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南京玄武区九上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江苏南京玄武区九上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ID:760596

大小:996070

页数:14页

时间:2021-07-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玄武区语文】2 0 2 0 - 2 0 2 1 九上期末试卷 一(24 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需填入作者姓名。(10 分) (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2)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 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3)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5)_______________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思乡报国之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了建功立业之志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开展了“南京人话南京”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围绕专题设计了以下学 习任务。 小玄以“南京当代名人”为专题,搜集了一些资料,进行分享。 【名人演讲】 文学与生活是 qì( )合的,我们永远不要把它和日生活隔离开来,文学是用语言表 现出来的生活。( )说我们在阅读文学,( )说我们在阅读生活,在阅读自己,包 括外部的世界和内部的世界。阅读的关键在于你的需要和才能,不要拘泥.( )于文字, 要超越文字。抓住了刹那,你就获得了刹那;抓住了永恒,你就获得了永恒。 (根据毕飞宇的跨年演讲视频改写) 2. 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短语抄写在方格中。(3分) 文学与生活 文学与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看拼音写汉字:qì_________合(1分) 4. 给加点字注音:拘泥._________(1分) 5. 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3分) A.虽然 但是 B.不是 而是 C.与其 不如 D.不仅 而且 6. 参照示例,结合《简·爱》中人物的经历,说说你对语段中划线句的理解。(3分) 示例:从《骆驼祥子》中,我们读到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认识到:面对生活的挑战,唯 有坚守希望,才不会迷失自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设计】 7.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朱赢椿认为,书就像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表情”与“性 格”。图一是他设计的《虫子书》封面,图二是他人设计的《简·爱》封面。参照示例,解 说图二的设计。(3分) 示例:图一的“表情”是虫子的爬行痕迹,用“虫言虫语”代替文字,传达出万物有灵的 “性格”,让封面看起来自然有趣,设计有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6 分) 小武研究的是“南京历史名人”,他推荐了两篇作品,供大家研读。 金陵杂感 【清】余怀 ① 六朝佳丽晚烟浮,擘阮②弹筝上酒楼。 小扇画鸾③乘雾去,轻帆带雨入江流。 山中梦冷依弘景④,湖畔歌残倚莫愁⑤。 吴殿金钗梁院鼓,杨花燕子共悠悠。 [注]①余怀,明末清初文学家,曾居南京。清军占领南京后,诗人多次参加反清复明活动. ②擘(bò)阮,弹琴。③画鸾,一种羽扇。④弘景,即陶弘景。⑤莫愁,金陵莫愁女。 游燕子矶记 【明】宗臣① 今年丁巳,余出参闽省。道金陵,与太医沈君,并舆②而北,盖二十里,登清江道院, 少憩。院人启汉寿亭侯③祠,由右扉入,至水云亭。又北,登祠谒侯,徘徊叹曰:“此地非 此君谁当哉!” 稍北,则所谓燕子矶者在焉。矶上有亭,更上又有亭,揭.曰“俯江”。与沈君解衣坐矶 上,是日西风稍稍微矣,白云扫空,万里一碧。西眺荆楚,东望海门,苍茫哉!把酒临流, 相顾太息。时有破履黄冠④者,突过矶下,因呼讯焉,对数语,稍解,命坐酒之,因言为仙 之法,余大怪其语。又酒之,遗.以笞核⑤,投之囊,长揖而去。沈君曰:“天下岂有仙人哉? 唯啬气⑥蓄精逍遥林壑洒翰⑦赋诗斯翩翩至乐已。公见夫驾云乘龙者何人哉!”余因仰天叹曰: “仙乎,仙乎!吾将舍汝,且即汝乎?” (选自《游燕子矶记》,有删改) [注]①宗臣,明代文学家,因触怒奸臣严嵩,被贬福建。此文是作者被贬后路过南京所作。 ②舆,泛指车。③汉寿亭侯,即关羽。关羽在官渡大战中,刺杀颜良,曹操为其请功,朝廷 赐爵为“汉寿亭侯”。④黄冠,指道士。⑤笞核,一种食物。⑥啬气,保养元气。⑦洒翰, 挥笔书写。 8. 阅读诗文后,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借“雨”“雾”“烟”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渺的氛围。 B.余怀追述六朝的世态,与眼前景物形成对照,增厚诗歌意蕴。 C.宗臣叙写拜谒汉寿亭侯祠,旨在表达对关羽不幸遭遇的悲叹。 D.宗臣描述所见所感,刻画奇人异事,二者巧融合,意味深长。 小武介绍了两种理解词义的方法,以便大家快速读懂文章。 9. 根据小武介绍的方法,你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揭.曰“俯江”( ) (2)遗.以笞核( ) 10. 大家在朗读划波浪线语句时,断句发生分歧。你试图做出正确判断( )(3分) A.唯啬气/蓄精逍遥/林壑洒翰/赋诗斯翩翩至乐已 B.唯啬气蓄精/逍遥林壑/洒翰赋诗/斯翩翩至乐已 C.唯啬气蓄精/逍遥林壑/洒翰赋诗斯/翩翩至乐已 D.唯啬气蓄精逍遥/林壑洒翰赋诗/斯翩翩至/乐已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小武划直线的语句。(3分) 是日西风稍稍微矣,白云扫空,万里一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两篇作品都蕴含悲切之气,但原因各不同,请结合写作背景加以概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楠负责“南京的外乡人”专题,找到一篇文章,设计了学习任务,邀请大家共同完 成。 方法一:借助词典 揭:①举起。②显露。③分开。④打开。⑤标识。——《古代汉语词典》 方法二:联想旧知 遗以笞核——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爱住金陵为六朝 叶兆言 在历史上,南京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浙江钱塘人袁枚在南京居住下来,他的理由很简单“爱住金陵为六朝”。袁枚是大才 子,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县太爷。33 岁时,突然厌倦了官场,急流勇退,在南京小仓山买 了一大块地方,修了随园,从此过着“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名士生活。他亲自设计 了随园,并写了一首小诗: 买得青山号小仓,一丘一壑自平章。 梅花绕屋香成海,修竹排云绿过墙。 嵌壁玻璃添世界,张灯星斗落池塘。 上公误听园林好,来画庐鸿旧草堂。 袁枚自称:“不作公卿,非无福命只缘懒;难成仙佛,又爱文章又恋花。”《白下琐言》 中对随园做了这样的描述:“门外竹径柴篱,引人入胜,山环水抱,楼阁参差,处处有画图 之妙。城中名园,无出其右。”当时南京有许多漂亮的私家花园,随园是其中的佼佼者。 袁枚不是六朝人物,却向往着过一种六朝人物的生活。“六朝人物晚唐诗”,这是中国 许多文人的精神寄托。袁枚处在清朝的盛世,却享受着没落时代的闲情逸致。他少年得志, 中年辞官,潜心著作。写诗,成为当时的诗坛盟主;写散文骈文,有《小仓山房集》《随园 诗话》《子不语》等文集。 南京历史上,像袁枚这样的名士,绝非个别现象。作为一个有山有水适合居住的城市, 南京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拥有、并能欣赏这样的名士。才子们喜欢把南京当作他们的活动场所。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可是事实上,不少来自外地的文人,都选择在南京养老。 江西临川人王安石,选择了南京作为终老之地,为自己的隐居地取名为“半山园”;清 朝昆山人龚贤流寓金陵,则将自己的住所以“半亩园”命名。六朝在国运上并不强盛,但是 对于文化人来说,六朝人物却始终是大家乐意效法的。清末四大公子之一的陈三立,也就是 著名学者陈寅恪的父亲,因参与戊戌变法,被革职永不录用,他老人家晚年从江西移居南京, 在中正街建散原精舍来颐养天年。陈三立的诗严谨奇崛,为风流一时的同光体诗坛盟主,著 有《散原精舍诗》。他定居南京的时候,门人后辈以诗文请益者,络绎不绝。 六朝人物并不意味着一种籍贯,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为人 旷达超然,处世风雅浪漫,六朝人物究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贵族。 大家都知道南京有一位现代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但知道林散之有一位好朋友邵子退的 人一定很少。邵子退是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如果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和县虽然属于安徽, 其实紧挨着南京,其民风以及语音与南京很接近。邵子退生于清末民初,既未应举,又没有 进新式学堂,因为其家境比较富裕,一肚子的学问全靠家教和自学。他钻研古文诗词,尤爱 书法艺术,并因此和林散之成为密友。 邵子退逝世以后,散之当即作《哀子退》一首:“从今不作诗,诗写无人看。风雨故人 归,掩卷发长叹。”林散之以书法闻名,但是对诗自视甚高,也像齐白石老人一样,觉得自 己的诗比字还好。老朋友逝世,林散之竟以不再写诗为誓,而且整整一个冬天和书法绝缘。 一次他甚至对求书者说:“你如能把邵子退救活,我就写!”由此可见两人之交情。 邵子退曾一度执教乌江小学,学校要填报履历表,他慨然叹曰:“余乃布衣之士,无可 报填!”其实邵子退结交的,皆是高明之辈。以他的经历,无论从商,还是从政,都会有一 番作为,但他却成了当代陶渊明,小学老师当不了就不当,秉祖宗之遗训,以耕读为家风, 自得其乐。与老友闲话,为老妪作诗,不以文人自居,也不屑与俗吏交往,终生布衣,不改 其乐。 我初次接触到关于邵子退的文字时,就好像读到了一些神话故事。邵子退 1984 年去世, 当我看到他写的诗,画的画,还有那些书法作品以及他对林散之老人书法的评论,大吃一惊。 在我看来,六朝人物早成为无法模仿的历史。但是邵子退的故事,似乎正在说明,即使到了 今天,只要我们修身养性,古迹仍然可以追寻,时光仍然可以倒流。如果我们细心去找,六 朝人物到处可寻觅。 (节选自《叶兆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3. 参照示例,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则 50 字左右的人物简介,镌刻在人物故居的 入口处。(4分) 示例:林散之,江苏南京人。现代著名书法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和画家。林散之有六朝人物 风骨,潜心艺术,淡泊名利,林、邵之交,堪比伯牙子期。 备选人物:袁枚 陈三立 邵子退 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列大家对文中划线句的品读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多次言“不”,是因为邵子退从未进新式学堂学习,也未应举。 B.多次言“不”,突出了邵子退不随世俗、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 C.多次言“不”,表达了作者对邵子退具有六朝人物风骨的赞叹。 D.多次言“不”,也可以使文章笔调诙谐、生动活泼、余韵十足。 15. 文中所写人物多为外乡人,作者为何花了较多笔墨写林散之?你尝试作了解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结合本文,说说你对“爱住金陵为六朝”含义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景负责的是“南京媒体人”专题,他组织大家阅读文章,参加辩论。 老字号“倚老”更要“卖新” 刘大山 ①近期,第四批“南京老字号”认定出炉,包括大家熟知的李记、金同记、蓝老大、杨 公井人民浴室等。这些老字号无一不是城市变迁的记录者,一块牌匾、一个烙印,陪伴着几 代南京人的成长。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老字号如何传承发扬、再次焕发生机,也牵动着所 有南京人的心。 ②老字号沿袭和继承了老南京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历史痕迹、地域特征和独特 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商誉和社会认同。因此,老字号永续发展的基础就是“倚老”,包 括一切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的文化底蕴、百年来凝聚的经营智慧。很多时候,后者甚至比 前者更为重要,老字号之所以成为老字号,靠的不是方法论的“术”,而是价值观的“道”。 ③中华老字号东来顺有一段代代相传的堂训:“能到咱们店里站一站的是有缘分的人, 能跟咱们店里坐一坐的是看得起咱们的人,能在咱这里吃饭点菜的那是照顾咱的人。对支持 咱的人都招待不好,这个字号早晚都得倒。”这段话代表了老一辈商家的待客之道,即众客 无欺、顾客至上。众多老字号凋零消亡,原因不仅是在技艺上丢了匠心,更是在经营上丢了 初心。不久前,有视频博主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试吃后给出差评,没想到店家居然报警处 理,称对方“恶意中伤”。这场风波反映出的,就是百年老字号口味与口碑双双断档,没有 做到“倚老卖老”。 ④当然,面对新市场、新需求,老字号光是“倚老”可不行,还要与时俱进地“卖新”。 一方面,要注重产品与技术创新,加强品牌重塑;另一方面要抓住数字化机遇,推动线上线 下融合发展,极探索新渠道、新场景、新模式。例如今年疫情期间,绿柳居、马祥兴等老字 号主动创新求变,迅速进驻社区,组织线上团购,开展线下外卖业务,不仅成功化解经营困 局,而且化危为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让老字号变成消费新宠,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⑤老字号“倚老”和“卖新”是辩证统一的。“倚老”是根本,但一味躺在老祖宗的功 劳簿上,不对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必然后继乏力,跟不上时代发展。“卖新”是为了赢得 未来,但创新必须围绕根本、回归本质,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老字号经营的道与 术,就是让传统传承与创新变革并行不悖,在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严控品质的基础上,努 力培养新匠人,制造新国货,玩出新花样,吸引新顾客,打开新市场。我们期待南京所有老 字号都能焕发生机,陪伴南京人走过下一个十年、百年,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留下新的城 市记忆。 (选自 2020 年 10 月 15 日《南京日报》评论) 17. 通读选文,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列表格。(4分) 文章结构 段落 具体内容 提出问题 ① 引出论题:老字号传承发扬、焕发生机。 分析问题 __________ 论述分论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论述分论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 ⑤ 总结全文,提出号召。 18. 结合选文,说说“倚老”与“卖新”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论据中最适合论证本文观点的是( )(3分)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C.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 ——袁枚《续诗品》 D.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创造宣言》 20. 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班级围绕“南京老字号要不要‘卖新’”展开辩论。你是正方一辩,从下列材料中提炼 两个分论点,并简要引述事实作为论据,撰写 150字左右的开篇陈词。(5分) 材料一: 近几年,上海冠生园相继推出“大白兔”润唇膏,“大白兔”香水等跨界产品,这些产 品一经推出,就牢牢吸引住 90、00 后消费者。“大白兔”产品把这代人童年或青春的美好 回忆符号化,投射在产品上,积极回应着年轻消费者的怀旧情怀,满足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材料二: 近些年,故宫深耕自己核心文化价值,打造软萌的历史文化人物“朕是这样的汉子”, 设计出古风神兽雪糕产品,拍摄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纪录片,开发 VR 游故宫项目,承担起传播故宫文化的使命。“年轻态”的故宫,少了紫禁城的威严,拉 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距离。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老字号“卖新”“卖”的是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传播 的新思路。谢谢各位! 三(50 分) 22. 根据要求写作文。(5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以“南京街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二:最近一段时间,南京接连遭受寒潮侵袭,室外冰冻处处可见;新冠疫情在局部 地区再次肆虐,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零下 8 度的南京,许多户外工作者,依旧坚守岗位,为 城市注入温度。红公馆和小灿灿新媒体联手发起“全民抗疫,暖心守护”行动,与热心的南 京人一道为城市守护者送去暖暖的糖芋苗、八宝粥、暖宝宝、口罩、酒精棉片……暖意在南 京城慢慢发酵。 南京学而思初中语文教研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 600字。 2020-2021 九上期中考试语文(玄武区)解析 一(24 分) 1. 【答案】(1)万里长征人未还 (2)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 (3)吹笛到天明 (4)秋容如拭 (5)二者不可得兼 (6)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了 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古诗文内容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注意灵活结合 具体的语境,另外需要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尤其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2. 【答案】文学与生活 文学与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正楷需要注意写字时要有笔锋;行楷注意笔意连贯。 3. 【答案】契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音字形,学生首先要对课内字词非常熟悉,并注意易错字的读 音和写法。契 qì合 锲 qiè而不舍 4. 【答案】nì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字音字形,学生首先要对课内字词非常熟悉,并注意易错字的读 音和写法。拘泥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复句与关联词的相关知识,在学而思暑假课和秋季课已经多次强 调。“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虽然…但是”表示转折,“不是…而是”表并列, “不仅…而且”表递进。文段中“( )说我们在阅读文学,( )说我们在阅读生 活,阅读自己,包括外部的世界和内部的世界”,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选择关系。 6. 【答案】示例:从《简·爱》中,我们读到简·爱追求爱情的经历,认识到/感悟到/ 体会到:面对命运的不公,唯有勇敢前行,才不会抱憾终生。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简·爱》的主要情节以及小说主旨理解,需参考示例,按照“名 著标题+主要情节+体会感悟”的格式进行仿写,言之有理即可。 7. 【答案】示例一:图二的“表情”是小说主人公简·爱的白色人形画像,用“黑白线条” 代替文字,传达出黑夜中坚定地追求光明未来的“性格”,让封面看起来人物有光,设 计有魂。 示例二:图二的“表情”是小说主人公简·爱的人形画像,用“飞鸟青草”代替文字, 传达出追求自由、顽强生长的“性格”,让封面看起来简约大气,隽永优美。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简·爱》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小说主旨理解,需参考示 例,从“表情”(即图画特点)和“性格”(书籍内容特点)进行解说,最后对整体设 计稍作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二(46 分)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赏析。余怀的《金陵杂感》是一篇借六朝盛 衰喻现实情事的怀古伤今、寄慨言志之作。《游燕子矶记》是一篇借雄阔奇美的山水衬 托磊落洒脱胸怀和寄托忧思的文章。登燕子矶北面临涛涛长江的汉寿亭侯祠,作者徘徊 叹道:“此地非此君谁当哉?”对此壮丽的江山能不怀念大义凛然的关羽?关羽的气魄 人品与天空海阔的长江互衬。而 C选项:宗臣叙写拜谒汉寿亭侯祠,旨在表达对关羽 不幸遭遇的悲叹,与原文中“徘徊叹曰:‘此地非此君谁当哉!’”所流露的敬佩之情 不相符,因此这题理解不正确的选择 C选项。 9. 【答案】(1)显露,露出 (2)赠送,给予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题目已经针对两个文言实词给出两种理解词义对的 方法,学生只需要结合语境和所给方法、提示进行翻译即可。注意理解大意的基础上, 使用学而思课上讲过的“组词法”进行翻译,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 象。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以及句子内部朗读节奏划分,注意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使用 学而思课上讲过的主干断句、句式断句、标志词断句等技巧进行断句即可,“唯啬气蓄 精,逍遥林壑,洒翰赋诗,斯翩翩至乐已。” 11. 【答案】这天西风渐渐变小了,白云被一扫而空,万里天空全是碧蓝色。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留” “删”“调” “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是日西风稍稍微矣, 白云扫空,万里一碧。”中的关键词有“是”“稍稍”“扫”“一”,注意准确翻译。 12. 【答案】(1)《金陵杂感》寄寓了作者六朝如梦、往事如烟、残宫禾黍的悲凉情怀。 作者作为一个亲历明朝覆灭,清军入关的诗人,多次参加反清复明活动,结合自己所见 的江河日下、不思振拔的颓靡世风,物是人非的感触之下,不由得生出伤心无奈、悲愤 痛心之感。(2)《游燕子矶记》作者宗臣因触怒奸臣严嵩,被贬福建,因而对当时严 嵩等人弄权谄媚深感不满与愤懑,在《游燕子矶记》中借雄阔奇美的山水衬托自身的磊 落洒脱胸怀,皆赞扬关于来表明自己大义凛然的气节,与道士谈“丹药仙人”,寄托内 心深处的迷茫,苦闷不平和深深忧思。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的主旨理解,注意需要结合两首古诗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其所蕴含的悲切之气的原因有何不同。余怀,明末清初文学家,曾居南京。清军占领南 京后,诗人多次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宗臣,明代文学家,因触怒奸臣严嵩,被贬福建。 此文是作者被贬后路过南京所作。 13. 【答案】示例一:邵退之,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现代著名诗人,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和画 家。邵退之承东晋陶潜遗风,钻研古诗词,工书法艺术,邵、林之交,堪比子期伯牙。 示例二:袁枚,浙江钱塘人。清代著名文人,少年得志,中年辞官,潜心著作,诗文俱 佳。晚年隐居南京小仓山随园,言行风范,堪比六朝名士。 示例三:陈三立,江西人。清末四大公子之一,著名学者陈寅恪之父。其诗严谨奇崛, 为风流一时的同光体诗坛盟主,著有《散原精舍诗》,门人后辈以诗文请益者,络绎不 绝。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文章关键信息筛选,注意题干要求是从袁枚、陈三立、邵 子退三位人物中选择一位,为其写一则 5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镌刻在人物故居的入口 处。参考示例:林散之,江苏南京人。现代著名书法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和画家。林散 之有六朝人物风骨,潜心艺术,淡泊名利,林、邵之交,堪比伯牙子期。 1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句与关键词的理解与赏析,原文画线句未为“与老友闲话,为老 妪作诗,不以文人自居,也不屑与俗吏交往,终生布衣,不改其乐。” 多次言“不”, 并非是是因为邵子退从未进新式学堂学习,也未应举,因此 A 选项对原文画线句理解 错误。 15. 【答案】①林散之是南京人,更是一位具有真性情、真才学的书法家,为悼念亡友邵子 退而整个冬天与书法绝缘,与书中所写的其他外乡人一样,都颇具六朝风骨;②写林散 之这个本地人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其外乡友人邵子退生平以及二人交往的叙述,邵子退一 生善交文人雅士,不慕名利、恬淡自得过一生,俨然东晋陶渊明;③本地人林散之与外 乡人邵子退等均“爱住金陵为六朝”,再次点题,六朝人物并不意味着一种籍贯,而是 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语段作用分析,注意结合标题“爱住金陵为六朝”以及题干“文 中所写人物多为外乡人,作者为何花了较多笔墨写林散之”进行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两 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16. 【答案】①“爱住金陵为六朝”表层含义指的是人们喜爱住在金陵,就是因为金陵曾是 六朝古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适合居住。②“爱住金陵为六朝”还指的是:爱住金陵 更是因为其容雅纳俗的包容性/能够拥有.并能欣赏这样的名士,是理想的养老之处,文 人能在这里过着向往的六朝生活。任何人都能在金陵寻得一处安身立命之所。③最后, 在作者看来,六朝人物并不意味着一种籍贯,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文化上 的认同。爱住金陵的人不仅仅是追寻六朝的古迹遗风,更是追求一种淡泊名利、恬静自 得的生活状态,一种为人旷达超然,处世风雅浪漫的精神文化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爱住金陵为六朝”含义的理解,注意结合原文中各 个名家事例解释标题的含义,注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根据原文“作为一个适合居住 的城市,南京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拥有、并能欣赏这样的名士。南京是一个理想的养老之 地,有无数可以效仿的先贤,在这里做雅人或者做俗人都合适。”可以得出文人雅士喜 爱住在金陵是因为金陵拥有名士,也欣赏名士;适合雅人,也欢迎俗人,是极具包容性 的城市。根据原文“六朝人物并不意味着一种籍贯,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 文化上的认同。为人旷达超然,处世风雅浪漫,六朝人物究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精神上 的贵族。”可以得出爱住金陵的人们更多是在追求一种为人旷达超然,处世风雅浪漫的 精神文化境界。根据原文“今天,只要我们修身养性,古迹仍然可以追寻,时光仍然可 以倒流。如果我们细心去找,六朝人物到处可寻觅。”可知,爱住金陵不仅为追寻六朝 遗风古迹,更是为沾染六朝的古风古气,修身养性。 17. 【答案】(1)段落②③ 分论点一:老字号永续发展的基础就是“倚老”(即依靠良 好的口碑商誉和经营智慧。) (2)段落④ 分论点二:面对新市场、新需求,老字号需要与时俱进地“卖 新”(即注重产品与技术创新,加强品牌重塑,抓住数字化机遇,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 展。)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梳理,本题采用表格的形式对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 梳理,注意联系表格的已有内容对全文的论证思路进行梳理。 18. 【答案】①“倚老”的含义是借助老店等有形资产,也借助无形的文化底蕴、百年来凝 聚的经营智慧、社会口碑等来实现传承百年老字号。 ②“卖新”的含义既是要注重产品与技术创新,加强品牌重塑,也是要抓住数字化机遇,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极探索新渠道、新场景、新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词含义的理解,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较为简单。 19. 【答案】C 【解析】本文强调的是中心观点是“老字号‘倚老’和‘卖新’是辩证统一的。” 结 合各个选项的观点进行匹配即可,这在学而思初三暑假和秋季课已经多次强调。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两句诗比喻要不断接受 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更 多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 C.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袁枚《续诗品》)意为:写诗作文如 果不向古人借鉴,就没有定式可以遵循。如果和古人一模一样,又在什么地方体现自己 的风格呢?就是强调既要学习传统,也有有所创新,符合本文作者的观点。 D.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创造宣言》)主要 是强调人人可创造、时时可创造、处处可创造,并未提及传承。 因此本题最适合论证文章观点的论据是 C 选项。 20. 【答案】第③段综合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引用论证以及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 引用东来顺堂训,列举中华老字号东来顺传承“众客无欺、顾客至上”经营理念从而赢 得口碑的正面事例,并将其和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口味不佳且不接受顾客反馈的反面事 例进行对比,从而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字号“倚老”,靠的是良好的口碑商誉和经营智 慧,不能做到“倚老”,只能逐渐凋零消亡的观点,从而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方法和作用的分析,注意题干中“哪些论证方法”的表述, 注意找准找全。然后结合学而思暑假课第十三讲到第十五讲的内容,按照 “点—析— 评”的步骤进行作答。原文:③中华老字号东来顺有一段代代相传的堂训:“能到咱们 店里站一站的是有缘分的人,能跟咱们店里坐一坐的是看得起咱们的人,能在咱这里吃 饭点菜的那是照顾咱的人。对支持咱的人都招待不好,这个字号早晚都得倒。”这段话 代表了老一辈商家的待客之道,即众客无欺、顾客至上。众多老字号凋零消亡,原因不 仅是在技艺上丢了匠心,更是在经营上丢了初心。不久前,有视频博主到北京王府井狗 不理店试吃后给出差评,没想到店家居然报警处理,称对方“恶意中伤”。这场风波反 映出的,就是百年老字号口味与口碑双双断档,没有做到“倚老卖老”。 21. 【答案】①南京老字号要“卖新”(“卖”的是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传播的新思路。) ②老字号“卖新”既是在积极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心态(怀旧情怀和文化需 求) ③上海冠生园为吸引住 90、00 后消费者,相继推出“大白兔”润唇膏,“大 白兔”香水等跨界产品(把这代人童年或青春的美好回忆符号化,投射在产品 上,积极回应着年轻消费者的怀旧情怀,满足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④老字号“卖新”也是在深耕自己核心价值,寻找传统发展的新方式,拉近与 消费者的距离。 ⑤故宫博物馆通过打造软萌历史人物、设计古风神兽雪糕、拍摄纪录片、开发 VR 游故宫项目等方式,推广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播故宫文化的使命,拉近了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辩论的相关技巧,注意题干要求考生以正方一辩的身份进行辩论,因 此,考生所持观点应是“南京老字号要‘卖新’”。另外,需要考生所给材料中提炼两 个分论点,并简要引述事实作为论据,最后需要撰写 150 字左右的开篇陈词,注意字数 不能太少。但是本题设置成为了填空题,难度大大降低,考生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即可进 行作答。 三(50 分) 22. 【答案】作文一:以“南京街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二:最近一段时间,南京接连遭受寒潮侵袭,室外冰冻处处可见;新冠疫 情在局部地区再次肆虐,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零下 8 度的南京,许多户外工作 者,依旧坚守岗位,为城市注入温度。红公馆和小灿灿新媒体联手发起“全民 抗疫,暖心守护”行动,与热心的南京人一道为城市守护者送去暖暖的糖芋苗、 八宝粥、暖宝宝、口罩、酒精棉片……暖意在南京城慢慢发酵。以上材料引发 了你怎样的感触、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解析】本次玄武区考查的作文,主题明确,文体要求依旧——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难 度中等偏下。 题目一“南京街头”属于命题作文,推荐写记叙类文章,考生可以写人叙事,记叙 自己眼中的南京街头的一幕幕生活场景,表达自己见解观点;也可以写景抒情,通过描 绘南京街头四季变换的景色,抒发对南京城、南京人的赞美喜爱之类的情感。 题目二则是材料作文,注意抓取材料中的关键词:温度、暖心守护、暖暖的物资、 暖意在南京城慢慢发酵……,因此题目二更希望考生结合近期南京发生的大事小情,面 对寒潮来袭、疫情严峻的困境,南京人或者说普通人如何发光发热,奉献一份爱心、增 添一丝暖意,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考生可从凛冬户外人们仍坚守工作岗位的角 度进行立意,也可以从给户外工作人员送温暖的志愿者或普通市民的角度立意,还可以 从所有给这座城市带来温暖的人们角度进行立意。参考题目有:寒潮中的温暖、寒冬有 你分外暖、丝丝暖意御寒冬、暖心守护 有你有我等。 如果选择写议论文,注意结合学而思秋季课上强调的议论文写作要点进行写作,注 意中心论点明确且唯一、议论结构明晰、论证角度新颖、论据丰富充实。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