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16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
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一、选择题
1.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确立新的土地制度
2.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 300 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 265 顷,
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 37 000 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
3.“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
“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4.(清朝前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以下各项不能正
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 )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5.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
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7.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
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8.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
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
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
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
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
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三十一)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5.D 6.C 7.C 8.C
二.非选择题
9.(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 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
(3)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 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
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