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写作指导:《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作文评讲 课件30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写作指导:《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作文评讲 课件30张

ID:737225

大小:387.91 KB

页数:130页

时间:2021-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诗歌题五看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内容 5.看时代 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 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 夸张 借代 设问 反问  顶真 双关 叠词 互文 对偶(对仗)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对比 衬托(正衬和反衬) 以动衬静 以声衬静 虚实结合 联想 想象 白描手法 点面结合…… ⑵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典故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叙事抒情…… 还有结构上的作用(构思): 开篇定调、渲染氛围 中间过渡承上启下 、转折、 结尾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 整篇 以小见大 、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 常见考法: • 考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 考语言(风格、炼字 • 考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谋篇布局) • 考情感(也可参考导与练P174第4点) •一般是填空2分,简 答题6分 一 (2004)(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 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 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 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 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 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 •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 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 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 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 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 叹相逢无期。 •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 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的情思。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 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 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 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 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 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 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 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 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 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 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 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 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 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 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1)流水 白云 (2) 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 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 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 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 的情趣。 (07年浙江卷)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 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 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 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 都尽说。 •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 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 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 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 (1)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 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 感。(2分) 燕子 兴亡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 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参考答案 •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 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 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 • 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考点:诗歌分类 考点:诗歌语言 (0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 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 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1)屈原 白居易 (2) 内容:①漂泊的焦思 ②谪官的愁思 ③乘道 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获理解的苦闷 ④年华 易逝的伤感 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 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 愁思 。 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 (关注首联和首句 结构上的特点)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 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 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21. (3分) 今古河山无定据 (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2)议论开篇。 (3)奠定感情基调。 • (1)以情相问,以景作答,看似答非所 问,实则独具匠心。 • (2)融情入景,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 抒情效果浓郁。 • (3)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 极力渲染荒凉氛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 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 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 指的是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 • 答: • (1) 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 (2)手法:对比(反衬) •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 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定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1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 常到此游憩。2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3分) • 答: • (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 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 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 (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 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 美妙的音乐。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还未展开 芳心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012年浙江卷 参考答案: 第一首:(1)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 蜡烛、未拆封的书札, (2)比拟,想象,把未展芭蕉比拟成芳心未展 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 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 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 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秦中吟 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 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 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 “ , ”一脉相承。(2分) 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 • 答案: • 21.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22. • 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 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 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 之势。 •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 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 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__来写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 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 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014年浙江卷 21.猿声 22. ① 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 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 人心。 ① 李诗借景抒情,借日暮时分昏暗的山景与雨势的 繁密以及共同听到的猿声,抒发作者溪行途中遇 雨的落寞、愁苦。 徐诗借典故抒情,“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用《楚辞•招魂》中典故,间接表达“伤”感之 情。 ② 李诗全诗未着一“愁”字,但“那堪”二字意为 “哪里能忍受”,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孤独以 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徐诗三四句直接点出“愁”字,“愁落行人心”, 强调愁苦是羁旅漂泊之人自有之,不关啼猿。 2015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 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 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 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 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 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 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 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 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 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 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 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 写。 2016年浙江卷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 2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 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 修改: •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分析 • +术语,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 之痛,情景交融。 2017浙江卷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铁锹。 19.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 的社会现实。(2分) 采地黄 卖地黄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 叙述: •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 读来却愈觉辛酸。 •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 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 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 对比: •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 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 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018年浙江卷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 手法。(6分) 19.(2分)久留(逗留) 依依不舍 20.(6分)“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 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 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 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 身远去的不舍。 翻译: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 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漕水往东走远,送你多晚情。淹留野寺出来,向孤立山第二。前看到数千里,小说中没有蒲生。 夕阳满船,但爱微波清。举起酒杯林月上,解开衣服沙鸟的叫声。夜晚来莲花边界,梦里金陵 城。叹息这离别,悠悠江海行。 作者: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 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 尤具特色。 2019浙江卷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 “ ”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2分) • •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 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 造访 朱门 • 1.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 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 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 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 2.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 文化修养。 • 3.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 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 志趣。 【2020年高考浙江卷】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 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情怀类似。 •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 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 19.感伤 达观 • 20. •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 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 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 开阔。 • 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 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 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 是创新性的表达。 • 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 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 常见考法: • 考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 考语言(风格、炼字、炼句) • 考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谋篇布局) • 考情感() 形象 ①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 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 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豪放自负 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 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 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 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 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 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 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 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 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 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 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 《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 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人物形象题 (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唯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 答案: • (1)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 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 (2)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 形象。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 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 加以分析。(4分) • 形象特点: • ①行为洒脱,(1分)②情趣高雅。(1分) • 分析: •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1分) •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 歌创作的高雅情趣。(1分) 【方法归纳】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作者、背景、注释 2.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来 鉴赏 提炼出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析描写的意象、创设的环境(时间、地点、 天气、周围景物) 意象的积累 4.调动平时人物形象类型积累 人物形象积累 景物(事物)形象题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积累 • 月亮 望月思乡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几 乎成为永恒的主题。“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 、 “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何家”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 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明月楼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 流水 在中国古典诗 词中它常常和绵绵 的愁思连在一起,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消愁 愁复愁”、“流水 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化作春 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 • 梅花 往往象征一种 高洁的人格,“遥知不 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做尘,只 有香如故”、“不要人 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 乾坤”,“赠梅”还可 以表示友谊,“折梅逢 驿使,寄与陇头人,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 陆凯«赠范晔»)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 我江南一枝春”。 •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愁别绪相联 系,“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元曲)、“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语也飕飕sōu ”(宋 吴 文英)“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 梧桐 大多写一些凄苦之情,“梧桐树,三 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 阶滴到明”(温廷筠 «更漏子»),“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草 际鸣蛩qióng ,桐叶凋落,正人间天上愁浓” (李清照«行香子»),“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 芳草 多喻离恨,“清清河边草,绵绵思 远道”(汉 蔡邕yōng «饮马长城窟行»), “离情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清平乐»),“危楼引望,远思悠悠,芳草 何年恨即休”。 • 羌笛 本是一种西部的乐器,唐代的边塞 诗经常提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 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丁香 花蕾结而不绽,多比喻愁绪 • 菊花 傲霜怒放,比喻坚贞高洁 • 松柏 常象征孤高耐寒的品格 • 青鸟 指传书的信使 • 黄昏 多指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伤感情绪 • 细雨烟雾 象征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 情 • 猿啼 多指悲伤的感情 • 柳 与“留”谐音,多表达送别时依依不舍 之情 •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 巴歌 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做谦辞, 与“阳春白雪”相比照。 • 白衣苍狗 也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的变幻无 常,杜甫诗“天上白云似浮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辛弃疾“落日楼头,断 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表达了诗人意欲报效祖国,建 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 莼chún羹鲈脍 kuài 指家乡风味,典出西晋 张翰,后人用“莼羹鲈脍” 或“莼鲈秋思” 借指思乡之情。 • 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 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双 鲤 借代远方的书信。 • 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 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 庄周梦蝶 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 等的思想,后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 的事物。 •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语出伯夷、叔齐隐居 山野,义不侍周事,后来也表坚守节操。文 天祥“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 志,梦中行采薇。” • 碧血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 “碧血”或“苌弘化碧”比喻蒙冤而死或忠 心不泯。 •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 • 怀橘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吴人陆绩,宋 范成大“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 边。” •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碧云信断唯劳 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 击楫 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又称“中 流誓”,宋陈亮“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 中流誓。” • 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 书»,刘禹锡“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 行。” • 咏絮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红楼 梦»“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就是指林黛 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 柳营 指军营,语出汉周亚夫治军严明,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 南冠 指囚犯,楚国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 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 之行,后来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 徒生活。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 侵。” 扫花游 秋声 王沂孙 商飙①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 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 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 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 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注】①商飙:秋风。 说说本词“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 更著芭蕉细雨”几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 1.孤雁在空中唳鸣,寒蛩在砌下哀吟;而淅 沥的秋雨敲打芭蕉的声响,与雁唳蛩鸣声声 相伴相和。(语言描绘) • 2.表现想象中的故乡的秋声凄惶孤寂。(双 音节词概括意境) • 3.表达诗人倦旅思归,欲归不能,抒发了无 以躲避、无法排遣的羁旅之愁。(表明效果+ 感情)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昌谷北园新笋•其一 [唐]李贺 箨tuò 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1.这两首诗都使用了       的 表现手法。 2.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2分) 答案: (1)冯诗用对比手法,将梅花与桃李进行对比, 表达了对梅花淡泊品性的赞美之情,借以表达 诗人自身坚守本心、固守节操的决心。 (2)李诗用比喻、夸张手法,将新笋比喻成 “削玉”,“一夜抽千尺”则是运用了夸张手法。 诗人以新笋自喻,表达了高洁的志向:希望能做 辅佐君王治国安邦的龙材。 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1分 • 常见考法: • 考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 考语言(风格、炼字 • 考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谋篇布局) • 考情感(也可参考导与练P174第4点) • 一般是填空2分,简答题6分 (1)素(质朴、清新、淡雅、自然) 丽(绮丽、奇特、藻饰、华美) (2)直(明快、简洁、浅白、晓畅) 曲(委婉、含蓄、朦胧、慰藉) (3)阴(柔婉、凄靡、苍凉、沉郁) 阳(雄健、豪放、刚劲、浑厚) 1.语言风格的类别 2.常见作家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平淡质朴 李贺——绚丽华美、奇诡变幻 王维——清新自然、淡雅 孟浩然——清淡简朴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 白居易——简洁明快、明白晓畅 李商隐——委婉含蓄、朦胧隐晦 李清照——婉约、细腻、凄切 • 杜甫——沉郁顿挫 苏轼——豪迈旷达 辛弃疾——豪放悲慨 陆游——雄浑奔放、慷慨悲凉 • 【注意】有的诗人由于个人身世遭遇的变化, 其诗词风格也是多样的。 • 如: • 李清照既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早期的词清新 温婉、爽朗明快,充满生活的欢乐和浪漫气息, 后期的词哀婉凄切。 • 苏轼的诗词既有豪放旷达的风格,也有婉约凄 切的风格。 • 3.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 •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 1.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2.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 如:山水田园诗:清新、自然、恬淡;边塞诗或 爱国诗:豪迈、慷慨、悲壮、苍凉 3.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 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感情。 3.重视注释,关注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的作家, 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 南溪早春 宋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清新颖秀。 以颔联为赏析对象,请你就此特色加以鉴赏。 • 答案: • 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 1.描写细腻入微:柳枝返绿首先从下垂的枝 条开始,故说“垂处绿”;而桃花开放总是 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所以说“末梢 红”。 • 2.语言清新颖秀,它体现在:“下来”“上 去”分别写柳枝桃枝的特点“垂处绿”“末 梢红”则正是它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 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早春” 写出动人春色,同时又具有拟人意味。 临江仙①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 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 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 尽,红树远连霞。 【注】 ①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曾经同榜 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 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 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 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 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飘逸” 内容方面的奇特玄幻 语言方面的洒脱自由, 采用总分式(即先明确观点,再结 合诗句分析) 答案: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 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 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 阆苑”,展现了空间的变化。“闻说”二字 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 动超逸,挥洒自如。 炼字题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 •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 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 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 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 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 难以动摇”。 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016金华艾青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 面题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从炼字的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 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 要赏析。 解析:首先关注颔联中的形容词或动词,此处为 动词“摇”“滴”,句意为“水摇空城”“珠滴 于月”,将月下西楼的静态景物写得富有动感。 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指 出两字)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 面生动起来。(手法)凉风吹来,江水 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 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 亮上滴落下来似的。(分析)使本属 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 不同寻常的情态。(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潘 阆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①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注】 ①龙山,富春江南岸的小山。   本诗是怎样以“归”统摄全篇 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已 表明作者归去的时间与起始地,诗歌紧承题目而 来。理解诗歌的内容,按顺序归纳即可。 答案: 首联交代了“归”的原因和方式,久居 异地不觉头发花白,孤舟而归; 颔联、颈联描写了归途中所见之景,映 入诗人眼帘的是新月落日、风水烟火; 尾联描写了归途所闻,沙洲上南飞大雁 的阵阵鸣叫在诗人耳畔回响,突出了 “归”的主题。 赏析诗歌中精美形象生动的句子 初见嵩山 张 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 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4分) •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 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 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 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 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 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 面。 • 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 守的精神气质。 赏析句子思考角度 • 表现手法: • 1修辞方法:拟人 夸张…… • 2描写方法:动静 虚实 抑扬…… • 3结构上的作用: • 首句——点题 开篇 奠定基调 • 中间——转折 承上启下 • 尾句——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含蓄隽永 …… •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 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 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结构、主旨上) (2)议论开篇。(表达方式上) (3)奠定感情基调。 (情感基调上) • 常见考法: • 考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 考语言(风格、炼字 • 考手法(修辞手法、抒情 手法、描写手法、谋篇布 局) • 考情感(也可参考导与练P174第4点) • 一般是填空2分,简答题6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 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 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 (1)(设问),以情相问,以景作答,看似答非 所问,实则独具匠心。 • (2)融情入景,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抒情效 果浓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 (3)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极力渲染 荒凉氛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惆 怅之情。 • 此词选用“深山”、“夕照”、“秋雨”等意象渲 染了一种凄清、空旷的氛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这样 写是不是更好?) 以景作结 虞美人① 陈与义 •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 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尊前雪。明朝酒 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 赏析画线句子 • 19.(2分) • 【答案】日日 匆匆(每处1分,共2分) • 20.(6分)【答案】 • (1)想象或虚写。“明朝”句是作者想象自己 离别后身处大江之中,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 惆怅之情。 • (2)化虚为实。“离恨”本无形,但用船载, 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离恨的 沉重和绵长。(手法各1分,分析各2分) • 常见考法: • 考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 考语言(风格、炼字 • 考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谋篇布局) •考情感 • 一般是填空2分,简答题6分 一、忧国伤时 •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 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 国而作的。 • 这首诗通过运送鲜荔枝这一典型事件, 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 腐朽生活。 •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 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 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 感慨。 3、同情人民的疾苦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本诗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 白居易《卖炭翁》 • 4.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 5、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 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 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诗 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 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 6、咏史怀古 • 江城子 欧阳炯 •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 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 作乐之地。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 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 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 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 淫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 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 覆辙。 二、建功报国 • 1、建功立业的渴望 • 龟虽寿 曹操 •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全 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 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保家卫国的决心 • 从军行 •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 的崇高精神的。 •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永遇乐》 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悲叹 苏东坡《念奴娇》 4、山河沦丧的痛苦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 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 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 朽的壮歌。 三、思乡怀人 •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 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马致远《秋思》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 思念 • 王维《杂诗》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 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 渔家傲 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 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 外政策的不满。 •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 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 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 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 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 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关于边塞诗 • 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常表现为以下 几方面: A、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 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B、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 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 C、揭露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 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故乡、 厌恶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 活的思想。 • 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诗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 无畏的爱国精神,揭示了唐代长期 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对 深闺少妇的遭遇给予了深深地同情。 • 5、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踏莎行 • 欧阳修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 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 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 春山外。 •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愁的词作。上片写行 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 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 离别的主题。 四、离愁别恨 • 1、依依惜别的深情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2、情意深长的劝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下不识君” • 3、悼亡诗 • 思想内容较单纯,除了多借追怀往 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用”记 梦‘的形式,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 思念。这便是虚实相生的手法。 五、山水田园 • 所谓的山水田园诗,是以田园风光以 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描写对 象的诗歌。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 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但到了唐朝 始成为重要的诗歌流派。唐朝的王维、 孟浩然、李白、常建,宋代的杨万里、 范成大都是这一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 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 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望庐山瀑布》 •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 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 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什么情感 • 答题注意: • 情感1+分析 • 情感2+分析 • 情感3+分析 • 用了什么手法 • 答题注意: • 手法1+分析 • 手法2+分析 • 手法3+分析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