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11题型答题技巧 5大例题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11题型答题技巧 5大例题详解

ID:737680

大小:128.3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6-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用类文本阅读】11 题型答题技巧+5 大例题详解 知识划重点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点概述重要概念是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度概括性 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 “理解”是指领会概念并能作出简单的解释。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特别 是临时含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在实用类文本中多指的是重要的科学术语或对文章的内容、 思想、情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但考查又 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能力上,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 度、深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概述。“理解”是指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进一步 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调整认识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迁移。所谓“重要句子”,是指 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或者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主旨、 概括段意的句子; ②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的句子,或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③从表达技巧上说,指那些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比较含蓄且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④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形式该考点或结合有关句子设置选项,或针对具体句子设置成主 观题,要求考生理解其含意。结合近几年新课标 I 卷及各地模考试题考查情况来看,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 句子的含意考查的客观题几乎没有出现过,而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句子的含意所出的主观题也较少,且 大多出现在传记类文本中。主观题中常见的设问形式主要有: 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话的深刻含意。 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等。客观题选项中常设置的陷阱有扩大或缩小概念范围,混淆与其 他概念的关系,更换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等。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着力点这一考点着重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领会这些特殊句子 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点概述所谓“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根据阅读目的进行取舍,辨 别正误,略过无关信息,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信息,或对某一观点、信息等重新排列组合,用自己的 语言重新表达。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有快速识别、分类整理、合并提取 的思维习惯和水平。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查形式有两种: (1)客观题。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双项选择题(5 选 2),二是单项选择题(4 选 1)。从局部或全 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主观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考查着力点客观题与主观题都考查到了信息的筛选,不同的是,客观题须 要筛选判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主观题则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后,再将其转换成符合试题要 求的答案,准确表达出来。历年的新课标卷中,无一例外均涉及对此考点的考查,因此考生要予以重视。 四、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1.“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概述。所谓语言特色,即文本呈现出来的语 言个性,是叙述性的还是描写性的,是平实的还是绚丽的,是严肃的还是诙谐幽默的,是深奧艰涩的还是 平易晓畅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等。文章的结构,则是指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形态,一般说来传记类 文本多用顺叙,而新闻类中的通讯则如同一般记叙文-样,对材料的组织比较灵活,因此其结构形式也就较 为多样。概括中心意思,即提取文章的灵魂,它里面往往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作者的主要 情感倾向,有时还包括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着力点。 (1)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 (2)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3)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 (4)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五、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点概述“文体特征”主要是指某种文体的定义、分类及 特点,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作为传记、科普文章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 征。如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 性文体。传记作为叙事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讲究尊重史实,也有文学特征,即强调艺术性。传记的基 本特征是纪实性(真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传主记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章,多采用第一人称;他 传,是别人为传主作传,多采用第三人称。从表达方式看,有叙传和评传之分。叙传重在“叙”,着重写 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即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所作所为加以评述,它处于人物传记 和文学评论之间。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考试命题选用,考生对此应 予以重视。 “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传记采用的表现 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双线并行;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 情、议论等;从叙述方式看,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烘托)、 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拟人、反问等。 2.“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具体考查形式为主观题,命题设置的角度有: (1)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2)分析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 (3)分析文章所用修辞手法,特别是对“引用”的作用的考查; (4)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他传、评传等。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着力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作为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升温趋势,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六、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考点概述“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侧重从文本的思 想观点角度作评价,要求能评价作者所持的态度、主要观点以及思想感情倾向,作者在行文中反映出来的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要求考生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支持他们自已观点 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 2.“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出现频率较低,且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3.“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把 握,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文本的观 点及倾向。 七、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考点概述文本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并呈现一 定的社会价值。评价一个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应确立评价的标准。评价标准要依据文本所处的时 代主流价值和特定人群的价值取向来确立。其次,对文本价值的阐述要结合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及文本反 映的社会生活。最后,把文本固有的价值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立两者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社会 影响作出判断。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侧重从考查考生对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 响的评价能力。要求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 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八、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1.“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考点概述高考语文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鉴赏评价”的 要求中,有“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内容,这是该考点的重点和难点。“文本的某种 特色”主要包括人物的形象、文本的风格、语言的特色、表达的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 先要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 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了。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考查着力点“深度”是思考的关键,“思考”与“判断” 也不是两分的。要有深人的非一般性的分析,对某种特色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准确地看到它不足 的一面。考生要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明为什么要运用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从效果角度指出这 种特色的好处与不足,最好是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考点概述。“不同角度发掘”要求采取 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出多侧面的考查。“不同的层面发掘”要求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文 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包括文本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情感态度所反映出的人生价值。“文本反映的时 代精神”指文本体现出来的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包括文本本身与现在社会的精神之 间的相通之处。前者属于历史性的,后者则属于现实性的。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命题主要从两个方面: (1)审视角度。同样的一篇文章,审视角度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例如对一篇传记,可以从作者 的角度、读者的角度、传主人格成长与形成的角度来探讨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层面认识。对实用类文本而言,--般可以从情感、哲学、审美、文化等层面进行解读,发掘其所 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十、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考点概述所谓“写作背景”,就是指文本中用来说明文本所述 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写作背景对信息内容的理 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写作背景人手,是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实用类文本创 作求真实、忌虚构,从背景对于内容解读的指示作用更显重要。了解写作背景的另一个任务是熟悉作家的 生活经历、创作概括。也就是从作家的角度了解背景。所谓“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 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写作意图,直接影响到材料的选择与 使用、文本的结构安排等。所以,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 (1)时代和社会背景; (2)作者的写作动机; (3)文本的表达目的; (4)文本的表达方式; (5)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 (6)文本的隐含意义等。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考查着力点一般而言,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从 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文本中很难有这样的背景资料,因而 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或者在事件中描述中表露出来的情感以及作者 的一些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来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十一、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1.“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考点概述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 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疑问、见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 的见解”这一考点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对文本进行有创意地解读,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 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不能仅止于对文本的认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 的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这些见解还应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时代要求。 2.“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考查形式“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本中这些问题一般是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往往会产生较大或深远的影响。文本中的某一问题在解 读时可能存在不同的解答方式和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考查时一般以主观题形 式出现。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以“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句子形 式设问。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考查着力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 见解”这个考点是在新的阅读理念下对考生阅读能力的深度测试,着重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 质疑精神,要求考生善于对文本内容进行辩证地分析、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练习划重点★ 一、(2020·全国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 多年来,网络文学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前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读者的精神文化生 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行业坚定初心、锐意进取,在守正创新中,从内容创作到商业模式全 面探索网络文学健康蓬勃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回答时代课题。2012 年以来,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规模以年均超过 10%的增速 不断壮大,用户规模已达 4.3 亿。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网络文学依托便利的传播条件,内提素质、外 树形象,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网络文学行业 要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发展方向,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展现鲜活的语言、塑造丰满的形 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作品中,让读者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坚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时代精神。《2018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在 2442 万部各类题材 网络文学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已超过六成,同比增长 24%,一批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精准扶贫、 物流快递、山村支教的现实题材作品脱颖而出,主题格调、内容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并产生 出一批既反映现实生活又体现网络文学节奏与特色的优秀作品,实现了表现形式与作品选题的双重突破。 今年,网络文学平台纷纷推出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现实题材主题征文大 赛中,就涌现出《旷世烟火》《无字江山》《天梯》《俗艺大师》等多部优秀作品,此外,网站从推荐位 到稿费也都向现实题材作品倾斜,不但将很多网络文学作者引向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也吸引了不少传统作 家加盟。 (摘编王小书《守正创新,探索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之路》)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切渊源。在其发轫之初,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就是模仿经 典或戏仿名作的文字,一些早期作者,也是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佳作名篇如浩宇繁星,众多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典范之 作,既是文学创作技巧的取法宝库,也是作家灵感的不竭源泉。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 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 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这类清新雅丽、古意悠悠的作品,大都直接受 益于经典的熏陶或名作的浸染。古风小说《绾青丝》大量引用唐宋诗词,颇有“清词丽句必为邻”的意味。 小说中《咏柳》《问刘十九》《水调歌头》《卜算子·咏梅》《一剪梅》等名篇起到烘托人物形象、推动 情节发展的作用。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 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追慕和认同。如《琅琊榜》《鹤唳 华亭》等轰动一时的作品,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改编都表现突出。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 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的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 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爱不释手。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则着力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价值,以全新网络文学形态进行演绎和 创新。 (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材料三: 近年来,网络文学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盗版行为的侵害。据有关统计,2018 年我国网络 文学因盗版造成的损失高达 58.3 亿元。打击各种盗版平台花样百出的侵权行为,成为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 重要前提。 与已经在正版化道路上取得很大进展的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相比,网络文学的盗版难题显得格外突出。 这既与文字作品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关。 相比视频和音乐作品,文字作品的存储空间特别小,即使是长达数百万字的作品,也只有几百个千字 节(KB)。文字作品对服务器和带宽的要求也极低,盗版者只需租用一台小型服务器就能下载成千上万部作品。 尤其是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盗版网络文学聚合类 APP 应用的监管难度显著增大。门槛低、获利大、打击 难,网文盗版现象因此比较严重。行政、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 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实践中,许多权利人即使赢得了诉讼,所获赔偿也难以填平损失。按照现行有关 法规,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侵犯著作权的最高赔偿金额为 50 万元。和权利人的损失相 比,与不法分子的违法所得相比,这一赔偿标准明显不够。 打击侵权盗版,需要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体系。当前,网络文学已成为诸多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创造 的价值越来越大,侵权盗版所造成的损失也水涨船高。如果不从立法层面加大处罚力度,考虑引入惩罚性 赔偿措施,将不足以对不法分子构成威慑。除此之外,也应从制度上鼓励创新、激发原创动力,推动优秀 作品创作生产;创新版权治理模式,建立协同治理联动机制;推动版权信息共享,促进交易平台透明化等 等。 (摘编自张贺《合力打击网络文学盗版行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在迅速发展中,守正创新,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B.中国网络文学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早期的网络文学作者就是在模仿文学经典中走进文学园地 的。 C.网络文学面临侵权盗版行为的侵害,损失严重,目前侵权盗版难题无法破解,网络文学发展遭受重 创。 D.材料一倡导网络文学要凸显时代性,材料二则倡导网络文学要开掘古典资源,二者针锋相对,观点 迥然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早期的网络文学作者就是在模仿文学经典中走进 文学园地的”以偏概全,原文是“在其发轫之初,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就是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的文字,一 些早期作者,也是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注意是“一些早期作者”;C 项,“目 前侵权盗版难题无法破解”曲解文意,原文有“行政、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 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可见打击有难度,并非无法破解;D 项,“材料一”是说网络文学 的发展离不开对现实的关注,“材料二”是说网络文学借鉴传统和经典文化打造精品;“材料一”与“材 料二”从不同角度论述问题,观点并非针锋相对。故选 A。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网络文学拥有不断壮大的读者规模和便利的传播条件,内外兼修,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B.2018 年我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占比超过半数,优秀作品实现了表现形式与选题的双重突破。 C.古风小说《绾青丝》大量引用优美的唐诗宋词,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意味,又烘托了人物形象,推 动了情节发展。 D.《琅琊榜》等作品之所以轰动一时,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发掘了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价 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D 项,“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发掘了中国传统哲学、 传统神话的现代价值”错,《琅琊榜》等作品轰动一时,主要是因为“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 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追慕和认同”。故选 D。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在数字音乐、网络视频等领域的版权问题已经有所改善的时候,网络文学领域却成了盗版的“重灾 区”。 B.在融媒体环境下,侵权主体非常分散,作品被侵权后,往往在各平台上铺天盖地出现,难以找到侵 权源头。 C.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主要靠行业自律,在网络文学行业内部,建立畅通、健全、良性的沟通环境是关 键。 D.如果盗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那么网络作家著作权会得到很好保护,网络文学创造的价值也会更加 巨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C 项,“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主要靠行业自律”不符合 材料三的内容,原文说“行政、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 保护尤为重要”。故选 C。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证思路和主要论证方法。 【答案】文章首先提出问题,并亮明观点: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是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然 后分析问题,分析网络文学盗版现象严重的原因;最后解决问题,指出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有效途径。文 章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例证法。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本结构,分析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一段有三句话。第一句提出当 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网络文学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盗版行为的侵害”;第二句是举出例 子,特别是具体数字对第一句加以论证;第三句提出观点“打击各种盗版平台花样百出的侵权行为,成为 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可见此段是提出问题,并亮明观点,采用了举例论证。第二段共两句话。 “网络文学的盗版难题显得格外突出。这既与文字作品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关” 主要是分析网络文学盗版现象严重的原因。“与已经在正版化道路上取得很大进展的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 相比”这是采用了对比论证。第三段应当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门槛低、获利大、打击难,网文盗 版现象因此比较严重”,这一层是紧承第二段,具体分析网络文学盗版现象严重的原因;第二层从“行政、 司法和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到结尾,是在谈 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有效途径。“相比视频和音乐作品……”这一段也是采用对比论证。第四段中心句是 “打击侵权盗版,需要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体系”,这也是在说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有效途径。据此可总结 出:文章首先提出问题,并亮明观点: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是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然后分析问 题,分析网络文学盗版现象严重的原因;最后解决问题,指出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了 对比论证和例证法。 5.网络文学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作品中,让读者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 值;②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时代精神,提升主题格调、内容质量以及社会效益;③通过多种方式继承 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古典的现代价值,以全新形态进行演绎和创新;④多措并举,合力打击网络文学盗版 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材料一“网络文学行业要牢牢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发展方向,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展现鲜活的语言、塑造丰满的形象,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作品中,让读者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可概括出第一点;结合材料一“一 批反映创新创业、社区管理、精准扶贫、物流快递、山村支教的现实题材作品脱颖而出,主题格调、内容 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并产生出一批既反映现实生活又体现网络文学节奏与特色的优秀作品, 实现了表现形式与作品选题的双重突破”可概括出第二点;结合材料二“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 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则着力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传 统神话的现代价值,以全新网络文学形态进行演绎和创新”可概括出第三点;结合材料四“行政、司法和 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是打击侵权盗版的有效途径,其中司法保护尤为重要”“打击侵权盗版,需要 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体系”可概括出第四点。 二、(2020·宾县第二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词与音乐的碰撞,抑扬顿挫与绕梁三日的结合,《经典咏流传》的目的是让经典永流传。这档探索 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节目给诗词带来了不一样的演绎与解读。经典诗词的传承不应该只存在于语文课本中, 更不应该只存在于老师逐字逐句的解释之中。每首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僵硬的讲解会破坏这 份美感。诗和歌的结合,是回归也是创新,这种结合赋予了传统诗词文化一种新的传承形式。 “寓教于乐”是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教”是目的,而“乐”是手段,经典文化的传 承也需要寓教于多种形式。传统文化有时离我们很远,远到反复朗读背诵,逐字逐句分析也觉得生僻晦涩, 难以理解。传统文化有时又离我们很近,近到在一次游戏、一次欣赏风景或者是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就可以 脱口而出。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与书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反而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也更 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看似毫无关联的文章和音乐,恰恰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索。正如 贺拉斯所言:“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独特的魅力,而新 颖独到的形式则可以让这种魅力大放异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乐意去探索经典文化。新颖的形式与传 统文化的结合,古与今的碰撞,可以激荡出耀眼的火花,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摘编自吴一鸣《创新传承的形式》,《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3 日) 材料二: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殿堂 里占有重要一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丰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渭南戏曲剧目繁多,素有“戏窝子”的美誉,秦腔、碗碗腔等剧种在此十分流行。当年一部《梁秋燕》, 可谓轰动一时,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坊间有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足见《梁秋燕》在当 时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如今,临渭区为学生们编排了《梁秋燕》《花木兰》《十二把镰刀》等经典传统戏 曲,并组织专家编撰戏曲教材,同时成立校园戏曲兴趣班、戏剧社团,开展中小学生戏曲大赛,这就为普 及戏曲艺术课程,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戏曲进校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加艺术细胞、加强艺术修养,都 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传和思想教育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 “减负”助力。 (摘编自雷钟哲《传承传统文化要跟上时代步伐》,《陕西日报》2018 年 11 月 21 日) 材料三: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四”青年节前夕,重庆 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到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刘明华到校参与“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 讲座,并指导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有关工作。 据了解,本次讲座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五个‘一’”系列活动之一。该学院已经连续五年举办 “五个‘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以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主题,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 各类传统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刘明华从国学热的背景、国学的内涵、从大师风骨看文化自信三个角度,为大学生们解读 了 2017 年发布的“两办国学传承十八条”,指出在这两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国学所吸引,意识到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学的内涵就是传统文化,形式以文言为主,内容为经史子集,学科属于文史哲,中心内容 是儒释道。他向大家介绍了以对繁体字的坚持表达文化自信的吴宓、被誉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两 位国学大师的事迹,告诉同学们风骨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鼓励大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华龙网 2018 年 5 月 3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传统诗词做了不一样的演绎和解读,这启示我们诗词的传承不能只靠课本, 而应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B.诗词和音乐结合是诗词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能够展现诗词的魅力,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去探索经典 文化。 C.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行说明,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有助于戏曲文化得到更 好的传承和发展。 D.重庆工商大学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目的在于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他们为 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有助于 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错误,原文“戏曲进校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 想象力、增加艺术细胞、加强艺术修养,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 园让中小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传 和思想教育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减负’助力”,可知“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 行”说明的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把戏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中。故选 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三中刘明华列举吴宓和梁漱溟的事例,意在说明两位大师都从国学中汲取了力量,鼓励大学生 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B.经典诗词若只是简单地依靠老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生硬地讲解,那么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韵味 就会受到破坏。 C.有时反复朗读背诵和逐字逐句分析传统文化中一些诗词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解,这便加大了传统文 化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D.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渭南地区为学生编排了经典传统戏曲,邀请专家编写戏曲教材,实现了“戏 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 项,“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 错误,原文“这就为普及戏曲艺术课程,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项变未 然为已然了。故选 D。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①“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更多新颖的形式;②在校园开展多种传统文化活动, 让中小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③加强宣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传 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归纳、筛选、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原文“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在 课堂与书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反而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也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说明传统文 化传承可以有多种创新方式,增加其趣味性;“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传和思想教育渗透 到娱乐活动之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让中小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刘明华教授 从国学热的背景、国学的内涵、从大师风骨看文化自信三个角度,为大学生们解读了 2017 年发布的‘两办 国学传承十八条’,指出在这两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国学所吸引,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他向大家介绍了以对繁体字的坚持表达文化自信的吴宓、被誉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两位国学大 师的事迹,告诉同学们风骨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鼓励大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可以概括为要加 强宣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让学生被传承传统文化吸引,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三、(202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络成瘾综合征”,于 1994 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 Coldberg 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 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 赖网络的发病率是 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已接近 10%。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 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据某高校对 237 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 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 无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 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缺少“慎 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 极易引发冲突,导致违规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 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 (摘编自《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材料二: (摘自《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材料三: 网瘾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问题。美国哈里斯调查公司 2007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 85%的青少年有不 同程度的网瘾问题。在我国,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已成为网瘾泛滥的重灾区。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 教育缺位是导致网瘾泛滥的因素之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这些 实际监护人因对孙辈的溺爱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温饱需求。此外,农村文娱活 动相对匮乏,城市青少年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儿童剧院、手工作坊等文化空间参加丰富多 彩的文娱活动,这在农村是很难想象的。最后,互联网企业挺进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瞄准了农村青少年 这一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自控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中招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编自《抵御网瘾,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材料四: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 网络使用。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 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 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 正确用网。 (摘编自《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危害的一项是 A.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直接表现就是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学习成绩下降。 B.青少年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 为的监督,易导致角色混乱,道德感弱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 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D.“网络成瘾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 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 项,“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 自信”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 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将 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极易引发冲突”分析可知,“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 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于文无据。故选 D。 2.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相关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成瘾综合征”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成了世 界性的难题,患者无法彻底根治。 B.调查显示,从年龄阶段来看,我国 13~17 岁的青少年患网瘾的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网瘾 人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职业分布来看,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生患网瘾的比例最高;从 成因分析来看,满足感缺失、自控能力弱、过于清闲是主因。 C.“网络成瘾综合征”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颈椎病、失眠、自闭症等都是 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 D.要解决我国农村网瘾泛滥的问题,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家庭等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当 前尤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防沉迷措施,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患者无法彻底 根治”说法过于绝对。结合“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 “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分析可知,“患者无法彻底根治”错误。C 项, “颈椎病、失眠、自闭症等都是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以偏概全。“颈椎病、失眠、自闭症”成 因很多,把它们全归因于“网络成瘾综合征”显然是错误的。D 项,“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无 中生有。结合文本内容“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 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 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分析可知,“切实提高老 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于文无据,况且老年人素质不是短期内就能提高的。故选 B。 3.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①设置身份认证,限制上网时间;②游戏分级,禁止未成年人玩某些游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 力。题干要求“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 可抓住材料四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一 句,联系实际思考怎样建立防沉迷机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实名制,进行身份认证,然后结合不同 的年龄,规定上网时间,或者进行 IP 监控,一些暴力的游戏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等。 四、(2020·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 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 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 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 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 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 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 节日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百人团’成员最小的 7 岁,武亦姝 16 岁,陈更 20 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 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 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也许,传统 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 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 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 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 “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 “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 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 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 是一场电视秀”等。 16 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 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 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 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 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 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 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 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 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 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 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 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 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 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 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 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答案】B 【解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 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A 项,“都 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 项,“材料二和材料三……旨在说 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错误,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 项,“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 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从文中来看,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 度。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 性的特点。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 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 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后一段的抒情性 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 的思考。 【答案】AD 【解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 的”“两项”。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B 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 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 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 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从材料来看,三家媒体的受众应该 有交叉。E 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 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3.“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 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 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 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 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对“中国 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的影响进行分层概括。从“中国诗词大会”特点概括。材料一的最后两段 “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 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这说明诗词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 让人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感受诗意,这是节目对人生生活的作用。材料二中“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 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这是节目对于普及文化方面的作用。材料三的第 三、四、五段提到,节目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方式的思考,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影 响。材料二中“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 国人的文化自信”,明确指出此节目的魅力。 五、(2020·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 年-1955 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 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同时,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 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 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 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幕。的确,林是 20 世纪中国最有 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她 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 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 徽因,人们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 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 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 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 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橫溢,她 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 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 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 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 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 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田像中国建筑史》 的巨大工程。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 迹。可是她又活了 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 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为人妇,为人母, 为人的朋友, 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 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 微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痂述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 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 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 夫妻楷模。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 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是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的敬佩, 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 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 “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喜爱、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微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B 项,“……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理解错误。 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是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的敬佩, 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可知,选项“……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无中生有。 故选 B。 2.文章的题目是“传奇女子——林徽因”,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她的“传奇”的?请结合文章内容 加以概括分析。 【答案】①她的光辉成就:她集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 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人生经历:少女 时代……在抗战八年中……美国专家说她不会活过五年……③她的人格魅力: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 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 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①从其光辉成就来看,表现为第一段的“她才华 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同时,她致力于建筑事 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②从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来看, 表现为第四段的“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 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在抗战 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 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 建筑史》和《图象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 ③从起人格魅力来看,具体表现为第一段的“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 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 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3.本文语言上多用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增色不少。试结合③——⑤段文字,找出两种修辞手法并举例 赏析。 【答案】①排比:“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 像”,先否定再肯定,增强语势,强调林徽因更加准确的社会文化定位;②对比、比喻:“梁思成是坚实 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形象地概括 出梁思成与林徽因工作生活中珠联璧合的角色定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段落表现手法以及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第三段“《林徽因》的价 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运用比喻修辞,生动 形象地表明了《林徽因》这本书客观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不朽魅力和独特风姿;第四段,“当女人成了母亲, 花便成了树”形象、客观地反映了林徽因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成长过程,客观评价了林徽因的精神 品质,在艰难时刻,始终坚强面对;“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 拜和议论的偶像”这是一组排比,肯定林徽因先生的社会地位和独特成绩。“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 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运用对比、比喻,形象地概 括出梁思成与林徽因工作生活中珠联璧合的角色定位。

资料: 8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