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真题卷解析 6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20 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
“司(后)母戊”方鼎(局部) “汉并天下”瓦当 “汉倭奴国王”金印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首先因汉字演变顺序的不完整排
除 A,然后根据司母戊鼎的所处朝代排除 C,根据司母戊鼎的文字排除 D。
答案:B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
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解析:根据题干的“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
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中国急需改革,改革
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故 D 符合题意;军备落后、国力贫弱、政治腐败都是鸦片战争中国
失败的原因,也是当时中国急需改革的原因,但题干材料中作者未强调。故 ABC 不符合题
意,故选 D。
答案:D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
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解析:根据题干的“1900 年”和“大刀和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爆发,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
联军的情景。故 C 符合题意;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 1841 年,故 A 不符合题意;太平
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 1856——1864 年,故 B 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发生在 1926
——1927 年,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
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解析:“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体现的是求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
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
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
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故 AB 体现的是自强,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求富创
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故 C 符合题意;修筑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
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
夷”,故 A 不符合题意;严复主张改革,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故 B 不符合题意;孙中山是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故 C 不符合题意;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故 D 符合题意。故
选 D。
答案:D
6.1921 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
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李大
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李大釗所说的“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故
B 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是 1905 年建立,与题干的 1921 年不符。故 A 题意;孙中山创办
黄埔军校是 1924 年,与题干的李大釗不符。故 C 不符合题意;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是 1924
年,与题干的“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 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B
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
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解析:题干的“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
强大。”表明长征胜利结束后,红军虽然人数少了,但经过长征锻炼的红军力量更强大了。
故 C 符合题意;长征是战略转移,不是反“围剿”。故 A 不符合题意;毛泽东的话未涉及遵
义会议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故 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
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解析:图中信息“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表明近代中国出现了电话,但不能表明电话
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故 C 不符合题意;书信往来彻底结束的说法太绝对,故 A 不符
合题意;社会礼仪和电话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和近代中
国电话的传入有关,说明中国出现了新兴的职业。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D
9.1949 年 9 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
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
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由此可见,这里的“工作”是指创建新中国。故 A 符合题
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任务。故 B 不符合题意;进行土地改革与 1949
年 9 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恢复国民经济与 1949 年 9 月的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A
10.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
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制定了“863”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我国在 1953
——1957 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故 A 符合题意;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与题干的“新中国”不符合,故 B 不符合题意;1986 年制定的“863”计划是高科技
的发展计划,与题意不符。故 C 不符合题意;科技强军的战略与题干的“新中国领导人更
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A
11.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
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下海、打工、跳槽”都是“铁饭碗”被打破,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的表现。由
此可见,题干现象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故 D 符合题意;文学艺术创作的繁
荣和题干的“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无直接关系,故 A
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流行语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D
12.它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
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最初由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组成。它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
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
2001 年 6 月 15 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
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
源、交通、环保和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由此可见,D 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是亚
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与题干的“致力于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安
全”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组织不包括中国,故 B 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
是世界经济联合组织,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D
13.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
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指
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
的航线。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由此可见,美洲的发
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故 A
符合题意;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和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不是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故
BD 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大西洋沿岸,故 C 说法错误。故选 A。
答案:A
14.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遥远、荒凉
的保留地。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
A.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当时的美洲土著居民地位
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都是种族歧视严重的表现。故 B 符合题意;美洲土著居民
地位低下与启蒙思想影响无直接关系,故 A 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种族歧视严重,
与法律意识无直接关系。故 C 不符合题意;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美利坚民族已经形成。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B
15.1871 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 250 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
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
的日本( )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解析:根据题干的“1871 年日本教育部成立,派遣 250 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日本仿效德
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可以看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先进
的技术、制度等。故 C 符合题意;重视军事训练与题干的“派遣 250 名留学生出国深造”
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注重国民教育与题干的“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
则是仿效英国”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的“仿效德国模式训练
陆军军官”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16.马克思由生于 1818 年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闸述此理论的文件是( )
A.《人民宪章》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
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
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 C 符合题意;《人民宪章》
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出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故 A 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
是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与马克思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
颁布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
答案:C
17.1920 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
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这些有助于(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时间是 1917 年,故 A 不符合题意;1921 年,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20 年,
列宁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体现的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故 B 符
合题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新经济政策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苏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
改变,故 D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B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
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解析:题干的“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强调科技影
响战争结果。科技的发展,促使参战国的装备先进,装备先进的一方往往赢得战争的胜利。
由此可见,战争中科技的运用情况会直接影响战争的结果。故 B 符合题意;军队数量决定
战争成败违背了题干材料的观点,故 A 不符合题意;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在题干材料中
不能体现,故 C 不符合题意;战争阻碍社会发展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B
19.1993 年欧盟成立时,有 12 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 年成员国已达 27 个。这
说明( )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C.“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的说法错误,当前的英国脱欧表明欧洲
一体化进程受阻。故 B 不符合题意;欧盟由最初的 12 个成员国到 27 个成员国,说明欧盟
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故 A 符合题意;“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是在 1991 年苏联解体之
后,故 C 不符合题意;欧盟成员国的增加不能证明欧洲实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故 D 不符
合题意。故选 A。
答案:A
20.下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
1991 年,捷克斯洛伐克北部“黑三角”地区因有毒酸雨毁灭的树木
A.经济混乱
B.资源匮乏
C.环境恶化
D.贫富分化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酸雨”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酸雨”
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
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和空气中的雨水等结合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有
很强的腐蚀性,它能腐蚀建筑物、桥梁、大理石雕像、导致树木枯萎等。故 C 符合题意;
经济混乱、资源匮乏、贫富分化与酸雨无关,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30 分)
2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州城隍庙古戏楼 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剧场
材料二: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
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
和流派。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活动,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悲剧主
要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寄寓了剧作家的政治主张;喜剧取村于日常生活,多为政治
和社会讽刺剧。观看戏剧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3 分)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
情?(2 分)
解析:
(1)据材料二的“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和“古希腊戏
剧起源于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活动,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可以归纳出中国古代戏
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是都起源于古代祈福、祭祀活动;都具有群众性强的特点。材料
二的“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
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和流派。”和“喜剧取村于日常生活,多为政治和社会讽刺剧。
观看戏剧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表明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
是都受城市、经济发展影响;都剧种丰富。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戏曲剧种较多,有京剧、豫剧、昆曲、黄梅戏等;戏剧是我
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习、了解并大力推广我国戏剧传统文化。
答案:
(1)起源于古代祈福、祭祀活动;群众性强;受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剧种丰富等。
(2)京剧、豫剧、昆曲、黄梅戏等(答任意 1 种);学习、了解并大力推广我国戏剧传统文化
(意思正确即可)
22.(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 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
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
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
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
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
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 20 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
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3
分)
(2)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2 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2 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1898 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顽固派所说的“祖宗之法”主要指封建君主专制。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实行了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
矿企业;改革科举制度,创办京师大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等。
(2)据材料二的“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有:1895 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
订了《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战败,洋务运动
破产;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洋务运动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
(3)据材料三的“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
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
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
封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储备了
力量。综合以上所述,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确实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答案:
(1)封建君主专制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
科举制度,创办京师大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答任意 2 点)
(2)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受启蒙运
动影响,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敷亡图存。
(3)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
人民的觉醒;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促进
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意思正确即可)
23.(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 年我国放置的喷气式飞机 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歼-20
材料二:2001 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 年,中国工业制成
品出口达到 1.9 万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5.6 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 8632 亿美元,比
2002 年增长 6.4 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广业竞争力大幅提
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
步迈进。据统计,2011 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 17.2 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
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3 分)
(3)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出一个有国际影响
力的中国品牌。(2 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我国仿制的喷气式飞机”和“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可以
概括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是:从仿制外国到自主研发;工业制造水平不在断提升。
(2)据材料二的“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广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据统
计,2011 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 17.2 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
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不断提升;1986 年制定的“863”计划
注重发展高科技;中国采取措施保护专利,调动发明创造积极性。这些都是由“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3)要想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继续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加强教育,鼓励发明创新等。中国在国际上有影响
力的品牌有华为、海尔等。
答案:
(1)从仿制外国到自主研发;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金业创新力、竞争力不断提升;“863”计划注重
发展高科技;保护专利,调动发明创造积极性。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加强教育,鼓励发明创新等(意思正确即
可);华为、海尔等
24.(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 年,议会批准了 452 项公路筑路审请。
至 1800 年,已建成 1600 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 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 世纪 90 年代,开凿 42 条新运河,耗资 650 万英镑。
铁路 至 1835 年,议会批准了 54 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 年,又有 576 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 8731 英里。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 1770 年的 600 万吨上升到 1861 年的 5700 万吨;铁产量也从 1770
年的 5 万吨增长到 1861 年的 380 万吨。1801-1851 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 125.6%,英
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
运回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 18 世纪 60 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
因。(2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2 分)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 分)
解析:
(1)据材料一的“至 1800 年,已建成 1600 条公路 1845-1847 年,又有 576 家铁路公司被批准
成立,筑路 8731 英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英国在 18 世纪 60 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
速发展的原因有: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工业革命
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工业革命中汽船、蒸汽机车的出现等。
(2)材料一与有关的工业革命有关。材料二主要涉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
势,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高社会生产力,
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今天的高铁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经济交流。飞机的使用,
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人们的出行更快捷,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汽船、蒸汽机车的出现(
答任意 2 点)
(2)工业革命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高社会生产力,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意思正确即可)
(3)高铁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经济交流。飞机、高速公路、快递等
25.(5 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1938 年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承诺确保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解析:图片信息“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表明英法等推行绥靖政策。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
法等纵容侵略,推行绥靖政策。1938 年 9 月,英、法、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将捷克斯
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标志着绥靖政策到达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图片信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仪式”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国
家走向了联合。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协调行动,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综合以上所
述,标题可以拟定为:绥靖政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答案:绥靖政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阴谋与团结)
1938 年 9 月,英、法、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标志着绥靖政策到达顶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
等 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