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1)

ID:762495

大小:182839

页数:5页

时间:2021-07-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历史模拟训练11 (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满分6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 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派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 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 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4.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 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 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5. 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 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 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台儿庄战 役的指挥者是 A 朱德 B 赵登禹 C.佟麟阁 D.李宗仁 6.下列战役中解放华北全境的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7.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一五”计划的完成 8. 新中国的外交充 满了艰辛与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以下事件属于我国 20 世 纪 50 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9.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0. 17—18 世纪,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1. 20 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C.苏军攻克柏林的战役胜利结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2. 14—16 世纪,欧洲兴起一股追求个性解放和解放自由的风气,人文主义者开展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这一运动被称为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思想启蒙运动 D.西进运动 1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她并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英国实行的 是 议会高于王权的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 14.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 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B.联合国作用加强 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5. 2013 年,习近平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 独主宰世界事物,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 各地区逐渐的形成。”习主席的这段话表明今天世 界政治格局发展的方向是 A.“一超多强” B.多极化 C.全球化 D. 两极对峙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0 分,共30 分) 16. 美丽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 来了严重的环 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搜集材料】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961 年 4 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他说: 这个星球不应该叫做地球而应该叫做水球。 材料三: 2013 年,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 地的空气污染升为了 6 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认为,河 北地区雾霾的出现,是产业结构重、两高企业多、燃煤总量高、排放基数大等原发性因素导 致的。“目前河北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业仍占据主导位置,钢铁、 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主要产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占到排放总量的 62%至 77%。”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 1790 年后逐年增长,这主要由于哪位机械师的重大 改进?(1 分)请写出促使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两项发明。(2 分)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 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2 分) (2)从材料二中可知哪次科技革命后,人们可以看到这个美丽星球的照片了?(1 分)这 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两种,2 分) (3)根据材料三结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对人类的重要影响?(2 分) 17.简答题(10 分) 1840 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 于迎来了曙光;1945 年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1949 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 从此站立起来了;1978 年是中国人民走上“光明前途”的重要转折点。请回答: (1)使“1840 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 分)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什 么变化?(1 分) (2)“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1 分)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1 分)你如何 理解“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2 分)“1945 年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的 事件是什么(1 分) (3) 1978 年 12 月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召开了哪一次重大会议成为中国人民走上 “光明前途”的重要转折点? (1 分) 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1 分)为建设“美 丽中国”我们正在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1 分) 18.人类历史也是交往的历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碰撞、融合,推动着世 界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3 分) (2)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哪一场运动?(1 分)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 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哪一个?(1 分)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什么重要影响?(1 分) (3)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美国外交关系有什么变化?(2 分) (4)请你比较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为什么中国的外交有这样的不同?(2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36 分) 1-5 DDBDD 6-10 CBCCD 11-15 CADCB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16. (1)瓦特(1 分);汽车、内燃机(此处答飞机不得分)(2 分);蒸汽时代;电气 时代;(2 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1 分);太阳能,原子能(2 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 改善人类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雾霾天气、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 分) 17.(1)鸦片战争(1 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分)。 (2)辛亥革命(1 分)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1 分)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 党,中国的革命面貌便焕然一新了。(2 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 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1 分) ; 改革开放(1 分)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 分) 18.(1)《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任何三个均可)(3 分) (2)五四运动(1 分) 《九国公约》(1 分) 使中国回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支配的局面(1 分) (3)由敌对转为正常化(2 分) (4)近代中国国力衰弱;新中国建立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