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普集高中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灾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导致的灾害。它既可以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灾害, 也可以是其他自然和人为灾害诱发的次生灾害。疫灾直接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是必须重视和应对的一个 重要灾害。 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 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 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 等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了预防医学 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 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 对历史疫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 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许多古老疫病(如伤寒、天花、麻疹、白喉等)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 的疫病(如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等)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 随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 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如肺结核、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等)还有死灰复燃之势。 防控疫病流行依然是当今社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 历史疫灾研究,探索疫灾的形成机理,揭示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对完善卫生防疫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中国古人由于没有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原 因,对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 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指 导民众的抗疫实践,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治理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研究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已成为当 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研究,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灾的空间分布, 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拓新灾害学的研究领域; 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历史上,疫灾对人类各方面产生过巨大危害,主要因为它常常与水、旱、蝗等灾害叠加。 B. 受病原体不断进化等因素影响,虽然人类抗疫取得积极成效,但疫灾流行的威胁未彻底消除。 C. 古人对疫灾形成机理有困惑,官府对防控不作为,使古代大疫总伴随着人心惶怕,谣诼纷飞。 D. 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既有对医疗、民众、政府的实践意义,又有促进相关学科融合的理论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明确了何为疫灾,引出后文关于历史疫灾研究的当代意义的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从历史上疫灾对人类的危害与推动作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C. 文章先分析疫灾的历史影响,又论述了疫灾的当代意义,评古论今,立足当代,纵横开阖。 D. 对于历代疫灾研究的三个当代意义,文章都是先分析现象,然后由之得出结论,条理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此处的“大疫”指的就是由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疫灾。 B. 《伤寒杂病论》和《瘟疫论》的出现,说明疫灾固然带来了危害,也酝酿了进步的契机。 C. 疫病的传播与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有关,只要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就可以控制疫灾的发生。 D. 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是当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疫灾研究也应该以学科融合为重心。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 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 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C 项,“官府对防控不作为”说法错误。结合“‘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 原文可知,“官府对防控不作为”曲解文意。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 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又论述了疫灾的当代意义”说法错误。文章论证的是对历史疫灾研究的当代意义。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此处的‘大疫’指的就是由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疫灾”说法错误。此处的“大疫”指的是“其 他自然和人为灾害诱发的次生灾害”。 C 项,“疫病的传播与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有关,只要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就可以控制疫灾的发生”说法错 误。根据原文“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 的防范意识,指导民众的抗疫实践,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治理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可知,控制疫灾的发生需要多管齐下,选项太绝对。 D 项,“疫灾研究也应该以学科融合为重心”说法错误。原文只说“开展历史疫灾研究”“对于促进历史 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 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 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 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 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知识付费风生水起。据有关统计数据,2018 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将达到 2.92 亿。从行业动 态来看,2018 年上半年,知识付费分销拼团模式显现,知识付费电商化再进阶,知识付费精细化来临,咨 询平台纷纷涉足知识付费领域,比如腾讯与得到合作试水音频付费节目,网易推出“网易科技公开课”等。 整体而言,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前景可观。考察知识付费模式兴起的原因,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 需求是知识付费模式的内在动力。同时近几年互联网支付环境的完善和成熟,也为付费模式提供了有力保 障。 知识服务具备哪些特征? 首先是提供知识,而非娱乐。其次,在专业分工的前提下,自觉重构知识生 产和传播的流程,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升服务的质量。最后,知识服务强调专业、精准、高效。“专 业”是指知识服务是专门的行业和职业领域,建立在人类行业分工的基础上。“精准”则意味着对受众和 需求有深入的研究,能有效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高效”意味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 (摘编自黄斌汤文辉《论知识付费模式的兴起及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表 1:我国知识付费平台的主要付费模式 付费模式 典型案例 订阅合辑付费模式 聊、蜻蜓 FM、豆瓣时间等 单次付费模式 在行、分答、悟空问答等 打赏付费模式 简书、36 氪、微信公众平台等 授权转载付费模式 简书、36 氪、微信公众平台等 表 2:典型知识付费平台——投资和理财领域定价表格 知识付费平台 领城 课程 总价 单价 喜马拉雅 FM. 人人都能学会的小白理财术(共 44 节) 69 元 1.56 元 千聊 小白理财实战课(共 15 节) 99 元 6.6 元 得到 从零开始学理财(共 1 节) 4.99 元 4.99 元 蜻蜓 FM 小白理财核心五讲 8.8 元 1.76 元 材料三: 作为众多知识付费产品中的一款,樊登读书是特别的:公司 95%的收入都来自樊登读书 App,主要的 推广渠道却放在了线下,并建立了传统的代理商体系;用户多利用零散时间收听,樊登读书的一条音频长 度却接近一小时。 “樊登读书就是想要解读能真正带来启发和改变的书。”樊登读书副总裁孙向利表达了对产品定位的 坚定态度。樊登读书选取的书目品类主要为:家庭类、职场类、个人成长类和文史哲类。内容选择塑造了 用户画像:70%的用户已婚,30 岁以上人群占比 70%,女性用户超 60%,40%为金融从业人员,12%为 IT 从业人员。“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象限,无论做金融还是 IT,都会有家庭、育儿等方面的问题。”孙 向利说。综合看来,选书内容多是有逻辑、有经验,而非个性化创作的书籍。樊登读书自有一套严格的筛 选流程,需要综合考虑书籍在各大平台上的评分、内容、是否与讲读过的书籍有重合等因素。选书和编辑 团队、樊登本人会同时去阅读入选书籍,共同研讨讲解方式。在音频的长度和形式上,樊登读书有自己的 坚持。通常,知识付费平台的音频长度会刻意控制在 20 至 30 分钟左右,方便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收听。 樊登读书一条音频的长度却在 45 至 55 分钟左右。因为主打“一本书”的概念,樊登读书希望用音频的完 整性来保障整体的知识架构,“我们不希望用户学习零散的知识点,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指导意义不大。” 樊登读书用“宝洁代理体系”建立起了各地的授权点。截至 2018 年底,樊登读书在全国有 3700 多个 授权点,他们可以为当地用户提供线下活动及其他售后服务。目前,樊登读书的付费用户超过 300 万,加 上试听用户,总数超过 1400 万。 (摘编自赵隽杨《樊登探路》,有删改) 4. 下列不属于知识付费范畴的一项是 A. 付费订阅一个微信公众号。 B. 付费询问王思聪“买不起什么”。 C. 在喜欢的文章后面打赏点赞。 D. 付费聆听一场跨年度演讲。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识需求和便捷的网上支付是知识付费兴起的重要原因,行业前景光明。 B. 目前我国知识付费平台的付费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有些平台内容定价混乱,知识趋同。 C. 樊登读书选书严格,坚持不选择个性化创作的书籍和其他平台讲读过的书籍。 D. 樊登读书没有照顾到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是因为他们希望保留完整的知识架构。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樊登读书能够获得众多用户的原因。 【答案】4. B 5. C 6. ①产品定位清晰。樊登读书针对的是用户存在的共性需求,并坚持“能真正启发和改变的书”。②选书 流程严格,严格筛选书籍,注意书籍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③音频长度、形式有特色。坚持用音频完整性保 障整体知识构架。④注重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为用户提供各类活动及售后服务。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B 项,根据原文,知识服务的特征“首先是提供知识,而非娱 乐”可知,询问王思聪“买不起什么”的付费属于娱乐而非知识。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 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 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本题中,C 项,“坚持不选择个性化创作的书籍和其他平台讲读过 的书籍”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选书内容多是有逻辑、有经验,而非个性化创作的书籍。樊登读书自有 一套严格的筛选流程,需要综合考虑书籍在各大平台上的评分、内容、是否与讲读过的书籍有重合等因素”, 意思是不只选个性化创作的书籍,“是否与讲读过的书籍有重合”只是他考虑的因素之一。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 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 找到相关内容:“公司 95%的收入都来自樊登读书 App,主要的推广渠道却放在了线下”“‘樊登读书就 是想要解读能真正带来启发和改变的书。’樊登读书副总裁孙向利表达了对产品定位的坚定态度”“选书 内容多是有逻辑、有经验,而非个性化创作的书籍”“樊登读书自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流程,需要综合考虑 书籍在各大平台上的评分、内容、是否与讲读过的书籍有重合等因素”“选书和编辑团队、樊登本人会同 时去阅读入选书籍,共同研讨讲解方式”“在音频的长度和形式上,樊登读书有自己的坚持”。据此分条 概括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 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 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 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 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 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 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烛 梅寒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小韦连起码的着装礼仪都不懂。第一次来公司上班,他居然穿着一件膝盖上破了 洞的牛仔裤。 从他第一次闯入我的视野,那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已注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和谐。可他似乎傻傻的,半点 儿都没看出我的不满,每天总是快乐得像兔子似的来上班,而且总是来得早走得晚。 作为小韦的主管,我并没有给他多少工作,可他却很少让自己闲下来,把办公室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 净净不说,还跑到别的科室去帮着打水扫地。我不动声色地看他能把这一切坚持多久。初来乍到,几乎每 一个新职员都会这么做,但没有人会坚持多久,等到在公司立住了脚跟,这一切自然就会让给下一位新人。 小韦每天就这样做着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琐碎事情。有几次,他实在没什么事情做了,就小心地问我 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其实,事情倒不是没有,我手头案边需要整理的材料有一大堆,可我不放心交给他: “急什么,总会有你的事做。不过,那些扫地打水的活儿,也不必你那么辛苦地跑着去做的,公司里有勤 杂工。你来这儿不会就为做这些吧。” 小韦尴尬地笑笑,脸飞快地红了。 一个传媒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我们天桥广告公司,也算对路。可他的水平,让我实在不敢恭维。那 天早晨一上班,就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那张简单的创意广告,我拿起来瞄了一眼,随手就把它丢到了脚边 的垃圾筒里。 身后有一点轻微的响动,回头看正是小韦,他怔怔地站在我身后,眼睛里满是失望。 “是你做的么?”还是有一点不忍心了,我明知故问。 “是的,做得不好,请您多指点。” “嗯,下次吧。”说真的,那个创意,实在没有评点的必要。 小韦轻轻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上班,一份同样的创意广告又出现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这一次比前次略微好了一些,但离我的 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再一次把它丢进垃圾筒。这一次,小韦没在场。 接下来几天,我算领略了这位大男孩的固执。每天上班时,我的桌上总会有小韦设计的创意广告,每 一次都会比前一次有一点小小的改进,但总体水平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其实,你也许没有发现,你并不适合做广告这一行,因为你的创意没有 多少新意,这在这一行是很可怕的。” 这一次,小韦脸上那种惯常的笑容没有了,他的眼圈慢慢红了,却没让那两股越聚越浓的水滴掉下来: “谢谢您的指点。但我也有一点想对您说,不管做得多差,每一次都是我努力的结果,而且,我也相信, 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做得好,但您却随便地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筒。这些设计是我成长的经历,我会珍惜它们。” 小韦从背后拿出那些曾经被我丢进垃圾筒的创意广告,我呆住了:一张又一张,被我揉皱了弄污了, 不知何时,他又一张张铺平整好,用钉书机钉在一起,有一大摞了。 然后,我看着他高昂着头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以后,小韦没有再将自己设计的作品放到我的桌上,在公司里也沉默了许多。更多的时候,他只紧抿 着嘴唇专心做事。果然如我猜的,他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殷勤备至,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后,他把更多的时间 用来看书学习了。 从来没有想到过,小韦的春天那么快就来了。 公司有一笔很大的广告业务,老总派我带着小韦去和对方洽谈。经过努力,双方谈妥。但就在我们要 去签约的头一天,对方厂家忽然打电话来说有另外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也许更适合他们。我一听就火了, 在电话里很不客气地驳斥对方不守信用。打电话时,小韦一直立在我的旁边,等我气愤地扔下电话,才小 心地问:“真的无法挽回了么?” “没用了,人家明天就签约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败感袭击了我。 “可是还没有到明天呢,说不定还有转机呢。” 我瞟了小韦一眼,拨通了公司老总的电话…… 第二天上午上班,小韦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办公室。中午快要下班时,只见公司老总满面喜色地走 过来,小韦也一脸喜气地跟进来。 “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小韦,为我们公司立下了大功劳。你们可能都想不到,他居然用自 己的作品,上门说服了客户,为我们争来了那笔大业务。今天中午,我们要为他庆贺。做事情要的就是这 种精神!”老总兴奋地说。 我不知道,小韦是如何做到那一切的,但他为那家蜡烛厂设计的广告语却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句广告 语是:时时点亮心中之烛,希望之火将绵延不息。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小韦不懂得起码的着装礼仪,第一次上班“居然穿着一件膝盖上破了洞的牛仔裤”,小韦的 幼稚表现是一开始就让“我”对他有成见的直接原因。 B. 小韦刚入职场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可做,只好干些提茶倒水、打扫卫生的杂活,其实这是“我”对小韦的 考验,考验合格后自然会委以重任的。 C. “我”三番五次地把小韦设计的创意广告扔进垃圾筒,说明小韦的设计确实还不够完美,但却显示“我” 对小韦的成见在暗暗改变,注意到小韦的劳动成果。 D. 小韦背着主管与客户见面,争来了那笔几乎要失去的业务,为公司立下大功,这充分说明青出于蓝而胜 于蓝,小韦的成功是对“我”的有力讽刺。 8. “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C 8. ①“我”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以“我”的口吻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我” 是小说情节的参与者,“我”的相关言行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③“我”在小说对主人公小韦的塑造 中有重要作用,小韦的性格正是在“我”不信任和冷嘲热讽的言行中得以展示;④“我”有拓展小说内涵 的作用,“我”对小韦的态度正从反面表明信任、容纳、尊重的重要。 9. 小说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欲扬先抑,抑扬结合。小说大致可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用大量篇幅写小 韦给“我”的不好印象和“我”对小韦的成见、不信任,这是抑,是为扬作铺垫。中间写小韦为自己辩解, 这是由抑到扬的过渡。而后写小韦专心做事、勤奋学习,最后为公司争来那笔几乎要失去的大业务,受到 老总夸奖,这是扬。 这样写一能使作品前后内容 形成反差和对比,更能突出主人公小韦美好的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光彩 照人;二能使小说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富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照 应、对比衬托或其他方面作答也可酌情评分。)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 A.“小韦的幼稚表现是一开始就让‘我’对他有成见的直接原因”不够恰当。对他有成见的直接原因有小 韦穿戴、行为、设计水平等。 B.“这是‘我’对小韦的考验,考验合格后自然会委以重任的”错。“小韦刚入职场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可 做,只好干些提茶倒水、打扫卫生的杂活”是因为我对他不满,对他不放心。 D.“这充分说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错。“小韦背着主管与客户见面,争来了那笔几乎要失去的业务,为 公司立下大功”,充分说明用心做事终究会成功。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首先,小说以“我”的口吻进行叙述,“我”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增强 了故事的真实性,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二,结合“急什么,总会有你的事做。不过,那些扫地打水的活儿,也不必你那么辛苦地跑着去做,公 司里有勤杂工。你来这儿不会就为做这些吧”“‘嗯,下次吧。’说真的,那个创意,实在没有评点的必 要。小韦轻轻地退了出去”“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其实,你也许没有发现,你并不适合做广告这 一行,因为你的创意没有多少新意,这在这一行是很可怕的。’这一次,小韦脸上那种惯常的笑容没有了, 他的眼圈慢慢红了,却没让那两股越聚越浓的水滴掉下来”“谢谢您的指点。但我也有一点想对您说,不 管做得多差,每一次都是我努力的结果,而且,我也相信,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做得好,但您却随便地把它 们扔进了垃圾筒。这些设计是我成长的经历,我会珍惜它们”等可知,作者通过小韦面对“我”的不信任 和冷嘲热讽的态度,更加凸显了小韦自足自强、顽强执着、努力进取的形象特点。 第三,“从他第一次闯入我的视野,那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已注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和谐”“其实,事情倒不 是没有,我手头案边需要整理的材料有一大堆,可我不放心交给他”“其实,你也许没有发现,你并不适 合做广告这一行,因为你的创意没有多少新意,这在这一行是很可怕的”“我不知道,小韦是如何做到那 一切的,但他为那家蜡烛厂设计的广告语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文章通过我对小韦前后态度的对比,表明 了信任、容纳、尊重的重要,从而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根据文章中“小韦连起码的着装礼仪都不懂。第一次来公司上班,他居然穿着一件膝盖上破了洞的牛仔 裤”“我不动声色地看他能把这一切坚持多久。初来乍到,几乎每一个新职员都会这么做,但没有人会坚 持多久,等到在公司立住了脚跟,这一切自然就会让给下一位新人” “其实,你也许没有发现,你并不适 合做广告这一行,因为你的创意没有多少新意,这在这一行是很可怕的”等可知,一开始我对小韦是有成 见的,也不信任他,这是抑,是为扬作铺垫。最后小韦用自己设计的作品为公司争来了大业务,“我不知 道,小韦是如何做到那一切的,但他为那家蜡烛厂设计的广告语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对小韦的态度有 了转变,这是扬。 文章通过我对小韦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主人公小韦顽强执着、努力进取的形象特点,丰富了小说中的人 物形象;从艺术效果上看,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小说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作 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雍熙中,王师讨幽蓟,曹彬进兵涿州,敌断其后。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 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彬得诏,选壮士五十人卫敏还,道遇贼,力战,四十八人死,敏与两 人者,仅以身免。彬上其事,太宗..召见,复令赍诏谕彬。师还,补敏易州静砦指挥使。 端拱初,以所部兵屯定州,契丹攻唐河北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 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既而敌陷易州,敏失其家所在。帝擢敏本军都虞候,赐白 金三百两,使间行求其父母,得之以归。徙屯镇州,而升其指挥为内员僚直。 李继隆讨夏州,奏隶麾下..。敏率兵至灵州囊驼口双塠西,遇敌,斩首三千级,获羊马,橐驼、铠仗数 万计。继隆上其功,迁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既而又从傅潜于定州。时契丹断蒲阴路,城中有神勇军 士千余人。属敌兵盛,不敢战,敏率轻锐援出之。真宗幸天雄军,诏敏隶高琼,使追贼至宁远军,以功领 涿州刺史。王均乱西川,从招安使雷有终败贼于灵池山。贼平,迁马步军都军头。 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乡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徒,凡七百余户,送定州。迁北平砦总营,赐御 剑,听以便宜从事。至是,契丹复入寇,复与敌战杨村,败之。敏谍知契丹主去北平十里蒲阴驻砦,敏夜 率锐兵,袭破其营帐。契丹主大惊,问挞览曰:“今日战者谁?”挞览曰:“所谓田厢使者。”契丹主曰:“其 锋锐不可当。”逐引众去。 后徒环庆。坐与部豪往还纳赂为不法,降左屯卫大将丰、昭州防御使。既而以虢州围练使知隰州,复 为环庆路都总管、仅州防御使,卒.。敏在边二十余年,凡迁授,多以功伐,虽晚不自饬,而朝廷亦优容之。 (选自《宋史·田敏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 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B.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 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C.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 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D.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 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时男女幼年时由父母取字,供长辈呼唤,而名则是成年后才有,供朋友称呼。 B. 太宗,是皇帝的庙号,通常情况下,开国皇帝为太祖,第二代帝王为太宗。 C. 麾下,本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是对将帅的敬称。 D. 卒,古人称大夫死为卒,称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庶人则称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敏英勇无畏,受到朝廷赏识。朝廷出兵征讨,失利被围,在形势危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他响应招 募,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线完成使命,受到皇帝的召见。 B. 田敏作战勇猛,率军屡立奇功。他以区区百名骑兵猛烈进攻契丹军队,一直追击到满城,斩杀了大量敌 兵;后又在灵州以少胜多,击败敌兵,缴获大批战利品。 C. 田敏智谋超群御敌巧妙有方。他把大量边民迁往内地,给契丹入侵制造了障碍;又密派手下探知契丹主 帅的驻扎地点率兵夜袭,令敌军惊惶失措,狼狈而逃。 D. 田敏声名远扬,令敌闻风而走。他与敌兵的多次交锋中,战无不胜,深受皇帝重用,得赐御剑,可以便 宜从事;契丹主帅知其威名不可抵挡,于是引兵而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 (2)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乡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徙,凡七百余户,送定州。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王继恩招募勇士送信到曹彬那里,田敏响应招募,从小路行走经由祁沟关到达涿州。 (2)在此之前两地供给输送的边民大多当过契丹的向导,田敏从鱼台北将他们全部驱赶南迁,共计七百余户, 送往定州。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 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遣部将逆战”为一整体,不可断开;“水北” 与上文“水南”相应,应在“水平北”后断开:“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句式整齐,应从中断开。原文标点为: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 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 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 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的含义作答。题中 A 项,古时男子举行加冠礼、女子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 则是幼年时由父母来命,供长辈呼唤。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 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 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B 项,“以区区百名骑兵猛烈进攻契丹军队”与“一 直追击到满城,斩杀了大量敌兵”是两次战役,并且说灵州之战是“以少胜多”于文无据。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 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抵:到;募:招募;间行:从小路行走;先是:在此之前;乡导:向导; 悉:全部;凡:共计。 参考译文: 田敏,字子俊,本为易州牙吏。雍熙年间,朝廷军队征讨幽蓟,曹彬进兵涿州,敌兵截断其退路。王继恩招募勇士 送信到曹彬那里,田敏响应招募,从小路行走经由祁沟关到达涿州。曾彬得到诏命,挑选壮士五十人护送田敏回 来,在路上遇到贼兵,奋力与敌战斗,四十八人战死,田敏与剩下的二人仅以身幸免。曹彬上奏他的事迹,太宗召 见他,又令他携带诏书传命曾彬,班师回朝后,补授田敏易州静砦指挥使。 端拱初年,以所统领军队屯驻定州。契丹进攻唐河北,大将李继隆派遣部将迎战,被敌人抓住机会战胜,排杀至 水南。田敏率领百名骑兵奋力攻击敌人,敌人害怕,退到水北,接着就撤走了。田敏又从狼山出兵,袭击契丹,直 至满城,斩杀很多敌兵。不久,敌兵攻陷易州,田教失去了家乡所在地。皇帝提拔田敏为本军都虞候,赏赐白金 三百两,派人密行寻求他的父母,找到后接了回来。移军屯驻镇州,并提升他的指挥为内员僚直。 李继隆征讨夏州,奏请调田敏隶属自己部下。田敏率兵到灵州橐驼口双塠西,与敌兵相遇,斩杀敌兵三千人,缴 获羊马、橐驼、铠仗数以万计。李继隆上奏他的功劳,升迁他为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后来又随从傅潜 到定州。当时契丹截断了蒲阴路,城中有神勇军士千余人,看见敌人兵多气盛,不敢出战,田敏率领轻装精锐军 士救援他们出国。真宗驾临天雄军,诏命田敏隶属高琼,让他追击贼兵直至宁远军,凭功劳领任涿州刺史。王均 在西川作乱,田敏随从招安使雷有终在灵池打败了贼兵。贼兵平定后,升迂为马步军都军头。 在此之前,两地供羚输送的边民大多当过契丹的向导,田敏从鱼台北将他们全部驱赶南迁,共计七百余户,送往 定州。升迁为北平砦总管,赐以御剑,允许他便宜行事。到此时,契丹又来入侵,又与敌兵在杨村交战,打败了他 们。田敏秘密派人探知契丹主帅在距北平十里的蒲阴驻扎安寨,便在夜间率领精锐士兵,突袭他的营帐。契丹 主帅大惊,问挞览说:“今天来交战的人是谁?”挞览说:“就是所说的田厢使。” 契丹主帅说:“他进攻锐利, 不可抵挡。”于是率兵撖退。 后来调任环庆。因与部署豪强交往收受贿赂做不法之事,降为左屯卫大将军、昭州防御使。不久以虢州围 练使的身份任隰州知州,仪州防御使,后去世。田敏在边境二十余年,所有的升迁授职,大多是因为战功,虽然晚 年不谨慎,但朝廷也算是优待宽容他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①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④东过连山⑤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柳柳州:指柳宗元。②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③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④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 的柳州。⑤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却再次贬放远地,友人又分别在即的 人生境况。 B. 诗歌颔联中的“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C. 诗歌颈联中“归目并随回雁尽”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D. 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 自嘲。 15.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巧用典故:颔联运用黄霸和柳下惠的典故,以自嘲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再次遭贬, 暗含了诗人对当政者的不满;②以景衬情:颈联通过空中的回雁,岸边的猿啼,凄凉之景中烘托出离别悲 愁;③视听结合:颈联上句写看到回雁消失,下句写正在此时又听到凄厉的猿啼,视听结合,意境凄凉; ④虚实结合:桂江、连山是实有其山,但是他们“(经)过”是虚,桂江不经过连山,作者此处虚写,设 想别后两人隔山水相望,长吟说尽相思的情形,表达了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谊。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B 项,“名惭”,是作者对自己与柳宗元齐名而自愧不如的谦辞,表现的是对柳宗元的敬重之意。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却再次贬放远地,友人又分别在即的人生 境况。 颔联,用典最妙。前句讲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两度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而诗人的“重临”,则 是背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带着八旬老母流徙南荒。“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 牢骚。后句诗人又用了春秋时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这 里用以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同时也暗示他们都是因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遭打击的。用典可谓天衣 无缝。所以,颔联巧用典故:颔联运用黄霸和柳下惠的典故,以自嘲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再次遭贬,暗含 了诗人对当政者的不满。 颈联,前句“雁尽”写看到回雁消失,视觉所见之景;后句“断猿”写正在此时又听到凄厉的猿啼,显然 是听觉之景,所以,此联的写景视听结合,意境凄凉,表达了他们共同的望乡的凄惋之情。此外,从情和 景的关系看,此联以景衬情,通过空中的回雁,岸边的猿啼,凄凉之景中烘托出离别悲愁。 尾联,“桂江”两句,设想别后,以虚间实,笔姿灵活。桂江、连山是实有其山,但是“桂江”和“连山” 并无相连之处,因此此处虚写,设想别后两人隔山水相望,长吟说尽相思的情。“相望”二字,把这一对 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的情谊,从彼此两方写出。 综上分析,本题从巧用典故、以景衬情、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回答即可。 【点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 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 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 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 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怀古迹》(其三)揭示王昭君悲剧根源,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画图省识春风面 (4). 环佩空归夜月 魂 (5). 别有幽愁暗恨生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豗、砯、壑、省、佩、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良渚古城有皇城、内城、外城三重结构,有 宫殿与王陵,有城墙与护城河,有城内的水路交通体系,有城外的水利系统,作为国都,其规格已________。 可以说,良渚古城是中华五千年文史的________圣地。( )。其实,只要打开思路,我们就可以发现, 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着礼制规 范的意义,就良渚文化来说是体现在玉器上。与以往人们喜爱的装饰玉器不同,良渚人的玉器不仅仅是美 观的需要。这些玉器以玉琮为代表组成了玉礼器系统,或象征身份,或象征权力,或象征财富。文字是记 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 也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_________ 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透 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因此,良渚古城的发现,使良渚文明的确立__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 A. 绰绰有余 实证 反映 一锤定音 B. 游刃有余 实证 反应 一唱百和 C. 绰绰有余 铁证 反映 一锤定音 D. 游刃有余 铁证 反应 一唱百和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除了青铜器和文字 B. 除了青铜器和文字,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 C. 对于国家文明的要求良渚文化各个方面已达到,除了青铜器和文字 D. 除了青铜器和文字,国家文明在各个方面的要求良渚文化已经达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就良渚文化来说体现在玉器上的。 B. 青铜器承载文明社会中的礼制规范的意义,良渚文化是体现在玉器上的。 C. 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的。 D. 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着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 的词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 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 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 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 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根据语境“其规格已”, 填入“绰绰有余”。 第二组,实证:实际的证据。铁证:确凿的证据。根据语境“良渚古城是中华五千年文史的”,填入“实 证”。 第三组,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 变化。根据语境“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填入“反映”。 第四组,一锤定音:比喻先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很多。根据语境“使 良渚文明的确立”,填入“一锤定音”。 故选 A。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 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A、C 项,两项侧重点在于“除了文字和青饲器”,而非“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 排除 AC; D 项,“国家文明在各个方面的要求良渚文化已经达到”错误,语序不当,句式表达不规范,改为“良渚文 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 故选 B。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 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 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 项,原句“……是……的”表示强调,A 项缺少“是”,排除 A; B 项,原句“就……来说”使用不当,但是 B 项“良渚文化……体现在玉器上”也搭配不当,曲解文意,据 此排除 B; D 项,原句主干“青铜器……承载……的意义,(青铜器)……体现……”,后一分句违反主语一致性原则, 搭配不当,据此排除 D。 故选 C。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 枝叶。 20. 下面是某校拟给王老师带队获奖的祝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听到你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全校师生高高兴兴,你们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 而出,与你们整个团队用力分不开,我们为你们的成功而骄傲,预祝你们取得新的更大功绩。 ①_______改成______ ②_______改成______ ③_______改成______ ④_______改成______ ⑤_______改成______ 【答案】 (1). “听到” (2). “欣闻” (3). “事情” (4). “喜讯” (5). “高高兴兴” (6). “欢欣鼓舞” (7). “用力” (8). “努力” (9). “功绩” (10). “成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1)“听到你领导的……”中“听到”与语境不合,这是“某校拟给王老师带队获奖的祝贺信的片段”, 故用语要正式,要用书面语,“听到”过于口语化,可以改为“欣闻”,即听到好的消息后大为喜悦、欢 心; (2)“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中“事情”使用过于随意,且不能体现书面语的语境,可以改为“喜讯”。 (3)“全校师生高高兴兴”中“高高兴兴”过于口语化,可改为“欢欣鼓舞”; (4)“与你们整个团队用力分不开”中“用力”不得体,过于口语化,应改为“努力”; (5)“预祝你们取得新的更大功绩”中“功绩”不得体,“功绩”指功劳和业绩,用在此处属于大词小用, 可以改为“成绩”。 21.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中国财富文化占据首要位置并能够增加外国人与“中国元素”亲近感的 个人对物质和精神改善的双重追求。 【答案】①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人对物质和精神改善的双重追求。 ②这在中国财富文化中占据首要位置。 ③它能够增加外国人与“中国元素”的亲近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可以采用主干分析法:先抽出句子主干“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人对物质和精神改善的双重追求” 独立成句,再将附加成分“在中国财富文化中占据首要位置”和“能够增加外国人与‘中国元素’亲近 感”抽出来单独成句,而后添加各自的主语。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换为由三个单句构成的句群。 四、写作(60 分) 22. 泥人和木人在河边玩,木人调皮的向泥人泼水,泥人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没命地喊着:“杀人啦,救 命呀!”木人生气地说:“你这个人很难相处啊,泼一点水在身上算得了什么?怎地喊杀人、救命呀?没意思!” 两人走到篝火前,泥人抱起木人就往火边放,木人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喊道:“杀人啦,救命呀!”泥人赶快 抱离篝火,不理解的说:“你这个人也太难相处了,怕你冷,抱你烤烤火,喊什么杀人、放火呀?没意思!”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不得少于 600 字。 ③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答案】己欲,亦勿施于人 木人与泥人最终不欢而散,究其根本,是他们不懂得用合适的方法去关心对方。 木人关心泥人却不懂得泥人怕水,泥人关心木人却不懂得木人怕火,于是他们善意的行为却得到了相反的 结果。 有时候,我们不仅不能将自己的所憎恶的事物推卸给别人,其实我们所钟情的事物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己欲,有时候,亦勿施于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兴趣和爱好,我们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才能播撒善良的种子, 在它润泽的土地上生长出繁盛的枝桠。 还记得孔子批评子贡赎回奴隶却不求朝廷赏赐的故事吗?先生劈头盖脸批评子贡,子贡只顾满足自己内在良 心的发芽,而不顾俗人的从善的愿望和心理,只是一味从自己善良的心地出发,却致使更多的奴隶不能赎 回,得不到救助。 是的,海涅说,有时候我们播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己之欲,有时候,施于人,反而是一种伤害! 先生对子贡的批评正是先生的通达,他置身于人情人性多元的制高点上,不欣赏子贡慷慨投掷自己的善心 和高尚,任其成为伤害一般人的武器。 所以在我们关心他人的时候,不妨多设身处地想想,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别人,使自己的善良的举 措真正成为抚慰他人身心的良方。 为何会有宁可饿死而不食嗟来之食的廉者?当今社会就存在一种暴力慈善,对于弱势群体,很多高调慈善者 把弱势群体的隐私剥裂开来,昭示天下自己的爱心与高尚,而毫不顾惜弱势者内心的痛楚,这不啻在他们 的伤口上撒盐!?如此,给他们的是高高的施舍,而不是真心实意平等的给予,又如何期待他们用一颗懂得 的心来感恩呢? 真正的善与爱,不仅应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还要俯下身子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弘一法师的过午不食,每起坐时必先摇晃其藤椅,以便让匿藏在藤椅里的小生物逃生,体现了其将爱的播 撒不仅在同类身上,更把爱顾及万物生灵之上。 戴安娜王妃着手套与艾滋病儿童握手,而德雷莎修女却赤着脚穿梭于贫民窟、流感区,流着泪亲吻每一个 濒临死亡孩子的脸庞,前者体现的只是她的风华绝代,一种带着距离的疏远;而后者,却是一种人性的最朴 素的动人之光。 倘若真心关爱他人,请将他人放在心尖上,用一种如同流水一般轻柔而又是对方最需要的方式去爱护他。 倘若诚意与人为伍,请将他人放在心坎上,留意他人的点点滴滴,让对方感受到平等真诚与善意。 倘若平等与人为善,蹲下来,轻轻的,在对方真正需要的时候,递上你无限爱意的双手。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寓言故事的基本精神,这道作文题的立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①认识,相处的前提。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好心相助却不被领情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认 识对方,我们还没有走进对方的心灵的纹路,所以,我们为对方设计的种种“好”的方案,总是被冷冷的 拒绝,甚至“好心”办了“坏事”。其实,认识,是帮助的前提,也是相处的前提,没有深入的认识,不 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②换位,思考的良方。我们思考问题,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甚至用自己的思想、方案去约束限制别 人,用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却指责别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往往把自己那一套强加给别人, 当别人不接受时,自己还很不理解,其实,只要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换一个位置来思考,就不会 有这样的傻事出现。 ③沟通,相处的法宝。当别人好心的帮助,却不适合我们自身的实际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如木人、泥人 那样喊过“杀人啦,救命啊!”,然后再抱怨“这人太难相处”吗?显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会得罪朋友, 甚至把自己孤立起来。不如坦诚地与朋友沟通,在感谢朋友的同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朋友,这样, 朋友就会改变他原来不恰当的做法,实现彼此之间的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友情。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