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2021 年济南一模:《非
攻》
编者寄语
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非攻》创作于 1934 年 8 月,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
宋的故事。小说以墨子游说公输般停止攻宋为主要内容。墨子,一身破衣,胼手胝足,不以
空谈家的口吻炫耀自己的满腹才华和唇枪舌剑。他机智果敢,躬自操劳,为宋国民众携一兜
窝头默默上路,制止楚国不义战争。他务实,叮咛学生,不望口舌成功;他尚义非战,扶弱
抗强。他是切切实实,足踏在大地上的中华脊梁。鲁迅用凝重、深刻的笔触勾勒出的墨子,
是时代中“摩顶放踵利天下”的英雄人物。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非攻
作者:鲁迅
文本一: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
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突出墨子为民奔波的劳苦形象)。
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
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利用排比句写出宋国荒凉的状况。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暗含墨子对当地人民不幸生活的哀叹,对楚依旧要发动不义战争的不满。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
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
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
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形象地写出实干家们的踏实苦干。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还是讲空话的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写曹公子的演说,作者寓有讽刺当时国民党
政府的意思。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而表
面上却故意发一些慷慨激昂的空论,以欺骗人民。),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
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
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
>>>墨子经过宋国及在宋国所见的场景。宋国境内寂静荒凉,宋国的抵抗态度分为曹公
子一类空谈民气,一类为管黔敖等实干,筹集物资为战争准备。墨子反对曹公子的口舌之快。
劝导管黔敖等要于民有利,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楚国的郢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
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以墨子鞋子越来越破旧,突出墨子行走路途漫长,行走时间久,显示墨子为宋百姓
不顾个人安危,舍己为人的形象特点。此段将楚国人民的活泼干净与墨子破败对比,增强作
者对侵略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指责。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
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
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公输般内心仍旧不愿放弃战争,借口楚王不义,坚持攻伐。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由物及理,大人们会攫取百姓的丝麻米谷等物质,反而丢弃人人都应有的行义。讽
刺大人们的贪婪无礼。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
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
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
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
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
改口说。>>>此处“饭碗”指公输般的官场晋升,以战争获得不义财富。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此处“饭碗”指宋国人民的安定、平稳的生活。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
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
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
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
的箱子里。
>>>公输般在墨子的劝说后,收起云梯和木鹊,说明他决定放弃攻宋。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
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
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捐救国队影射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欺骗行为。在日
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前,国民党政府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同时却用“救国”的名义,策动各地
它所控制的所谓“民众团体”强行募捐,欺骗人民,进行搜括。),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
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
了十多天。
>>>结尾语调冷静、平淡,中和前文墨子的慷慨激昂,及劝说公输般胜利后的喜悦。增
强文章的讽刺效果。
(墨子劝说公输般成功,在返回宋国时反而遭受检查。点明这是宋国现有的战略防范措
施,即为防范本国百姓。又讽刺为国操劳的国家脊梁反而遭受驱逐。)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
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
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
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
象。
(摘编自 崔军艺《浅析〈非攻〉》)
文本三:
《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
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
知 识 建 构
//干预生活//
“干预生活”,是在古今“神似”的本质规律中,寻找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的历史根源,从而
在历史与现实的错综交融中,以历史作为一面明镜来启迪现代,同时又以现代作为一种参照
对象来融合历史。所以,这是一种特殊视角的对现实生活的干预。
《非攻》创作时,整个的现实环境是极为险恶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激剧上升,
但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则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这样,他们一方面要“开门揖盗”,
投降卖国,另一方面又不断压制人民,逞强凌弱。同时,又采取种种欺骗手段,搞“防御工
程”,组织“募捐救国队”,空叫 “民气”等等。这种客观形势和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引起鲁
迅的重视,在创作中也反映和表现。鲁迅在发掘历史的精神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古今“神似”
的本质特征相似的事实现象,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历史和现实种种相似
的事件、人物,并加以严峻的思考。
第 1 题 D 选项“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
想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是对“干预生活”理解的考查。
试 题 解 析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
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
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
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
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
答案:
A
解析:
“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错误。仅管黔敖继承了墨子的精神。结合文中墨子评
价曹公子的话“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可知,
曹公子他们只是空谈,而非勤恳实干,不能体现墨子的精神。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
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则是为了衬托
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
C.“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松
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
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答案:
C
解析:
“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错误。插入现实生活中的描写,不破坏作品的艺术效果,反而能
增强作品幽默、调侃的情趣。
3
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对《非攻》中的“墨子”进行评点。(4 分)
答案:
从人物形象角度评点:(2 分)
①埋头苦干、不做空谈的实干家形象;
②为民请命、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
从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角度评点:(2 分)
①正面描写。以墨子鞋底磨成大窟窿,脚上起茧等细节描写写出他为宋不辞劳苦。
②侧面描写。以公输盘狡诈、心怀不义以及各种借口,侧面衬托出墨子执着于仁义。
解析:
作答此题,首先要总结概括文本二的观点。结合“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
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及“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
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可知《非攻》一文的特点体现在
“历史精神”和“丰富的手法”。所以评点墨子形象需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在作答手法时需直
接答相关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
对待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不合主旨而删掉”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描写
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①结尾写为宋国奔波的墨子归来时,却在宋遭遇搜身,募捐,避雨不得以致鼻塞的尴尬
经历。
②从人物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
③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解的沧桑感,
深刻揭示了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
④从艺术效果上,在诙谐幽默中引人深思,余味悠长。
⑤结构首尾呼应,讽刺作者生活的社会。
解析:
此题即为考查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结合文本三及初中课文《公输》,可知,鲁迅对文
章改编后,文章主旨更加丰富。原文更侧重墨子尚义非攻;鲁迅新编后的加入对实际生活的
考量,增强了讽刺幽默效果。所以结尾应当保留。墨子为宋国争取和平,理应受到宋国的盛
情接待,但迎接他的却是无理的检查。反映了深刻的生活实质。作答此题需要从情节概括、
人物、主旨、情节、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
反 馈 检 测
1.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般放弃攻打宋国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文中插入墨子与弟子管黔敖的对话是否多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相 关 链 接
英雄·实干·英雄
——鲁迅小说《非攻》主题解读
赵晓芳
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先驱者”(英雄)与“牺牲”是两大常见主题。不
管是早期浪漫主义的先驱英维系列,包括《补天》《奔月》《铸剑》;还是中期回归现实的
实干家系列,包括《理水》《非攻》,先觉者都在做着肉体和精神的牺牲,特别是在《非攻》
中,墨子这奔走救国的实干家,不畏舟车劳顿,衣衫槛楼,游说止战,最后却遭遇了一连串
的晦气,陷入了绝望与牺牲的悲凉。
鲁迅创作中的“英雄”与“实干”“牺牲”主题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思想家,他战斗的精神成为民族魂的象征,读鲁迅的作品,总能感受
到其笔端热烈与冷峻的交织;热烈地赞颂英雄、批判国民性,以立新人;冷峻地怀疑空谈和
遗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如《头发的故事》中 N 先生发的一段牢骚,他说,“多少故人的
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
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
知哪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在忘却里渐
渐平塌下去了。”
这里,鲁迅所敬奠的英雄,不仅仅指那些为民国的建立而牺牲的英雄们,也指那些自封
为英雄的人。那些为建国、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是真英雄,是他所怀恋的人:那些自封为英
雄的人,是他所不满的人,是假英雄,是伪士。所以,鲁迅的思想就始终在这两类人、两种
英雄之间徘徊。
鲁迅虽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实际上,
他早年也是做过英雄的,从他 1926 年写作的回忆文章《范爱农》中可以瘦见一斑,他在批
判假英雄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英雄情结。在《三闲集》的《通信》中鲁迅曾说,“革命
而尚不死,当然不能算革命到底,殊无以对死者,但一切活着的人,该能原谅的罢,彼此都
不过是靠侥幸,或靠狡猾,巧妙。他们只要用镜子略略一照,大概就可以收起那一副英雄嘴
脸来的。”国为鲁迅对英雄怀有复杂的情感,所以,“英雄”便成了鲁迅小说经常出现的主题。
鲁迅认为,中国文学最大的弊病是说“豪语”。在《文学上的折扣》中,他说,现在的文
人虽然改著了洋服,而骨髓里却还埋着老祖宗,所以必须取消或折扣,这才显出几分真实。
“在《豪语的折扣》中,鲁迅也提到“中国人喜欢吹牛,喜欢作豪语,喜欢装英雄,并不是文
人独有的脾气,一般的老百姓,甚至地猪、流眠、市绘,也很发达的。”鉴于此,鲁迅所要
书写的英雄必去其空谈与豪语,树立脚踏实地的脊梁式形象。
同时,作为民族脊梁的先觉者,担当着思想启蒙和实干救国的重任。不仅在小说创作中
型造了很多牺牲者的形象,如为大众辆牲肉体的夏瑜,为亲人、爱人而付出精神牺牲的吕纬
甫、魏连及等,也曾多次在杂文和书信中表达“自我牺牲”的意愿,如“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
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愿,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
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等,以深沉的思思考,体现出他对先觉者牺
牲命运的切身体验。
墨子的实干和牺牲精神解析。
《非攻》是鲁迅写于 1934 年的短篇小说,主要写了墨子和公输般斗智,并成功游说楚
王,使宋国免于战乱的故事,着力塑造了墨子不畏劳顿、不怕牺牲的实干家形象。
起居简陋,行事匆忙。
文中写到,公孙高在拜见墨子后“辞让了一通,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在耕柱子蒸好窝
窝头后,墨子“在壁橱里摸出一把盐渍黎陋,也并不在衣食穿戴上花费时间。
在行动上,墨子一直是匆匆忙忙。墨子在和公孙高对话言语龃龉时,站了起来,匆匆的
跑到厨下去,穿过厨下,他自己绞起辘轳,捧着瓦瓶喝水:让耕柱子和玉米面的时候,他自
已取火石和艾绒打火,点起枯枝沸水,毫无师者长者的架子。把窝窝头包裹好后,他止战的
决心坚定,“头也不回的走了,从包裹里,还“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见到了曹公子,子并没
停下和他打招呼,而是“匆匆的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歌下来,
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他的草鞋碎成了一片片,穿不住,只好撕下衣
装包了脚,到达楚国,在向一老头打听公输般住处的时候,因为众人都在唱“下里巴人”,只
好拔步再往远处跑,打听到住处后,又是迈开大步,径奔公输般的住所:并跟公输子坦陈,
没有功夫换衣服的事实:墨子说停了攻宋,和公输子勉强吃了午餐,谢绝了挽留,当天就往
回赶了,这一系列事实都说明了墨子身体力行的实干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