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暑假作业天天练 15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 1~3 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解析:第 1 题,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
第 2 题,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分布较为分散。第 3 题,丁省为青海
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
答案:1.B 2.A 3.D
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 4~5 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区域环境差异大
解析:选 D。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属于
同一层次的区域;相互间区域环境差异大。
5.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季节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解析:选 D。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都比较充足;乙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降水量少,季节变化也小;丙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6.我国 A 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 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
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
项目
A B
人口(万人) 2239 3508
面积(平方公里) 27080 55375
耕地面积(千公顷) 989 2760
GDP(亿元) 16013 5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次产业结构 2∶47∶51 26∶44∶30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43 91
单位 GDP 能耗(千克标准煤/元) 0.26 0.54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A 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区域和 B 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 A 区域流向 B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
项代码)________,从 B 区域流向 A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_______。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统计表的分析能力。主要涉及知识点有区域经济发展研
究、区际联系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第(1)题,从题干及表格数据可知,A 区域地处沿海,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大学生比例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同时,单位 GDP 能耗低,反映科技
较为发达;二、三产业比重高,产业结构成熟。B 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 A 多;人口
众多,大学生比例低,则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第(2)题,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 区
域可以为 B 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支持,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
移到 B 区域,促进 B 区域经济发展。B 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
提供给 A 区域。第(3)题,技术和资金从 A 区域流入 B 区域,有助于推动 B 区域矿产能源资源
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
小地区差距。
答案:(1)A 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B
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