式风格有广泛评价,但“采择与欣赏的
方面之广”并不意味着“都有正面评价”,有所采择本身就表
明有所挑选。该项表述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
格都有正面评价”。“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与“正面评价”
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性、相同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
两者并不等同。
6.无中生有
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
人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如:
试题
选项
泰山文化主要由“国泰民安”与“和合共生”构成,而从泰山文化
的形成来看,“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
原文
选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
的一体二翼。“国泰民安”“和合共生”,这种人文理念和价值取
向,贯穿于中国人的历史创造之中,赋予中国人与时俱进、海纳
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促使国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百姓安康
和民族复兴而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比对
结果
无中生有。从原文“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看,两者是并重
的,并没有“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的论述。故选项犯了无中生
有的错误。
7.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
成事实),或把处于设想、理念、框架、宏图等阶段转述为当下、现实、成
果、见解或结论等。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等。在阅读文章或
选项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如:
试题选项 人类进行了在其DNA中编入终身学习的代码等多种尝
试,以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
原文选段
事实上,从儿童早教到高等教育,从技能培训到成人教育,
学习人工智能都将成为必备的技能。有人说:要在人类
DNA中编入终身学习的代码,学会与机器人“相处”,正是
不断跟进科技前沿、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时刻准备应
对变化的表现。
比对结果
混淆时态。原文是“要在人类DNA中编入终身学习的
代码”,选项是“人类进行了在其DNA中编入终身学习的
代码等多种尝试”,把未然说成已然。
8.绝对武断
选项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等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
现象,做出绝对或武断的结论,对两种或多种事物一概而论。因此,应关注
表程度、情态、范围、分寸、条件等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
定”“必然”等词语。如:
试题选项 (2020·全国卷Ⅰ,第1题)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
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原文选段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
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
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
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
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
比
对
结
果
绝对武断。“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表述
绝对化。由第⑤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
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
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
“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文与生态是城市的两大基本构成,人文性、生态性是城市的两大基
本属性;城市是人文与生态的互动产物和交融体,良好的生态条件是城市兴
起、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人文条件是城市续存、发展的内在支撑。
营建生态城市需要一种以敬畏为底蕴的城市整体观、城市生命观。相
对于对生态问题的漠视,营建生态城市、绿色空间,开始注重城市的生态性,
无疑是一种进步。但问题在于,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往往是一种以生态为
修饰的逐利行为,仍带有很强的经济性,其真实目的往往是使土地以更高价
格出让,使房地产更快增值。在市场化、金融化、消费社会语境下,生态确
实可以并且已经成为商品。营建生态城市,需要超越片面的工具论思维,对
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进行整体性反思与整体性确认。
营建生态城市需要一种以约束为底蕴的城市主体观。相对于巨量的人
口,今天的生态资源已经呈现出深刻的有限性。这就需要调整主体性的成
长思路,逐渐树立一种内向挖掘、内向精细化的主体性营建路向。这种精
细化的城市化思路,其主体性特征是人从追求占有更多的外在财富,向追求
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精神文化与精神生活转换,其价值本质是人的主体性
从外拓粗放型向内聚精细化转换,从外向拓展向约束自我转换。调整人性
发展方向,约束城市发展行为,推进主体性、城市化向精细化转换,对解决
诸多城市问题有基础性意义。
营建生态城市需要一种以风险共担为底蕴的城市正义观。有城市学者
认为,正义是城市持续存在的重要基础,没有正义,也就没有城市的和平与
发展。目前,人们对城市正义的要求往往是要求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效用,比
如,要求更好的住房、更好的空间、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空气等。人们要
求获得更好的城市条件,共享更好的城市财富、城市生态,无疑是合理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发展始终是一个有代价、有成本、有风险的过程,这
种代价、成本、风险是否应该共同承担?一种没有风险共担机制的发展是
不是可持续和正义的?当代的城市生态等问题之所以日益突出,在很大程
度上,正是因为人们更愿意要求共享城市成果,而不愿意共同承担城市发展
的风险与代价。
营建生态城市还需要一种以区域自觉为基点的生态地理观。了解、尊
重区域生态的特点,从自身区域生态条件出发,是生态城市营建的一个基本
条件。但在当代技术条件下,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往往把生态城市营建等同
于攀比性、奢侈性、炫耀性的空间生产,甚至背离当地生态条件,推进维护
成本很高的所谓绿色工程。在当前的生态城市营建中也出现了某些趋向
化倾向。如在降水充沛与降水不多的地方都建设所谓的空中花园。推进
区域生态自觉,增加区域生态自信,从自身的生态基础出发营建更适宜于自
身区域条件的生态城市,对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具有基点意义。
总之,文明越推进,城市越发展,越需要人们对城市的生态本性进行人文
确认,越需要人们更为全面地把握、更为具体地确认城市的整体逻辑、主
体逻辑、正文逻辑、区域逻辑,并将这种把握内化为一种自觉的人文素养。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的生态营建及其人文选择》)
1.(信息筛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具有人文性、生态性两大基本属性,城市的人文条件和生态条件相
辅相成。
B.生态成为商品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以生态为工具的思维对城市的发展
并无帮助。
C.调整主体性的成长思路,约束城市发展行为,可以解决城市生态资源的有
限性。
D.整体观、主体观、正义观、生态地理观等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生态
基础,缺一不可。
答案:A
解析: B项,“并无帮助”错,将生态作为工具,可以满足人们一定的生态需要,
对城市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只是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C项,“可以解
决城市生态资源的有限性”理解错误,文章只是说“对解决诸多城市问题有
基础性意义”。D项,“整体观、主体观、正义观、生态地理观”都是营建生
态城市的重要理念,并不是“生态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逐利行为,有其现实
指向。
B.文章对现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都有阐释,体现出辩证的态
度。
C.文章论述生态城市的营建时,采用人文视角,充满人文关怀,有反思也有
敬畏。
D.文章按整体、主体、正义、区域等逻辑角度分析如何营建生态城市,论
证结构清晰。
答案:B
解析: 文章并没有阐释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城市能够很好地反思历史、敬畏生态,有益于形成以约束为底蕴的
城市主体观。
B.做到城市正义,既要共享城市的财富,也要共担城市的风险、代价、成本
等问题。
C.不同区域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建策略即可成为特
色生态城市。
D.对城市生态本性的人文确认与将对城市的逻辑把握内化为人文素养,关
系到城市与文明的未来。
答案:C
解析: C项,“即可成为特色生态城市”说法绝对,准确地说应该是拥有区域自
觉、自信,了解自身生态基础,采用适宜于自身区域条件的措施,而且生态
城市的建设很复杂,还需要文中所说的人文、正义等思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伴随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进程,社交网络成为个人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
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增长,探讨社交文化对社会关系、社会目标和社会行
动的潜在影响,显得尤为关键而重要。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分享与隐私悖论。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市场产品,将
用户生产和分享信息作为核心功能,鼓励用户进行更多的信息分享和自我
揭露,个人隐私信息成为社交网络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随着社交网络与
移动智能设备的结合,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新鲜事,呈现即时化分享
的特点,媒介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丰富。然而,社交网络即时分享中公私界
限的模糊性以及社会互动的场景化,使个人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分享时很
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个人隐私的关注,打破个人维持的日常生活中的隐私边
界。随着社交网络的持续发展,社交用户网络分享行为不仅在数量上持续
增长,而且以自我揭露娱乐化为特征的过度分享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因此,
在社交网络中,隐私悖论一直存在,即在社交网络使用中,人们对隐私的态
度和隐私保护行为具有非线性的相关性,人们对隐私信息的关注并不能减
少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暴露隐私信息的行为。
社交网络中的数字化伦理。新的网络技术正在重塑人们的思维方式、
交往方式以及自我表达的方式。人们在社交网络中通过关注、点赞、评
论、分享、转发等方式相互沟通,人际关系因此成为由好友数、粉丝量、
关注度、评论和点赞量、转发率等数字化特征表征的网络关系,但这种网
络关系却使社会交往的情感价值被消解和庸俗化。媒介即信息,正如传播
学者肖特等人论述的那样,传播媒介的不同特性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和行为,
面对面的视觉沟通更利于情感性的交流,而中介的言语交流则更利于任务
性信息的传递。社交网络作为依托网络媒介进行情感性交流的重要工具,
将人际交往具化为关注、点赞、转发、评论等数字化网络行为,弱化了情
感性沟通,使社交呈现出形式化、肤浅化和广而不深的特点。话语的贫乏
和缺失冲淡了社会交往的内在情感,使网络社交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工具,在
被点击中沦为数字化道德的符号。
社交网络中的个体化道德。互联网是实现个人主体性以及高度自我中
心的个人之崛起的主要推动者。个体化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网络
空间中,社交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将个人的社会背景性资料过滤,人们通过文
本快速交流,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空间感。社交网络互动过
程中社会反馈机制的缺失和网络环境中约束社会互动规范的缺失,使个体
从现实生活的家庭、单位、阶层、组织等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独立与
自由。但是,这种反馈机制和互动规范的严重缺失,也会带来隐患。在社交
网络中,越来越膨胀的个人主义以及最大限度扩大个人自主权的欲望,导致
人们对权威的怀疑,人们想要一种团体感,却又不信任限制其自由的权威组
织,因此道德上的个人主义增加了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孤独感。
但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社会性。这决定了理论意义上的原子化个
人是不存在的,单个的人无法应对除他之外的外在世界。社交网络的发展
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生活、获得社会资本等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内在附
着的伦理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在个体化特征之外,人对于
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促使其不断走向联合体,通过交往与他人建立社会联
系,形成集体生活以抵御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
(摘编自王艺璇《网络化时代社交文化的社会伦理》)
4.(信息筛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信息和自我揭露,因此生产和分享信息成为社交
网络的核心功能。
B.依托网络媒介的人际交往具有形式化、肤浅化和广而不深的特点,缺乏
内在情感性基础。
C.互联网推动个人主体性实现及高度自我中心的个人崛起,个体化成为网
络社会核心特征。
D.社交网络交流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给人们带来自由,却会增加
人们的孤独感。
答案:D
解析: A项,强加因果,原文是“作为一种市场产品,将用户生产和分享信息作
为核心功能,鼓励用户进行更多的信息分享和自我揭露”。B项,曲解文意,
原文是“人际交往具化为关注、点赞、转发、评论等数字化网络行为,弱
化了情感性沟通”而非“缺乏内在情感性基础”。C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个
体化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而非“核心特征”。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网络化时代为背景,从三个方面详尽地阐释了社交文化中的社会
伦理问题。
B.文章分析数字化伦理时,比较了传播媒介的不同特性导致的不同心理和
行为。
C.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思路明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
辑行文。
D.文章立足现实生活,探讨社交网络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理有据,发
人深思。
答案:C
解析: C项,文章没有“解决问题”部分。文本内容只是说:在个体化特征之
外,人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促使其不断走向联合体,通过交往与他人建
立社会联系,形成集体生活以抵御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故选C
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私悖论告诫我们,在社交网络中身边新鲜事分享得越多,自我隐私也会
暴露得越多。
B.在社交网络的互动中,需健全社会反馈机制,约束社会互动规范,增强对
权威的信任感。
C.无论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人们始终不能脱离
团体或联合体而生存。
D.伴随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进程,网络社交对人们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发
展前景不好。
答案:D
解析: D项,“发展前景不好”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社交网络的发展为人
们获取信息、分享生活、获得社会资本等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内在附着的
伦理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故选D项。
学案二 分析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凸显了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从题目命制
的情况看,涉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把握,论据的作用,论证的结构,论证的
方法、角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对论述类文本观点的提出方式、文章
结构层次安排的特点、常用的论证方法的了解,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题点•必备知识
题点一 把握论点、论据,辨明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特点:
第一,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
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从全文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
文的中心句。
第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来展
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相
互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
等;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
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
联系。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
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
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一般要包括如下三部分:一是引论,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问题,引论简明新颖;二是本论,本论是文章的
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好的本论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
有据,严密紧凑;三是结论,结论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与引论相呼应,解决问题,
好的结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
从三个角度把握论证要素的关系
1.明确论点常在的位置
(1)看文章的标题。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议论文的标题一
般有两个作用:一是点明论题,一是点明论点。有的标题本身就是论点。
(2)看文章的开头。好的文章往往开门见山、一语破的,开篇提出论点,从
而引导读者把握全篇。
(3)看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看文章的结尾。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且大多以“所以”“总而言
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得出结论,收束全篇。这个
结论是作者归结出的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开头部分属于引述论题,或者,有的议论文出于说理的需要,往往
是在初步展开议论之后,才总结出论点的。这样的文章,需要把握每层的中
心句,然后再找论点。
2.把握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首先,看论据是证明什么论点的,这是答题的基础和根本。其次,看论据是
如何证明论点的,即从哪些角度证明的。
3.把握论据与论据的关系
首先,看论据特点,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其次,看论据间不同的关系。
常见的论据关系有正反、古今、中外、递进、点面等。
备考•关键能力
辨明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是一种运用事实材料证明观点的方法。使用这种
方法,一般是先提出论点,再围绕论点举出事例,用事例证明论点,最后归纳
得出结论。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试题选项
(2020·全国卷Ⅱ,第2题)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
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原文选段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
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
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
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
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
退入库中者不止此耳。”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
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
“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
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
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
《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
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
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
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
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
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分析结果:作者讲述《画继》记载的一事,一方面是为了具体说明实物与原
物的区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具体阐述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选项表述“是
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错,偷换概念,
应是为了证明“实物”不能等同“原物”。
2.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又叫理论论证,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
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或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试题
选项
(2020·全国卷Ⅰ,第2题)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
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原文
选段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
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
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
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
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
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
“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
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分析
结果
“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引述
孔子的言论,是为阐释“孝”是常规、通则与规矩,从而佐证“‘孝’
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引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
中的话,则是为了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末段
引用鲁迅的话,目的是论证“‘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
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3.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一种论
证方法。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
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
试题
选项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说明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具有开放
包容的特点。
原文
选段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
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
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
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
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
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
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
比较,中国文化中“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分析
结果
选项错误,这段文字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说明中国文化中
“天下”的特点。文中虽举斯多葛学派,只是说明西方文化中也
有关于世界的思考。
4.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
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可以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
懂。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
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治理国家需要积累德义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本身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此处运用了比喻论证的
手法。
试题
选项
文章以《乾》卦中龙的比喻为例,证明龙文化智慧保障了中国
文化的联系不断。
原文
选段
龙文化符号化为智慧的化身,也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联系不断。
《周易》之《乾》卦,以龙为喻,深刻表现了中庸平和的生活态
度。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不同状态下的不同
的生活态度。终日乾乾之谨慎始终是正面的态度,而亢龙有悔
则是对于冒进的警告。
分析
结果
选项正确,文中以《乾》卦中龙的比喻为例,将龙的各种状态
——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比喻为不同状态下的不
同的生活态度。
5.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将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
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由于类比论证是一种或然性
推理,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所以在表述上多用“可能”。
试题
选项
文章将口述历史类比为瞎子摸象,以说明口述历史与历史真相
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原文
选段
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口述者对历史之真的追寻很像是瞎子摸
象,自以为摸到了历史真相,但他所触摸到的仅仅是部分的历史
真相,是其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离客观存在的历史之真还有
相当大的差距。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
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的追逐历程。
分析
结果
选项正确,文章为讲述历史和真相之间的差距,运用了类比手
法。作者认为,了解真相之难与盲人摸象类似。
6.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是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揭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一
种论证方法。判断因果论证,不能停在想当然的“一因一果”的对应层次上,
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注意“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和“因果倒置”
等问题。
试题
选项
因为江南认同具有文化的政治性和精神形态的话语权,所以江南
士人一方面玩味文采,一方面表达国家之痛。
原文
选段
文化认同的同时,可以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强势的政治认同。江南
士人一方面高度欣赏与玩味文采、文章等新的创意;另一方面,也
不放弃内心深处的大汉情结,即对于中原故土或隐或显的深深怀
想。江南认同是一种文化趣味、时代新潮,是对文明新意的认同;
而大汉情结则是乡关之思、家国之痛,是对生命之根的认同。一
方面崇尚新潮文化,一方面不忘本土故乡,正是矛盾身份的自我正
当化。因而,江南认同虽强调突出的是文化,却必然具有文化的政
治性,具有精神形态的话语权。
比对
结果 选项错误,因果关系倒置。
题点二 厘清层次、关系,把握论证结构
题点•必备知识
一、文章结构的三个层级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
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把论点、论据组合起来的,则是论证
的结构。分析论证结构要清楚文章结构的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按照由小
到大的顺序依次是: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篇章的整体
布局。
1.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关系类型 意义解说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原因产生结果 因为、所以、因此
条件关系 事件发生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只要、就可以、才能
目的关系 做事都有目的 为了、使
顺序关系
(承接关系)
事件发生有先后的顺序 然后、之后
并列关系 几句之间是横向存在的 同时、又……又
关系类型 意义解说 关键词
选择关系 按照目的进行选择 还 是 、 不 是 … … 就 是 、 宁
可……也不
递进关系 一步步地加强或增加性质 不仅……而且、不但……还
转折关系 先肯定,然后部分否定 但是、可是、却、然而、虽
然……但是
假设关系 两句之间是假想的情况 如果、假如、要是、如果……
那么
2.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关系类型 子类型 具体特点
相承关系 承接关系 由观点到分析是承接或层层递进的,也有可能段落
之间是承接或层层递进的。递进关系
相并关系 并列关系 文章段落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对照关系
相属关系
总分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或者先总说后分说再总
说。分总关系
总分总
3.篇章基本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类型特点
并列式
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
结论,照应全文。
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
对照式 正反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反面阐述—结论。
层进式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
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
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总分总
(含总分)
式
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
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
总分总结构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
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二、论证题的常见设误方式
1.对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述错误
选项往往将文本中的分论点概述为中心论点或将文本的中心论点概述为
分论点。
2.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错误
论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论据前,也可能在论据后。命题人在命题时,在选项
中经常会使用“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等方面论证了……”
的叙述方式,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论据所对应的论点。
3.论证方法分析错误
选项中常考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具体
内容判断选项所提及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
4.论证结构分析错误
常见设误方式有:①添加或减少某一论证环节;②混淆并列式论证与递进式
论证;③错置论证前提,选项中有两个或多个并列论述的内容时,往往将某
一论述内容强制设置为分析其他内容的前提。
备考•关键能力
由小到大,切分三级层次
1.根据标志性词句切分句间层次
文章中常用一些标志性词句,表示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例如过渡句、关联词、顺序词等,都是分析句间层次的有力抓手。
2.根据段落结构切分段内层次
就段落而言,不同的段落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例如总分式、分总式、照应
式等。根据段落结构,可以切分段内层次。
3.根据文本特征切分段间层次
一般情况下,论述类文本是按照“引论—本论—结论”顺序安排论述思路的。
(由于命题文本多为节选,这里讲述的只是一般情况)考生可以根据这一特
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段间层次,理出全文结构思路。
另外,需要注意:由于文章的段落长短比较灵活,段落和层次不是一一对应
的关系,我们在层次切分上,一般以自然段为标志。
满分解构
【例题】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
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
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
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
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
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②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
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
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
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
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
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
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
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
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
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
“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
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
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③其次值得注意的, 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
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
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
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
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
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
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
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
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
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
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
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
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
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
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
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
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读文思路】
一、厘清句、段层次
第①段层次结构:
第②段层次结构:
第③段层次结构:
二、厘清全文结构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
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
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
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
传统。
【思维流程】
选 项 设题角度 正误分析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
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
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
因素。
全文的思路与
中心论点
A项就整篇文章而论,先总论
后分论,分析杜甫取得成就
的原因。分析正确。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
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
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
正。
论述的层次和
分论点
B项是就文章第②段的层次
进行的分析,从体式风格和
内容两方面论证杜甫诗歌创
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分析正确。
选 项 设题角度 正误分析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
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
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
比。
论证的方法,
对比和举例
论证
C项是对文章第③段论证方
法的分析。从文中可以看出,
其他诗人和杜甫不同。是对
比手法,分析正确。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
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
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
统。
论证的方法,
因果论证
答案:D
解析: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③段说“使其有
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的漫长路程,由实用而
艺术化,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呈现方式。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
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
的静谧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足令观赏者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展玩不已
的,正是画作中种种对抗而平衡的巨大张力所予人的艺术审美愉悦。
欣赏中国画,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其法在观物、在
游心、在体道、在畅神。须紧扣意象和技法这两大介质,从物我、情景、
形神、体道等意象归纳和线条、形态、色彩、构图等技法剖析两途,层层
倒逼,以迫近画作的风神和特质;透过画作的物化形态,体悟主导其意象创
构和技法表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生命、节律、体势、气韵等主体
价值,品味出画作的境界涵养之美。然而,就艺术而论,画作赏鉴或品评优
劣,首在是否能令观者产生共鸣、打动其心,是否能使其从中捕捉并直通画
家所欲传达的观念、思想、情绪,是否能令观者从中获得启迪与教益,而非
“似”与“不似”。故赏画之先,观赏者必须知晓浸润、孕育中国画的中国文
化的特质。这是欣赏中国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大关窍。
若以人物、山水、花鸟画类分而论之,则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拟借
由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
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山水画所张目之“诗情
画意”,即拟借由描摹山势、云雾的雄壮或秀美、粗犷或冷峻、俊逸或萧
散之多元样态,力追景中寓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独
造,亦即拟以高、平、深“三远”的画面结构之法,与“计白当黑”的虚实处理
之法,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糅合;花鸟画所言之“石分三面”,实指
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其中深蕴着“三生万物”的生命哲理。
中国人历来善于以己度物、将心比心,并以为万物都是生生不息的生
灵。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有情,万物趋灵”,正是以“人”的文化去
体验“物”的生与化;所谓“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则是将“物”化
为“人”的文化载体。为此,中国人常以“情”“趣”“势”“韵”“神”“气”等生命姿
态的语汇来探讨艺术,中国人对美的认识始终融汇于生命运动之中。
由是观之,欣赏中国画,可循着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文学艺术特质以及
中国画色彩魅力等途径,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逐
步展开、深入。要完成这一欣赏过程,需要敏锐的直觉,需要情感与想象,
需要观赏者的主观态度,亦需要理性、确切的知识,需要中肯的判断。唯其
如此,方能领略中国画的文化背景和气韵风神,陶冶情怀。
(摘编自杨明刚的《赏画之法——
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中国画以灵动的点线皴擦、绰约的笔情墨象、似是而非的意态
呈现、多元的静谧视觉形成情感张力。
B.欣赏中国画作品的方法,重在通过意象归纳和技法剖析两个途径,层层倒
逼,来不断贴近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C.山水画的审美特点,是借由描摹山势、云雾的多元样态,遵循阴阳两面与
别开生面的规律,力求情景交融。
D.欣赏者只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就可以领略
中国画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点。
答案:B
解析: A项的设题范围为“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
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
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谧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选项去掉“常能”将
或然变为必然,且“‘似’与‘不似’”与“似是而非”意思不同。C项的设题范
围在文章的第四段,其中“遵循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的规律”是对原文“阴阳
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的转述,但这一点是花鸟画的审美特点,并
非山水画。D项的设题范围在文章的末段,末句“唯其如此”的“此”是理解
这一选项的关键,这里的“此”是对上文欣赏中国画要遵循的途径、经历的
阶段以及需要的个体条件的概括。故而该项以偏概全。
2.(论证分析)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在对中国画发展历程的概述中突出其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呈现
方式,为后文阐述赏画之法介绍了背景。
B.第三段先总说欣赏中国画的其要其法,再从意象和技法两途分述,最后总
说观赏者必须具备的特质。
C.文章引用“草木有情,万物趋灵”和“石不能言最可人”论证中国人历来善
于以己度物、将心比心的观点。
D.文章基于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层层论述,循着文化背景、艺术特质及色彩
魅力等途径来谈欣赏中国画之法。
答案:B
解析: 第三段先说欣赏中国画的其要其法,再谈画作对观赏者的艺术感染
力,最后才归结到欣赏中国画时观赏者必须具备的特质,层层展开,而非总
分总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赏者如果对浸润、孕育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的中国文化的特质缺乏
了解,那么也就不能领略中国画的气韵风神。
B.以词语“若坐、若行、若飞、若动”来形容国画的点线皴擦,正是中国人
对美的认识融汇于生命运动之中的体现。
C.国画中的人物画若能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外貌、动作、背景等,又能表
现人物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便可以称得上“传神”。
D.如果一幅国画作品因令观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画家传达的观念并受到
启迪,即便它并非形似,也是优秀的作品。
答案:C
解析: C项的设题范围在原文第四段“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拟借由描摹直
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
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一句,选项改为“若能……又
能……”,将原文的条件关系改为并列关系,因此该项不正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文化的含义十分丰富,但归根结底是人类价值观与道德观的问题,是人
类面对生存需求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人类的
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共性的一面,但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
中,又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程发展出各自的个性。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
坚持和发扬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近百年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
革命与建设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与道德
观。坚持对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理想的自信,是坚持文化自信这篇大文章中
一个不应被忽略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什么呢?就是基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
不走极端。例如,在中国绘画传统中,死亡、战乱、杀人等都是不入画的。
人类社会或大自然的极端的、非正常的表现,都不符合中国文化重视现世
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这与以执着的宗教信仰为基础的
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西方艺术以激情之极度发挥、揭示之穷形尽相、
表现之繁复淋漓为最高境界,比如主张愤怒出诗人,绘画题材也是无所顾忌,
战争、死亡、流血、砍头等揭示人类“原罪”及其救赎的事物,全都可以入
画。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理想。如果形象地加以譬喻,那么中国文化
就是“包子”文化,习惯于把事物和情感包在里头;而西方文化则是“比萨”文
化,习惯于把事物和情感亮在外头。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是一个民
族的文化制高点,只有站在制高点上,才能真正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
100多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传统的审美理想受到强烈冲击。
当然,这其中有历史的必然和变革的必要,无论是今日还是将来,我们始终
有必要同西方文明进行对话,互相借鉴也不应停止。但是,我们不应樊篱尽
拆,甚至举手投降。过去,各种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的文化,包括各种稀奇
古怪的建筑、绘画、雕塑乃至以丑为美的文学创作、艺术表演颇受追捧。
这一现象不能说是正常的状态。完其原因,是由于近百年来我们对自身的
文化丧失了信心,甚至盲目自我否定,对西方文化一味顶礼膜拜。
就所谓“抽象艺术”来说,中国才是鼻祖。世界上只有中国把文字发展
成了一门高妙的艺术,书法作品就是高度抽象的线条。八大山人笔下的花
鸟鱼虫,都经过抽象处理,形成了艺术上的高度真实,连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相反,对西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家和观众很难建立起共同的欣赏语境。其
实,那些发展了不过100多年的西方“抽象艺术”还很幼稚,很不成熟。现代
艺术思潮曾经覆盖整个文艺领域,但在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等领域,很
多作品突破了艺术的底线,结果失去了观众和读者。因此,其中不少思潮早
已退潮了。回过头来看,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当真落伍了、过时了吗?当
然不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到今天仍旧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
族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独特魅力。
我们必须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
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
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大力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审美理想。
只有如此,文化自信的恢复和重建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中国才会在世界
范围内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刘斯奋《大力弘扬审美自信》)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彼此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其个性是由不同的生存环
境决定的。
B.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根植于中庸之道,具有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是中华文
化的制高点。
C.中国绘画传统排斥社会与自然中的非正常现象,西方绘画则以此为创作
的重点题材。
D.追捧不乏糟粕的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文艺作品,正是我们丧失了自身文
化自信的表现。
答案:D
解析: A项,原文是“又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程发展出各自的个性”,选项
漏掉了“历程”。B项,原文“中国文化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以及‘和为贵’的
中庸之道”,“以及”是表并列的关联词,表明“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与“‘和
为贵’的中庸之道”为并列关系,加上第二段前两句表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
是“基于中庸之道的含蓄、内敛、不走极端”,可知“重视现世生存的情结”
不是中华传统审美理想的特点。此外,文中明确所说“重视现世生存的情
结”的是中国文化,中华传统审美理想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
得出中国文化所具备的特点中华传统审美理想也一定具备,所以“中华传
统审美理想”具有“重视现世生存的情节”的说法并不明确。C项,“以此为
创作的重点题材”不当,原文是说西方绘画不回避表现这些内容。
5.(论证分析)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确定文化的内涵,并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这为谈论坚持文化自
信和审美自信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运用例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分别论述了中西方审美理
想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不同。
C.文章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有力论证了中国才是抽象艺术
的鼻祖,凸显了写作意图。
D.对于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文章先阐述内涵,再论述应如何对待,然后指出
它对创作的重要性,逻辑上逐层递进。
答案:C
解析: 文章第四段将中西方的抽象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是为了表明中国的
抽象艺术优于西方,并不是论证“中国才是抽象艺术的鼻祖”。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其与西方文化平分秋色,弘扬中华传统审
美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
B.孔子认为《关雎》一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句评论体现了中华传统
审美理想的特征。
C.西方的“抽象艺术”发展历程不过一百多年,作品很不成熟,很难获得艺术
家和观众的欣赏。
D.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魅
力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答案:C
解析: “很难获得艺术家和观众的欣赏”不当,应为西方艺术家创作出来的
抽象作品,观众看不懂,难以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学案三 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
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首要任务,也是试题
的重要考查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包括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包括各
部分的分论点;有时也涉及文中引用的他人的观点。近几年,考查对作者在
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采用的表述方式常常带有逻辑推断的形式,根据
文本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的推断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点•必备知识
论述类文本第1题与第3题的区别
有考生觉得,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1题和第3题好像区别不大,其实这两道题
考查的重点不一样,相应的考查侧重点也有本质区别。
1.考查内容的区别
第1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查考生对文中概念、句子的理解
以及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第3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和根据文章内
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2.考查侧重点的区别
第1题侧重对概念和句子的考查,阅读时应该把重点放在重要概念和重点
句子上;第3题侧重对文意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考查,选项对应的一般是文章
某一部分的内容,甚至还会考查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文外的问题。
如何准确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题干一般表述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说法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其选项内容常是命题者依据文本中某些内容,
对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做出的概括分析或推断。作者的观点
态度大都与文本整体表达的内容紧密结合,所以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
正确,就要结合文本的整体内容,特别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段落或句群深
入分析,不要纠结某个词语是否符合文意。准确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需要做到:
1.把握文本思想内涵
文本的思想内涵体现在文本的论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上,把握文本的思想
内涵,可以从段落入手,根据各段落论证的观点来确定。
2.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除了体现在论点上,也体现在论据上,所以把握作者的观点
态度可以从论据入手,根据论据体现的意思来确定作者的思想。
3.合理推断思想观点
能够体现文本思想内涵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依照文本内容进行适
当延展的思想观点,就需要考生对文本中体现的观点态度进行推断后得出。
考生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从是否绝对化、是否符合文本的整体思想等角
度进行分析。
常用表述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还要了解选项表述的常用形式。
形式 特 征 关注点
直接
判断
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
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
肯定或否定。常用“是”“则”“就”等。
判断的对象前后是否
一致,有无必然关系。
假设
推断
根据非现实情境,抽象出其实质成分并得
出逻辑结论的思维过程。常用“如果……
就……”,“即使……也……”。
假设的前提是否正确,
假设的结论是否必然。
形式 特 征 关注点
因果
推断
因果推论要求原因先于结果,原因与结果同
时变化或者相关,对于结果不存在其他可能
的解释,强调原因的唯一性。常用“由于”“因
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
看有无因果颠倒、
一果多因的问题,
是否强加因果。
目的
推断
前者和后者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常用
“为此”“为了”“以”“以致”。
是否强加因果、无
中生有。
形式 特 征 关注点
条件
推断
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常
用“如果……,那么……”“若……,则……”和
“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
是否错置条件,把
充分说成必要、把
必要说成充分。条
件和结果是不是一
对一关系。有无以
偏概全或张冠李戴
的问题。
如果有A而未必有B;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
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常用“只有……,
才……”或“不……,不……”来表示必要条件。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
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
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
备考•关键能力
四步解答观点态度题
1.立足全局,整体解读。
虽然一些推断题中的观点无法直接在原文中找到,但是只要依据文本,在整
体解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答案的。
2.分析材料,把握观点。
论述类文本选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征引的文献资料等。分析这些材
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意思和其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了推断作者观点的重要
手段。
3.梳理信息,准确判断。
梳理有关信息,要注意如有些内容是文本有的,有些内容是命题者强加的;
有些内容是作者的观点,有些内容是别人的观点。
4.识别陷阱,辨清关系。
常见的有以下6种:
(1)选项用直言判断
选项采用“判断句”的方式表述,句中有“是”“就是”“则”等表判定的词语。
这种表述形式,在逻辑学上,称为直言判断。在性质判断中,对思维对象和
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判定,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常见的表述
形式。对这类表述的判断,要看文中有无直接关系,表述的逻辑是否严密。
如:
(2019·全国卷Ⅲ第3题)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
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原文内容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
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
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
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
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
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
俗文化内涵。
分析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的说法
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
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并
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
(2)选项用假设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
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
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
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如:
(2018·全国卷Ⅰ第3题)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
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原文内容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照着讲”的意义,在于
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
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
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
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
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
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
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
分析 :选项采用“要……就……”的假设关系复句,前半部分是假设情况,后
半部分是对文本内容正确与否的推断。从文本内容看,“逐渐过渡”说法错
误,应是论述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总是无法分离的,不存在时间上的
过渡。故选项表述错误。
(3)选项用因果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由此可见”“因此”“所以”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来表述文本中的相
关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原因”和“结果”之间
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如:
(2018·全国卷Ⅲ第3题)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
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原文内容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
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
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
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
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分析 :选项中用“因此”说明选项前后表述的内容有因果关系,对比原文分
析发现,因果关系存在,说法正确。
(4)选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
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
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①“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
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具备
这种条件就能有相应的结果。③“无论……都……”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无
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如:
(2017·全国卷Ⅰ第3题)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
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原文内容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
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
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
围之内……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
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
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
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
免“生态赤字”。
分析 :选项采用“只有……才……”的条件关系复句表述。选项有两层意
思,“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可实现“代际共享”,实现“代际共享”是“避免‘生
态赤字’”的必要条件。实现“代际共享”是就代际公平而言的,而代际公平
的目标要求“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符合原文意思,选项表述正确。
(5)选项用目的关系的复句表述
选项用目的复句(句中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
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
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容。如:
(2017·全国卷Ⅲ第3题)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
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原文内容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
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
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分析 :选项采用“为了……”的目的关系复句,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看,选项说
法正确。
(6)选项用表推测的词语表述
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应”“将会”等表示发展趋势的词语进行推测。判断
这类选项的正误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关注文本内容是否
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如:
(2020·全国卷Ⅱ,第3题)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
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原文内容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
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
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
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分析 :选项采用“很可能”“未必”等表推测的词语,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推断正
误。从文本有关内容看,选项分析推断正确。
满分解构
【例题】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
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
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
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
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
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
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
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
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
《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
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
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
《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
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
《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
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
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
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
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
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
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
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
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
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
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
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
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
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
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
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
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
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
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
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
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思维流程】
选 项 设题角度 正误分析
A.《古文观止》借用
季札“观止”的说法命
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
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
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
赞誉。
分析《古文
观止》命名
来源以及作
用
A项,原文第一段为“‘观止’本于
《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
赞美的话:‘观止矣!’”,“观止”一词
本身就表达对思想和艺术的赞美之
意,意即古文只需要看“观止”就够了。
这既是对选本里面文章的赞美,也因
为文章为编者所选而有一种自得与
自信之意。选项符合原文。
选 项 设题角度 正误分析
B.《古文观止》的编
者对“古文”的理解基
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
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
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
通。
说明《古
文观止》
编书贯彻
思想以及
变通
B项,从原文第二段“《古文观止》正
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可
以得出“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
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
主张”的结论;从第四段中“选本也选
了几篇韵文、骈文……就看不出这种
变化来”,可以看出“也有一定的变通”。
选项符合原文。
选 项 设题角度 正误分析
C.有人评价《古文观
止》存在“论策为多,
又取便于科举”的倾
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
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分析比较
作者观点
与有人评
论之间的
关系
C项,原文最后一段说“不免受到八股
文的影响……不致力于刻画人物”,“八
股文”即有取便于科举之意;第三段还
提到选入《治安策》和《出师表》这
样的论策性文章,可以看出选文的确有
“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选
项符合原文。
选 项 设题角度 正误分析
D.阅读《古文观止》,
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
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
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
选文体例、标准的变
迁史。
评价选文
体例和标
准
D项,原文只在第四段说“就中国文学
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
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
看不出这种变化来”,无法得知选文体
例和标准的变化。选项不符合原文,
“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
迁史”有误。
[答案] D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传统文化,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更多是指工
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开掘而逐渐消亡。由此论
之,工业文明历史浅近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壤与交合部更为
广阔,中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长久保持了发展恒定性的农业中国,并未像欧洲那样从自身肌体中自
发生长起工业革命的初始动力,而是在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之后才
被动开始现代变革。因而,中国是以完整而缜密的一整个古代文化体系与
现代突然遭遇的,这个体系曾经焕发出历史文明的耀目光焰。然而现代文
明的竞争遵循的却是另外一套法则,它迫使之前的传统文明全部萎缩甚至
覆灭。人类众多的悠久文明面对着一个共同的艰难选择:要么被动保持传
统直至最后灭亡,要么主动吸收新质转换为现代文明。世界上一些自强的
古老民族采纳了后者,其中包括中国。于是,现代化道路在脚底下展开,传
统文明则成为遗产。
百年来的西方文化潮涌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入主,使传统中国的自然经
济状态受到极大冲击,前期还只是造成文化杂糅,未能阻断传统。随着20世
纪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加剧,商业市场与消费经济的迅速崛起,
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急速转型,社会生产与
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属于传统遗产蛰伏地的旧有文化就成了最后
的融冰。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传统遗产,是旧有生
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
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
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
好在现代人类从文明教训中逐渐懂得了尊重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先于
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行瞩目传统文化,日本早在50多年前
已经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韩国也较早开始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概念并付诸行动,
也成为联合国抢救人类传统文化理念的前奏,然而,我们以往的理解和措施
远不够全面和完善。当下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
出。例如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上锐
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只剩下一个剧团,
成为所谓的“天下唯一团”。
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
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
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作为人
类传统文化最大渊薮的中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选自廖奔《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符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社会生活而言的,它所指的主要是工业文明前的
文明创造物。
B.曾经焕发出耀目光焰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突然遭遇后,选择了
适应和转变。
C.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这是一
个客观现象。
D.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会引起民族精神和情感的淡化,最终导致民族的变
异和消亡。
答案:D
解析: D项,“导致民族的变异和消亡”错,结合文本内容“传统文化加速消亡
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
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
文化基因的改变”分析可知,原文是“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全文
结构严谨。
B.文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面临
的尴尬境地。
C.文章第四段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用具体事例强调了保护传统文化的
必要性和迫切性。
D.文章在论证中提到了欧洲,提到了日本、韩国,这使得本文的分析说理具
有国际视野。
答案:A
解析: A项,“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错误。结合第一段内容“所谓传统文
化,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中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
典型”分析可知,第一段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
3.(分析概括观点态度)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等越发达,保护传统文化的难
度就会越大。
B.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注重发展农业,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得到很
好的保护。
C.随着人们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国的传统戏曲已经完全失去了
生存空间。
D.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破坏最严重,所以中国在保护方面负有更大的
历史责任。
答案:A
解析: B项,推断不符合文意,“注重发展农业”和“传统文化就会得到很好的
保护”没有必然的联系;C项,“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间”说法过于绝对;D项,“中
国的传统文化遭受破坏最严重”于文无据,且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新时代应能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然而,现阶段有些诗歌充斥
着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除了能够看到一些诗歌技术上的明
显进步外,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却给人萎缩和晦暗之感。口语诗歌和
很多网络诗歌竟然以规避崇高和抵制优美为傲,更使诗歌蒙上浓重阴影。
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崇高就是雄伟、庄严、壮丽、高远、遒劲。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
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
歌;又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如艾青深沉浑厚的诗歌;也有愤激、劝勉
和自省的政治抒情型崇高;还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
等。那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
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
生崇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
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不会去“哀民
生之多艰”,也不领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两耳
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
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
可以互为借鉴的,前者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心灵是可锻
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
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
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
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与之对话、对抗,进而超越,形成自己的独特
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激励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
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鼓舞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
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
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
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控
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纯诗成为看上去很美而实则平
庸的文字游戏。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
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
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
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而时代的史诗,
需要与之匹配的堂皇卓越的恢宏结构以及使之最终得以呈现的华美壮丽
的诗意辞藻。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
空”的伪崇高。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
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
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充斥,使得新诗创作走向晦暗,前景堪
忧。
B.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应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发
展和创造。
C.“宏大写作”情系人民,着力呈现崇高品质,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
妙药。
D.史诗性写作需要匹配恢宏结构和壮丽辞藻,因此并不摒弃唯技术至上、
语言至上。
答案:B
解析: A项,依据原文第一段,“走向晦暗,前景堪忧”不准确;“使得”前后的因
果关系不当;C项,偷换主语,原文第三段“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
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D项,依据
原文第五段,纯诗“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
置换”,史诗性写作需要与之匹配的恢宏结构和壮丽辞藻,但摒弃唯技术至
上、语言至上。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以并列式结构对诗歌创作者提出
具体要求。
B.文章引用屈原、杜甫的诗句,论证了创造崇高美的诗歌要始终心系人民
的观点。
C.文章将“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进行比较,论证了两者可相互借鉴的观
点。
D.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举例、引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法有力支
撑了论点。
答案:C
解析: C项,文章只是批评了把“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二元对立的现象和
观点,并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并且两者“可以互为借鉴”只是作者的判断,
并未进行论证。
6.(分析概括观点态度)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的心灵诞生崇高的思想,诗人应锤炼心灵,战胜自我,超越传统,形成
独特的诗艺。
B.创作出“第一等真诗”的田间、贺敬之等人,既有崇高的思想,又有相应的
学识与素养。
C.来到诗人面前的宏伟雄壮的事物和英雄,能激发诗人恢宏的想象,创作出
崇高的时代史诗。
D.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思想、升华品格为价值取向,极力避免真平
庸,警惕伪崇高。
答案:C
解析: 原文在第五段“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
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选项忽略了“在丰沛的情感和高
尚的思想催生下”这个先决条件,概括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