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作者及时代背景。2、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和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2、难点:如何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在长勺作战,当时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却大获全胜,创下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你想知道指挥这场战争,创造战争奇迹的鲁军统帅是谁吗?他采取了那些战略战术,打败了齐军呢?学了《曹刿论战》一课后,大家自会明了。(放课件)二、出示教学目标(放课件)三、《左传》作者及时代背景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同学们说一下本文选自那一部著作?作者是谁?是根据哪国的史料编写的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左传》、左丘明,鲁国,编年体史书。教师补充:《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说是孔子同代人左丘明仿照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的体例,顺着鲁国十二个国君的次序记载,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四、朗读课文,学生齐读一遍,教师进行指导本文多采用对话的方式,语气非常鲜明,有赞成,有反对,有肯定,有否定,有抒情,有议论,希望同学们放慢速度,仔细品味,读出感情。五、疏通文意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不难理解,大家要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相讨论,领会课文的大意,找出文中出现的古今用法不同的词,以及与战争有关的词。六、欣赏课文画面,分析课文,思考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文的画面,找出文中与画面相吻合的句子,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1、曹刿的身份如何?他为什么要见鲁庄公?表现了他怎么样的高尚情操?2、文中哪一句代表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在现实中有何意义?3、曹刿为什么要等齐人三鼓之后才让鲁军进攻?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后才让追赶齐军?(用原文语句回答)学生讨论分析、总结答案。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分析,同学们一定知道了弱鲁胜强齐的原因:政治上要取信于民,军事上要后发制人,把握战机,详查敌情。七、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塑造了曹刿作为爱国的军事指挥家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哪两方面来体现的?1、选材上:作者把曹刿在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把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因(详写)。其余与表现曹刿“远谋”无关的事为战争规模、战斗的图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对突出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作用。2、衬托方法的运用,用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形象。总之,曹刿是一个有胆有识、有远谋、爱国的军事指挥家。八、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九、课内作业展示,学生思考回答十、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位爱国的军事家,希望同学们学习他的精神,努力学习,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