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1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一、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
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 )
A.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英国和中国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
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
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 ④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它所反映的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2 0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A. 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4.“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
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
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 )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 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5.1911 年,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
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 )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人口和资本广泛流动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D.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6.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
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料所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7.1874 年 1 月 1 日,经营了 2 74 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 年,刚组
建 8 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 84%,并控制了近 90%的石
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技术进步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国际市场经济有效地把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
印度的黄麻、西非的棕油、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埃及的棉花等等都利用于欧洲的工业。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
历史进程》
材料二 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试图依靠组织、技术和金钱把
世界当作一个完整的单位来管理。
——[美]哈拉尔《新资本主义》
材料三 德国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巴奎曾指出 “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
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
——张世鹏《全球化时代的
资本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动力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三十五)
一.选择题
1.A 2.A 3.B 4.C 5.A 6.C 7.A
二、非选择题
8.(1)要素: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殖民掠夺、跨国(生产)公司、国际贸易。根本动力:生
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