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2021 高考原创作文:体育自强不息精神、时间沉淀与事
物价值、纪念日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
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
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
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
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自强不息,方可厚德载物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而不同,无论体
魄,抑或精神。生命之始,有强有弱,但正如材料中所言:“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
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因此无论坐拥何样状态,
都要自强不息,方可有厚德载物之大作为。
面对人生要积极应对,尤其是青年你我,要像贝多芬说过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会使我完全屈服!要秉信强者愈强、弱者变强的信念,赢得更美好的人生。
不盲从,不屈服。人生贵在清醒,无论是我们体魄上的强弱,抑或是精神的贫瘠与丰
富,我们都要强者保持优势,弱者转化局势。海伦凯勒,这是一位天生的弱者,生而不久失
明失聪,但她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而是向人生的弱势发出了顽强的挑战,一个盲人取得这
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么她将成为一个可怜而又愚昧的
寄生者。然而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以惊人的爆发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为人类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天下人尊敬的人。因此不屈服,方能将人生的弱势,
化为岁月中耀眼的勋章。
不否定,不止步。面对生命的弱势,看做那是人生的馈赠,用坚持不懈的汗水付出与努
力,打破世人给自己的贴就的否定的人生标签。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李连杰,自幼体弱多病,
方才习武强身,并先后数次参加全运会,荣膺全能冠军的称号,为国争光,后来又继续努力
成为国际影视巨星,如果他认同了自己体弱的初始,没有坚毅刚强的性格和持续多年的奋斗,
怎么会有后续人生的美好,怎会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因此,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都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持之以恒打造卓越的人生。
不放弃,不抛弃。全力以赴,顽强拼搏,共赴家国的巅峰。从你到我,从个人到团体,
从家到国,道理亦然。新中国成立之初,长年战争经济文化萧条,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带
领全国人民不示弱,不甘弱,先后发挥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深
圳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铸就了新中国 72 周年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的繁荣,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正是由万千不甘弱小落后的精神汇聚而成
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的灿烂光景。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中学生正值青春朝气蓬勃时期,恰逢最好的时
代,要自强不息,相信自己,勇于挑战,遇强更强,化弱为强。用平凡的奋斗铸就伟大的人
生,将涓滴之努力汇成磅礴伟力。激扬奋斗伟力,共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2021 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
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人生价值在时间沉淀中彰显
做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是我们很多人的毕生追求。如何达成这样的人生目标,
需要时间来检验、沉淀、才得以彰显。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是耐不住时间的考验,而
终成历史长河中泛不起的浪花,又有多少人经历人生磨难初心不改,坚持数年如一日,终于
磨砺成一朵有价值的浪花,甚至化作了一番春雨泽被后世。
人生价值用时间与初心成就。一日做事为人积累不成有价值的事,做任何事都离不开时
间的积累,均不见古有司马迁历磨难而初心不改,十四载终于编纂史学巨制“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君不见人民的教育家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
初心不改,做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为
国家输送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用时间积蓄人生的价值,或于后世,或于当代绽放人生价值
的光芒。
人生价值用时间和耐心沉淀。时光的法力就在于过滤很多看似美好的价值,当你有时用
心用用耐心去创造,并等待过后就会有丰富的积累,是看夫参与勾践的人生变换,当副参营
的人生的辉煌而放下耐心去对待忠诚于他的臣子,勾践已然用卧薪尝胆的几十年的耐心得以
越国的崛起,还有很多工匠的精神,正因为如此在时光的打磨中,价值得以沉淀积蓄
人生价值用时间和决心彰显。从个人价值到家国价值都是这样形成的历程,如果没有两
万五千里长征的战斗,哪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百年决心的坚守,从红
船一路艰辛走来,披荆斩棘,开拓前行,哪会有我们充满生机活力、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新
中国,以及怎么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几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
怎么会有航天大国、强国的诞生?从最初的小小红船,慢慢在历史的淘洗、人民的选择、岁
月的锻造中,中国成长为满载 13 亿人民群众美好意愿的中国巨轮,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伟大
与光辉,成就了百年大党矢志不渝、永恒不变的信念追求与价值取向。
体悟了祖国穿越 100 年的历史变迁与灿烂辉煌,感叹人生每一幕积累都激动万分、每一
刻奋斗都难以忘却、每一秒沉淀都铭载史册。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初期,无论是对
个人成长的规划,还是对社会国家的奉献,都要立足当下,埋头苦干,坚持坚守,用不忘初
心积淀,用耐心发扬,用决心点滴汇集,让时光作证,让价值彰显!
2021 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
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
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百年红船精神,我们用青春铭记
一百年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像一盏明灯冲破了黑暗,像初升
的太阳,给沉睡的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回首走过的曲折道路、不平凡历程,记载着多少
共产党人的风雨和沧桑,1921 年以来,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
的解放,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
脊梁。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弄潮儿,我们青年学子
要接过民族复兴的大旗,不忘初心,用青春和奋斗铭记这个伟大的时日,纪念这个伟大的时
代。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
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
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
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于历史长河,犹如短暂
一瞬;但对于洞察一个政党的性质与灵魂,却是足够的时间尺度。
“红船精神”历久弥新,“国之大者”念兹在兹。在筑梦、逐梦、圆梦的宏伟征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镌刻进每寸土地,激荡着青年的心弦。
为什么我们用青春铭记百年华诞,因为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在湘西武陵山腹地的十八
洞村谋划精准扶贫,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河南新县纵论乡村振兴,到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前海
了解开发开放情况,重访“两山论”提出地浙江余村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抵达武汉考察新冠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足迹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情怀,把“红船精神”
践行至今,为我们青年做好了榜样示范。
为什么我们用青春铭记百年华诞,因为百年华诞的红船精神在新时代生生不息。它是一
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传递。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
邹碧华,无怨无悔守岛卫国 32 年的王继才,独龙族全面小康“领头雁”高德荣,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无数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前辈精神,
勇担时代重任,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新坐标。
为什么我们用青春铭记百年华诞,因为百年华诞的历史由很多奋斗者的足迹汇聚。从祖
国北疆到西南边陲,290 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在最艰苦的地方扎根,把脱贫责任扛在
肩上、攻坚任务抓在手里,甚至将生命定格在扶贫一线;面对严峻疫情,党中央科学决断,
广大党员枕戈待旦、冲锋在前,4 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驰援,400 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防
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转化为青年们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实际
行动。
回望来时长路,展眼未来航程,新时代的青年,秉持初心、扛起使命,用卓越行动写下
铮铮誓言:传承“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勇
争先、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