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高一历史暑假练习 4
一、选择题:
1.“乙丑了,金牛叫;风雨顺,五谷笑;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
欢乐绕……”这是 2009 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的“乙丑”、“金牛”等源自 ( )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多投入多产出
4.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济形态并存开始于 ( )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
5 . 唐 朝 前 期 长 安 城 实 行 严 格 的 坊 市 管 理 。 可 以 作 为 其 直 接 证 据 的 是
( )
A.“今朝半醉归草时,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6.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7.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 酒 话 桑 麻 。 ” 这 首 诗 能 够 反 映 自 然 经 济 状 态 下
( )
乡村风景的恬适闲静 乡村民风的古朴淳朴 重视农业的观念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
A.农具的改进 B.技术的提高
C.小农经济 D.国家政策的推动
9.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 )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B.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C.明代景德镇的官窑 D.明代景德镇的民窑
10.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期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
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2 / 6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11.“坊巷桥头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
在 ( )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
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
生活情况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 B.④ C.②③ D.③④
13.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14.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重,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
上述言论 ( )
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1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7.公元 1 世纪时,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著名的《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种类很多,
但 是 没 有 一 种 能 和 中 国 来 的 刚 媲 美 。 ” 中 国 的 炼 钢 业 最 早 可 以 追 溯 到
( )
A.夏朝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18.中国古代的缂丝技艺体现了我国手工业技术的高超水平。它属于 ( )
A.唐代冶炼业 B.唐朝丝织业
C.宋代棉纺织业 D.元代制瓷业
19.“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
A.丝 B.棉 C.毛 D.麻
20.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 )
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C.私营手工业主要是自己消费 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
二、材料解析题(21 题 16 分,22 题 10 分)
21、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
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9 年 1 月到 1740 年 6 月,北欧瑞典的货船“哥德堡号”开始首次广州
3 / 6
之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哥德堡号”到东方的航路早在 16 世纪初就已开通,为开辟这条航路做
出贡献的航海家是哪几位?(2 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条航路开辟的积极经济影响。(1
分)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
以在 1911 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
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
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
些?(3 分)其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分别是什么?(2 分)
材料三 “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
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顺德县)自西
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 年后……纺业停
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
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3 分)
材料四 1913 年至 1920 年,全国新设面粉厂 47 个。1914 年前,面粉每年入超。
从 1915 年起,变为出超。1915 年至 1920 年,面粉出超量由 0.2895 万吨增至 17.2485 万吨,
增加了 59 倍以上。1913 年至 1921 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有 48.4 万余枚,增长了 157.9
%;织布机由 2016 台增至 5825 台,增长了 188.9%。
(4)材料四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情况?(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状
4 / 6
况的原因。(4 分)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 1801 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 15 个城镇,其人口总共 2
万多人;而到 1891 年,已经有 63 个城镇。从 1820 年到 1830 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
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 40%,这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的大于穷人。拿手织机
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
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
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
二氧化硫、甲烷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的 CO2 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
前工业化时代的约 280mmp 上升到目前的 360mmp。
—J·格里宾《历史焦点》
问题:
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指出
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
⑵依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4 分)
【选做部分】
1、英国出口的商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 年为 1/4,1861 年为 1/3,1871 年达到 3/5.
以下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包括 ( )
A.英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国际市场
B.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C.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5 / 6
D.商品生产消耗资源不利于英国持续发展
2、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大企业时代到来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
A.②③④ B.④③②
C.③④② D.③②④
3、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
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通知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4、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
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894 年估计有 1 亿多美元,到 1914 年时增至 9.6 亿多美元……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而成的。例
如“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
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6、 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美的是 ( )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7、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
A.欧洲与亚洲、非洲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海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D.各种新的商业组织纷纷在市场上出现
8、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 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
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
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9、1930 年有人到南京游玩,他不可能 ( )
A.见一位中年男子推着长辫子 B.看到有人穿着中山装上班
C.听到有人称他“同志” D.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在洗自己的缠足布
10、1919 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现报
纸的功能是 ( )
A.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6 / 6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的上书言政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
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
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
积足而人乐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
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5 分)
(2)材料二、材料三对工商业的认识有何不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摘抄原文的关
键词句回答)(5 分)
(3)你怎样看待中国古代农工商业的作用?(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