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下期高一年级第四次双周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孙记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
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
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
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愉快,否则就感到
“拗”或“失调”,就不愉快。例如听京戏或鼓书,如果演奏艺术高超,像过去的杨小楼
和刘宝全那样,我们便觉得每个字音和每一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
弹丸”之妙。如果某句落掉一拍,或某板偏高或偏低,我们全身筋肉就仿佛突然受到一种
不愉快的震撼,这就叫作节奏感。为了跟上节奏,我们常用手脚去“打板”,其实全身筋
肉都在“打板”。这里还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听到上
一板,我们就“预期”下一板的长短高低快慢如何,如果下一板果然符合预期,美感便加
强,否则美感就遭到破坏。在这种美或不美的节奏感里,你能说它是纯粹主观的或纯粹客
观的吗?或者说它纯粹是心理的或纯粹是生理的吗?
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
传达媒介。艺术家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
体验或感染到那种思想和情趣,从而引起同情和共鸣。
举具体事例来说,试比较分析一下这两段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
哉!
——李白《蜀道难》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
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韩愈《听颖师弹
琴》
李诗突兀沉雄,使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惊惧感觉,节奏比较慢,起伏不平。韩诗变化
多姿,妙肖琴音由缠绵细腻,突然转到高昂开阔,反复荡漾,紧接的两句就上升的艰险和
下降的突兀作了强烈的对比。音调节奏恰恰传出琴音本身的变化。正确的朗诵须使音调
节奏暗示出意象和情趣的变化发展,这就必然要引起呼吸、循环、发音等器官乃至全身
筋肉的活动。你能离开这些复杂的生理活动而谈欣赏音调节奏的美感吗?你能离开这种
具体的美感而抽象地谈美的本质吗?
节奏主要见于声音,但也不限于声音,形体长短、大小、粗细相错综,颜色深浅、浓
淡和不同调质相错综,也都可以见出规律和节奏。建筑也有它所特有的节奏,所以过去美
学家们把建筑比作“冻结的或凝固的音乐”。一部文艺作品在布局上要有“起承转合”
的节奏。我读姚雪垠的《李自成》,特别欣赏他在戎马仓皇的紧张局面之中穿插些明末
宫廷生活之类安逸闲散的配搭,既见出反衬,也见出起伏的节奏,否则便会平板单调。我
们有些音乐和文学方面的作品往往一味高昂紧张,就有缺乏节奏感的毛病。“张而不弛,
吾 不为也!”
(节选自朱光潜《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有改
动)
1、下列关于“节奏”的表述,不符合题意的一项是( )
A、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不能缺少的一个要素是节
奏。
B、节奏可以是呼吸、循环、运动等人体器官符合生理自然规律的起伏流转。
C、当我们面对审美对象时,审美对象表现的节奏必须符合我们的生理自然节奏。
D、引起听众同情共鸣的艺术,艺术家一定会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
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欣赏高超的艺术表演,当觉得每个字音和每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时,这说明
我们进入到一种美的节奏感里。
B、欣赏艺术表演,当全身筋肉仿佛突然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时,这说明我们的筋肉打
板时没有跟上节奏。
C、《蜀道难》的节奏较慢且起伏不平,李白在突兀沉雄的气象中让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
惊惧感觉。
D、《听颖师弹琴》变化多姿,妙肖琴音,是因为诗的音调节奏传达了琴音本身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正确的音调、节奏传达出作品的意象情趣及变化发展,这样的朗读一定很有美感。
B、节奏见于多种艺术形式中,因为无论是声音、形状、色彩抑或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
起伏流转。
C、“张而不弛,吾不为也!”作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特别高昂、紧张的音乐文学作
品,我们一般人是到不了这种境界的。
D、节奏感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第一段结尾的两个反问,说明
了节奏美感的特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王伟玲)
老夫老妻
冯骥才
他俩又吵架了。
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
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
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的唠唠叨叨
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
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
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
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
渍,老婆子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
音,一边冲到门口 ,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
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
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
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
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
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
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
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
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
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
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
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
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
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曾
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
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
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
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
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
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
儿就在屋里!”
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
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
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
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
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
情的伟大,可贵。
B、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
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
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
还善于反省。
5、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5 分)
6、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刘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 3000 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 400 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
令人尴尬的是,这 400 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
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
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
米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 ——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 0.3
—0.4 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
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
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
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
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
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
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
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
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
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
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来自一线的制笔
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
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 45 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
头清洗好,再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她大半本都记掉了,这样一
本东西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这说明他们员工工作的那种
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
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
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选
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
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
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
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 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
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
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
是掌握制造技术,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
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
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
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
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
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选自新浪网)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
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
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
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
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两项是(3 分)
A、材料一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来修饰笔尖,
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
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
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
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9、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李强、李凤)
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顗:yǐ)
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
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
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
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
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
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
史。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场。以亮为南
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
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蠲:juān,免除)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时儒学崇
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
郡界有古时石堨(堨:è,堰),芜废岁久,亮籤世祖修治之,曰:“窃见郡境有旧
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世祖许
之。又修治马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
复为后军中兵,领义成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
千卷。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
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B、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
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C、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
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D、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
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霓裳》即《霓裳羽衣
曲》,相传为唐玄宗所作。《六幺》:也是唐时有名的曲子。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
师的通称。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B、崤函:崤山和函谷关。江河:长江和黄河。河内,指黄河以北,河东,指黄河以东。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
故以“九州”代指天下。指天下的还有“宇内、四海、六荒、六合”等。
C、鸡人报晓筹,是汉代制度,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是敲击报时用的竹签,
这里指代时间。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自家庭院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称“乞巧节”。
D、战国四君子:指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魏信陵君魏无忌。
皆以招揽宾客著称。陶朱,就是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因善于经营而致富,后人常以
陶朱为富人的代称。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向陶朱学致富之术,积累了很多财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亮为官尽责,直言进谏。会稽太守孟顗在郡里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因此
被罢官。后沈亮因直言灾异现象而遭贬。
B、沈亮关注民生,妙策解困。三吴遭受水灾,民生疾苦,沈亮提出打击投机营利行为、
建立互市等建议,都被刺史采纳、施行。
C、沈亮治政威严,心怀仁爱。在治理边蛮时,沈亮果断诛杀奸猾之徒,令村民畏服;
他爱护百姓,馈赠老者,兴办学校,教化风气。
D、沈亮为官清廉,深受器重。他为官清正廉洁,才能出众,得到皇帝肯定,多次担任
要职,太祖还多次赏赐给他一些贵重的物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5 分)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范珠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次韵唐公①三首其三 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
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苑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
当日辞官归乡。
14、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
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
“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以夸张之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人”
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白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
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人世。
15、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
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一位贫富人在麦田里抱子劳动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许圣凯)(马利)[来源:学。科。网 Z。X。X。K]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近来,5G 热度逐步攀升。5G,又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如果说 3G 让人们跨入
了互联网门槛,能够在网络上________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
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 刺激了互联网应用的繁荣,
即时消息、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视频和在线游戏等等应用________;那么,5G
则带来了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全景视频、虚拟现实等等都将不
再是电影里的虚构。5G 网络具有速率极高,容量大和时延极低三个特征,( )
5G 牵动着许多企业的神经,足以改变移动通信产业的格局,甚至关及国家利益,如此
________,因而,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我国自成立“IMT-2020 推进组”以来,5G 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目前建成了
全球最大的 5G 试验网,而华为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被采纳为 5G 国际核心标准,中国成为
_________的 5G 领跑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游刃有余 遍地开花 举足轻重 名不虚传
B、随心所欲 遍地开花 不可或缺 当之无愧
C、游刃有余 层出不穷 不可或缺 名不虚传
D、随心所欲 层出不穷 举足轻重 当之无愧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用户可以获得光纤般的接入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信息
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B、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用户可以获得“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
光纤般的接入速率。
C、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实现
“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
D、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信息
随心而至,万物触手可及。
19、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B、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C、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D、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 5G 引领者。
20、下面的图片是在 2014 年全国志愿服务标识征集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请用简明
的文字说明其画面内容及寓意,不超过 70 字。(6 分)
[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校一则邀请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 XX 老师: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学生会打算在 5 月 4 日举行
首届校国辩论查,特邀请您担任评委老师。殷切希望您届时拨冗莅临,精心指导,相信
您的绵薄之力一定会为大赛增光添彩。
特此邀请,真诚地期待您荣幸地参加本次活动,务必按时光临!
比赛场地:XXX
比赛时间:XXX[来源:Z#xx#k.Com]
学生会
XX 年 XX 月 XX 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马富华、衡颖琪)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
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
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 项,“必须符合我们的生理自然节奏”错。
2、答案:B 解析:B 项,“这说明我们的筋肉打板时没有跟上节奏”错,原文是“如果某句落掉一拍,
或某板偏高或偏低”,这说明不高明的表演的节奏同我们的心理“预期”之间产生了偏差。
3、答案:C 解析:“特别高昂、紧张的音乐文学作品,我们一般人是到不了这种境界的”错,引用这句
话是为了强调高明的艺术家是不会创造缺乏节奏感的作品的。
4、B[解析]“妻子在家强势”,原文无依据。
5、1)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
2)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3)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
4)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5)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
互相帮助。(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可得满分)
6、1)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
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
2)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
3) 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
对丈夫的宽容理解。(每点 2 分)
7、A (“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回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8、A B 项,“不在……而在”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
上……“。C 项,偷换概念,“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D 项,
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是必要条件,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
“只要……就”)
9、问题:①技术上有差距。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
比较浮躁。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对策:①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②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
注重人才培养。③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
俗的成就动机。④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10、A(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
赐书二千卷。)
11、B(“六荒”应改为“八荒”)
12、A (沈亮因言灾异,转任西曹主簿。转,改换任地,或转换官职,并不一定是贬职。)
13、(1)东方发生灾荒,民生凋敝,粮价高涨,富人屯积粮食,使粮价一天天上涨。(“凋”、“踊”、
“成”各 1 分,句意 2 分。)
(2)然而陈涉是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下层人民,被征发的人。(“瓮牖绳
枢”、“氓隶”、“迁徙之徒”各 1 分,判断句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沈亮,字道明,节操清廉,笃思好学,擅长写作。未成年时,本州便征召他担任从事一职。会
稽太守孟顗在郡中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而被罢免官职,又上书陈说天文地理的灾难异常现
象,转任西曹主簿。当时三吴发生水灾,粮价昂贵,百姓饥饿。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吩咐部属献计献
策,解决百姓的疾苦,沈亮献策说:“东边三吴发生灾荒,民生凋敝,粮价高涨,富人屯积粮食,使
价格一天天上涨。朝廷应该命令下属,查明贫富的虚实情况,命令广有积蓄的富户,允许他们留下
一年的储粮,其余粮食都要卖出来,从而稳定粮食价格,这是可推行于千百年间的好方法,暂时适
宜用于这一个时期。另外,因为淮河流域今年丰收,城镇富裕,土地肥沃,麦子已经丰收,粟米也
将成熟,可以分出一部分抵税,在互市交换,凡是三吴的饥民,就借贷给他们钱财,让强壮劳力转
运粮食,来赡养年老衰弱的人(帮助渡过难关)。酒只是喝着舒服(酒不过是喉舌的享受之物),但
并非必须进食的东西,尤其应该禁止,杜绝投机营利的行为。”他的这些建议立即都被采纳实行。
襄阳与边关相接,从江左建制以来,从未有皇子出镇此州。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外担任抚军
将军、雍州刺史。因为老宛城近邻两关,与崤山陕县相隔很近,是襄阳北边的屏障,加上这一带内
外都有强蛮之人,盘踞边疆之上。世祖任命沈亮担任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区强蛮之人非常敬
畏佩服沈亮,都积极缴纳赋税,有几个村的村民非常狡猾,沈亮将他们全部杀死。他又派遣官员巡
视各县,对县中不能养活自己的孤寡衰病者,官府都免除他们的赋税并施以救济。他对年老者,每
年都有馈赠。当时儒学兴盛,沈亮开办学校,收学生授课教化。
郡内有个古时石堰,年久荒芜,沈亮上告高祖请加以修制,他说:“我看到本郡境内有旧石堰,
那一带土地肥沃,确是一块宝地,但是荒废太久无人耕耘,我的意见,是应加以重新改造。”世祖同
意了沈亮的建议。沈亮又修造马人陂,当地人民获得很大好处,他任期四年,升任南谯王刘义宣司
空中兵参军。随王刘诞镇守襄阳时,沈亮再当后军中兵,兼任义成太守。
沈亮做官清正廉洁,很受文帝称赞,赐给他车马玩具服装,前后无数。每有远方贡献稀奇器物,
也赐一些给他,另外又赐给沈亮二千卷书籍。二十七年,在任上去世,当年四十七岁。
14、B(B 项中“为国征战攻伐”“突出了诗人的迷茫”错,应是思家之愁和国事之忧;)
15、①尾联运用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②尾联借景抒情。面对秋风,诗人虽然伤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
③用典抒情诗。诗人借张翰的鲈鱼脍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虽然思念家乡,但为国事不计个人得
失,顾大家而舍小家思想感情
1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17、【答案】D【解析】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
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心
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结合“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阿页浏览、
电活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分析可知,第一空应选用“随心所欲”。遍地开花:形容
好事情到处出现或普遍发展。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结合“即时消息、同上
购物、网上支付、在线视频和在线游戏等等应用”分析,第二空应选用“层出不穷”。举足轻重:
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结合“甚至关及国
家利益”及后面内容分析,第三空应选用“举足轻重”。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须感到惭愧。结合“中国成为”“5G 领跑者”分析,第
四空应选用“当之无愧”。故选 D。
18、【答案】C【解析】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C 项,关注主
语一致,排除 A 项、B 项。并列短语与前面三个特征的照应,由具体功能到宏大愿景的内容逻
辑,排除 D 项。故选 C。
19、【答案】A【解析】“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不是包含关系,排除 B 项、D 项;“纷纷”
应放在“在”之前;“抢抓”与“先机”搭配,“占领”与“制高点”搭配,排除 C 项、D 项。
故选 A。
20、该标识以“志”字为基本原型构图,并融入了鸽子、彩带和心字等元素。(2 分)鸽子展翅飞翔,
象征着爱的传递;彩带形成“心”的字样,象征着心与心相连。(2 分)
21、(1)“打算在”改为“定于”或“决定于”(2)“殷切希望”改为“衷心期盼”(3)“绵薄之力”
改为“鼎力相助”(4)“荣幸地”删除(5)“务必”改为“敬请”“请”
22、【审题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展示了著名作家麦家对人生的解读,指出面对人生际遇应持的态
度:看远,看细,看透,看淡与笑看人生等等。面对人生,有时候,我们要用望远镜,看远方,看
到前路的希望;有时候,我们要用显微镜,用苛刻的眼光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正确认识自己;有时
候,我们要用放大镜,把人生世事都看清楚透彻了,会觉得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有时候,我们要
用太阳镜,对功名利禄,保持一种淡然心态;有时候,我们要用哈哈镜,面对厄运困苦,一笑而过……
考生可从五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来立意,也可以选取几个方面来写,也可以写我们许多人往
往拿错了眼镜,该拿太阳镜时拿了显微镜,该拿望远镜时拿了放大镜,所以经常把事情办糟糕,从
而提出关键是要选对眼镜。
题目下笔容易,学生有话可说,审题上无多大障碍,符合课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