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考化学冲刺复习 易错题解析
某物质具有可燃性,它一定能做燃料吗?
答:不一定。虽然物质的性质能决定物质的用途。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钢是一种金属吗?
答:不是。“金属”是“金属单质”的简称,单质属于纯净物。所以:金属是纯净物。
而钢是由铁和少量碳组成的混合物。
矿泉水能为人体补充最多的营养素是无机盐。(×)
解释:补充最多的营养素应该是“水”。
吃水果、蔬菜可为人体补充最多的营养素是:水。
解释:水果、蔬菜中的营养素水一定比维生素多。
铁和硫酸铜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答:不能。因为:虽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但从题中可分析出
硫酸铜并没有溶于水形成溶液。所以:铁此时不与硫酸铜反应。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能否证明铁是活泼金属?
答:不能。证明金属是活泼金属还是不活泼金属,使用的化学药品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用“钢制药匙”可以取硫酸铜固体。(√)
答:正确。因为:虽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但硫酸铜并没有溶于水形成溶液。
所以:铁此时不与硫酸铜反应。
所有的胶头滴管使用后,都需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吗?
答:不都需要。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需要用清水冲洗。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答:氧化物的特点是“一物两素一氧”。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H2O”是氧化物。
而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KClO3”不是氧化物。
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燃烧:CH4 + 2 O2 ==== CO2 + 2 H2O
两种物质在常温下接触放热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 + H2↑
CaO + H2O == Ca(OH)2
易错的化学反应:
SO2 + 2 NaOH === Na2SO4 + H2O 2 CuO + C === 2 Cu + CO2↑
CuO + CO === Cu + CO2 Fe2O3 + 3CO === 2 Fe + 3 CO2
- 2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不变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溶液的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变小 。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
(1)塑料:例如:①聚乙稀塑料(无毒:可盛装食品)②聚氯乙稀塑料(有毒:不可盛装食品)
(2)合成纤维:例如:①涤纶(的确良)②锦纶(尼龙) ③腈纶
(3)合成橡胶:例如:①丁苯橡胶 ②顺丁橡胶 ③氯丁橡胶.
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把一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过了一会儿,铝的表面才出现大量的气泡。
答: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2Al + 6 HCl == 2AlCl3 + 3H2↑
稀盐酸先与铝表面的致密的氧化膜反应后,稀盐酸再与铝反应。(文字部分不答)
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① CH4 + 2 O2 ==== CO2 + 2 H2O ② C + O2 ==== CO2
反应①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而反应②是氧化反应,同时也是化合反应。
所以: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文字部分不答)
过滤实验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
解释:“必须要用到”是指:没有它,本实验无法进行。
右图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用滴管加入 X 溶液的量
与 Y 溶液的 PH 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B )
A、图像表示的是用滴管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图像表示的是用滴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无法确定。
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解释:碳的单质中的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 C60 是由 C60 分子构成的。
污染空气的所有物质,煤的燃烧都可产生。(√)
解释: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由此可分析出,
煤燃烧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是 CO、SO2、NO2 及可吸入颗粒物。所以污染空气的所有物质,
煤的燃烧都可产生。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酒精灯上的“网罩”的作用?
答:使火焰集中,以提高温度。
- 3 -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 75%
和 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更环保的理由是:
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可减缓温室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