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B 卷
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南飞的大雁 B.休眠的细菌 C.扫地机器人 D.越冬的小麦
2.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中描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
征是( )
A.生物需要营养 B.生物能繁殖 C.生物能呼吸 D.生物能生长
3.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落叶知秋”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
C.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谚语中体现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6.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
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甲 20 光照 竖放
乙 20 光照 横放 (不统计)
丙 20 黑暗 竖放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7.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风调雨顺时瓜果获得大丰收 B.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
C.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 D.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8.下列各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
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
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
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9.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
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B.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
10.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
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有 5 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
→猫头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1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为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B.树、虫、鸟、细菌和真菌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 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D.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12.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和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
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如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
要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________。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它是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如果图中生物所在
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____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________能力;图中,如果
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________,使水稻减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的足适量的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能够达到增产的目的。
6.答案:D
解析:在实验测量中,出现误差是难免的,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
验误差。
7.答案:B
解析:A、风调雨顺时瓜果获得大丰收,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 不符合题意;
B、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
境,B 符合题意;
C、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是环境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 不符合题意;
D、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生物影响环境。D 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包括了环境和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可看成
一个生态系统。
9.答案:A
10.答案:C
解析:图一中有 2 条食物链,分别是小麦→鼠→猫头鹰,小麦→鼠→蛇→猫头鹰,其中小麦
是生产者;图二中 A 表示生产者,B、C 表示消费者,D 表示分解者,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
因此图中只能包含三个营养级,写出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猫头鹰;蛇以鼠为食,鼠的数
量减少,使蛇的食物减少,因此蛇的数量将减少;根据生物富集,图三中的食物链应该是丁
→乙→甲→丙,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会沿着图三中
的丁→乙→甲→丙逐级递减,而不是增多。
11.答案:D
12.答案:(1)生物;环境;分解者;水稻;生产
(2)4;猫头鹰
(3)相对稳定;调节;增加
解答:(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
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
死后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
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如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分解者。
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它是生产者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图中共有 4 条食
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
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叫食物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
易被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DDT 作为一种剧毒物质,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
所以它的体内 DDT 的含量最多。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
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
力。例如: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
量增加,使水稻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