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滑轮及其应用
第 1 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
示。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
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滑轮
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
点。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引导
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
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
问题 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
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 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问题 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
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 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
定滑轮的实质是 l1=l2 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G
s=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
问题 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
问题 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动滑轮。
问题 3:此时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
问题 4:物体重 2N,将绳子自由端挂在顶端,绳子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 5:如果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则手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 6: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是重力一半吗?
强调: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
问题 7:为什么沿斜向拉动时拉力大小不等于重力的一半呢?
动滑轮实质是 l1=2l2 的省力杠杆(如图所示)。
F=G
2
s=2h
总结:动滑轮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如图所示,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应用。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 1 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四、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
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
同时滑轮也是以后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对滑轮特点的理论分析,再次体会从具体
到抽象的研究方法。我首先从实物引入,让学生认识滑轮、利用滑轮、区分滑轮;让学生探
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并从理论上分析滑轮的实质。
第 2 课时 滑轮组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知道滑轮组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滑轮组的特点及其应用。
2.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课前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小孩吊起牛犊动画(如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孩能自己把牛吊
起来?
这其中用到了什么原理呢?学完今天的课程我们就会知道。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 滑轮组及其应用
教师:我们先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请同学回答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
学生回顾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自然地引出滑轮组: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
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实验:探究滑轮组工作时的特点。
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练习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二是探究滑轮组在工作时的省
力情况。
1.提出问题。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起来提升重物,你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
能省多少力?
2.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教师引导: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提醒他们绳子的绕法是
设计实验的关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科学地设计。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的方案,
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在表格中,引导学生观察吊起
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加强合作。
3.分析论证与实验结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
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1
n
G。
4.拓展与提高。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通过观察,你认为滑轮组省力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2)若不计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则拉力与物重、动滑轮的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课前多媒体所示的情景,你认为这可能吗?理由是什么?
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进行对比
总结。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定义
实质
特点
多媒体展示:我国古代对简单机械的应用。
三、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滑轮组及其应用
一、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二、公式:F=G
n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四、教学反思
本节先回顾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后指出如果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可
以既省力又方便,接着研究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通过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料介
绍我国古代对简单机械的应用情况,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