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ID:756858

大小:440320

页数:22页

时间:2021-07-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滨海新区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年级生物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最明显的区别是 A. 有无细胞膜 B. 有无细胞质 C. 有无核物质 D. 有无核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 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肽聚 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详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A 错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质,B 错误;真核细胞与 原核细胞都有核物质,C 错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D 正确。 2.细胞内最多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依次是 A. 糖类、核酸 B. 蛋白质、脂肪 C. 水、蛋白质 D. 无机盐、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主要包 括:水、无机盐。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含量 占细胞鲜重的 7%~9%,占细胞干重的 50%以上,故选 C。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B. C. H、O、Fe 等属于大量元素 C. 糖类分子都是由 C、H、O 三种元素构成的 D.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碳,A 正确;Fe 属于微量元素,B 错误;糖类的组成元素为 C、H、O, C 正确;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D 正确。 4.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图像甲调节为图像乙,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向左移动装片 B. 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C. 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D. 把视野调亮,便于更清晰地观察图像 【答案】C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 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 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 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 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 0.5-1 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调节器)。 【详解】据图分析,甲图视野中的黑点偏向左方,根据显微镜呈倒置的虚像的原理,应该将装片向左移动, 以将之移动到视野的中央,A 正确;乙图视野中黑点变大,说明乙图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因此应该转 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进行观察,B 正确;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C 错误;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因此应该把视野调亮,便于更清晰地观察图像,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以及高倍镜观察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图示甲中黑点的 位置判断装片移动的方向,明确高倍镜下观察时千万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 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C. 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染色质 D. 脂肪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蛋白质的功能、脂质的功能、核酸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的综合性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 合选项内容分析解答。 【详解】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是蛋白质,A 正确;DNA 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 而成的长链,B 正确;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C 正确;脂肪是生物体 主要的储能物质,D 错误。 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胡萝卜是检测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B. 检测蛋白质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 苏丹 III 染液将细胞中的脂肪染成红色 D. 检测脂肪时,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 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 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 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胡萝卜含有色素,对还原糖的检测结果有遮盖作用,不适合用来检测还原糖,A 错误;检测蛋白 质时,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B 错误;脂肪鉴定实验中,苏丹 III 染液将细胞中的脂肪染成橘黄色,C 错误; 检测脂肪时,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D 正确。 7.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糖蛋白 B.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C. 细胞膜结构中只有③具有流动性 D.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①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其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②是蛋白质,其 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糖蛋白,A 正确;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 正确;细 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流动的,C 错误;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①糖蛋白、②蛋白质 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成分的名称,进而结合 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8. 在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相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 中心体和内质网 D. 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答案】A 【解析】 叶绿体可把光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可能稳定化学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答案 A。 9.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表示两种细胞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⑥是内质网 B. ①与核质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 C. ②③⑥⑦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⑤与⑦的形成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是核孔,②是核外膜,③是核内膜,④是染色质,⑤是核仁,⑥是内质网,⑦是核糖体。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⑥是内质网,A 正确;①是核孔,与核质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B 正确;⑦是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 错误;⑤是核仁,与某种 RNA 和⑦核糖体的形成有 关,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核的结构,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结合不同的结构的 功能分析答题。 10.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它包括 A. 细胞膜和液泡膜 B. 细胞膜和核膜 C. 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 液泡膜、细胞核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能发生渗透作用要具备两个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 具有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的半透膜为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膜结构, 具有选择透过性,故选 C。 11.正常生理条件下,紅细胞内 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 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A. 自由扩散 B. 被动运输 C. 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 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说明 K+是逆浓度梯度进入 红细胞的,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 D。 12.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 A. 二氧化碳排出组织细胞 B. 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D. 甘油进入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答案】B 【解析】 二氧化碳排出组织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A 错误;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 输,需要载体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氧气进入肺泡细胞是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C 错误; 甘油进入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D 错误。 13.下列对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其催化作用 B. 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 DNA C. 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 RNA 也具有催化功能;酶 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起 催化作用。 【详解】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 错误;大多数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B 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因此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C 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 正确。 14.下表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 面积的 2 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亮一暗一亮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细胞膜是镶嵌结构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探究历程,回忆生物膜的探究历程,然后分析表格中的信息进行 解答。 【详解】由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可以推断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 正确;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 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 正确;在电镜下细胞膜呈清 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由此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 正确;人鼠细胞 杂交实验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错误。 15.下列关于 ATP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分子中的 A 表示的是腺嘌呤 B. ATP 分子中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 C. 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低能磷酸化合物 D. ATP 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P~P~P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T 代表三个,P 代表磷酸,又叫 三磷酸腺苷。 【详解】ATP 分子中的 A 表示的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 错误;ATP 的组成元素为 C、H、O、N、P, B 错误;ATP 是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C 错误;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D 正确。 16.用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浸润临时装片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处充满着水 B. ①表示细胞壁 C. ②的体积比实验初始时大 D. ②的颜色比实验初始时浅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原生质体,③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里面填充的是蔗糖溶液。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③处充满的是蔗糖溶液,A 错误;①表示细胞壁,B 正确;图示细胞发生了质 壁分离,因此②的体积比实验初始时小,C 错误;②的颜色比实验初始时深,D 错误。 17.下列有关 ATP 和 AD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参与 B. ATP 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 Pi,储存能量 C. ATP 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 3 个 Pi,释放大量能量 D.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 与 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不是可逆反应,反应的场所、条件、反应式中的“能量”均不同: ATP 合成 ATP 分解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包括细胞内所有需要能量来进行生命活 动的结构 条件 由合成酶催化 由水解酶催化 “ 能 量” 合成 ATP 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和 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 ATP 高能磷 酸键中的化学能 【详解】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分别需要合成酶与水解酶的催化,A 正确;ADP 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 个 Pi,储存能量,B 错误;在 ATP 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腺苷(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其中的大量 的能量,C 错误;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能的,D 错误。 1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发生在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以上三个阶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的比较: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物 质 变化 C6H12O6 2CH3COCOOH ( 丙 酮 酸 : C3H4O3 ) +4[H]+2ATP 2CH3COCOOH(丙酮酸) 6CO2+20[H]+2ATP 24[H]+6O2 12H2O+34ATP 能 量 释放 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 O2 参 与 情 况 不参与 不参与 参与 【详解】由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的反应,而水分子作为生成物,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选 B。 19.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成大量 ATP B. 产生乳酸、酒精等物质 C. 需要多种酶参与 D. 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参与下,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 ATP 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少量 ATP 的过程。 【详解】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的 ATP,A 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 化碳和水,而乳酸、酒精是无氧呼吸的产物,B 错误;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需要多种酶的催 化,C 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等有机物是彻底氧化分解的,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是不彻底的, D 正确。 20.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内部有巨大的膜面积 B. 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③类囊体薄膜上 C. 吸收光能的色素都分布在①外膜上 D. ④叶绿体基质中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是叶绿体的外膜;②是叶绿体的内膜;③是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④是叶绿体基质, 是暗反应的场所。 【详解】叶绿体的类囊体是由单层膜的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的,因此其内部有巨大的膜面积,A 正确;水在 光下分解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过程发生在③类囊体薄膜上,B 正确;吸收光能的色素都分布在 ③类囊体薄膜上,C 错误;光合作用发生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因此④叶绿体基质中有许多进行光 合作用所必须的酶,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结构,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2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 给花盆松土通气是为了促进根细胞无氧呼吸 B. 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加酒精在肌细胞中的积累 C. 阴天时可增加人工光照来保证大棚作物产量 D. 新疆葡萄含糖量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昼夜温差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 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详解】给花盆松土通气,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 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A 错误;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乳酸, 防止肌肉酸痛,B 错误;阴天光照不足,可增通过增加人工光照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以保证大棚作物产量, C 正确;新疆葡萄含糖量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昼夜温差大,D 错误。 22.如图 a→d 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 b 为一个细胞周期 B. c 段结束时 DNA 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般发生在 b 或 d 段 D. b 和 c 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是分裂间期、b 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为一个细胞周期,A 正确;c 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 结束后 DNA 加倍,B 正确;b、d 是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 C 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 a+b 或 c+d,不能是 b+c,D 错误。 考点: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判断,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 关键.从细胞周期的概念可以推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是分裂间期+分裂期,而不能倒过来,D 往往因对细 胞周期概念不理解而出现分析错误。 2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C, 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实际上不存在;D,实验时,细胞在解离后已死亡,因此不可在一个细胞中持续 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24.下面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 图①时期细胞内有 12 条染色体 B. 图②中可见赤道板正向四周扩展成细胞壁 C. 图③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图④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其中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②表示有丝分 裂末期,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④表示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图①时期细胞内有 6 条染色体,12 条染色单体,A 错误;赤道板是一个假象的板,根本不存在,应 该是细胞板正向四周扩展成细胞壁,B 错误;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C 正确;图④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D 错误。 2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最显著的差异可表现为 A. 中期是否出现赤道板 B. 前期是否出现星射线 C. 末期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 间期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答案】C 【解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 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 (2)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 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故选:C. 26.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够无限增殖 B.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C.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D. 和正常细胞一样,癌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1、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糖 蛋白等物质减少,粘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 【详解】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A 正确;癌细胞的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了,B 正确;癌细 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 正确;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D 错误。 27.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 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 单个细胞能进行个体的全部生命活动 C.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 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稳定性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 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 DNA 分子,因此分化的 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详解】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并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A 错误;单个细胞能进行个体的全部生命 活动属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 错误;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 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C 正确;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稳定性差异属于细胞分化,不能体 现细胞的全能性,D 错误。 2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B.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C.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股来说,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 D.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 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 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 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 错误;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 在的生命现象,B 正确;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C 正确;细胞 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D 正确。 29.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B. 细胞衰老,个体不一定衰老 C.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 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坏死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 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 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 于正常的生命活动。 【详解】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减慢,A 正确;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但是细胞衰老,个体不一 定衰老,B 正确;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为正常的生命现象,属于细跑凋亡,C 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 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不正常的死亡,D 错误。 30.为了探究醇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小红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甲组和乙组是一组对比实验 B. 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 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D. 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第一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 NaOH, 作用是吸收空气中 CO2;A 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三个锥形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 化碳。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 B 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一个锥形瓶是澄清石 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甲组是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属于对比实验,A 正确;根据以上分 析已知,甲组是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B 错误;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C 错误;甲、乙两组中澄清 的石灰水都变浑浊,甲组浑浊程度更大,D 错误。 31.下面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为_______肽,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2)形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将氨基酸连接起来的化学键是图中__________(填标号)。 (3)图中①的名称为_________,组成该化合物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 【答案】 (1). 四 (2). 2 (3). 脱水缩合 (4). ③⑤⑥ (5). 氨基 (6).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氨基,②④⑧⑨表示 R 基,③⑤⑥表示肽键,⑦表示羧基。由于图中有 3 个肽键、4 个 R 基,因此该化合物是由 4 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化合物为四肽;图中⑦是羧基,⑧含有羧基,因此该化合物含有 2 个羧基。 (2)图示四肽是由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图中表示肽键的是③⑤⑥。 (3)图中①表示氨基,组成图示四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 的结构的名称,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2.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以新鲜菠菜的绿叶为原料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后,可用________法将色素分离,色素分离后,在提取色 素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滤液绿色过浅,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 表示_______阶段,A 阶段为 B 阶段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 用 14C 标记的④进行光合作用,可在_______(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 (3)该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形式是: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正常 CO2 浓度下,若暂时停止光照,细胞内的 C3 含量将会____________。 【答案】 (1). 纸层析 (2). 未加入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3). 光反应 (4). ATP 和[H] (5). 叶绿体基质 (6).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7). 上升(或者増加)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 A 表示光反应阶段,B 表示暗反应阶段;①表示氧气,②表示[H],③表示 ATP,④表示二 氧化碳,⑤表示有机物(CH2O)。 【详解】(1)叶绿体色素分离常用的方法是纸层析法;色素分离后,在提取色素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滤液 绿色过浅,可能原因是未加入二氧化硅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研磨不充分。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 A 表示光反应阶段,B 表示暗反应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ATP 和[H];④为二氧化碳,其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因此用 14C 标记后二氧化碳后,可在叶绿体 基质中检测到放射性。 (3)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先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若暂时停止光照,且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则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 ATP 和[H]不足,导致暗反应过程 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因此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升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物质变化,能够根据图示过程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过 程的名称以及各个数字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33.下面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此细胞是动物细胞不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没有_________等结构。 (2)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②]__________,它对细跑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 (填序号);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细胞代 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_________。 (4)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此过程需 要消耗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 细胞膜 (3). 选择透过性 (4). ③⑥ (5). ⑤ (6). 细胞核(或⑦) (7). ④③⑥② (8). 线粒体(或⑤)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为中心体,②为细胞膜,③为内质网,④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⑥为高尔基体,⑦为 细胞核,⑧为细胞质基质。 【详解】(1)图示细胞有中心体,且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属于动物细胞。 (2)②为细胞膜,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3)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③内质网、⑥高尔基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为⑤线粒体;⑦为细胞核,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 (4)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此 分泌蛋白依次经过的结构是④③⑥②;整个过程需要⑤线粒体供能。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正确识别并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 并结合各个结构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答题。 34.图 1 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2 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 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DNA 分子复制发生在_______段,图 2 中甲图处于_______期,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分裂, 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的移向两极。 (2)图 1 中核膜解体可发生在_____段, 核膜重现可发生在图 2 中_____图所示的时期;图 2 中观察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是______图,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__________。 (3)图 2 表示________ (填 “植物”或“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其生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 【答案】 (1). AB (2). 后 (3). 着丝点 (4). BC (5). 丁 (6). 乙 (7). 1:2:2(或 4: 8: 8) (8). 动物 (9). 4 (10). 丙→乙→甲→丁(或丙乙甲丁)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 1 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其中 AB 段形成 的原因是 DNA 的复制;BC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 段表示有 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中 2 中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丁处于 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1)图中 AB 段发生了 DNA 的复制;图 2 中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核膜解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对应于图 1 的 BC 段;核膜重现发生于有丝分裂末期,对应于图 2 中 的丁;图 2 中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1:2:2。 (3)图 2 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其中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丙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丁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丙→乙→甲→丁。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 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以及图 2 各个细胞所处的时期。 35.下列是关于“探究温度或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过氧化氢酶不适合做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是由于________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度。 (2)用淀粉酶和淀粉做实验时,可利用加碘液后看到溶液是否变______来判断淀粉是否分解,从而了解淀粉 酶的活性。用过氧化氢酶做实验时,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判断酶的活性。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这一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适宜条件下,三组等量的过氧化氢分别用 2 滴的 Fe3+、蒸馏水、过氧化氢酶进行处理,得到生成物的 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据图可知,滴加过氧化氢酶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分析三条曲线,说明 酶具有________。 酶和无机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答案】 (1). 温度 (2). 蓝 (3). 数量 (4). 速度 (5). 温度或pH值 (6). 酶的活性 (7). 酶具有专一性 (8). ① (9). 高效性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或 pH 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实 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或 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易水解,因此淀粉酶不能用于探究 pH 对 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 酶活性的影响。 【详解】(1)由于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度,因此过氧化氢酶不适合做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 响实验。 (2)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在用淀粉酶和淀粉做实验时,可利用加碘液后看到溶液是否变蓝来判断淀粉是否 被分解。用过氧化氢酶做实验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因此可以根据产生气 泡的数量和速度来判断酶的活性。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或 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 (4)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5)据图分析,①的催化效率最高,滴加的是过氧化氢酶;②的反应效率比③高,说明前者滴加的是 Fe3+, 后者滴加的是蒸馏水。与无机催化剂 Fe3+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题干信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 确淀粉酶不能用于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