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
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7 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
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
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
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
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
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
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
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
资安排 6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
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
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
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
5G 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 4.0”过渡的基础
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 4.0”》,《参考消息》2020 年 6 月 6 日)
1.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
202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
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
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
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B 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原文“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
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
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
提及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 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
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
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A 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
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
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故选 A。
3.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
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
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
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原文“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可概括出“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原文“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
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
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可概括出“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原文“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
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可概括出“我国重点投资支
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
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
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
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
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
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
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
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
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
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
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
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
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
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
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
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 年 5 月
8 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
在云南省境内长达 1200 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
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
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
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
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
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
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
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 年 2 月 21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
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
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
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
扶贫方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
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
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C 项,“今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
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说法错误。结合材料四“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
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 1200 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
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分析可知,原文只介绍了云南的生态资源、地理资源的优势,并未涉及“劳动力
资源和交通资源”的表述。
故选 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
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
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
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
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
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 项,“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
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说法错误。结合原文“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
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分析可知,
选项缩小的范围。
故选 B。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①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
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
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
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
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
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题干“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由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
“扶贫工作”“共通之处”。结合材料三、四“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
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
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
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
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
普洱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分析可知,两个省都
以“茶”为主要产业,可见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结合材料三、四“江口县以
‘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黄
净山地理标识”“(云南)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
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城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江口
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
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
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分析可知,两个省都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
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
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
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
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
意防止要点遗漏。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
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
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
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
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
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
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 84 岁的钟南山深夜
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 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
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
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
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
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
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
“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
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
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
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
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
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
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 年 5 月 13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
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
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
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
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
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
撼人心,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
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
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
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
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
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D 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
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
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故选 D。
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
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
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
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
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
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
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
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英
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
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可分析出“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
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
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可分析出“重视
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
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
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
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
山”“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可分析出
“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点睛】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时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
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
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
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
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
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
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 6 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
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
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
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
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
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
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
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
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
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
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
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
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 20 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
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30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
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 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
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
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 60 年
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
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
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
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
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
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
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
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
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 1000 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
今已达 4000~5000 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 3100~3600 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
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
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
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
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
的演变过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认真阅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再
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 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
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
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
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
C 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D 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
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
故选 A。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 1935 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城的
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
考。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
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
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 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
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
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
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
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
故选 C。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
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
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
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D 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 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
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
的规律”可知,D 项不属于沿革地理。
故选 D。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
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辨别助词,突
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
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
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
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
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
是……”的句式作答。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
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
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
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
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
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
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稻米传奇
文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
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 2800 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
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
1917 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
20 世起 70 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 7000 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
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
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 年,美国圣路易斯
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 DNA 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
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
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
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
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
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
量从未超过 6000 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
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 11 世纪起,源自越
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
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
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 4 亿多。在这
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 3000 年前开始,
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 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
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
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
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有删改)
1.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恒河流城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
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
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D.通过水稻 DNA 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
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原因错误。原文是“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
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故选 A。
2.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
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
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D 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
人口也达到了 4 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并未提到“稻米文明取代了
粟作文明”。
故选 D。
3.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
【答案】公元前 8500 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中国;3000
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000 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 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 年前传到日本;随后陆
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本题要求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首先确定答题区域为“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
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
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特别是从 11 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
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大约 3000 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
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 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
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然后按照时间顺
序梳理出稻米的传播之路:公元前 8500 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
中国;3000 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000 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 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 年前传到
日本;随后陆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
(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物并不是全无关联。动物能否看懂环境,往往决定着
它能否安全地生存下去。人既要阅读作为客观世界的环境,也要阅读以符号为中介的书籍。
当人越来越多地阅读书籍的时候,人对客观自然环境或环境的阅读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说,人在“看”
自然、“看”其他存在物、“看”其他人时,已经带着自身有价值取向的意义和理解结构去“看”客观世
界了。阅读就是一个通过编码符号进行的意义再生成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
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
(取材于韩震《阅读的本质》)
材料二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阅读 10 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 7.6%的国民阅读 10
本及以上电子书。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见下表:
(取材于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三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
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体的价值所在?
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
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
括封面、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排列,我们
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
所处的时代。不断翻新的技术使在书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书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读者或
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
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
及随之而来的修正,都可能带来同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从中,我们或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
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转变。纸质书的装帧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遗产。在一本 1630 年左右的书籍
装帧中,人们发现了 17 世纪早期一位书商的记录,其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另一出剧作《爱的功劳》。早有学
者提出过莎翁曾写过对应《爱的徒劳》的另一剧本,这个发现显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
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取材于陆纡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快质书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阅读”。
B.无论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一个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C.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2019 年成年国民中至少有 7.6%的人阅读量不少于 10 本。
D.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 2019 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
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
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D 项,“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 2019 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图
表所示,2019 年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是 2.33,电子书人均阅读量是 2.84,很显然,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比电子
书要小。
故选 D。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 )
A.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B.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
C.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
D.因为物质形式本身和印刷装帧流传所产生的意义,纸质书难以被电子书彻底取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
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结合原文“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
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
来”分析可知,两个维度应指时间和空间维度,并非指纸质书和电子书,选项曲解文意。
B 项,“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说法错误。通读全文
可知,三则材料并未提及“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的原因,只是在材料二的图表中显示报纸的阅读
量较大;且综合材料所述以及我们的认知可知“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也并非是人们选择
阅读载体的原因,选项无中生有。
C 项,“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说法错误。结
合原文“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
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
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的信息;且文中亦
无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因素的分析。
故选 D。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 )
A.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
B.宋代雕版书多用歇、颜字体,特色鲜明,墨色清润,刻写精良,为后世所重。
C.书籍会因为阅读者留下的签名、批注等独特个人印记而增加收藏价值。
D.同一书籍因传抄、印刷、装订而产生的版本差异,给书籍打上鲜明的时代格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
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
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
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
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题干“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作
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文本社会学”的内涵。结合“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
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分析可知,“文本社会学”指的是承载
文本的物质形式(书)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
A 项,“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不符合,“废旧书刊的
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只是单纯的作为商品存在,并没有影响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
故选 A。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
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
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
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
意防止要点遗漏。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
“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
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
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
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
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
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
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
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
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
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
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
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
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
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
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
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
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
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
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1.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
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
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
“文字阅读”而言,可见并非上述问题,接下来就按照提取文本信息与选项对照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
D 项,“文字阅读是单向的”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
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
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文字
阅读是双向的”“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
故选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
“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们
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
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
的观点或态度;然后根据选项的表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
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 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原文信息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
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
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可见二者并非变得
越来越相似。
B 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明确告诉我们……”错误。原文表述为“正如
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可见“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只
能说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另外寥寥三字具有言简义丰委婉含蓄的特点,自然不能
说“明确告诉”。
D 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错误。原文表述是 “我
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
式!”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曲解文意,把推断、揣测说成绝对、肯定;文化仪式相关的表述也背离
文意。
故选 C。
3.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________ (2)材料三:________
【答案】(1).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2).材料三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①被动接受,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
“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
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
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为: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明确了答题区域为材料二、三,答题要求为“概括”,答案要点为“特点”,作答时力求条理清晰、分点
作答。
首先理解综合或总说部分:答案(1)中“图像阅读的特点”属于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归纳,答案(2)
中“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属于对材料三中心话题的整合理解。
然后分析第(1)点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源自材料二“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
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
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
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答案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源自材料二结尾部分“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
第(2)点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被动接受”源自材料三“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
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
答案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源自材料三结尾处“视觉文化时代
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
显然更具诱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
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次要
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
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练习式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全国Ⅰ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
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7 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
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
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
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
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
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
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
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8 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
资安排 6000 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
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
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
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
5G 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 4.0”过渡的基础
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 4.0”》,《参考消息》2020 年 6 月 6 日)
4. 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是 2020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
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
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 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
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
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
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 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 2008
年到 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 2020 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 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
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6.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B5.A
6.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
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
的审慎选择。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
从而判断正误。
B 项,“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错,原文“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
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
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可知并未
提及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A 项,“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错,原文“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
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可知是在深刻洞察和把
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
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原文“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
可概括出“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原文“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
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
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可概括出“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原文“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
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可概括出“我国重点投资支
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
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
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
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全国 II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 小题,12 分)
2.(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
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
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
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
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世界反贫困
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
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
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
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
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
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
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 年 5 月
8 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
在云南省境内长达 1200 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
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
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
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
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
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 年 2 月 21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
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
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
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
的扶贫方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
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
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
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
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手法分析,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
得出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1)C.“交通资源”无中生有。
(2)B.“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理解错误,
原文为“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
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可以结合“江口县通过发掘
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
新路”“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
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
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
茶三个品牌”“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
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概括得出。
答案:
(1)C
(2)B
(3)①兼顾人与自热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
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
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
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全国Ⅲ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
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
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
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
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
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
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 84 岁的钟南山深夜
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 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
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
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
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
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
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
“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
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
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
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
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
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
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 年 5 月 13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
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 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
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 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
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 关于经常采用“费力”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
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
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 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
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 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
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 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
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6. 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D 5. D
6. 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
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
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
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
撼人心,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D 项,“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原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
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可
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并非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问题。选项主客颠倒。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
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
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
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
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
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英
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
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可分析出“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
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
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可分析出“重
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原文“在《燃起黑色的春天》
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
篇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
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
南山”“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可分析
出“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有回到对方的文学观。”。
【点睛】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时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
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
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
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
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
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
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 6 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
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
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
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
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
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
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
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
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
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
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
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
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 20 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
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30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
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 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
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
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 60 年
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
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
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
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
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
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
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
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
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 1000 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
今已达 4000~5000 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 3100~3600 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
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
理学的成分。
B. 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
立的学术空间。
C. 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
科学特征。
D. 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
长的演变过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
目。
B. 通过对比 1935 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城
的扩大。
D.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
参考。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 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A 2. C 3. D
4.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
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5.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
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
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认真阅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再根据选项
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 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
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
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
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
C 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D 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
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
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
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 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
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
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
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
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
故选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
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
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D 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 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
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
的规律”可知,D 项不属于沿革地理。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辨别助词,突出被定义
项的性质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
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
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
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
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
是……”的句式作答。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
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
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
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
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江苏卷
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稻米传奇
文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
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 2800 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
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
1917 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
20 世起 70 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 7000 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
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
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 年,美国圣路易斯
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 DNA 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
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
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
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
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
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
量从未超过 6000 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
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 11 世纪起,源自越
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
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
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 4 亿多。在这
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 3000 年前开始,
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 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
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
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
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有删改)
18. 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恒河流城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
B. 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
C. 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D. 通过水稻 DNA 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
19. 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
B. 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
C. 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 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
20. 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
【答案】18. A 19. D
20. 公元前 8500 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中国;3000 年前开
始传到朝鲜;3000 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 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 年前传到日本;随后陆续传到
西亚、欧洲等地。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
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
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原因错误。原文是“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
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
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D 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
人口也达到了 4 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并未提到“稻米文明取代了
粟作文明”。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本题要求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首先确定答题区域为“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
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
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特别是从 11 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
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大约 3000 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
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 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
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然后按照时间顺
序梳理出稻米的传播之路:公元前 8500 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
中国;3000 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000 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 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 年前传到
日本;随后陆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物并不是全无关联。动物能否看懂环境,往往决定着
它能否安全地生存下去。人既要阅读作为客观世界的环境,也要阅读以符号为中介的书籍。
当人越来越多地阅读书籍的时候,人对客观自然环境或环境的阅读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说,人在“看”
自然、“看”其他存在物、“看”其他人时,已经带着自身有价值取向的意义和理解结构是“看”客观世
界了。阅读就是一个通过编码符号进行的意义再生或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
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
(取材于韩震《阅读的本质》)
材料二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阅读 10 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 7.6%的国民阅读 10
本及以上电子书。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见下表:
(取材于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三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
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体的价值所在?
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
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
括封面、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排列,我们
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
所处的时代。不断翻新的技术使在书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书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读者或
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
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
及随之而来的修正,都可能带来网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从中,我们成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
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特变。纸质书的装帧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遗产。在一本 1630 年左右的书籍
装帧中,人们发现了 17 世纪平期一位书商的记录,其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另一出剧作《爱的功劳》。早有学
者提出过莎翁曾写过对应《爱的徒劳》的另一剧本,这个发现显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
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取材于陆纡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快质书的价值》)
4.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阅读”。
B. 无论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一个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C. 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2019 年成年国民中至少有 7.6%的人阅读量不少于 10 本。
D. 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 2019 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
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 )
A. 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B. 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
C. 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
D. 因为物质形式本身和印刷装帧流传所产生的意义,纸质书难以被电子书彻底取代。
6.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 )
A. 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
B. 宋代雕版书多用歇、颜字体,特色鲜明,墨色清润,刻写精良,为后世所重。
C. 书籍会因为阅读者留下的签名、批注等独特个人印记而增加收藏价值。
D. 同一书籍因传抄、印刷、装订而产生的版本差异,给书籍打上鲜明的时代格印。
【答案】4. D 5. D 6. A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
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
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D 项,“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 2019 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图
表所示,2019 年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是 2.33,电子书人均阅读量是 2.84,很显然,期刊的人均阅读量比电子
书要小。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
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
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结合原文“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
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
来”分析可知,两个维度应指时间和空间维度,并非指纸质书和电子书,选项曲解文意。
B 项,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说法错误。通读全文可
知,三则材料并未提及“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的原因,只是在材料二的图表中显示报纸的阅读量
较大;且综合材料所述以及我们的认知可知“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也并非是人们选择阅
读载体的原因,选项无中生有。
C 项,“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说法错误。结
合原文“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
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
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的信息;且文中亦
无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因素的分析。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
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
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
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
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
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题干“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作答本题,
首先要明确“文本社会学”的内涵。结合“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
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分析可知,“文本社会学”指的是承载文本的物
质形式(书)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
A 项,“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不符合,“废旧书刊的
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只是单纯的作为商品存在,并没有影响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
故选 A。
浙江卷
(一)(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
“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
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
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
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
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
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
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
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
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
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
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
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
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
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
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
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
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
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
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7. 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 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 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
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 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
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
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
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9. 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________ (2)材料三:________
【答案】7. D 8. C
9. (1). 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2). 材料三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①被动接受,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
“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
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
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文字阅
读”而言,可见并非上述问题,接下来就按照提取文本信息与选项对照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
D 项,“文字阅读是单向的”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
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
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文字
阅读是双向的”“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
态度;然后根据选项的表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
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 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原文信息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
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
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可见二者并非变得
越来越相似。
B 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明确告诉我们……”错误。原文表述为“正如
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可见“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只
能说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另外寥寥三字具有言简义丰委婉含蓄的特点,自然不能
说“明确告诉”。
D 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错误。原文表述是 “我
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
式!”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曲解文意,把推断、揣测说成绝对、肯定;文化仪式相关的表述也背离
文意。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全
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
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为: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明确了
答题区域为材料二、三,答题要求为“概括”,答案要点为“特点”,作答时力求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首先理解综合或总说部分:答案(1)中“图像阅读的特点”属于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归纳,答案(2)
中“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属于对材料三中心话题的整合理解。
然后分析第(1)点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源自材料二“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
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
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
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答案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源自材料二结尾部分“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
第(2)点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被动接受”源自材料三“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
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
答案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源自材料三结尾处“视觉文化时代
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
显然更具诱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
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次要
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
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