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规律探索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数学冲刺专题规律探索

ID:752049

大小:1117696

页数:11页

时间:2021-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规律探索 一、代数部分 1.观察下列等式: 2 24 1 3 5   ; 2 25 2 3 7   ; 2 26 3 3 9   2 27 4 3 11   ;则第 n ( n 是正整数) 个等式为________. 2 2( 3) 3 (2 3)n n n     2.(09 成都)已知 2 1 ( 1 2 3 ...)( 1)na nn   ,,, ,记 1 12(1 )b a  , 2 1 22(1 )(1 )b a a   ,…, 1 22(1 )(1 )...(1 )n nb a a a    ,则通过计算推测出 nb 的表达式 nb =_______.(用含 n 的代 数式表示) 1 2   n n 3.(四川内江)观察一列数 2,4,8,16,32,…,发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 比是一个常数,根据此规律,如果 na ( n 为正整数)表示这个数列的第 n 项,那么 18a  , na  ; (2)如果欲求 2 3 201 3 3 3 3     的值,可令 2 3 201 3 3 3 3S       ①,将①式 两边同乘以 3,得 ②由②减去①式,得 S  . (3)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知:若数列 1 2 3 na a a a, , , , ,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 之比的常数为 q ,则 na  (用含 1a q n, , 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这个常数 1q  , 那么 1 2 3 na a a a     (用含 1a q n, , 的代数式表示). 4.(09 江苏)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第 1 个数: 1 112 2      ; 第 2 个数: 2 31 1 ( 1) ( 1)1 1 13 2 3 4                ; 第 3 个数: 2 3 4 51 1 ( 1) ( 1) ( 1) ( 1)1 1 1 1 14 2 3 4 5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n 个数: 2 3 2 11 1 ( 1) ( 1) ( 1)1 1 1 11 2 3 4 2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么,在第 10 个数、第 11 个数、第 12 个数、第 13 个数中,最大的数是第 个数 2 6、(10 莱芜)已知: 321 232 3  C , 10321 3453 5  C , 154321 34564 6  C ,…,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寻找规律并计算 6 10C . 7、(10 衢州)已知 a≠0, 1 2S a , 2 1 2S S  , 3 2 2S S  ,…, 2 010 2 009 2S S  ,则 2 010S  (用 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8. ( 11 成 都 ) 设 1 2 2 1 1=1 1 2S   , 2 2 2 1 1=1 2 3S   , 3 2 2 1 1=1 3 4S   ,…, 2 2 1 1=1 ( 1)nS n n    设 1 2 ... nS S S S    ,则 S=_________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 示,其中 n 为正整数). 1 22   n nn . 9、(10 成都)已知 n 是正整数, 1 1 1 2 2 2( ) ( ) ( )n n nP x y P x y P x y , , , , , , , 是反比例函 数 ky x  图 象 上 的 一 列 点 , 其 中 1 21 2 nx x x n   , , , , . 记 1 1 2 2 2 3 1n n nA x y A x y A x y    , , , , . 若 1A a ( a 是 非 零 常 数 ) , 则 nAAAA  321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 a 和 n 的代数式表示). 3 10、(广西贵港)若记 y=f(x)= x2 1+x2,其中 f(1)表示当 x=1 时 y 的值,即 f(1)= 12 1+12= 1 2 ;f(1 2 )表示当 x=1 2 时 y 的值,即 f(1 2 )= (1 2 )2 1+(1 2 )2 =1 5 ;…; 则 f(1)+f(2)+f(1 2 )+f(3)+f(1 3 )+…+f(2011)+f( 1 2011 )=_ .(20101 2 ) 11 、 ( 莆 田 ) 已 知 函 数 2( ) 1f x x   , 其 中 ( )f a 表 示 当 x a 时 对 应 的 函 数 值 , 如 2 2 2(1) 1 (2) 1 ( ) 11 2f f f a a      , , ,则 (1) (2) (3)..... (100)f f f f  = (5151 ) 12、(湖北 3 分)如图,已知直线 l:y= 3 3 x,过点 A (0,1)作 y 轴的垂线交直线 l 于点 B,过点 B 作直线 l 的垂线交 y 轴于点 A1;过点 A1 作 y 轴的垂线交直线 l 于点 B1,过点 B1 作直线 l 的垂线交 y 轴于点 A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 则点 nA 的坐标为 (用含有 n 的代数式表示) 13 、 ( 10 泸 州 ) 在 反 比 例 函 数 )0(10  xxy 的 图 象 上 , 有 一 系 列 点 ,,,,,, 1321 nn AAAAA  若 1A 的横坐标为 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它前一点的横坐标 的差都是 2,现在分别过点 ,,,,,, 1321 nn AAAAA  作 x 轴和 y 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 个矩形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 ,,,,, 321 nSSSS  则 _________1 S , ________321  nSSSS 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42O y86 2S 2A 1A 4A3A x 3S 1S 4 14、(内江)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1 1 1 1A B C O 、 2 2 2 1A B C C 、…、 n n n n-1A B C C 按如图所 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 1 2 3A A A、 、 、…、 nA 均在一次函数 y kx b  的图象上,点 1 2 3C 、C 、C 、…、 nC 均在 x 轴上.若点 1B 的坐标为(1,1),点 2B 的坐标为(3,2),则 点 nA 的坐标为 (2n-1-1,2n-1)。 15、(四川广安)如图所示,直线 OP 经过点 P(4,4 3 ),过 x 轴上的点 1、3、5、7、9、 11…分别作 x 轴的垂线,与直线 OP 相交得到一组梯形,其阴影部分梯形的面积从左至右依 次记为 1S 、 2S … nS ,则 nS 关于 n 的函数关系式是 (8 4) 3nS n  。 16、(云南玉溪)如图,点 A1、A2、A3、……、An 在抛物线 2y x 图象点 B1、B2、B3、……、 Bn 在 y 轴上,若△A1B0B1、△A2B1B2、……、△AnBn-1Bn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B0 是坐标原点), 则△ 2011 2010 2011A B B 的腰长= . 2011 2 17、(09 孝感)对正整数 n,抛物线 2 2 1 1 ( 1) ( 1) n n n n n y x x      与 x 轴交于 An、Bn 两点, 以 n nA B 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 1 1 2 2 3 3 2011 2011 2012 2012......A B A B A B A B A B     的 值是 5 18、(仙桃)如图所示,直线 y=x+1 与 y 轴相交于点 A1,以 OA1 为边作正方形 OA1B1C1,记 作第一个正方形;然后延长 C1B1 与直线 y=x+1 相交于点 A2,再以 C1A2 为边作正方形 C1A2B2C2, 记作第二个正方形;同样延长 C2B2 与直线 y=x+1 相交于点 A3,再以 C2A3 为边作正方形 C2A3B3C3,记作第三个正方形;…依此类推,则第 n 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n 19、(09 年泸州)如图,已知 Rt△ABC 中,AC=3,BC= 4,过直角顶点 C 作 CA1⊥AB, 垂足为 A1,再过 A1 作 A1C1⊥BC,垂足为 C1,过 C1 作 C1A2⊥AB,垂足为 A2,再过 A2 作 A2C2⊥BC,垂足为 C2,…,这样一直做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 CA1,A1C1, 1 2C A ,…, 则 CA1= ,  55 54 CA AC 5 12 , 4 5 20、(09 肇庆)观察下列各式: 1 1 111 3 2 3       , 1 1 1 1 3 5 2 3 5       , 1 1 1 1 5 7 2 5 7       ,…, 根据观察计算: 1 1 1 1 1 3 3 5 5 7 (2 1)(2 1)n n         = .(n 为正整数) 21、(本溪)如图所示,已知:点 (0 0)A , , ( 3 0)B , , (01)C , 在 ABC△ 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 使一边在 x 轴上,另一个顶点在 BC 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 1 个 1 1AA B△ ,第 2 个 1 2 2B A B△ ,第 3 个 2 3 3B A B△ ,…,则第 n 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 3 2n O y x(A) A1 C1 1 2B A2 A3 B3B2B1 6 二、几何部分 1、(资阳)如图,对面积为 1 的△ABC 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 AB、 BC、CA 至点 A1、B1、C1,使得 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 A1、B1、C1,得 到△A1B1C1,记其面积为 S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A1B1、B1C1、C1A1 至点 A2、B2、C2, 使得 A2B1=2A1B1,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 A2、B2、C2,得到△A2B2C2,记其面 积为 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nBnCn,则其面积 Sn=_____________ . 7 2、(重庆)观察下列图形,则第 n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4n …… 第 1 个 第 2 个 第 3 个 3、(桂林)如图,在△ABC 中,∠A= .∠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 A1,得∠A1; ∠A1BC 与∠A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A2,得∠A2; ……;∠A2011BC 与∠A2011CD 的平 分线相交于点 A2012,得∠A2012 .则∠A2012= . B A C D A1 A2 4、如图,△ABC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取 BC 边中点 E,作 ED∥AB,EF∥AC,得到四边 形 EDAF,它的面积记作 S1;取 BE 中点 E1,作 E1D1∥FB,E1F1∥EF,得到四边形 E1D1FF1,它的 面积记作 S2.照此规律作下去,则 S2011= . 3 8 · 20101 4      。 5、(丽水)如图,图①是一块边长为 1,周长记为 P1 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 一块边长为 1 2 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②,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 板(即其边长为前一块被剪掉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 2 1 )后,得图③,④,…,记第 n(n≥3) 块 纸板的周长为 Pn,则 Pn-Pn-1= ▲ . 1 2 1       n … ① ② ③ ④ 6、(济宁)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 5 个大三角形中白色 三角形有 个 .121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8 7.(宜宾)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长分别为 ba、 ,以菱形 ABCD 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 矩形 A1B1C1D1,然后再以矩形 A1B1C1D1 的中点为顶点作菱形 A2B2C2D2,……,如此下去,得到四 边形 A2009B2009C2009D2009 的面积用含 ba、 的代数式表示为 . ab2010 2 1)( 8、(杭州)如图, 1P 是一块半径为 1 的半圆形纸板,在 1P 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1 2 的半 圆后得到图形 2P ,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 图形 3 4, , , ,nP P P  ,记纸板 nP 的面积为 nS ,试计算求出 2S  ; 3S  ; 并猜想得到 1n nS S    2n  。 9、(湖州) 如图,已知 Rt ABC△ , 1D 是斜边 AB 的中点,过 1D 作 1 1D E AC⊥ 于 E1 ,连 结 1BE 交 1CD 于 2D ;过 2D 作 2 2D E AC⊥ 于 2E ,连结 2BE 交 1CD 于 3D ;过 3D 作 3 3D E AC⊥ 于 3E , … , 如 此 继 续 , 可 以 依 次 得 到 点 4 5D D, , … , nD , 分 别 记 1 1 2 2 3 3BD E BD E BD E△ ,△ ,△ ,… , n nBD E△ 的 面 积 为 1 2 3S S S, , , … nS . 则 nS =________ ABCS△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 2 1 1n  B CA E1 E2 E3 D4 D1 D2 D3 (第 12 题) 9 10、(黑龙江)如图,边长为 1 的菱形 ABCD 中,  60DAB .连结对角线 AC ,以 AC 为边作第二个菱形 11DACC ,使  601 ACD ;连结 1AC ,再以 1AC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 221 DCAC , 使  6012 ACD ; … … , 按 此 规 律 所 作 的 第 n 个 菱 形 的 边 长 为 .   1 3 n C 2 D 2 C 1 D 1 C D A B 11、(山东青岛)如图,以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 AEBO1, 再以 BE 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 EFBO2,如此作下去,…,则所作的第 n 个正方形的面 积 Sn= . 1 1 2n 12、(桂林)如图,将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 A1A2A3A4A5A6 在直线 l 上由图 1 的位置按顺时针方 向向右作无滑动滚动,当 A1 第一次滚动到图 2 位置时,顶点 A1 所经过的路径的长为 4 2 3 3 a 当 A1 第一次滚动到图 2 时,顶点 A1 所经过的路径分别是以 A6,A5,A4,A3,A2 为圆心,以 a , 3a ,2 a , 3a a, a 为半径,圆心角都为 60°的五条弧 10 11 已知等边△OAB 的边长为 a,以 AB 边上的高 OA1 为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等边△OA1B1, A1B1 与 OB 相交于点 A2。 (1)求线段 OA2 的长; (2)若再以 OA2 为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等边△OA2B2,A2B2 与 OB1 相交于点 A3,按此作法进 行下去,得到△OA3B3,△OA4B4,┉,△OAnBn,(如图),求△OA6B6,的周长。 6.(衢州)如图,AD 是⊙O 的直径. (1) 如 图 ① , 垂 直 于 AD 的 两 条 弦 B1C1 , B2C2 把 圆 周 4 等 分 , 则 ∠ B1 的 度 数 是 ,∠B2 的度数是 ; (2) 如图②,垂直于 AD 的三条弦 B1C1,B2C2,B3C3 把圆周 6 等分,分别求∠B1,∠ B2, ∠B3 的度数; (3) 如图③,垂直于 AD 的 n 条弦 B1C1,B2C2,B3 C3,…,BnCn 把圆周 2n 等分,请你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Bn 的度数(只需直接写出答案). A O D B1 B2 C1 C2 图① O D A B1 C1 B2 C2 C3B3 图② DBn A O B1 Bn-2 C1 B2 C2 B3 C3 Cn-2 Bn-1 Cn-1 Cn …… 图③ 【答案】解:(1) 22.5°,67.5° (2) 45°, 75°. (3) (90 45)n n   .(或 360 4590 908nB n n         )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