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 说教材
二、 说目标
三、 说学情
四、 说教法、学法
五、 说学教学过程
六、 课堂总结
说课流程:
这节课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
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
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说教材: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
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
解。
(2)、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能力。
说目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
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
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
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
良好学习习惯。
说目标: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
比例关系。
说学情:
在教学了正比例知识后,大部分学生都
明白了如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正比例,在做
题时,学生出错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在于语
言表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上。可是一旦教授
了反比例的知识之后,学生开始混淆两者了!
不知道是把两个量相“乘”还是相“除”!
这是由于学生对于“正”和 “反”的理解
不够到位。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对比感知
说教法、学法:
整体设计
1.采用渐进式导入。
2.引导学生自主整理。
3.对系统整理后的知识进行内化。
说过程:
采用渐进式导入
1、什么是正比例和反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图像各是什么线?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说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整理
请认真阅读课本45-48页内容
把这部分知识采用知识树、网络图、
表格等你喜欢的方式整理到练习本
上。
说过程:
对系统整理后的知识进行内化
请你列举生活中的正比
例或反比例现象和同桌交流。
说过程:
1、下面表格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
每分滴数/滴 60 50 40 30 ---
时间/分 20 24 30 40 ---
练习与提高
时间/时 1 2 3 4 ---
路程/千米 40 80 120 160 ---
说过程: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或反比例。
(1)出油率一定,香油质量与芝麻的质量.( )
(2)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与剩下
的长度. ( )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4)一个数与它的倒数。 ( )
练习与提高
说过程:
时间/分
体积/升
0 10 2015 255
10
50
20
40
30
60
3、右图表示的
是一根水管不停
地向水箱注水,
水箱内水的体积
的变化情况。
注水时间/分 5 8 13
水的体积/升 10 20 46
看图填表
练习与提高
说过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
知识,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