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许多故事,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的
故事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鲁迅先生,看他笔
下好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故事。
这首散文诗写于1925年1月28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9日《语
丝》周刊笫13期。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时间,作者鲁迅于编成《野
草》集子的时候,在文章的末尾注的是“1925年2月24日”,这个时间,
比此篇散文诗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晚了两个多月,这应是鲁
迅误记。查《鲁迅日记》,其中明确有关写作《野草》各篇的记载,
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这一天的项下,记有:“作《野草》一
篇。”这一天,正是中国旧历新年的正月初五,与文章的开头相吻合。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
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活较艰苦。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
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
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
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
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
文学的开拓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
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
命家。”
鲁迅:
作者简介
《初学记》:共计30卷,中国古代的“类书”,
唐朝徐坚等撰。取材于群经、诸予、历代诗赋及
唐初诸家作品。
山阴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在
绍兴城的西南。《世说新语》的《言语》第二: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
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一丈红:即蜀葵。高六七尺,夏
秋开花产单瓣、复瓣均有,有红、
紫、淡红、斑红、黄、蓝、白等色,
鲜艳夺目,且花期很长,为宿根草
本植物,每年初春,早于各种植物
最先长出地面。且不用浇水施肥,
自生自长,可以说是平民化的观赏
植物。种子落地,随处发芽生根,
不怕干旱和病虫害。
ɡē zōng jǐn
píng zǎo
搁 在 错 综 云 锦
萍 藻
yàng
荡 漾 火 焰
yàn
字词学习
xuē shùn níng
zhòu
瘦 削 瞬 间 凝 视
骤 然
zhì
投 掷 陡 然
dǒu
字词学习
一位瘦削( )的老人正专心致志地削
( )苹果。
削 xuē(瘦削)(剥削)(削弱)
xiāo(削苹果)(削铅笔)
xuē
xiāo
绝大多数的人,都喜好( )听好( )话。
好 hǎo(好的)(良好)(不识好歹)
hào(爱好)(喜好)(叶公好龙)
hào hǎo
xuē(瘦削)(剥削)(削弱)
xiāo(削苹果)(削铅笔)
仿佛—— 澄碧——
瘦削—— 赶忙——
昏暗—— 朦胧——
暗淡 模糊
赶紧
好像 清澈
枯瘦
近义词
反义词
朦胧—— 有趣——
结束—— 瘦削——
缩小—— 昏暗——
扩大 明亮
丰满
清晰 乏味
开始
膝髁(xī kē):骨头上的突起,指膝盖。
皱蹙(zhòu cù):皱缩。
瘦削(shòu 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参差(cēn cī):不整齐。
澄碧(chénɡ bì):清而明净。
默读课文,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1.初读课文,你对鲁迅先生的梦境的第一
印象是什么?
很美好
如: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
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
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
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
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本文有的标点符号、用字与现在不同。遵照原文,未加改动。
原来: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现在:省略号或破折号前后都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2. 根据课文填空。
本课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刚学过他
写的作品_______________。好的故事其实
是一个梦境。这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美丽,幽雅,
鲁迅
《少年闰土》
有趣”
第一部分(1-2):写在“昏沉的夜”,作者一边看书,
一边昏沉地睡去。
第二部分(3—9):写作者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很“美
丽,幽雅,有趣”。
第三部分(10-11):写作者非常非常喜爱这一篇“好的
故事”,在“昏沉的夜”,作者总是想起它。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开头部分描写了夜色,给人一
种怎样的感觉?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
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
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点明了时间是夜晚。
给人一种沉闷、窒息、
压抑的感觉。影射了当
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
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
憎恨和厌恶。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
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
身边:是昏沉的夜。
交代时间。夜昏沉,睡意浓,易入梦。
“昏暗”“烟雾”是对当时
社会现实的影射。这里空气
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
《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灯火渐小,夜以深,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
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样描写,为后面写
“好的故事”作好了感情
铺垫,与下文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鲜明的对比“鞭爆的繁响”的热闹和“烟草的烟雾”
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这“夜”
的特点——让人感觉“昏沉”。
既点明了文章的题目,
又引出下文描写梦境中的
“好的故事”。
过渡句,承上启下。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总
写故事的内容——许多
“美的人和美的事”,
美丽壮观,幻化无穷,
充满生机与活力。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
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情节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
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
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
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一种品级很高的提花丝织物,
因花纹瑰丽如云得名。
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
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
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
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
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小船”带着作者走入梦境。梦
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的“美的
人和美的事”。
静态描写
故乡美的人和美的事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
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写这些“美的人和美的事”
是那么的生动形象。
动态描写
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
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表现了作者渴望看到理想
中“好的故事”没有终结。
两个“永是”,强调了“梦
中的故事”也动静结合,交
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
事”,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
刻的印象。
3、“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
“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
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一丈红”的生命力的顽
强
1、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比较句子
形象地写出“一丈红”的生命力的顽强,用“瘦
削”形容一丈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
的罢。
用比喻表现斑斓美丽。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
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大红花和斑红花”的斑斓美丽
“茅屋,狗,塔,村女,云”的交
互浮
美丽,幽雅,有趣还体现在:
描写大红花”的拉长变化。
描写带入狗中,狗入云中,云
入村女中的互相交织。
描写斑红花影织塔,村女,狗,
茅屋,云里去的融为一体。
水中的景物被拉
长或收缩后变形的原
理,跟人站在哈哈镜
面前看到的情况差不
多。
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
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与前文互相照应动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
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排比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
的强烈的渴望和执著的
追求。
总记得见过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在昏沉的夜……
再次点题
主题升华
“我总记得”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
的执著眷恋。表现了作者决心要同“昏沉
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的精神。
写回忆的内容,是为写梦
境中的“好的故事”做铺
垫。作者希望梦境中的
“好的故事”也是如此真
实。
4、再读课文:作者写梦境中的“好的故
事”,为什么要先写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
的“美的人和美的事”?这样写是不是冲淡
了文章的主题?
它实际上是作者亲身经历的
真实的事情,是他理想中追
求和向往的美好的生活。这
些都是真实的“好的故事”。
课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
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
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
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
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
理想的热烈憧憬。
好
的
故
事
现实
天、云、竹……
昏沉的夜
现实
梦境
乌桕 野花 鸡……
一丈红 大红花 斑红花
追求理想
向往幸福
茅屋 狗 塔 村女 云
昏沉的夜
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
学方法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
法叫象征。例如,课文把黑暗的旧社会比作“昏沉的夜”,把
美好的理想生活比作“好的故事”,这种手法寓意深刻,能丰
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表现了
鲁迅对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
记方法
1.象征是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达某种
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2. 选择大家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
定的意蕴。
用方法
我们可以把这种写法运用于习作中。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
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一、读拼音,写词语。
dànɡ yànɡ pínɡ zǎo huǒ yàn
( ) ( ) ( )
shòu xuē shùn jiān tóu zhì
( ) ( ) ( )
萍 藻 荡 漾 火 焰
瞬 间 瘦 削 投 掷
二、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1.削:xuē( ) xiāo( )
2.佛:fú ( ) fó ( )
3.似:shì( ) sì ( )
瘦削 削苹果
仿佛 大佛
似的 似乎
三、用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
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
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黄叶像蝴蝶似的飘落下来。
瀑布溅起的水珠如烟,如雾,如尘。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到什么?
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
之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昏沉的夜”里,人们
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好的故事”
只能发生在梦境里,它是那么的“美丽,优雅,有趣”,
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令人向往!而要实现这美好的理想,
只有像作者那样,与“昏沉的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